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产学研用

Search documents
创新产教融合平台 助力国家未来能源高质量发展
Xin Hua Cai Jing· 2025-07-01 04:55
二是构建市场化科创生态体系。探索以市场化机制驱动科技创新与转化,打造"科学家-企业家-投资 家"协同创新闭环。着力推动行业共建未来能源产业"场景开放、数据开源、生态共建"的科创生态开源 社区,积极践行创投CVCB新模式,切实破解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难题。 6月30日,中国能源研究会未来能源产教融合专业委员会(简称专委会)成立大会在河北省保定市举 行。来自政府、高校、企业及科研机构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通过产教融合推动未来能源高质 量发展。会议选举产生了专委会第一届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聘任了第一届秘书长和副秘书长。 会议期间,中国能源研究会未来能源产教融合专业委员会、清华大学(电力国重)-海博思创联合研究 中心、兰州大学隆基未来技术研究院、华北电力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太行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联 合发布了《未来能源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倡议书》(下简称《倡议书》)。 《倡议书》指出,当前全球能源格局深刻变革,新能源产业成为战略竞争核心,但我国仍面临核心技术 瓶颈、人才培养滞后、国际标准话语权不强等挑战。 《倡议书》提出,构建"政产学研用金"协同创新生态,聚焦光储等重点领域,推动"科学家、企业家、 投资家 ...
千亿级食品产业有了共享技术研发平台
Chang Jiang Ri Bao· 2025-06-16 00:25
Core Viewpoint -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Wuhan Food and Cosmetics Testing Institute's East Lake Food Health Industry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aims to enhance the integration of research, 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in the food industry, addressing the urgent need for innovation and technical support in the sector [1][2]. Group 1: Industry Development - The East Lake District has become the core area for Wuhan's food health industry, housing over 400 food production companies, including major brands like Zhou Hei Ya and Mengniu, with an annual industrial output value exceeding 100 billion yuan, accounting for one-third of Wuhan's total food industry output [1]. - The region is responding to the pressing demand for transformation from traditional food industries to high-value-added sectors, with a focus on product innova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1]. Group 2: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 The new research center will facilitate efficient connections between talent, technology, and enterprise needs, promoting deep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cademia, and research [1]. - Advanced testing methods at the Wuhan Food and Cosmetics Testing Institute have reduced the detection time for food contaminants from 24 hours to 3 hours, while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contaminants tested from 2 to 3 [2]. - The institute is recognized as the national authority in food and cosmetics testing, covering the entire food industry chain and leading national safety monitoring efforts for edible oils and infant formula [2].
西藏民航高高原复杂气象预警技术创新联合实验室举行揭牌仪式
Zhong Guo Min Hang Wang· 2025-06-11 03:45
" 高高原复杂气象预警技术创新联合实验室 " 揭牌(姚文杰 / 摄) 此次联合实验室的成立是顺应形势的重要战略抉择,汇聚了"政产学研用"全链条优势。民航气象中心具 备行业科研顶层引领设计能力;浪潮集团将投入千万级算力设备与AI算法;中科院上光所携激光雷达 核心技术与风场研究经验深度参与;北航国际创新研究院依托联合国空间科技平台为成果国际化铺设道 路;民航西藏区局则全方位提供高高原机场的测试场景。这种创新模式将突破西藏本地创新资源不足的 瓶颈,构建技术创新闭环生态,推动我国在高高原气象预警领域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仪式上,共建单位代表还签署了共建协议,承诺将严格履行约定,共享成果、共担风险,建立长效合作 机制,努力把联合实验室建成"国家级高高原民航重点实验室",打造全球高高原气象预警技术的"中国 标杆",为建设交通强国、维护边疆稳定、服务西藏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为全球高高原航空安 全提供卓越的"中国方案"。(编辑:陈虹莹 校对:许浩存 审核:韩磊)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何丹、郝蒙 通讯员王海康 报道:6月10日,民航西藏区局、民航气 象中心、浪潮智慧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 ...
海南已建成136家科技小院
Hai Nan Ri Bao· 2025-05-30 00:47
推进"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海南已建成136家科技小院 比如,昌江鲜食大豆科技小院采用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的试验田亩产达1860斤,较传统种植方式增产560 斤,增幅高达43%;东方农村电商科技小院培育本土电商主播30余人,成功打造"东方味美"等区域公共品牌, 实现农产品溢价15%以上;临高菠萝科技小院推动"临高凤梨"进入百果园、盒马鲜生等高端市场,售价反超进 口产品。 同时,借助科技小院这一平台,越来越多的高校师生从实验室走进田间地头,成为乡村振兴主力军。乐 东火龙果科技小院师生带着仪器走进田间,对全省68个果园"把脉问诊",研发出"测土施肥"一体化方案,使 亩产提升10%,每亩肥料成本反降15%。 据统计,目前海南科技小院入驻导师团队人数超220人,入驻研究生超250人,入驻研究生每年有120天以 上活跃在农业科学传播一线。科技小院多名研究生毕业后选择成为乡镇农技员、企业技术骨干。 省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支持科技小院建设,实施集群化发展战略,围绕南繁种业、深远海 养殖、热带水果等重点产业,打造多个科技小院集群,创新"小院+"融合模式,拓宽科技小院人才培养覆盖 面、科技创新领域和服务功能,更好服务海 ...
同济大学携手上海嘉定打造环同济知识经济圈2.0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5-27 12:04
中新网上海5月27日电(范宇斌 李华成)近日,"2025同济·嘉定无界智源科技创新产业化大会"在上海市嘉 定区举行。会上,同济大学宣布打造"嘉定环同济知识经济圈2.0",嘉定区启动"环同济知识经济圈新一 轮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据悉,本次大会聚焦新能源汽车、智慧交通、人工智能等领域,搭建高能级合作平台,实现要素有序流 动、政策同向发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新质生产力培育,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创新驱动经济高 质量发展。 同济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庆华表示,同济大学要回答好"强国建设,同济何为"这一时代课 题,要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发挥大学的知识溢出效应,进一 步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与嘉定区政府、在地企业建立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同题共 答、同频共振,推动大学更多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嘉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 动能。 "学校将推动政产学研发展,在杨浦区、嘉定区、普陀区建设三个千亿级的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在嘉定 区,我们将围绕人工智能、现代交通、装备制造业的学科集群,推动机器人、智慧交通、智能制造产业 集群的发展。"同济创新创业控股有限公司总 ...
补上数字人才供给短板
Jing Ji Ri Bao· 2025-05-26 22:10
眼下,数字技术正以各种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融入人们的生活,与之相关的人才正发挥越来越重要 的作用。一段时间以来,北京、广东、江苏等地通过开展数字领域重点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升人才自 主创新能力。 根据《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发展水平调查报告(2024)》,我国60.61%的成年人和64.69%的未成年人 具备初级及以上数字素养与技能,16.26%的成年人和12.55%的未成年人具备高级数字素养与技能。不 过,数字人才供给与培育还存在一些短板。例如,"金字塔失衡"现象一定程度存在,基础开发岗位人才 过剩与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前沿领域数字人才紧缺问题并存;数字领域知识更新周期缩短与技术进步 速度加快,导致数字人才培养滞后于产业实践,与社会发展需求不能完全匹配,区域之间数字人才供给 失衡;等等。未来,应多措并举,补上数字人才供给短板。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壮大高端数字人才队伍。积极构建"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数字人才生态系统,搭建数字人才大数据平 台,实时监测供需动态;建设"数字工匠"培养基地,成立前沿技术研发机构,培养战略型人才。打 造"引育用留"全链条数字高端人才政策体系,大力实施数字人才专项计划,对关键领域人 ...
科技助残“苏州方案”:在孵化器里打通“研发-验证-转化”全链条
Hua Xia Shi Bao· 2025-05-22 13:29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夏高琴 苏州摄影报道 正值第三十五次全国助残日之际,全国科技助残重点联系地区之一的苏州市又有了新动向。 5月20日下午,全国首个专注科技助残的创新型孵化平台——苏州市科技助残孵化器(运河能谷)暨阳光赋能示范 基地正式启用。苏州市委副书记黄爱军、姑苏区委书记方文浜、市残联理事长胡岚等出席启动仪式,并共同为苏 州市科技助残孵化器(运河能谷)揭牌。当天,活动现场集中展示了AI手语翻译设备、盲人助理机器人等十多款 融合人工智能技术的助残产品,生动呈现科技赋能残障生活的创新场景。 作为首批重点联系地区,苏州正通过孵化器与示范基地,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助残生态,打造科技助残"苏 州方案"。 创新平台搭建,构建助残产业新生态 走进苏州市位于西环路的阳光大厦,这栋12层高的大楼,自8层起就是苏州打造的科技助残孵化器。 作为总面积达1万平方米的"残疾人科技硅谷",该孵化器精准聚焦智能组件、信息无障碍、残健智能医疗、智能家 居等四大产业领域,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深度孵化、成果转化等六大核心功能,构建政府、机构、产业、研发、 孵化为一体的助残跨界生态圈。 据苏州市科技 ...
海南构建具有本地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Ren Min Ri Bao· 2025-05-17 21:52
蓝天白云、椰林婆娑、沙滩斜阳……这是海南的独特标识。今天的海南,又有了"新名片":商业火箭不 时呼啸腾空,万亩良种常年筑梦南繁,科考船队从远洋满载而归…… 立足独特资源禀赋、基础条件等,海南近年来突出自身特色,补链延链,培育出千亿元产值石化新材料 产业,完成首次商业航天发射,实现种业年产值突破180亿元,产业提质升级迈出坚实步伐。 202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海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指出:"要着力构建具有海南特色和优 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动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 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等主导产业补链延链、优化升级。" 牢记嘱托,奋发进取,海南守牢实体经济这个根基,坚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开辟战略性新兴产 业、未来产业新赛道并重,以"向种、向天、向海、向绿、向数"为目标,全力构建具有海南特色和优势 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走好绿色发展之路,海南持续补链延链,着力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儋州市是海南工业重镇。以海南炼化百万吨乙烯项目为龙头,儋州一手力促绿色转型、一手拉长产业链 条。抓住全国海上风电产业布局的有利机遇,儋州建立风电产业园,利用风电为石化产业注入绿色能 ...
大石桥经开区一季度固定投资同增8.2%
Zhong Guo Hua Gong Bao· 2025-05-13 02:17
大石桥经开区管委会生态环境局负责人李敬元表示,接下来大石桥经开区将聚力产业链强链补链,瞄准 精细化工等方向,深化与江苏、上海、滁州等地合作,推进科威特年产5万吨燃料油及10万吨沥青深加 工等项目;持续推广"管委会+公司"模式,共建政产学研用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深化与北京化工 大学等高校合作,推动菱镁化工向医药级镁制品升级;通过开展"领导干部进园区"、举办"企业家接待 日"活动、建立"未诉先办"机制等,确保企业诉求快速响应并精准解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大石桥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陈化霖表示,年初以来,大石桥经开区围绕新材料、金属制造、循环经济及 化工三大主导产业精准招商,与华能新能源合作推进500万千瓦农光互补项目,与四川普州大地投资6.8 亿元的冶金固废综合处理项目签订框架协议;实行"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成立大石桥瀛新建设公 司,统筹推进光伏资源开发;建立"领导包扶+专班推进"机制,对奥德燃气、申东环保等项目实行清单 化管理;按照"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度培育模式,邀请科技中介机构开 展"一对一""点对点"精准服务,助力8家企业完成清洁生产审核,超导电机节能改造等5个项目纳入省级 ...
“光链先锋——光子产业链党建共同体”成立大会在苏大举行
Yang Zi Wan Bao Wang· 2025-05-11 12:17
"光子产业链党建共同体"由中共苏州市光子产业创新集群委员会、中共苏州高新区光子产业链委员会、中共苏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委员会牵头,联 合苏州德龙激光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天弘激光股份有限公司、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神锋(苏州)激光科技有限公司、申浪信息科技(江苏)有 限公司、苏州晟成光伏设备有限公司、苏州晶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苏州晶洲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苏州迈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家企业作为首批成员单 位共同组建,通过"党建链"串联"产业链",推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5月10日,"光链先锋——光子产业链党建共同体"成立大会在苏州大学天赐庄校区举行,成员单位将以党建为引领,凝聚"政产学研"力量,为苏州打造世 界一流光子产业集群注入澎湃发展动能。 人才培育与成果转化是本次大会的另一亮点。现场举行了苏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实习实践基地授牌仪式和"光链先锋"党员突击队授旗仪式。 苏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赵承良指出:"党建共同体让校企从'单打独斗'转向'协同作战',通过专家、党员先锋进企业打破资源壁垒,解决企 业需求,加速创新成果落地。同时依托实习实践基地,校企可以共育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切实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