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研
icon
Search documents
大湾区改革创新报告发布,首提南沙现“战略叠加疲劳综合征”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11-24 02:31
除了战略叠加疲劳和红利漏损外,南沙科创极点效应尚未成形。报告指出,南沙科学城建设节奏落后于 深圳光明科学城、东莞松山湖科学城;《南沙方案》要求加快建设的南沙(粤港澳)数据服务试验区, 尚无具有显性效果的成绩。臧传香表示,南沙滨海优势突出,但海洋科技和海洋经济未成为招商和产业 布局重点,与"芯晨大海"发展战略目标差距较大。 11月22日,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新质生产力驱动产业创新发展研讨会在广州市南沙区举办,多位专家学 者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新质生产力,驱动产业创新发展建言献策。 活动当天,《中国粤港澳大湾区改革创新报告(2025)》同步发布。其中显示,粤港澳大湾区2024年整 体经济同比增长3.6%,澳门以12.5%的增长率居增速首位,港澳GDP占大湾区GDP比重较去年上升 0.7%,连续两年回升。 本次研讨会由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广州大学科学研究院、广东省 区域发展蓝皮书研究会承办。 《中国粤港澳大湾区改革创新报告(2025)》发布。 《中国粤港澳大湾区改革创新报告(2025)》发布 首提南沙出现"战略叠加疲劳综合征" 《中国粤港澳大湾区改革创新报告(2025)》中首次提出, ...
聚焦产业重大需求 开展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
Liao Ning Ri Bao· 2025-11-24 01:04
构建开放生态,在协同攻关上凝聚新合力。我省主动对接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 京交通大学等10所省外高校,推动省内龙头企业与高水平团队组建8个创新联合体,开展联合攻关。 强化顶层谋划,在争取资源上实现新突破。我省牢牢把握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续签协议的战略窗 口期,积极争取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签署第二期联合基金协议(2025—2029),并将资助规模从每年 1亿元提升至1.2亿元,为未来持续稳定支持我省产业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奠定了坚实的资金基础。 提升资助效能,探索基础研究成果转化新模式。我省还积极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沟通,召开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赋能辽宁全面振兴成果对接会,探索"国家+省+市(区)+企业"高效对接模式,确保研究 内容"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日前,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立项结果公布,我省获资助项目54个、总 经费1.62亿元,立项数与经费总额均创历史新高,较2024年分别提高35%和33.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由辽宁省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于2019年12月共同设立, 重点聚焦辽宁省产业重大需求开展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成立以来,累计 ...
武汉增选院士创新高
Chang Jiang Ri Bao· 2025-11-22 01:12
何舜平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11月21日公布2025年院士增选结果,分别选举产生中国科学院 院士73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71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24人。其 中,来自武汉地区的刘正猷、何舜平、唐辉明、鲁军勇、尹周平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乔治 ·霍夫曼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张锦岚、刘泉声、姜卫平、肖明清、赵书红当选中国工 程院院士。 当日,经长江日报记者与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等多方核实,上述11位新晋院士全部来自 武汉。其中,来自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 的有7位。唯一的女性院士赵书红,一直就职于华中农业大学,本次由崖州湾国家实验室推 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乔治·霍夫曼是德国人,来自华中科技大学,是同济医院客座教 授。 数据显示,最近5届,武汉地区共产生24位两院院士。其中,2025年、2023年、2021 年、2019年、2017年武汉分别增选11人、5人、8人、8人、7人。今年,武汉地区两院院士增 选人数首次突破两位数,创历史新高,彰显武汉科教资源与科技创新的强劲实力。 武汉地区新增11位院士 (按两院新当选院士名单顺序排列) 中国科学院院士( ...
山东:“十四五” 时期标志性创新成果加速涌现
五年来,科技惠民扎实推进,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坚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开展科研攻关,1类靶向抗 癌创新药"齐倍安"、治疗Ⅱ型糖尿病创新药"瑞霖唐"等一批填补国内空白的标志性产品攻关突破,"十 四五"以来山东新获批1类新药9个,相较"十三五"时期只有1个,实现巨大突破。目前,正在进行临床试 验的1类新药还有141个,山东将加大支持力度,努力让老百姓用上更多优质创新药。聚焦粮食安全,持 续实施农业良种工程,累计培育动植物新品种2100余个,"济麦44""齐黄34""蓬莱红4号"等一批新品种 刷新全国高产纪录,成为老百姓田间、餐桌的"新宠",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良种 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达到47%,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7.4%、高于全国4个百分点,为打造乡村振兴齐 鲁样板、建设更高水平"齐鲁粮仓"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 五年来,一流科技创新生态加速形成,区域创新发展更具活力。山东持续优化政务、人才、产业、企 业、金融、开放、研发、文化八大科技创新生态,全面塑成"企业安心、人才舒心、科研顺心、投资放 心、服务暖心"的创新氛围,"创新无忧"正成为科技强省建设的鲜明标识。积极融入国家对外开放大 局,中日韩创 ...
共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高地 中国科学院与上海市人民政府新一轮合作协议签署 侯建国龚正出席并签约
Jie Fang Ri Bao· 2025-11-21 01:32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汪克强,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陈杰出席。 根据此次签署的加快推进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合作协议,院市双方将共同建设具有全球影响 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中国科学院将积极参与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支撑上海创新发展的科技需求,优 化在沪科技布局并加大创新资源投入、打造国际一流科研机构,助力上海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和高端 产业引领功能。上海将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支持中国科学院充分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作用,促 进在沪科研机构高质量发展、抢占科技制高点。双方携手,共同为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强国 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记者 孟群舒 中国科学院与上海市人民政府新一轮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昨天举行。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侯建 国,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出席并共同签署合作协议。 ...
既营造宽松环境,又堵住风险漏洞
Ren Min Wang· 2025-11-21 00:38
在位于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的深港协同创新中心,楼上是科创企业,楼下是科研实验室。穿着白大褂的 科研人员在实验室迸发出的灵感,在和楼上"邻居"们的一次偶遇交谈中,便可能"孵化"出一家独角兽企 业,实现创新和创业的双向奔赴。 从这座大楼向外望,深圳河蜿蜒流淌,一侧是深圳,一侧是香港。以深圳河为界,跨境相连的"河套深 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正凭借着独特的区位和制度优势,成为一个茁壮成长的国际化科创中心。 科技创新要素高效便利跨境、科研管理规则接轨国际、产学研高效协同……谈起"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 作区"的优势,河套发展署科技与人才部副部长王元孟如数家珍。河套合作区是党中央部署的四个粤港 澳重大合作平台之一。2023年8月,国务院印发《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明确 了河套"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极点""世界级科研枢纽"的战略定位。 王元孟的另外一个身份是河套发展署机关纪委委员。前不久,他刚参与了河套合作区组织的专项资金科 研项目验收评审,重点关注了科研经费使用有无违规情况。 据了解,深圳市每年会安排一部分财政资金专门用于支持河套合作区的科研创新,重点聚焦生命、材 料、信息三大产业。对于由财政 ...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权威访谈 | 勇担科技自立自强新使命 走好科技强国建设新征程——访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侯建国
Xin Hua She· 2025-11-20 14:5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以下简称《建议》),围绕"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以科技现代化引领 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一系列部署。 在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统筹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进程中,如 何更好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新华社记者采访了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侯建国。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使命担当 问:"十四五"时期,我国科技创新成果丰硕,科技实力跃上新台阶。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主力军作出了哪些贡献? 答:"十四五"以来,我国锚定科技强国建设目标,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 立自强,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新华社北京11月20日电 题:勇担科技自立自强新使命走好科技强国建设新征程——访中国科学院院 长、党组书记侯建国 新华社记者胡喆 "十四五"时期也是中国科学院加快改革创新发展步伐,奋力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关键五年。我们恪守国家 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使命定位,紧紧围绕抢占科技制高点核心任务,不断强化作为"国家队""国家人"的 使命意识和心系 ...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权威访谈丨勇担科技自立自强新使命 走好科技强国建设新征程——访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侯建国
Xin Hua Wang· 2025-11-20 14:27
新华社北京11月20日电 题:勇担科技自立自强新使命 走好科技强国建设新征程——访中国科学院院 长、党组书记侯建国 新华社记者胡喆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以下简称《建议》),围绕"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以科技现代化引领 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一系列部署。 在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统筹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进程中,如 何更好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新华社记者采访了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侯建国。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使命担当 问:"十四五"时期,我国科技创新成果丰硕,科技实力跃上新台阶。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主力军作出了哪些贡献? 答:"十四五"以来,我国锚定科技强国建设目标,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 立自强,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十四五"时期也是中国科学院加快改革创新发展步伐,奋力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关键五年。我们恪守国家 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使命定位,紧紧围绕抢占科技制高点核心任务,不断强化作为"国家队""国家人"的 使命意识和心 ...
中国科学院与上海市政府签署新一轮合作协议
人民财讯11月20日电,据"上海发布",中国科学院与上海市人民政府新一轮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今天(11 月20日)举行。根据此次签署的加快推进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合作协议,院市双方将共同建设具 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中国科学院将积极参与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支撑上海创新发展的科 技需求,优化在沪科技布局并加大创新资源投入、打造国际一流科研机构,助力上海增强科技创新策源 功能和高端产业引领功能。上海将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支持中国科学院充分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 军作用,促进在沪科研机构高质量发展、抢占科技制高点。 ...
中非创新合作与发展论坛开幕,中非合作又结新成果
Di Yi Cai Jing· 2025-11-20 11:04
本届论坛聚焦产业对接、科技创新、文明互鉴、现代农业、卫生健康、绿色发展等领域,43个国家和地区的政要、外交官、外宾代表,以及中国与非洲高等 院校、科研机构、企业代表等与会。 湖北省省长李殿勋致辞表示,湖北于1963年向阿尔及利亚派出中国首支援非医疗队,拉开同非洲国家交往合作序幕。多年来,双方在科技创新、经贸往来、 基建工程等领域合作成果丰硕,去年湖北与非洲贸易超过500亿元;今年前7月,湖北对非贸易额逾3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5%。湖北牵头建设的中非 创新合作中心目前已在非洲布局6家分中心,组织中非112家机构加入技术转移协作网络。 论坛组织了中-坦疾病预防与公共卫生联合实验室、中国-埃及天然活性多肽资源发掘与利用联合实验室、芝麻育种与产业化开发合作等科研合作、人才培 养、产业对接项目,签署合作协议39项;集中授(挂)牌成立"非洲智能建造推广中心""武汉市(中国—埃及)植物生物安全'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等服务 平台23个。 埃及科学研究部科技创新基金委主席瓦拉·谢塔在主旨演讲中指出,日益密切的中非科研合作为非洲国家提高科技水平改善民生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高 效机制和动力来源,我们对此有目共睹,并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