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流动性改善
icon
Search documents
港股流动性显著改善 目前约200家企业申请在港IPO
Zheng Quan Ri Bao· 2025-07-07 17:08
本报记者 毛艺融 港股市场流动性显著改善。港交所官网数据显示,2025年前6个月的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为240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104 亿港元上升118%。 港股IPO储备队伍也持续扩大。"事实上,申请在港IPO的个案正在快速增加,至今已收到约200宗申请,较年初时的数字倍 增,当中包括来自中东和东南亚的企业。"陈茂波介绍,这反映港股升势正吸引更多企业加快推进上市计划。 摩根大通香港上市及企业融资部门主管白思佳表示:"今年以来香港IPO市场的火爆,一方面得益于去年中国证监会及港交 所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为企业赴港上市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一些标志性项目的上市得到了市场的正面反馈,尤其科技、医 疗、消费、绿色经济等板块表现突出,这些都提振了投资者的信心。" ETP市场不断创新 细看港股的交易数据,不难发现创新带来增量、增量促进发展。陈茂波介绍,目前在香港上市的ETP,其锚定的资产包括 股票、固定收益产品、大宗商品、货币以至数字资产(DigitalAsset)等等。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7月6日表示,交易所买卖产品(ExchangeTradedProducts,ETP)是便利产品创新的其中一个模式, 成为近年支持港 ...
医药IPO“挤爆”港交所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唐唯珂 广州报道 2025年上半年,港股生物医药市场一改往日的平静,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据港交所披露信息统计,截至6月30日,今年上半年共有10家生物医药企业成功登 陆港交所,而去年全年仅有12家。从具体行业分布看,6家属于医药生物行业,4家属于医疗设备与服务 行业,两者分别位居上半年Wind各行业港股IPO发行数量的前两位。2025年开年以来,多达39家医疗健 康企业在港交所排队等待上市。 另据德勤统计,今年第一季度,香港主板活跃申请上市个案达到118宗,同比大幅增加,其中医疗及医 药行业占比达26%。6月,市场延续这份热闹,随着港股流动性回暖,企业纷纷希望把握机会,加速冲 刺港股IPO,当月有15家医疗健康领域企业递表港交所。6月26日,港交所创下"一日三鸣锣"的纪录;6 月27日,16家企业同时递表,其中包括4家生物医药企业;6月30日,泰德医药和云知声正式上市,递表 的队伍也新增2家Biotech和1家医药多元支付平台企业。 港股医药IPO狂飙不仅表现在数量上,还体现在募资总额上。Wind数据显示,医药生物行业前六个月募 资金额达到156亿港元,是当期港股I ...
【财经分析】一天16家企业递表、四度3股同日上市 多因素推动港股IPO继续走热
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香港6月30日电(记者李柏涛)27日,16家内地企业递表申请在港股主板上市,其中13家是第一次递表;30日,云知声、IFBH、泰德医药三家公 司在港交所挂牌上市,这是6月份第四次出现"三重奏"…… 实际上,2025年上半年,港股IPO市场强势复苏,新股发行节奏加快、募资规模回升,成为全球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 新股认购数据显示,5月在港上市的宁德时代,吸引来自欧洲、中东和美国等地的投资者参与,其IPO集资规模也刷新了港股近年纪录。 政策制度红利释放 港交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已完成42宗传统IPO项目,累计集资超过1050亿港元,规模也分别超过了2022年、2023年、2024年的全年融资规模。 业内人士认为,这一亮眼成绩的背后,是国际资金转向、政策制度红利释放、估值修复与流动性改善等多重动能的叠加共振,为港股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与韧性。 国际资金投资转向 今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在复杂环境中缓慢修复,地缘冲突与科技浪潮并行,国际资金流动逻辑正从"避险主导"向"收益与风险再平衡"切换。 港股IPO市场走热并非偶然。德勤中国华南区主管合伙人欧振兴指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是全球资本配置中国资 ...
港交所重夺IPO融资额全球冠军背后的三重逻辑
■谢岚 近年来,不少A股上市公司尤其是新经济、生物医药等领域的龙头企业,加快国际化发展和提升品牌影 响力的需求日益强烈,赴港上市成为其关键"跳板"。面对国内新经济蓬勃发展以及科技创新浪潮,港交 所积极响应服务实体经济、推动国家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推动市场结构转型,港股生态加快从金 融、地产等传统行业转向新兴行业。 进入2025年,这一趋势愈发明显。上半年,全球IPO融资额前十榜单中,港交所独占四席,分别是宁德 时代、恒瑞医药、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在龙头企业的 示范作用下,越来越多的新经济和科技企业加入赴港上市队列。 最后,港股市场流动性改善与估值修复,提升IPO吸引力。 在此前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提到H股,很多人都会联想到流动性短缺、折价发行等不利因素,这也一定 程度上影响了企业赴港上市热情。今年以来,在南向资金以及海外避险资金的共同推动下,港股流动性 显著改善,推动AH股价差大幅收敛。此外,数据显示,5月份港股IPO市场6家公司实现上市首日"零破 发",平均收涨近30%。这些利好因素同样推动众多A股上市公司更加积极主动地考虑赴港上市。 展望未来,随着制度红利的持续释 ...
中信证券:全球股票市场科技驱动与区域多元化特征显著
Huan Qiu Wang· 2025-06-18 08:45
从行业结构来看,科技板块持续主导全球市场。在发达市场中,信息技术与金融合计占比超42%;新兴市场则呈现科技崛起、金融稳定的格局,同时资源类 板块仍具相对优势。 亚太及新兴市场在行业结构与区域特征上呈现高度分化,反映出各市场在经济发展阶段、产业布局与资本偏好上的差异。 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5月,在全球发达市场中,美国权重虽仍高达71.46%,但较3月底有所回落,显示出资金配置正从"单一核心"向"区域多元"转变,日 本、法国及其他发达市场权重稳步上升。在新兴市场中,亚洲集中度持续提升,中国大陆、印度和中国台湾合计占比超66%。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近日,中信证券发布研究报告,聚焦全球股票市场的运行特征与结构变化,为投资者提供定量跟踪与横向比较参考。 中国内地以科技和制造为核心,资金集中度高,资本吸引力持续增强;印度市场结构均衡,消费、金融与工业活跃,内需与人口红利正转化为资本动能。日 本以工业和可选消费为主,显示传统制造与品牌优势。中国香港、新加坡延续金融中心定位,通信与金融主导市值与交易;澳大利亚则延续资源导向特征。 东南亚市场结构分散、活跃度较低,资本市场仍处发展阶段。 报告显示,2025年5月,全球市 ...
【财经分析】A股上市公司为何密集赴港“二次上市”?
Xin Hua Cai Jing· 2025-05-26 14:05
新华财经北京5月26日电(记者闫鹏)继宁德时代、恒瑞医药在港股实现"A+H"两地上市后,A股半导 体设计龙头韦尔股份近日公告称拟赴港上市,引发市场关注。实际上,今年以来向港交所递表的A股上 市公司已超过20家,并且证监会境外上市备案审核也明显提速。 业内分析认为,A股公司赴港上市的核心原因在于企业出海战略需求、政策驱动以及港股市场流动性的 改善。随着港股市场吸引力持续提升,短期A股赴港上市热度仍将延续。 拟赴港二次上市A股公司增多 5月23日,韦尔股份公告称,为加快公司的国际化战略及海外业务发展,增强公司的境外融资能力,进 一步提高公司的综合竞争力,根据公司总体发展战略及运营需要,公司计划发行H股股票、并申请在香 港交易所挂牌上市。 今年以来,拟赴港上市的A股上市公司明显增多。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26日,已向港交所递表 的A股上市公司超过20家,其中不乏三一重工、赛力斯、晶澳科技、三花智控、百利天恒、海天味业等 一众A股明星上市公司。另外,包括韦尔股份、牧原股份等在内的多家A股公司也已宣布筹划赴港上 市。 据中信证券统计,在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递表港交所的17家A股公司中,普遍在招股书中的募集资 ...
A股午后飙涨,沪指重回3400点,大金融板块发力
Xin Lang Cai Jing· 2025-05-14 08:07
5月14日,A股主要指数早盘小幅震荡,午后市场突然大幅飙升,沪指站上3400点。截至收盘,三大指数集体翻红,沪 指涨0.86%报3403点,深证成指涨0.64%,创业板指涨1.01%。 全天成交1.35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量239亿元,全市场超2300股上涨,逾2800股下跌。 盘面上,大金融板块午后爆发,航运港口板块持续走强,物流、快递板块走高,海洋经济、数字货币、化纤及小金属等 板块涨幅居前;昨日大涨的光伏设备板块回调,航天航空板块走低,航天电子领跌,机器人板块走弱,电机、贵金属及 民爆概念等跌幅居前。 银行股其实在上午就已经是多头主力控制的阵地,该板块上午冲破了10万亿市值大关。午后,券商和保险明显发力。 保险板块爆发,中国人保涨停,中国太保涨超8%,新华保险涨超6%,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均涨超4%。 多元金融、证券板块也涨幅居前,瑞达期货、红塔证券涨停,南华期货涨超7%,广发证券、华西证券、永安期货、新 力金融等跟涨。 此外,农业银行、交通银行、上海银行、成都银行等多只银行股盘中均创上市以来最高纪录。 大金融板块为何会在今日爆发? 山西证券认为,随着资本市场流动性的改善,以及各项宏观政策托底经济,资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