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传感

Search documents
助力湾区硬科技产研融合
Shen Zhen Shang Bao· 2025-07-09 23:01
Group 1 - The main structure of the pilot transformation base in the Guangming Science City large scientific device cluster has been completed, covering a total construction area of over 120,000 square meters and with a total investment exceeding 800 million yuan [1][2] - The project aims to create a comprehensive transformation platform from technology verification to industrialization, focusing on fields such as semiconductors, new materials, intelligent sensors, and precision instrument manufacturing [1][2] - The base is strategically located near the Souther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uangming Institute and provides direct access to experimental resources, talent pools, and cutting-edge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2] Group 2 - The project features a "north production, south research" layout, with the northern area dedicated to high-standard factories and production facilities, while the southern area focuses on research centers and living amenities [2] - Pre-registration for招商 has begun, allowing companies to secure approximately 62,000 square meters of high-standard factories, 24,000 square meters of research and testing buildings, and 10,000 square meters of dormitories and supporting facilities [2] - Companies entering the project will benefit from the Guangming Science City’s "3+3+1" industrial cluster planning, receiving priority support in terms of industrial policies, talent subsidies, and research project applications [2]
活力中国调研行 | 向“智”前行 传感“小方块”破解产业创“芯”密码
Yang Shi Wang· 2025-07-09 09:55
这是一款圆形桌面化妆镜,轻点屏幕,腮红、眼影、底妆随心切换,它不仅能照亮容颜,更能通过内置的智能传感器感知皮肤温 度、湿度等数据,进而判断皮肤状况,这背后正是智能传感器在精准采集数据、高效发出指令。 一台人形机器人全身至少搭载着六种不同类型的传感器,这些传感器让智能化设备有了"眼、耳、手、口、鼻"等"电子五官",能 听、能看、能感知,让手机、汽车、机器人等设备更"聪明"。 在安徽蚌埠市的传感谷展厅,像这样一个小小的传感器,不仅实现了人形机器人的精准抓握、灵活操控,还帮助新能源汽车进行 智能驾驶、智能车控。先来解释一下什么是传感器?其实,传感器就好比人的眼睛、耳朵,专门用来感知外部的环境。 央视网消息:对于地处淮河之畔的安徽蚌埠,不少人的认知可能还停留在老牌工业城市或者农业大市。但是,近年来,依托"中 国传感谷",蚌埠大力发展智能传感产业,构建起完整的智能传感器产业生态。《活力中国调研行》我们一起走进蚌埠,探寻其在智 能传感产业领域的发展密码。 传感器到底是怎么生产出来的,不妨到一旁的工厂看一看。这是蚌埠市一家企业的MEMS智能传感器晶圆生产线,产品主要应用 于高端装备、汽车电子等领域。与一般工厂不同,这里的生 ...
活力中国调研行|升级!老“引擎”跳动智慧“心脏”
Xin Hua She· 2025-07-05 07:31
Group 1: Company Overview - Anhui Quanchai Power Co., Ltd. has undergone digital and intelligent transformation, enhancing its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capabilities [1][3] - The company has shifted from single-cylinder diesel engines to a full industry chain layout in both traditional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nd new energy sectors [3] Group 2: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Technology - The time to produce a complete engine has decreased from 140 seconds to 112 seconds, allowing for an increase of 60 to 80 engines produced daily [3] - Key performance improvements include a 30% reduction in R&D cycle, a 19.6% increase in overall capacity, a 35% boost in production efficiency, a 29% increase in material delivery timeliness, a 12.6% decrease in manufacturing costs, and an 18% improvement in inventory turnover [3] Group 3: Sales Performance - In the first quarter of this year, engine sales increased by 15% year-on-year, with overseas exports rising by 50% [3] Group 4: Industry Trends -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ial internet applications has achieved coverage across 41 major industrial categories in China, with over 340 influential industrial internet platforms [4] - The city of Bengbu is focusing on the smart sensor industry, aiming to create a "China Sensor Valley" by enhancing the supply chain [6] Group 5: MEMS Wafer Manufacturing - Anhui Huaxin Micro-Nano Integrated Circuit Co., Ltd. specializes in MEMS wafer manufacturing, producing inertial sensors and pressure sensors for high-end equipment and automotive electronics [8] - The company has launched the first fully automated production line for 8-inch MEMS wafers, utilizing AI algorithms for optimal path planning in production [8] Group 6: Industry Growth - The "China Sensor Valley" has attracted over 200 companies, establishing a complete industrial chain for smart sensors, with a reported 55.8% year-on-year growth in output value for smart sensor enterprises in Bengbu [9]
港交所,已成青岛企业上市首要选择
Sou Hu Cai Jing· 2025-06-30 06:59
"去香港上市",正成为青岛企业界的热词。 6月26日,青岛国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这是继歌尔微、文达通、圣桐特医、酷特智能之后,青岛今年第5家赴港上市的企业。 青岛国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港股因在门槛要求、审核周期等方面更具优势而备受青睐。数据显示,近两年青岛新增上市公司中,港交所上市公司占比近八成。 硬科技属性突出 今年以来,选择登陆港股的青岛企业明显增多。 1月20日,歌尔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递表港交所主板。 4月3日,青岛文达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5月30日,圣桐特医(青岛)营养健康科技股份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 6月10日,青岛酷特智能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公司拟在境外发行股份并在港交所上市…… 这些青岛企业有一个共同特征——硬科技属性突出,分布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为各自细分赛道行业龙头,在香港乃至海 外资本市场都具备较强的稀缺性。 比如,歌尔微是全球第八大、中国第一大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提供商,传感器累计出货量超过40亿颗。 歌尔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文达通专注于研发智慧城市建设的人工智能及大数据技术,将自主开 ...
从厦大火炬创业营看厦门高新投的长期主义坚持
36氪· 2025-06-18 23:58
2025年5月,2025厦门大学火炬创业成长营暨南强创业营(简称"厦大火炬创业营")招募通道正式开启。厦大火炬创业营由厦门高新科创天使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简 称"厦门高新投")与厦门大学联合发起,面向全国广纳早中期硬科技项目,聚焦 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半导体传感智能、生物医药医疗、电子信息等六大硬科 技领域。 创立于2019年,厦大火炬创业营走过6年发展历程,已发掘包括特仪科技、国科信息、中材航特、元能科技、毫末智造、声动微、清湃科技、中科希弗等硬 科技领域的标杆项目。 厦门高新投董事长林志超强调,厦大火炬创业营始终秉持成立初衷,为硬科技创业者搭建真正能解决问题、助力成长的平台。今年,创业营资源持续升级, 完善"产学研用金"五维联动,整合火炬高新区、厦门大学、上市公司及专业媒体资源;同时,在延续"奖学金+直接投资"的机制基础上,配套10亿元厦门火 炬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构筑从概念验证到规模量产的完整资金矩阵。 厦大火炬创业营的系列课程以"封闭式实战培训+投资评估辅导"为核心,邀请投资机构、律所、会计师事务所等合作伙伴,搭建服务矩阵。创业营为项目提 供财务、税务、法务、知识产权、股权架构、投融资等培训,并邀请 ...
安徽科技打头阵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Ren Min Ri Bao· 2025-06-12 00:55
"通过重塑升级创新平台体系,完善'沿途下蛋'等机制,支撑和引领安徽新质生产力发展。"安徽省 科技厅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处处长钟海斌介绍,大科学装置已衍生技术专利1000余项,孵化培育企业近50 家,为安徽打造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科创高地夯实"技术底座"。 优化环境,加速"从1到10"的成果衍变—— 高端网络测试仪,能模拟极端网络环境并验证网络中各种设备和协议的性能。在合肥综合性国家科 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合肥网仪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梁新平正带领团队加紧攻关这一国家重大科技专 项。 "优质的验证平台和产业环境,吸引大量科研人员加入,为产品研发提供了巨大支持。"在这里,梁 新平团队完成了首台套交付,实现了高端网络测试仪领域的国产化自主可控。 "人造太阳"创造"亿度千秒"新世界纪录,中国第四代自主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本源天机4.0"正式发 布,4000余件科技成果亮相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决战决胜"十四五",安徽 今年以来持续推进科技创新。 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指出,"要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高水平建设国 家实验室和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有效发挥高能级科创平台作 ...
工信部:强化工业软件、智能传感器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以工业智能体为抓手深化人工智能工业应用
news flash· 2025-06-06 09:46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乐成6月6日主持召开部两化融合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听取两化融合领域重点工作 汇报,审议《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2025年工作要点》,研究部署推进两化融合的思路举 措。会议要求,要加快提升软硬件产品供给能力。强化工业软件、智能传感器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 快 建设工业高质量数据集,夯实 人工智能工业应用的数据底座。加大"小快轻准"数字化产品和低成本 数字化通用工具的培育力度。以工业智能体为抓手深化人工智能工业应用,带动工业数据集、工业大模 型的创新迭代。 ...
聚焦高质量发展丨安徽蚌埠:多链融合 绘就智能传感器产业新图景
Xin Hua She· 2025-05-28 08:55
新华网合肥5月28日电(李东标 顾楷 陈鑫)初夏时节,在位于安徽蚌埠的中国传感谷园区,安徽北方华 鑫智感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工人正铆足干劲忙生产。这家成立仅1年多时间的企业,已建成品类齐全的传 感器产品体系,与国内200多家企业有着密切合作。 作为全国三大传感器研发制造基地之一,蚌埠以中国传感谷为核心载体,持续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 金链等"多链融合"、相互赋能,加快构建智能传感器产业生态,一个目标产值超千亿元的智能传感器产 业集群正在加速崛起。 中国传感谷园区一角。新华网发(刘晨 摄) 激活创新链 构筑产业发展新高地 "长三角MEMS与传感器产业创新联盟"成功组建;"精密微纳制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长三角产教融合 协同中心"落户蚌埠;安徽省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产业创新研究院仅用一年,就完成了7项国家级 及省部级项目验收,并服务了20余家用户,累计经济效益近亿元……一系列科创平台的搭建,为产业发 展注入强劲动能。 依托安徽北方微电子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先进技术和产业链所成立的安徽华鑫微纳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具备了8英寸MEMS智能传感器晶圆生产能力,能够提供开放式、定制化MEMS晶圆代工服务,为产业 链安全提供 ...
【看见郑州】给足养分 科创企业拔节生长
Zheng Zhou Ri Bao· 2025-05-11 00:03
【看见郑州】——2025"首季奋进路"系列报道 给足养分 科创企业拔节生长 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这场全球首次机器人现场长时竞技活动,郑州中原科技城投资的卓益得机 器人有限公司"行者二号"人形机器人、中豫具身智能实验室EAI战队分别以第三、第五名的成绩完成首 秀。 神舟二十号发射任务中,郑州科技强力护航。郑州航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提供近30个系列的电连接器配 套产品、郑州大学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研制的航天面窗,都派上了大用场。 近年来,郑州市为加速科技创新步伐,推动产业升级,积极布局,接连出台一揽子科技利好政策,从创 新平台建设、企业培育、成果转化到人才吸引等多维度发力,为我市科技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政策入企激发企业创新动能 在线问诊、智能分诊、智能客服、健康咨询等"7×24小时"不间断服务……河南省儿童医院的智能诊疗平 台因智能、精准、便捷、高效颇受患者好评。 精准的健康咨询服务、个性化治疗推荐、智能分诊、诊中提醒等服务场景的实现,得益于郑州阿帕斯科 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PUS")的人工智能场景落地。 "我们申请获得了郑州市人工智能场景应用创新专项,在政策支持下,公司能够针对AI+产业实际应用 场 ...
征集启动|照亮创业征途,2025厦大火炬创业营助力硬科技创业突围
36氪· 2025-05-06 09:39
寻找未来伟大企业, 共赴科技创新之路 全球科技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人工智能领域,各国企业围绕大模型研发的技术角逐日益激烈;半导体领域,多地区核心企业加码半导体研发;新能源赛 道,固态电池等领域竞争日趋白热化……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未来的主要"竞技场"》预测,AI软件与服务、半导体、生物技术等18个高增长行业将成为改 写商业格局、重塑全球经济的核心力量。同时,技术迭代周期急剧缩短,产业链重构不断加速,正给科技创业者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把握时代脉搏,厦门大学与厦门火炬高新区携手打造2025厦门大学火炬创业成长营暨南强创业营(以下简称"厦大火炬创业营")。 本届厦大火炬创业营聚 焦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医疗、智能传感半导体、电子信息等六大行业领域,面向高校科研团队、早中期硬科技团队选拔培育优秀科技型创 业项目,为项目提供公益创业辅导,全面赋能企业成长。 擎科技创新之"火炬", 创业营点燃硬科技未来。 深化五维联动,助力创变者起航 厦门这座科技创新之城,正通过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服务升级等多维度协同推进,打造新兴产业和科技创新的新高地。立足厦门、辐射全国, 2025厦大火炬创业营将持续构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