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

Search documents
香格里拉秘境尼汝的新生活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7-09 12:20
"当好向导,保障安全是底线,也要懂拍照、善沟通。"深知专业重要性的央卓七林,平日里常利用网络 自学徒步装备使用、野外急救等知识。仅半年,他已接待来自北京、上海、新加坡等地300余名徒步爱 好者。如今的他正通过新媒体平台拍摄短视频,希望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 中新网香格里拉7月9日电 (时文枝)盛夏,香格里拉尼汝村海拔4000米的南宝牧场高山杜鹃竞相盛开,吸 引着国内外徒步爱好者纷至沓来。蜿蜒的山道上,29岁的村民央卓七林正带领两名徒步爱好者前行,一 边引路,一边介绍沿途多个气候带的生物群落。 尼汝,藏语意为"太阳照耀的地方"。这个深处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普达措国家公园深处 的村庄,汇集了高山、湖泊、雪山、草原、溪流等除沙漠之外几乎所有陆地自然景观,被誉为"秘境中 的秘境"。 十多年前,当地政府修通了尼汝村连接外界的公路,使得更多人得以一窥"秘境"真容。一到夏天,这里 就成为徒步爱好者的天堂。 由于线路漫长且沿途没有信号,到尼汝徒步的游客,大多会邀请一名当地向导,再租上几匹马骑行和驮 行李。此后,这个半农半牧的村落里,许多家庭纷纷转行加入旅游服务业,村民变向导、牧场变景点、 民居变民宿、产品变商品。 ...
东营全民共建共享筑实全国文明城市“连冠”根基 文明风景绽放城市角角落落
Da Zhong Ri Bao· 2025-07-09 01:25
Group 1 - The "Jinshui Grandma" volunteer team represents a vibrant example of over 2,800 volunteer service teams and more than 570,000 enthusiastic volunteers in Dongying, showcasing community engagement and grassroots governance [2] - Dongying has been recognized as a "National Civilized City," reflecting the city's commitment to building a civilized society through community involvement and shared efforts [2] - The local community has developed a long-term mechanism for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collective action and reliance on the public [2] Group 2 - Dongying promotes various cultural and civic activities, launching over 400 key projects annually to deepen the practice of civilization, including community bases and cultural events [3] - The city has implemented the "De Run Dongying" brand enhancement project, which aims to recognize and promote moral exemplars, resulting in numerous individuals being honored on national and provincial good person lists [3] - The local economy is benefiting from rural tourism initiatives, with residents like Liu Huifang successfully transitioning from traditional work to profitable tourism ventures, contributing to the community's overall prosperity [2]
梯田、荷花、蔬菜 夏日乡村美丽富饶、生机勃勃
Yang Shi Wang· 2025-07-08 08:00
央视网消息:小暑时节,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的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一派生机,层层叠叠的梯田宛如碧绿翡翠镶嵌山间,夏雨初晴,薄雾如 轻纱流动于梯田之上,构成一幅动态的山水田园画卷。此时,农户们穿梭田间,忙着除草、投放鱼苗,延续着"稻鱼共生"的生态循环。 慕名而来的游客,纷纷停驻湖畔,拿出手机、相机拍照,定格这夏日独特的美景。 从2021年开始,当地因地制宜发展白莲种植,从荷香莲影中解锁致富"密码",依托乡村旅游、莲蓬采摘、莲藕加工等产业,让村民实现了增收。 甘肃兰州:高原夏菜丰收 降温锁鲜供应南方市场 入夏以来,随着气温升高,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的高原夏菜迎来了销售旺季。作为南方夏季蔬菜供应的补充,今年,榆中县高原夏菜种植面积43万亩, 目前,日均外运蔬菜4000吨左右,以花椰菜、西兰花、甘蓝为主。 依托高海拔的冷凉气候条件,当地推广分时段种植模式,不同品种的蔬菜接力成熟,实现从5月到11月持续供应市场。从西北高原到东南沿海,蔬菜长 途运输面临高温挑战,为此当地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保鲜方法,通过保温保湿、抵御暴晒等,保障南方多地夏季蔬菜供应。 红河哈尼梯田凝聚着当地民族1300多年的农耕智慧,由森林、村寨、梯田、 ...
情怀 | 用心绘就美丽乡村
Zhong Yang Ji Wei Guo Jia Jian Wei Wang Zhan· 2025-07-07 00:08
2017年,璜土村成立村党委,钱俊贤担任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也是在这一年,钱俊贤和村"两 委"干部一起多方调研交流,拓宽了发展思路,决定充分发挥璜土村毗邻常州、文化气息浓厚的优势, 打造乡村旅游特色小镇——"胡子小镇"。 有人在艺术感十足的建筑前拍照打卡,有人在稻田边的咖啡馆里浅斟低酌,还有人在古朴的陶艺吧里触 摸泥土的温度、体悟自然的本真……每到周末、节假日,江苏省江阴市璜土镇璜土村的"胡子小镇"热闹 非凡,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沉浸在自然与时尚交织的乡村旅游中。该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钱俊贤一 边给游客们介绍当地风土人情,一边指导村民们如何更好地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 自2006年担任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以来,钱俊贤带领村民全面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把昔日经济 相对薄弱的璜土村变成现在生态优、村庄美、产业特、农民富的"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 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钱俊贤本人也获得了"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贡献 人物""中国好人"等多项荣誉。 二十年前的璜土村集体收入很少,村庄环境也差,到处是臭水沟和泥巴路,很多村间道路没有路灯。刚 担任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的钱俊贤 ...
大城市留不住人了?年轻人纷纷选择回乡,专家:都回去谁搞城市化
Sou Hu Cai Jing· 2025-07-05 00:05
曾经,"逃离北上广"是互联网上炙手可热的词汇,无数背井离乡追逐梦想的年轻人,在高昂的生活成本和住房压力下苦苦挣扎。 十几年后,一个更大胆的 潮流涌现——"离开城市,回乡盖楼"! 这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基于理性计算后的选择。 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即使倾尽全力,也往往只能支付一套高层住宅的首付。同样的资金,在农村却能建造一栋带花园的舒适洋楼。如今的农村早已今非 昔比,村村通公路,家家有水电,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与几十年前泥泞的土路判若云泥。 这种生活与城市残酷的内卷竞争相比,无疑更具吸引力,尽管一 些专家对此持保留意见。 此外,农村的致富途径也远不止种地和餐饮服务。 农产品电商、乡村旅游、农村生活自媒体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为农村居民提供了更多选择。 与城市高 压的工作环境和加班文化相比,农村的生活节奏更加轻松自在。 年轻人为何纷纷"弃城回村"?这是否预示着未来的发展趋势? 这篇文章将深入探讨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 "逃离北上广"的呼声,本质上是高房价的抗议。在国人心目中,房子不仅仅是居住场所,更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归属感的象征。 渴望拥有属于自己的一 方天地,是许多人的梦想。然而,残酷的现实是,许多年轻人背负着巨额房 ...
鹭鸟翩跹青山绿水间尽显生态之美 神州大地铺展夏日生机画卷
Yang Shi Wang· 2025-07-01 06:13
Group 1 - Over 500 herons have settled on Canglu Island in Mudanjiang, Heilongjiang Province, with young herons recently hatched and adult herons actively nurturing them [1][2] - The local government has enhanced wate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creating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the breeding of wild birds through water quality purification and lake beautification [2] - Canglu Island is expected to welcome its tourism peak in about 30 days when the young herons will be able to forage independently, alongside over 1,000 other birds including wild ducks and mandarin ducks [2] Group 2 - In Yingtan, Jiangxi Province, six great crested grebes have been spotted enjoying the water in Yingsi Wetland Park, showcasing the vibrant summer life [3][5] - The great crested grebe is sensitive to its habitat, serving as an indicator of water quality and ecology, with local efforts in wetland restoration and biodiversity protection making the park an ideal habitat for these birds [5] Group 3 - After recent rainfall, Laojun Mountain in Luoyang, Henan Province, has displayed a stunning sea of clouds, enhancing the scenic beauty of the area [6][8] - Laojun Mountain, part of the Funiu Mountain range, features steep terrain where cold and warm air collide, creating a dynamic cloud sea landscape [8]
把“桃花村”品牌擦得更亮(回信背后的故事)
Ren Min Ri Bao· 2025-06-30 22:11
村民在收麦秆。 黄海芬摄 桃花源景区一景。 村民在展示从自家庭院中采收的樱桃。 黄海芬摄 本报记者 徐驭尧摄 ——编 者 游客在带着孩子游玩。 本报记者 徐驭尧摄 6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西藏林芝市巴宜区林芝镇嘎拉村全体村民回信指出:"希望你们在党的兴边富 民好政策引领下,切实维护好民族团结,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把雪域高原的自然美景保护好, 把'桃花村'品牌擦得更亮,为建设繁荣稳固的祖国边疆贡献力量。" 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曾到嘎拉村看望慰问村民群众。嘎拉村因山野桃花而闻名。近 年来,嘎拉村在发展乡村旅游、壮大集体经济、促进民族团结等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绩。近日,嘎拉村全 体村民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村里发展变化情况,表达感恩奋进、创造更加美好生活的决心。本报 记者采访了4名在嘎拉村奋斗过的干部群众,听他们讲述"桃花村"里的故事。 村民达瓦坚参: "政策好,致富的劲头更足" "4年前,总书记来到了我的家,这激励着我不断奋进。"嘎拉村村民达瓦坚参说,"感谢党的兴边富民好 政策,让我们有越来越广阔的发展空间。政策好,致富的劲头更足,我们要把握机遇,努力提高收 入!" 达瓦坚参是一名司机,运 ...
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民宿经济,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特色民宿焕活美丽乡村(探访)
Ren Min Ri Bao· 2025-06-30 21:55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林下经济、民宿经济。 如今,个性化民宿成为年轻人旅行出游时的热门选择。坐拥好山好水的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民宿经济, 为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力。目前,浙江省有持证民宿2万余家,去年民宿产 业营收超过100亿元。记者在浙江进行实地采访,从民宿产业的"生长"变化,探美丽乡村的发展新貌。 湖州德清—— 民宿管家提升服务 夏日清晨,湖州市德清县莫干山,云雾中的万亩竹海,一片翠绿,莺声婉转。这片山峦间,集聚着德清 95%以上的民宿。 山脚下,一家名为"莫干山缦田"的民宿里,90后民宿管家颜传波正在确认预约入住信息。他给客人发送 了民宿路线图,并附上贴心留言,提醒不要走错路。 "早听说这里山好水好服务好,果然名不虚传。"来自上海的张先生一家四口一到民宿,颜传波立即接过 行李,介绍周边情况,并为他们一家设计好了个性化的游玩方案。 "民宿管家要有'十八般武艺',但说到底,要让客人玩得开心、舒心。"颜传波对未来的规划是,留在莫 干山,成为更好的民宿管家。 杭州桐庐—— 多元业态融合发展 不同于有些村庄的静谧,杭州市桐庐县富春江镇石舍村别有一番景象,广东游客宁晓晶用一 ...
温泉产业富农家
Jing Ji Ri Bao· 2025-06-30 03:13
经济日报记者 贺建明 卡嘎,藏语意为"温泉口上"。正如其名,西藏日喀则市谢通门县卡嘎镇卡嘎村,常年涌动着63摄氏 度的温泉水。近年来,当地村民凭借得天独厚的温泉资源,过上了蒸蒸日上的好日子。 为推动卡嘎村温泉产业蓬勃发展,谢通门县多方申请项目资金,实施了乡村道路提升改善、温泉产 业补短板项目,新建了游客服务中心、覆盖视频监控和智能停车系统及导视导览工程等项目。2023年卡 嘎温泉旅游小镇成功创建为西藏自治区级康养旅游示范基地;2024年,卡嘎村成功入围全国乡村旅游助 力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特色品牌"百强村"。 "热资源"催生了"热经济",卡嘎村还成功吸引了岷山品牌入驻。岷山卡嘎温泉酒店运营负责人田明 强说:"我们将着力打造温泉康养品牌,引入更多专业康养服务,助力卡嘎温泉小镇成为知名旅游度假 区。" "去年开通了日喀则火车站直达村里的旅游班线,游客来我们这儿更方便了。"卡嘎村党支部书记次 仁信心满满地说,借"热资源"享"热日子",村民的日子越来越红火。 村民旦真是卡嘎村温泉产业的"拓荒者"。2013年,他敏锐察觉到家乡温泉资源的巨大潜力,投资新 建了全村首个独立包间式家庭温泉。"当时我投入17万元建家庭温泉,很多人 ...
镜观·回响丨擦亮兴边富民的“桃花村”品牌
Xin Hua She· 2025-06-30 00:43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西藏林芝市巴宜区林芝镇嘎拉村全体村民回信,提出殷切希望。 4年前的夏天,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第一站就来到林芝。在嘎拉村,习近平总书记入户拉家常、促膝问民生。在村民达瓦坚参家,总书 记高兴地指出: 嘎拉村,因山野桃花闻名。雪域高原的自然美景,是这里天赐的宝贵资源。 2024年4月1日在嘎拉村拍摄的桃花(无人机照片)。村里的房前屋后和农田边,生长着1200多株野生桃树,树龄最长的有600多年。 2025年3月29日在嘎拉村拍摄的桃花(无人机照片)。嘎拉村紧邻川藏公路,被称为西藏"桃花第一村"。 2024年3月31日,第二十一届桃花旅游文化节开幕,游客在嘎拉村观看舞蹈表演。依托村里的桃花园,嘎拉村发展起生态旅游、民宿经济,村 集体经济发展壮大,2024年平均每户分红10多万元。 2023年3月24日,游客在嘎拉村桃花园游玩。近年来,嘎拉村通过探索生态价值转换路径,建设农业综合体等项目,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同 时延伸发展采摘园、油菜花观赏项目。 2025年3月29日在嘎拉村拍摄的春日景色(无人机照片)。2002年,嘎拉村举办首届"桃花节",至今已举办22届。 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