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经济结构调整
icon
Search documents
懂行人预测中国未来5年楼市走向,出现这3种结果,或大概率是对的
Sou Hu Cai Jing· 2025-06-29 05:06
未来五年中国楼市走向,笔者认为将受以下三大因素主导: 一、供求关系主导: 目前,无论是新房市场还是二手房市场,都处于供过于求的局面。随着刚需和改善性购房需求的持续减弱,这一局面将进一步加剧, 并长期维持。因此,未来房价下行压力巨大,与徐高教授的"住房供应紧张"论断形成鲜明对比。 近年来,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显著的调整,引发了关于未来房价走势的广泛讨论。北大国发院教授徐高曾预测未来房价上涨压力巨大,其依据是房地产在 建面积和新开工面积较2021年高峰期大幅减少,暗示未来住房供应将极其紧张。然而,这一观点值得商榷。 徐高教授的论断存在以下两大缺陷: 首先,疫情影响下,居民收入下降,购房行为日趋理性,实际需求缩减,未来购房需求萎缩的可能性远高于大幅增长。因此,大规模新建商品房的必要性值 得怀疑。 当前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已高达6483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8.1%,住宅待售面积增幅更高达19.7%。 这表明市场并非供需紧张,而是呈现明显的 供过于求状态。 事实上,在建面积和新开工面积的持续下降,更有利于缓解楼市库存压力。 其次,决定房价涨跌的因素错综复杂,并非仅仅取决于开发商的投资规模。 开发商目前控制投资规模,更多 ...
印尼推出经济刺激计划改善预期
Jing Ji Ri Bao· 2025-06-26 22:06
6月5日,印度尼西亚政府正式宣布一项规模达24.44万亿印尼盾(约合15.3亿美元)的"夏季经济刺激计 划"。该计划旨在通过积极的政策及资金干预,提振居民消费,以实现2025年二季度接近5%的经济增长 目标。印尼今年一季度经济同比增长4.87%,为3年多来最低水平,这反映出全球贸易紧张局势、美国 关税举措的不确定性以及印尼国内需求疲软等多重因素对该国经济造成的压力。 从全球层面看,美国威胁对印尼实施高达32%的关税,给印尼出口贸易带来极大不确定性,严重打击市 场信心。今年1月至4月,印尼股市外资净流出额高达50.72万亿印尼盾(约合30亿美元),一季度债市 也出现超过6.11万亿印尼盾(约合3.75亿美元)的外资流出。从国内情况看,印尼居民消费增速自2024 年末开始放缓,2025年一季度,居民消费同比增长4.89%,低于历史平均水平。居民消费在印尼国内生 产总值(GDP)中占比超一半,对经济影响大。此外,2025年开斋节期间,旅行人数较2024年减少约 4700万,消费支出和资金流动明显减少,凸显出消费者购买力疲软,这些因素促使印尼政府采取措施刺 激经济增长。 在工资与保险补贴方面,为月工资低于350万印尼 ...
峰瑞资本创始合伙人李丰:新时代早期基金投资机遇丨WAVES新浪潮2025
3 6 Ke· 2025-06-20 06:18
WAVES新浪潮2025邀你一起走向中国创投的「新纪元」。 这是属于中国创投的新纪元。当下的中国创投市场,既是周期筑底的转折点,也是结构性转型的深化期。在政策主导、国资与资本高度集中的新 生态下,唯有顺应趋势、灵活调整,方能在不确定性中捕捉确定性机遇。 6月11-12日,杭州良渚文化艺术中心,36氪WAVES新浪潮2025大会以「新纪元」为主题,汇聚创投领域顶级投资人、新锐企业创始人,以及深 耕科技、创新、商业的科学家、创作者与学者,共同探讨AI技术革新、全球化浪潮与价值重估等前沿议题,拆解他们眼中的商业理想和未来世 界,一起讨论、寻找、走向中国创投「新纪元」。 6月12日下午,在投资人会场峰瑞资本创始合伙人李丰进行了一场独立演讲,主题为「新时代早期基金投资机遇」。以下为演讲全文: 过去两年,早期投资在中国经历了非常多冰与火的考验。冰与火的考验当中的火的那部分,是早期投资这个原来不太受待见或者在金融里边最小的资产类 别,在包括国常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内的高级别会议上被反复提及,应该说是非常火。 冰的那部分就是,一级市场的投融资在非常多的赛道上都很冷,比如消费、生物医疗,甚至包括一点点硬科技。所以大家都说,一 ...
洛杉矶乱了:特朗普政府为何执着对非法移民下手?
虎嗅APP· 2025-06-09 10:37
一弦一柱思华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无法可说 ,作者:郑渝川hiecy,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以下文章来源于无法可说 ,作者郑渝川hiecy 无法可说 . 加州州长钮森则表示, "联邦政府正在接管加州国民警卫队,并在洛杉矶部署 2000 名士兵——不是 因为执法力量不足,而是因为他们想要制造一场作秀……" (综合观察者网、环球网6月8日、6月9日 报道) 美国的移民政策多年来处于摇摆状态,但总体上偏向于默许。因为在民主党建制派的政纲中,宽待移 民符合 "政治正确",是人道主义、支持自由的表现。而共和党建制派与商业、企业家阶层关系密 切,其实对于非法移民的态度更加暧昧,虽然嘴上说着反对,但实际上是鼓励移民进入的,因为借此 可以有效平抑通胀背景下的工资上涨冲动,会让劳工阶层进一步陷入博弈劣势。 我们前面的文章已经分析谈到过,特朗普第一任总统任期内与共和党建制派的合作,总体上是失败 的。而 2024 年的胜选,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特朗普与万斯为代表的右翼民粹主义势力的合作——万斯 的核心主张,就是不断描绘非法移民进入美国后,抢夺白人工人阶级的工作,导致后者陷入生活困 惑,所以应当保护白人工人阶级,驱逐非法移民。 我们 ...
中国央行:抓好一揽子货币金融政策措施的落实和传导
news flash· 2025-05-20 11:30
会议强调,要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满足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保持金融总量合理增长。加力 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民营小微、稳定外贸等重点领域,用好用足存量和增量政策,提高金融支持 实体经济质效,支持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 会议指出,金融系统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着力稳就业、稳 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抓好一揽子货币金融政策措施的落实和传导,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 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 5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主持召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座谈会并讲话。 ...
胡晓炼:劳动密集型产业缺乏竞争力,关税政策难促美国制造业回流
在"新形势下的国际贸易与投资"主题讨论环节,中国进出口银行原董事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胡晓炼指出,美国主导的关税政策难以实现其预 期目标,贸易失衡问题的根本解决仍需回归各国自身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 胡晓炼分析,美国特朗普政府推出关税政策的核心目标包括减少贸易逆差、增加财政收入及重构国际经贸秩序,重构过程中进一步突出美国的主导地位。然 而,这一政策能否真正推动制造业回流美国?她表示"不好说,难度很大"。 她指出,美国在一般加工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上缺乏竞争力,叠加政策不确定性加剧,对贸易、投资产生了极大影响。因此制造业并不能真正回流到美 国,企业更倾向于向关税更低、成本更优的地区转移,而全球南方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正在吸引更多贸易和投资在当地发展的机会。 胡晓炼进一步强调,全球贸易的再平衡会引起主要经济体内部经济结构的深刻调整。过去几十年里,许多国家借全球化推动了经济高速增长,这个过程中贸 易也出现了一些不平衡问题。到底是通过外部因素,希望别国调整来实现自己的平衡,还是要把主要的关注点放在国内,推动国内经济调整,使得储蓄、消 费、进出口、投资等方面都能够协调?胡晓炼给出答案:"从历史经验来看,只有在 ...
对话资深外贸专家:关税暂缓后如何看待出口后续?
2025-05-15 15:05
对话资深外贸专家:关税暂缓后如何看待出口后续? 20250514 摘要 • 中美达成暂时削减关税协议,有助于缓解中国出口、失业及企业倒闭压力, 但仍保留至少 30%关税,未来三个月谈判结果至关重要,若失败美国或继 续加征关税。 • 中国外贸企业通过成本分摊等方式应对 30%关税,实际承担约 15%损失, 多数企业可维持贸易,但利润较低的劳动密集型商品仍面临困难,需积极 开拓新市场。 • 若未来三个月谈判失败,美国可能加征惩罚性关税,总关税或高达 54%甚 至更高,中国外贸将面临巨大压力,需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 二季度中国出口增长,销售保持在 5%以上,预计五六月份出口将维持或 略低于四月份水平,实现 3%至 5%的增长,二季度经济增速有望不低于 5%。 • 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巨大,美国要求中国调整贸易结构,关注国内产能过剩 问题,中国需认真对待并采取措施进行结构调整。 • 中国企业应积极开拓新市场,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并考虑长期结构调 整,以适应未来的发展需求,同时与国外客户协商价格,维持生产。 • 扩大进口是未来重要措施,但国内消费疲弱限制了效果,需振兴国内消费、 解决居民收入问题、提高收入水平,并落实促 ...
经观月度观察|经济回稳向好,政策更多聚焦“增收”
Jing Ji Guan Cha Bao· 2025-04-28 15:25
(原标题:经观月度观察|经济回稳向好,政策更多聚焦"增收") 经济观察网 李晓丹 实习生 马政 张景雯/文 在外部冲击加大的背景下,政策需要更多聚焦"稳增收", 通过消费与投资协同发力巩固复苏基础。 宏观数据显示,2025年3月CPI由-0.7%回升至-0.1%;PPI从-2.3%下降至-2.5%;制造业PMI由50.2%上涨 至50.5%;新增人民币贷款36400亿元,较上月增加16300亿元;M2增速与上月持平,值为7%。 由《经济观察报》发起的"经济观察报月度观察",每月发布一次。本次共有11家机构参与月度宏观数据 预测。 CPI:核心 CPI 同比"转正",政策需更多作用于"增收" CPI公布值(同比):-0.1% 前值:-0.5% CPI预测值(同比):-0.2% 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陶川点评:CPI好转是对政策成效和预期改善的"正反馈",但稳经济的政策接续 依然关键。3月CPI同比回升,一方面源自"两新"加力扩围的支持,另一方面或来自股市回暖下的预期改 善,这都反映了前期政策的积极成效。考虑到外部关税的"超预期"、出口行业价格已出现下行压力,在 一系列"稳市场"举措出台后,做好"稳经济"的接续同样 ...
贸易战的太极拳怎么打
Di Yi Cai Jing· 2025-04-27 12:40
进一步提升科技,同时发展内需、提升消费、降低经济对出口的依赖,是实现经济强国的必经之路。 这个策略对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前面讲到,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是高科技、强内需、贸易基本平 衡。把这种经济本来就要调整的方向用削减贸易顺差的方法定量地表达出来,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并没有 任何直接成本。好处是降低了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不确定性,可以稳定国际市场的预期。 然而,打贸易战的结果一定是两败俱伤。现在的问题是,既然美国已经发动了贸易战,中国该怎样应 对?如果我们仔细想一下,首先,解决问题的关键不在美国,而在其他国家。目前来看,改变美国的可 能性很小,但把其他国家向对中国有利的方向改变是很有可能的。世界很大,除去中国和美国,世界上 还有75%的人口和60%的经济体量。不难看出,对中国来讲,如果和美国的矛盾暂时无法调和,和其他 国家形成一个无缝对接的朋友圈至关重要。反过来,如果美国建立了这样一个朋友圈,而把中国排除在 外,日子就会非常难过。因此,无论从经济还是地缘政治的角度上考虑,怎样扩大朋友圈都是关键。 其次,单从经济的角度上讲,中国必须思考长远的发展目标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要变成一个有重大 影响力的世界经济强国。这个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