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结构改革
icon
Search documents
大摩宏观闭门会:反内卷,见真章?关注三个重要政策的拐点 -纪要
2025-07-07 15:45
美国"大而美法案"短期内提振经济,但长期财政可持续性引关注,赤 字率或增至 GDP 的 7%,需警惕长期国债风险。 关税战暂停键到期后,贸易摩擦存在延长、恶化或达成协议三种情形, 不确定性持续拖累全球经济和企业信心,企业投资信心依旧不足。 中国刺激消费的结构性改革提上日程,中央和地方层面均释放出改革和 再平衡信号,旨在通过制度改革促进消费增长,实现更均衡发展。 中美两国 AI 需求差异显著,美国 AI 资本开支强劲,中国 AI 需求端仍面 临挑战,实际利润增厚尚未显现,需关注技术推进及业绩增长。 预计未来 12 个月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有限,即使美元显著贬值,人 民币对一篮子货币升值空间也不大,结构性再平衡需制度改革。 中国股市二季度末至三季度大概率区间震荡,受关税、解禁期及政策预 期影响,建议采取稳妥策略,关注业绩确定性较高的股票。 新消费股票蓬勃发展阶段已过,更看重稳定盈利和估值吸引力,通缩压 力持续,消费需求处于弱势盘整状态,政策支持力度是关键变量。 Q&A 美国通过的大而美法案对美国经济、市场及财政可持续性有何影响? 大而美法案的通过对美国经济、市场及财政可持续性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首 先,该法案旨在 ...
国企治理结构改革不断深化,山东钢铁等国企密集撤销监事会
Da Zhong Ri Bao· 2025-06-27 09:28
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年底收官,国企治理结构改革不断深化,取消监事会备受瞩目。近期,山东 国投、山东能源、山东钢铁等山东省属企业陆续取消监事会,东营市财金投资集团、青岛地铁集团等地 方市属国企也纷纷跟进。 这一变革影响了企业内部监督体系的变化,取消监事会的依据是什么?监事会取消后,由什么机构来行 使其原有职能?这些问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这本身是国企改革深化尤其是公司治理结构深化的必然趋势,取消监事会后,减少了机构,减少了环 节,提高了效益。"6月26日,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取消后由审计委员会行使监事会职权 近期,国企为何会密集取消监事会? 这场变革的源头,还要从2024年7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正式实施开始。经济导报记 者注意到,新公司法第六十九条、第一百二十一条明确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可以按照公 司章程的规定在董事会中设置由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行使本法规定的监事会的职权,不设监事会或 者监事。 业内广泛认为,上述新公司法的修订为国企取消监事会提供了法律基础。同时,取消监事会也是国企治 理结构改革的需要。 "国有企业从试点现代企业制度到 ...
A股公司治理结构性困局与制度改革路径
Guo Ji Jin Rong Bao· 2025-06-19 13:28
中国资本市场将"上市公司实控人穿透至自然人或国资主体,且股权清晰稳定"作为核心监管原则的本意 是保障公司治理有效性和中小投资者权益,便于追责,但导致的"上市公司实控人以自然人为主"的结果 也引发了一些问题。 现存问题与突出矛盾 首先是公司层面存在治理结构的制度性局限。 上市公司作为股市的主体,其治理结构的局限导致股市整体缺乏长期成长动能,国家和监管层出台的多 种组合拳刺激政策也难以起到预期的持续效果。一方面,监管层为维稳股市不得不严格控制IPO节奏, 导致VC/PE的退出受阻,市场化投资者退场,创业生态受挫;而若放开IPO节奏,又恐导致股市供需失 衡,引发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监管层尝试通过并购来激活存量市场和打开成长空间,如新并购六条 允许私募基金反向挂钩,支持产业整合导向的私募基金收购上市公司,但仍要求实控人资质,未能突破 实控人原则限制,导致政策实际影响范围和效果有限。 有别于国际头部公司"机构股东+职业经理人分治模式"的专业治理,A股公司实控人以自然人为主的现 状促生了"所有权和管理权合二为一"的公司主导模式,这种模式存在以下局限性:限制了公司现代化治 理发展;由于缺乏职业经理人制度土壤,无法形成有深 ...
以军宣布军事改革计划 将扩编部队
news flash· 2025-06-11 16:17
当地时间6月11日,以色列国防军宣布启动一项广泛的军队结构改革与扩编计划,涵盖陆军、海军、空 军及国土防御部队,旨在应对2023年10月7日遭哈马斯袭击后暴露出的防务短板。此次改革由以军副总 参谋长塔米尔.亚代主导,部分措施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启动。该计划主要内容包括,新建1个陆军师;重 建此前裁撤的第500装甲旅;扩编部署在以色列北部的2个旅等。此外,以色列空军将继续扩建其防空系 统,并计划组建一支新的攻击型无人机部队,以提升远程打击能力和战术灵活性。以色列海军则将着力 发展远距离作战能力,使其在地中海及更广范围内具备打击与战略威慑能力。(央视新闻) ...
英国央行副行长布里登:英国央行将在今年晚些时候通过一份讨论文件与行业展开对话,探讨市场结构改革措施,以增强国债回购市场的韧性。
news flash· 2025-05-14 07:22
英国央行副行长布里登:英国央行将在今年晚些时候通过一份讨论文件与行业展开对话,探讨市场结构 改革措施,以增强国债回购市场的韧性。 ...
日产启动关厂裁员改革,与本田探讨在美合作
3 6 Ke· 2025-05-14 04:43
日产社长伊万·埃斯皮诺萨(Ivan Espinosa)在横滨总部召开记者会(5月13日) 日产还计划通过一系列工厂调整措施,将除中国以外的工厂开工率从2024财年的70%到2027 财年提升至100%。4月刚刚上任的社长伊万·埃斯皮诺萨表示一系列结构改革的计划是"非常 悲伤和痛苦的艰难决定"…… 5月13日,日产汽车发布消息称,到2027财年(截至2028年3月)将在全球范围内缩减7家工厂。缩减对 象也包括日本国内的工厂。同时还将裁员2万人,相当于其全球员工总数的15%。此前日产已进行多次 结构改革,但未能摆脱高成本体制,主力市场美国和中国的销量出现下滑。在加紧重建的情况下,美国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也为日产带来沉重负担。 日产计划在2026财年(2027年3月)之前将成本削减至比2024财年减少5000亿日元。比原计划多削减 1000亿日元。2024财年(2025年3月)的汽车业务亏损2159亿日元,但日产表示要在2026财年实现盈 利。此外,日产还计划通过一系列工厂调整措施,将除中国以外的工厂开工率从2024财年的70%到2027 财年提升至100%。 日产将把现有的17家整车工厂缩减至10家,并在印度及 ...
官宣!松下全球裁员1万人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裁员并非简单的成本削减,而是精准指向"非增长业务":工业设备部门(占裁员总数35%)、影像产品事业部(占裁员总数 20%)、传统家电业务(占裁员总数15%)成为重灾区。为此,集团预计将产生13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5亿元)的重组费用,其中60%用于员工补偿, 40%用于业务剥离相关支出。 近日,日本松下控股集团宣布,作为集团结构改革的一环,计划在全球范围内裁员1万人。同时,松下将终止没有盈利前景的亏损业务,整合、撤销 部分分支机构。值得一提的是,电池所属的松下能源部门不在裁员范围内。 同日公布的财报显示,2024财年(2024年4月-2025年3月),松下营收为8.46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200亿元),同比微降0.5%;净利润为3662亿日 元,同比大降17.5%。该公司表示,全球经济放缓以及电动汽车市场需求减弱是其业绩不佳的原因之一。 01 推进集团激进改革 具体来看,松下将通过自愿提前退休等方式,在日本国内和海外各裁员5000人。裁员主要在2025财年(2025年4月至2026年3月)进行。日媒指出,截 至2024年3月底,松下全球员工约为22.8万人,本次裁员人数相当于整体的4%以 ...
日产2024财年最终亏损7500亿日元,历史最大
日经中文网· 2025-04-25 04:27
日产社长埃斯皮诺萨(右)与历代经营层 以主要市场北美为中心的销售低迷等产生负面影响。今后,除了世界经济形势恶化之外,美 国关税政策的影响也令人担忧。日产从日本和墨西哥向美国出口汽车,美国的进口车加征关 税将产生一定影响…… 日产汽车4月24日宣布,2024财年(截至2025年3月)合并最终损益最高亏损7500亿日元 (上财年盈利4266亿日元)。此前预期为亏损800亿日元。与裁员相关的费用增加。亏损额超 过了1999财年(截至2000年3月)的6843亿日元,创出历史最高。今后,由于美国特朗普政府 关税政策的影响等,日产的重建尚处于途中。 日产原定于5月13日公布2024财年的财报。2024财年全球销量为335万辆,同比减少3%, 比原计划少5万辆。 最终亏损预计为7000亿~7500亿日元,是4年来首次出现亏损。大幅下调的主要原因是重估以 北美和日本等工厂为中心的资产价值,发生超过5000亿日元的资产减值损失。裁员等结构改革费用 也超过600亿日元。原本未定的年度分红定为零(上财年为20日元),时隔4年跌至不分红。 4月就任的新社长兼首席执行官(CEO)伊万·埃斯皮诺萨在24日的发布会上发表评论 称,"对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