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航运
icon
Search documents
家门口“新出海”?新一代海事海商律师跨界破解“小而散”丨律新调研
Sou Hu Cai Jing· 2025-07-12 00:46
全球化浪潮下,中国海事法律人正以"跨海之智"破局,在传统与变革的航道中,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专业进化论。 宁波港的巨轮往来与单证流转之间,一个常被忽视的矛盾正在浮现:作为全球货物吞吐量连续15年居首的枢纽港口,其背后的法律服务体系却呈现出区域性 失衡——一年海事法院受理案件量突破5000件的宁波,专事海商法务的律所或专业团队屈指可数。这种"港口繁荣"与"服务错位"的失衡,在航运数字化浪潮 中愈发凸显。 2025年5月,律新社研究中心正式启动《精品法律服务品牌指南(2025):海事海商领域》调研。中国海仲和上海国仲仲裁员、浙江省律协海专委主任、炜 衡(宁波)律师事务所管委会主任童登勇在接受律新社研究中心调研时指出,宁波港以全球第一大港的吞吐量连续多年雄踞世界舞台,却面临"大港小所"的 尴尬境地;传统律师从"规则适用"向"价值创造"转型,而人工智能、区块链与无人船舶技术正颠覆行业根基。新一代海事海商律师正从内卷下的专业深耕走 向区域协同,并以不出海或将出局的豪迈投身跨行跨界的国际竞合,从代际更迭到生态重构这一过程中挖掘并展现新的价值。 童登勇 中国海仲和上海国仲仲裁员、浙江省律协海专委主任、炜衡(宁波)律师事务所管 ...
引领航运绿色低碳智慧发展新趋势
Hai Nan Ri Bao· 2025-07-12 00:30
二〇二五年中国航海日主论坛暨航海日活动发布博鳌倡议号召—— 引领航运绿色低碳智慧发展新趋势 海南日报博鳌7月11日电(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曹马志)今年是中国航海日设立20周年。7月11日上 午,2025年中国航海日主论坛暨航海日活动启动仪式在海南省琼海市博鳌举行,中外航海界代表共聚一 堂,为"绿色航海 向新图强"积极建言献策。 当前,新技术革命浪潮重构航运产业链和价值链,推动行业数字化智慧化转型;绿色低碳成为航运 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航运净零排放进程不断提速,全球航运业正在经历深刻变革。 记者从启动仪式上了解到,海南积极推进"向海图强",近4年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9%,区域海 洋创新指数位居全国第一梯队。加快布局船舶清洁燃料供应链,打造绿色船用燃料加注中心,建立 LNG、绿色甲醇船舶加注体系。加快建设智慧港口,构建港航业数字化基础设施体系,整体提升航运 服务全要素、全流程、全链条数字化水平,力争把洋浦港建成全球首个"智慧绿色零碳枢纽港"。 海南持续推动船籍港制度破局先行。在洋浦设立全国唯一国际船舶登记机构——海南国际船舶登记 管理局,首创"中国洋浦港"船籍港制度,放开外资股比限制、允许外国船检机构入级 ...
2025中国国际船舶技术与安全论坛在博鳌举行
Hai Nan Ri Bao· 2025-07-12 00:30
2025中国国际船舶技术与安全论坛在博鳌举行 《中国内河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技术路线图1.0》发布 大连海事大学副校长赵友涛分享了在氢能动力、智能船舶、绿色港口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提出打 造产业链协同创新生态,以支撑绿色航运范式变革。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中国区域副司长张溧洧介 绍了新加坡在绿色走廊建设、智慧航运体系推进与国际人才培育方面的综合实践,体现了区域治理理念 与数字技术应用的融合路径。 贝仕集团首席执行官Ian Beveridge回顾了集团在船员培训体系优化、数字化平台搭建和可持续治理 策略等方面的持续投入,指出传统船管企业需主动适应日益复杂的监管与市场环境。中远海运(青岛)有 限公司总经理施泽彪则以"洗舱精灵"等自主研发设备为例,展示了企业在船舶环保、安全与运营效率提 升方面的技术突破,呈现了绿色合规与数智管理深度融合的典型路径。 海南日报博鳌7月11日电(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婧)7月11日下午,为期两天的2025年中国国际船 舶技术与安全论坛在海南博鳌开幕。论坛上,《中国内河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技术路线图1.0》正式发 布。 《中国内河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技术路线图1.0》聚焦2030年、2050年 ...
2025年中国航海日论坛举行 航运业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
Jing Ji Ri Bao· 2025-07-11 22:14
交通运输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全面推动航运业绿色转型,交通运输部深化运输结构优化调整,大力推 动大宗货物中长距离运输"公转水",持续推进集装箱铁水联运,积极发展水水中转、江海直达运输,推 动综合运输结构性降碳;加速航运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积极推进新能源清洁能源关键技术研发和规模化 应用推广,开展船舶和港口岸电设施建设改造,拓展船舶靠港使用岸电范围,有序探索交能融合发展的 新模式;大力发展绿色港航基础设施,将生态保护理念和资源节约要求贯穿水运工程项目全过程,努力 建设绿色港口、美丽航道。 数据显示,2024年,水路货运量达到98.1亿吨,是10年前的1.64倍;水路货物周转量达到14万亿吨公 里,同比上一年增长8.8%,在货物总周转量中的占比达到55.6%;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规模化应用加速 推进,上海港等主要港口成功实现船舶新能源、清洁能源加注业务落地运营,国际集装箱枢纽海港港内 作业绿色集卡占比突破60%。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本报北京7月11日讯(记者齐慧)2025年7月11日是我国第二十一个航海日,也是"世界海事日"在我国的 实施日。7月11日上午,2025年中国航海日主论坛暨航海日活动启动仪式在海南省琼 ...
前海航运扬起更多“绿帆” 《深港甲醇加注作业安全核查指引》发布
Shen Zhen Shang Bao· 2025-07-11 16:51
【深圳商报讯】(记者范宏韬)近期,深圳海事局、深圳市前海管理局联合发布《深港甲醇加注作业安 全核查指引》。该《指引》获得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海事处支持同步作为可参考的技术指引在香港发 布,为深圳、香港水域内甲醇燃料加注作业提供了具体操作的参考标准。《指引》将有力推进船用绿色 燃料加注区域合作,为深港合力共建全球船用绿色燃料加注中心奠定坚实基础。 2023年,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创新海事服务支持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的意 见》,要求建立健全前海现代航运业与港澳协调联动、市场互联互通、创新驱动支撑的发展模式,大力 支持前海合作区推进开展液化天然气(LNG)、甲醇等船用绿色燃料加注。 业内有人指出,在全球航运界积极推进绿色转型的当下,甲醇动力船舶订单呈爆发式增长,2025年将交 付的285艘新造替代燃料船舶中,约25%已采用甲醇燃料,绿色燃料加注能力成为衡量港口国际竞争力 的重要指标。 近年来,深港在协同推进船用绿色燃料加注领域方面不断取得突破,两地均已实现液化天然气 (LNG)燃料船对船加注。在此背景下,深圳海事局积极作为,梳理研究国内外相关公约法规、技术 标准要求,充分吸收国际甲醇燃料加注作业经 ...
变局中何以开新局?这场大会见证国际航运中心跃迁之路
Xin Hua Cai Jing· 2025-07-11 14:03
新华财经上海7月11日电(邓侃) 伴随北外滩传来一声汽笛长鸣,7月11日, 2025年中国航海日上海主 题活动启动仪式、2025北外滩航运高质量发展大会在上海虹口拉开帷幕。活动现场发布的"2025新华·波 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以下简称"指数")显示,上海紧随新加坡、伦敦之后,连续六年位居 国际航运中心第三名,"中国方阵"整体稳中有进,在前20名中占据7席,展现出中国从"航运大国"向"航 运强国"迈进的坚实步伐。 上海市副市长张小宏在活动上表示,今年中国航海日的主题是"绿色航海向新图强",充分体现了航运业 发展的时代要求和前进方向;面向未来,上海将更加坚定地走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之 路,加快培育航运新质生产力,奋力推动国际航运中心从"基本建成"向"全面建成"加速迈进。 稳中有变,"数字标尺"洞察全球航运中心发展格局 作为全球港航业的"风向标"与"晴雨表",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由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 社与波罗的海交易所联合编制,自2014年首发以来,已连续发布12年。该指数从港口条件、航运服务、 综合环境三大维度切入,旨在全面评估国际航运中心城市综合发展水平,在业界的影响力与日 ...
克拉克森史蒂夫·戈登:全球航运业扰动中见韧性,中国地位关键
Xin Hua Cai Jing· 2025-07-11 07:58
史蒂夫·戈登指出,中国航运业经历了从增长迅速到高质量发展的历程,中国造船厂处于绿色转型的前 沿。今年年初,欧盟和国际海事组织通过一系列减排新规,为未来船舶减排设定了技术和经济标准。在 此背景下,许多航运公司积极加码绿色投资,探索使用替代燃料。"我们看到节能技术在新船和改造项 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许多中国企业和造船厂正走在这些创新趋势的前沿。"史蒂夫·戈登说。据悉, 目前全球7%的海运船队使用替代燃料,史蒂夫·戈登预计这一比例将达到20%。 据克拉克森研究公司统计,2024年,全球航运货物吞吐量达126亿吨,占全球贸易运输的90%以上;邮 轮客运量为3500万人;离岸工业,包括海上油气和海上风电保持增长。另一方面,受地缘政治事件等因 素影响,航线绕行更为频繁,吨英里数增长高达6%。史蒂夫·戈登分析认为,从近期趋势来看,由于经 济不确定性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增加,贸易增长疲软,在一系列不利因素的干扰下,以上数据表明航运 业发展表现出韧性。"在俄乌和红海局势紧张的背景下,全球集装箱贸易今年上半年仍然实现3%到4% 的增长,但随着不确定性的增多,下半年航运业走势将更加复杂。"史蒂夫·戈登说。 近年来,中国在航运业取得 ...
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领涨大类资产,中国港口韧性凸显
Xin Hua Cai Jing· 2025-07-11 07:19
2025年上半年,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连续反弹,累计涨幅达49.35%,领跑全球大类资产。波罗 的海干散货指数有着"全球经济的晴雨表"之称,上半年持续上行一方面可以反映全球贸易市场景气程度 和市场需求变化,另一方面作为全球最大的干散货消费国和进口国,中国约95%的进出口货运量由海运 承担,干散货指数与中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步攀升,共同反映了中国外贸保持稳定增长的韧性。 在11日举行的2025北外滩航运服务高质量发展大会暨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发布会上, 波罗的海交易所亚洲区负责人Cheong Jin Yu(张竞优)表示,中国港口正加速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 转型。中国航运业的韧性与活力进一步凸显,助力全球海运互联互通的未来。 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背后的全球经济走势 干散货运输货物通常为生产制造所需的原材料,如铁矿石、煤炭、粮食、金属等与经济、民生息息相关 的物资,与全球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相关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BDI被誉为"全球经济的晴雨表",也是 大宗商品市场投资者最为看重的投资指标之一。 数据统计显示,2010年至今,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反映全球大宗干散货的需求,与全球出口数量指数呈 现出 ...
深度挖掘海洋资源价值,交通部称将加快完善绿色航运政策体系
Di Yi Cai Jing· 2025-07-11 05:31
将加快培育和发展航运领域新质生产力,拓展人工智能、物联网、5G、北斗等新技术应用场景,统筹 发展智慧港口、智慧航道、智能船舶。 国家将打造绿色航运新生态,加快完善绿色航运政策体系,深度挖掘海洋资源价值,驱动海洋经济向高 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今天(7月11日)是我国第二十一个航海日,也是"世界海事日"在我国的实施日。交通运输部介绍,近 年来,我国航海事业发展成就举世瞩目,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海运船队,建成了全球最大的世界级港口 群,国际海运量占全球近1/3,海洋经济总量持续攀升,为全球经贸持续稳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5月,全国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73.4亿吨,同比增 长3.8%。其中,内、外贸吞吐量同比分别增长4.7%和1.8%。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4亿标箱,同比增长 7.4%。 我国约95%的进出口贸易货物量通过海运完成。摄影/章轲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近日发布的研究报告也显示,我国海港城市港口经济已形成以上海、苏州等城市 群为"一核"引领,以长三角区域和珠三角区域为"两区"协同发展,以环渤海区域、东南沿海区域、西南 沿海区域"多片"共同发展的空间格局。经 ...
位次“不变”内涵“嬗变”,指数折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逐绿向智”征程
Xin Hua Cai Jing· 2025-07-11 04:57
新华财经上海7月11日电(邓侃) "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中国各大港口城市的国际竞争力有何变化?航运市场周期波动频繁,港航企业可持续发展面临哪 些挑战?绿色低碳浪潮势不可挡,各方如何携手共筑航运绿色未来? 7月11日,2025年中国航海日上海主题活动启动仪式、2025北外滩航运高质量发展大会在上海虹口举行。现场发布的《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 报告(2025)》(简称《报告》)显示,上海连续六年蝉联国际航运中心第三位。"十四五"期间,以上海为代表的中国港口方阵持续补短板、锻长板,主要 指标进步显著,描绘了一幅更加绿色、智慧、融合的港航业未来发展图景。 从"东方大港"到"世界强港",全球航运中心格局"稳中有变" 作为承担全球80%货物运输的行业,航运业不仅是全球贸易的"血脉",更是推动区域经济繁荣和全球供应链稳定的核心力量。面临地缘政治冲突、能源转型 和技术变革等一系列挑战,航运业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与活力,主要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 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由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与波罗的海交易所联合编制,自2014年首次发布以来,已成为全球航运领域最具权威性和影 响力的评价体系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