科技金融

Search documents
破解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题,郑州探索建立“白名单”库
Sou Hu Cai Jing· 2025-07-03 08:35
【大河财立方 记者 程帅星 文图】7月3日,大河财立方记者从郑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郑州正对全市1.5万家高新技术企业、专 精特新企业等开展创新积分评级,将建立高积分企业"白名单"库,定期推送至金融机构,破解科技型企业"融资难"。同时,郑州市大力支持企业创新,对完 成相应目标的企业最高奖励500万元。 郑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谷振风介绍了郑州在促进企业创新、产业升级等方面的政策。 近年来,郑州重点围绕"7+20"产业链群,统筹抓好郑州市先进制造业20条重点产业链建设,聚焦郑南商许超硬材料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及电子信息、汽车 及装备制造等7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快打造国家先进制造业高地。 郑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针对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科技项目、产业集群、未来产业的不同特点,研究配套与之需求相适应的全产业链金融服务;支持主导 产业、优势产业提质升级,服务其开展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推动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保障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依托郑东新区、高新区等重点区 域打造新能源、新材料、超硬材料、人工智能、大数据、超级计算等产业集群。 首先,以"创新积分制"为突破,疏通金融赋能"主动脉"。创新 ...
天津:支持试点银行开展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 将贷款占并购交易价款比例提高到80%
news flash· 2025-07-03 06:38
天津:支持试点银行开展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 将贷款占并购交易价款比例提高到80% 智通财经7月3日电,《天津市科技金融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近日公开征求 意见。其中提到,优化科技金融产品服务。推广创新积分制为科技型企业精准画像,推动银行机构将企 业创新能力和成长性作为信贷准入和授信评审的重要参考,构建适应科技型企业特点的信贷审批流程和 信用评价模型。探索"贷款+外部直投"等业务模式,在科技型企业生命周期中前移金融服务。推动知识 产权质押融资,探索专利权、商标专用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打包质押模式。扩大科技型企业首贷、信 用贷、无形资产质押贷款投放,拓展无还本续贷、随借随还等业务。支持试点银行开展科技企业并购贷 款试点,将贷款占并购交易价款比例提高到80%,贷款期限延长到10年。 ...
港交所推出综合基金平台订单传递服,金融科技ETF(516860)最新规模创近1月新高,金融科技行业整体景气度不断提升
Xin Lang Cai Jing· 2025-07-03 05:47
截至2025年7月3日 13:21,中证金融科技主题指数(930986)上涨0.16%,成分股京北方(002987)上涨 8.81%,银之杰(300085)上涨2.92%,恒宝股份(002104)上涨2.82%,恒生电子(600570)上涨1.49%,东信 和平(002017)上涨0.97%。金融科技ETF(516860)上涨0.07%,最新价报1.37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 年7月2日,金融科技ETF近2周累计上涨5.32%。 流动性方面,金融科技ETF盘中换手7.38%,成交6848.21万元。拉长时间看,截至7月2日,金融科技 ETF近1周日均成交1.92亿元。 消息面上,7月3日,香港交易所宣布,正式推出综合基金平台(IFP)的订单传递服务,此举旨在更有 效地连接基金分销生态圈中的主要参与者,以帮助提升香港基金市场效率。 东兴证券此前表示,金融科技板块格局持续分化,前沿技术打开行业成长性。政策端 "科技金融""数字 金融" 相关政策推进,将提升金融科技行业整体景气度。需求端银行、保险、证券类金融机构在信创系 统切换与数智化平台建设驱动下,IT 投入有望增加,中小金融机构 IT 需求增长明显。技术 ...
★四部门召开科技金融工作交流推进会 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全方位支持科技创新
Shang Hai Zheng Quan Bao· 2025-07-03 01:56
5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科技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召开科技金融工作交流推进会,推 动《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落实。 历时两个小时的会议聚焦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资金需求特点,以及银行信贷、科技保险、资本市场、 创业投资、科技创新债券等工具运用,政银企多方协力共商推动进一步做好科技金融工作。 会议认为,近年来金融系统、科技系统通力协作,加强制度和市场体系建设,科技金融服务的多样性和 支持强度明显提升。但也要看到,科技金融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金融供给结构和服务能力还不完全 匹配科技创新需求。 会议强调,金融管理部门、科技部门和金融机构要落实落细构建科技金融体制的各项政策举措,探索构 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全方位支持科技创新,大力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针对银行保险领域,会议要求,更好发挥银行保险服务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切实提升科技领域贷款投 放和投资力度,纵深推进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等工作。 聚焦货币政策落实,会议提出,加快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落实,用好新增额度,激励引导金 融机构扩大科技企业首贷融资和设 ...
★发挥资本市场关键枢纽作用 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发行上市制度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7-03 01:56
根据《政策举措》,要发挥货币信贷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优化科技创新与技术改造再贷款等结构 性货币政策工具,扩大再贷款额度规模,优化支持范围和流程机制。鼓励银行探索长周期科技创新贷款 绩效考核方案。推动政策性银行支持科技发展。 5月14日,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的若干政策举措》(以下简称《政策举措》),重点围绕创业投资、货币信贷、资本市场、科技保险等 7个方面,着力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根据《政策举措》,发挥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 新的关键枢纽作用,将优先支持取得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进一步发挥北交所改革 试验田作用,完善契合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需要的发行上市制度安排。研究制定提升区域性股权市场服 务能力的政策文件,探索建立债券市场"科技板"。 根据《政策举措》,央地要联动推进全国科技金融工作,推动区域科技金融创新实践、开展科技金融政 策先行先试、推广创新积分制、区域科技金融实施成效评价。 《政策举措》明确,发挥创业投资支持科技创新生力军作用,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培育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未来产业,推动重大科技 ...
★资本击鼓科创起舞 大资管奏响杭州产融协同"交响曲"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7-03 01:56
证券时报记者 周春媚 西湖畔,烟柳拂岸,孕育着千年商脉的创新底蕴。 钱塘江,浪潮奔涌,激荡着现代资本的磅礴力量。 古往今来,那些依水而生的城市,其城市性格与文化底蕴往往会被一方水系深深地浸润与塑造。正如杭 州,水波潋滟的西湖与惊涛拍岸的钱塘江,融汇碰撞,淬炼出杭州城沉稳包容而又开放进取的双重气 质。今年以来,深度求索、宇树科技、游戏科学、云深处科技、强脑科技、群核科技这六家被称为"杭 州六小龙"的硬核科技企业集体"破圈",一时间,杭州更是站到了聚光灯下,以其独特的科创生态,成 为新质生产力时代浪潮中的典型样本。 在这片卧虎藏龙之地,除了"六小龙"等为代表的科创新秀,还有无数产业链中的中流砥柱,以及阿里巴 巴、网易、海康威视、吉利控股等许多行业巨头,共同构成了叱咤风云的科创型产业矩阵。 杭州科创产业积厚成势,全面爆发,有赖于活跃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等早期创业资本,有赖于银行、 证券、基金、资管、信托等大资管行业的精准灌溉和全过程陪伴,更有赖于"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 双轮驱动。 "一个城市的产业,起于小微创业之决心,长于政府呵护之诚心,兴于产业龙头崛起之雄心,成于长期 资本赋能之耐心。"浙江省金融研究院院长 ...
★优化科技金融发展环境 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7-03 01:56
科技部与"一行一局一会"有关负责人介绍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有关情况 证券时报记者 贺觉渊 近日,科技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 措》(下称《政策举措》)。为推动《政策举措》落地实施和尽早见效,科技部与"一行一局一会"有关 负责人在5月22日召开的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一系列配套支持措施,明确将进一步优化科技金融发展环 境。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针对科技企业的特点,用好用足现有制度,更大力度支持优质的未盈利科 技企业上市。 近年来,金融管理部门与科技部不断健全政策框架,科技金融的"四梁八柱"已基本搭建完成,多元金融 体系初步形成。截至今年3月末,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已超过3.3万亿元,同比增长24%,连续3年 增速超过20%;银行间债券市场投向科创企业领域余额突破1万亿元,在A股上市的"专精特新"企业已超 过1900家。 为实现科技金融服务提质、扩面、增效,金融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司司长郭武平在会上表 示,金融监管总局将指导银行保险机构加强科技金融服务机制建设,推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 制向科技领域倾斜对接帮扶资源,指导银行保险机构在绩效考核、内部资 ...
★科创"长跑"遇"长钱"! AIC、险资、国资多元助力科技创新
Shang Hai Zheng Quan Bao· 2025-07-03 01:56
开栏语 当前,我国统筹推进银行信贷、债券发行、股权投资、科技保险等多元金融工具发展,为科技企业提供 全生命周期、全链条的金融服务,赋能科技创新。即日起,本报推出"科技金融多元赋能进行时"系列调 研,聚焦"股贷债保"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动实践,展现科技金融落地的最新进展。 ◎记者 韩宋辉 今年5月底,一家量子科技企业获得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超亿元股权投资基金支持;2月,武汉一 家科学家创业企业拿到创投机构数千万元融资;去年12月,北京一家大模型企业拿到3000万元A轮融 资……这些科技企业饱饮资金"活水"的背后,是各类资本正通过长期股权投资,"耐心"赋能科技创新蓬 勃发展。 长期股权投资在支持科技创新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科技部等七部门近期联合发布《加快构建科技 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下称《举措》),要求通过AIC股权投资试 点、发展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基金(S基金)等方式,引导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和优质资本支持科技创 新。 上海证券报记者近期调研发现,AIC、保险资金和国有资本正扩展试点范围、创新投资方式、构建接续 投资生态,探索"投早、投小、投硬科技"路径。同时,在各类资 ...
★2025科技金融与产业创新大会今日举行
Zhong Guo Zheng Quan Bao· 2025-07-03 01:56
苏河奔涌创新脉动,长风破浪再启新程。仲夏时节,一场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盛会如约 而至。 势起风至,未来已来。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征程上,政策合力不断增强,金融支持创新的内在动能显着 提升,将持续激发各类主体的创新活力,实现科技金融与产业创新的双向奔赴。 当前,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 产力的基本路径,离不开金融活水的精准浇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积极发展科技金融作出重要部 署。近年来,科技金融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科技金融产品矩阵日益壮大,科技金融生态环境持续优化。 本次大会聚焦科技金融与产业创新重要命题,纵论支持科技创新的方略与路径,深入探讨以创新驱动产 业升级、以金融激发创新活力,助力畅通科技、产业、金融高效循环,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200余家科创企业、金融机构及科技园区的代表齐聚现场。在主题演讲环节,与会专家将就资本市场赋 能科技创新、产业生态构建、新兴产业发展趋势等话题发表见解。在圆桌对话环节,嘉宾将聚焦区域协 同发展和产业链创新两大主题,探讨沿沪宁产业创新带的发展路径,共商区域协同创新之策;围绕创新 链与产业链无缝对接议题, ...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支持外资机构参与更多金融业务试点
Zhong Guo Zheng Quan Bao· 2025-07-03 01:55
"当今世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更加凸显,唯有开放合作才能带来全球经济金融共同发展、持 续繁荣。"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6月18日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表示,中国的金融开放不仅惠 及自身,也为全球资金提供了良好的资产配置机会。 "中国拥有充满活力和潜力的超大规模市场,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必然是全球金融机构展业兴业的 沃土。"李云泽认为,科技金融蓝海宽广。当前,中国在科技前沿领域不断突破,航空航天、量子科 技、人工智能等创新成果层出不穷,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创新高地之一。近年来,一些国际机构投资中国 科创企业获得丰厚回报,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日益看好中国科技发展潜力。金融监管总局正在大力推进金 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科技企业并购贷款等试点,不断探索科技金融发展新路径。 李云泽介绍,目前,外资银行和保险机构总资产超过7万亿元,各项业务保持良好增长态势。例如,外 资保险公司保费占国内市场份额,已从2013年的4%提升至目前的9%。外资银行衍生品业务国内市场占 比近五分之一。同时,中资机构也在7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展业,有力促进双边贸易和相互投资。 展望未来,李云泽表示,金融监管总局将进一步拓展金融开放的广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