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制造
icon
Search documents
依科赛专访:南美胎牛血清的中国拓荒者与领航者
近日,依科赛生物COO陈刚受邀参加媒体访谈,向媒体讲述了依科赛胎牛血清如何从"南美鼻祖"成 为"南美霸主"的艰辛历程,充分展示了企业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问:南美胎牛血清进入中国市场的早期,面临澳洲产品的主导地位。依科赛为何选择深耕南美血清?在 当时的市场环境下,公司如何突破供应链与技术壁垒,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答:在21世纪初,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方兴未艾,科研与制药领域对高品质胎牛血清需求激增,但国内市 场以澳洲血源为主,价格较高,供应不稳定。科学家经常面临"揭不开锅"的窘境,严重制约了中国生命 科学产业的发展。 答:主要由三个方面: 1、产品性能优越,屡获殊荣 依科赛生物(ExCell Bio)血清工厂遵循GMP体系,从血源的把控、生产加工、产品制成、成品检测到 成品入库、冷链运输以及售后质量的跟踪解决等全过程,建立了完善的质量控制和管理链,各类型手续 和资质齐全,每个批次的产品均会进行50多项的质量控制检测,不仅涉及全面的理化、微生物检测,也 会进行特定的细胞生长以及病毒检测,保证每一瓶血清的卓越品质和可溯源性。 到目前,依科赛胎牛血清已成为国内同类产品线中占有最大市场份额的品牌,已经初步实现 ...
深圳支持AI赋能生物制造全链条应用;均普智能与智元机器人成立合资公司 |数智早参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4-08 00:01
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近日印发《深圳市全链条支持医药和医疗器械发展若干措施》。其中提 出,支持建设人工智能(AI)辅助研发重大公共服务平台和重大产业项目。支持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生 物制造全链条、全场景应用,围绕底盘细胞改造、酶制剂开发、精准发酵等环节,布局建设人工智能生 物制造相关重大公共服务平台。 点评:深圳以政策推动AI与生物制造深度融合,或将重塑医药研发效率标准。此举凸显"AI+生命科 学"产业升级方向,吸引资本关注合成生物学及AI制药赛道。但技术落地需跨学科协同与数据合规支 撑。 NO.2 均普智能与智元机器人成立合资公司 每经记者 杨煜 每经编辑 文多 丨 2025年4月8日 星期二丨 NO.1 深圳支持AI赋能生物制造全链条应用 点评:Kimi通过技术优化实现服务降价,反映大模型推理成本控制能力提升,可能加速AI应用渗透。 降价策略或刺激开发者生态扩张,但需平衡商业可持续性与普惠价值。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 担。 均普智能旗下的均普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研究院有限公司和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智元机 器人)共同成立了合资公司宁波普 ...
新华全媒+|“黑科技”正撕掉“未来标签”——来自中关村论坛年会上的创新力扫描
Xin Hua She· 2025-03-30 11:44
Group 1 - The core theme of the forum is the rapid integr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into everyday life, transforming it from a futuristic concept to a present reality [1][2] - AI is becoming a crucial variable in various sectors such as manufacturing, automotive, and robotics, enhancing productivity and innovation [2][3] - The forum showcased advancements in AI applications, including a robot that can make coffee and a financial AI fraud prevention product that can intercept deepfake scams in milliseconds [1][2] Group 2 - The concept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was a focal point, with various technologies and innovations being presented that exemplify its development [3] - The establishment of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new biomanufacturing technologies indicate a significant shift towards sustainable and innovative production methods [3] - The forum emphasized cross-industry collaboration, highlighting the potential for breakthroughs when different technologies and sectors intersect [3] Group 3 - The forum served as a global platform for innovation, featuring participants from 34 countries and showcasing over 70 projects, demonstrating the international nature of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 [4][5] - The growth of patent applications in generative AI, which increased by over 800% since 2017, underscores the competitive landscape in digit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4] - Major scientific facilities in China are now open to global researchers, providing extensive resources for various fields, which enhances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in scientific research [5]
新材料产业周报:2026年中国eVTOL市场有望突破百亿元,小鹏人形机器人有望2年内量产-2025-03-16
Guohai Securities· 2025-03-16 12:51
2025 年 03 月 16 日 行业研究 评级:推荐(维持) 研究所: 证券分析师: 李永磊 S0350521080004 liyl03@ghzq.com.cn 证券分析师: 董伯骏 S0350521080009 dongbj@ghzq.com.cn 联系人 : 曾子华 S0350124080006 zengzh@ghzq.com.cn 最近一年走势 | 行业相对表现 | | | 2025/03/14 | | --- | --- | --- | --- | | 表现 | 1M | 3M | 12M | | 基础化工 | 4.1% | 0.5% | 9.7% | | 沪深 300 | 1.7% | 1.9% | 12.5% | 相关报告 《新材料产业周报:韩国拟建设全球最大的 AI 数 据中心,SpaceX 完成首次跨国火箭回收(推荐)* 基础化工*李永磊,董伯骏》——2025-02-23 《新材料产业周报:美国宣布 5000 亿美元"星际 之门"AI 投资项目(推荐)*基础化工*李永磊,董 伯骏》——2025-01-27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2024 年 SpaceX 共完成 133 次发射,2025 年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迎难而上,奋发有为
Zhao Shang Yin Hang· 2025-03-11 14:42
册分院 政策点评(2025年3月6日) 迎难而上, 奋发有为 ——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回顾 2024年工作,研判当前形势,提出 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 和政策取向,并部署重点工作任务。 一、形势判断:变局加速演进,长期向好不变 《报告》首先回顾 2024年工作成绩,认为"稳"的态势巩固延续, "进"的步伐坚实有力,尤其是在"926一揽子增量政策"为代表的宏观 调控优化推动下,经济明显回升,社会信心有效提振,全年经济运行呈现 前高、中低、后扬态势,成绩来之不易。 关于今年形势研判,相较去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外部环境带 来的冲击着墨更多。从国际看,总体判断是更趋复杂严峻,可能对我国 贸易、科技等领域造成更大冲击。一方面,多边经贸规则面临挑战,阻碍 国际经济循环;另一方面,地缘政治关系紧张,影响全球市场预期和投资 信心,加剧国际市场波动。近期特朗普施政动作频繁,在关税、外交、移 民、能源等多领域推行新政,给全球政经局势带来很大不确定性。从内部 看,"经济回升向好基础还不稳固",除去年提及的"有效需求不足、部 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 ...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生物制造大有可为,助力新一波产业革命浪潮
Huaan Securities· 2025-03-11 09:11
Investment Rating - The industry investment rating is "Overweight" [1] Core Insights - The bio-manufacturing sector has vast potential and is poised to drive a new wave of industrial revolution, leveraging industrial biotechnology to produce bio-based materials, chemicals, and bioenergy [3][4] - The global synthetic biology market is expected to maintain rapid growth, projected to approach $50 billion by 2028, with a 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 (CAGR) of approximately 24% from 2023 to 2028 [22][24] - Technological breakthroughs and policy support are driving the synthetic biology industry forward, with significant advancements in gene synthesis, sequencing, and editing technologies [4][37] Summary by Sections Industry Overview - Bio-manufacturing utilizes industrial biotechnology, enzymes, and microbial cells, playing a crucial role in producing bio-based materials and chemicals [13] - Synthetic biology is a design-driven science that re-engineers biological systems for useful purposes, with applications across various sectors including healthcare, agriculture, and chemicals [13][22] Policy Support and Technological Breakthroughs - Governments worldwide are increasingly prioritizing synthetic biology, with strategic plans and funding initiatives to support its development [28][29] - The reduction in costs for gene synthesis and sequencing technologies has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rapid advancement of synthetic biology [37] Synthetic Biology Reshaping Industry Models - Synthetic biology is transforming production models, offering more efficient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synthesis solutions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methods [4][22] - The industry is expected to significantly reduce carbon emissions, with estimates suggesting a reduction of 1 to 2.5 billion tons of CO2 annually by 2030 through industrial biotechnology [4] Related Companies - Companies to watch include Chuan Ning Bio, Kingfisher Biotech, and Kailai Ying, which are positioned to benefit from advancements in synthetic biology [5] Investment Recommendations - The report suggests focusing on companies like Chuan Ning Bio, Kingfisher Biotech, and others that are leveraging synthetic biology for growth [5]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立足温和复苏,积极结构跃迁
Xiangcai Securities· 2025-03-11 08:41
证券研究报告 立足温和复苏,积极结构跃迁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分析师:仇华 登记编号:S0500519120001 2025年03月10日 目录 | CONTENTS 01 03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投资的指引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总览 04 投资建议和风险提示 02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一、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总览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总览 3 一、2024年工作回顾 二、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 总体要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粮食产量1.4万亿斤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政策取向: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合计新增政府债务总规模11.86万亿元、比上年增加2.9万亿元。 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打好政策"组合拳" 。 三、2025年政府工作任务 (一)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二)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三) ...
政府工作报告释放了那些积极信号?|智氪
36氪· 2025-03-09 09:04
以下文章来源于36氪财经 ,作者丁卯 郑怀舟 36氪财经 . 36氪旗下官方账号。洞见市场,比99%的投资者更聪明。 政策积极有为, 基本面结构性改善成为市场共识。 文 | 丁卯 编辑 | 郑怀舟 来源| 36氪财经(ID: krfinance ) 封面来源 | 视觉中国 本周,沪深市场放量反弹,市场情绪显著回暖,各宽基指数均迎来上涨,中小盘股领涨。具体来看,上证指数本周收盘上涨1.56%,深成指数上涨 2.19%,创业板指上涨1.61%,沪深300上涨1.39%,中证1000上涨3.79%。 分行业看,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26个实现上涨,其中,有色金属(7.08%)、国防军工(6.96%)和计算机(6.74%)涨幅居前,石油石化(-1.49%)、综 合(-1.03%)和房地产(-0.91%)跌幅靠前;概念板块方面,微软合作商、一体化压铸、商业航天指数涨幅靠前。 市场情绪方面,本周融资余额继续上涨,表明当前A股市场信心逐渐恢复,资金风险偏好提振。 两会落幕,警惕震荡 本周作为两会周,政策和经济基本面的表现成为市场的主要扰动。周内大盘低开高走,下半周在政府工作报告略超预期、美元走弱以及Manus横空出世带 动下 ...
衍微科技获国投创益战略投资,加速合成生物技术应用拓展及产能落地
IPO早知道· 2025-03-07 14:31
新型生物刺激剂显著提升了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C叔 微信公众号|ipozaozhidao 据IPO早知道消息,近日,国投创益宣布投资生物制造领域企业北京衍微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衍微 科技"),凯乘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将加速公司新建产能和商业化进程,助力其合成生 物技术的应用拓展。 衍微科技成立于2022年,以红球菌和芽孢杆菌两大底盘细胞为核心,专注于全细胞催化剂和生物基 表面活性剂的生物制造和应用开发, 下游应用覆盖油田化学品、农业食品、日化医美等领域 。 衍微科技联合创始人、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于慧敏教授在上述领域具备多年的研发积累,原创性地开 发出高抗逆、高表达的红球菌合成生物技术平台和天然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超级细胞工厂,相关技术水 平和产业化成果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衍微科技所开发的芽孢杆菌类脂生物刺激剂,是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商业化的全新产品 ,能够显著 促进肥料吸收、调节植物代谢与生理状态、改善土壤菌群结构与肥力、增强农作物抗逆性,在全国 国投创益认为,在化学肥料时代之后, 基于合成生物技术开启了植物营养的新篇章。 衍微科技在合 成生物技术领域多年深耕并开发的新型生物 ...
【招银研究|政策】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迎难而上,奋发有为
招商银行研究· 2025-03-06 11:20
正视困难问题的同时,《报告》强调"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指出我国有制度优势、 资源条件、治理机制、增量空间四大优势,"要坚定发展信心"。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回顾2024年工作,研判当前形势,提出2025 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并部署重点工作任务。 一、形势判断:变局加速演进,长期向好不变 《报告》首先回顾2024年工作成绩,认为"稳"的态势巩固延续,"进"的步伐坚实有力,尤其是在"926一揽子增 量政策"为代表的宏观调控优化推动下,经济明显回升,社会信心有效提振,全年经济运行呈现前高、中低、 后扬态势,成绩来之不易。 关于今年形势研判, 相较去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对外部环境带来的冲击着墨更多。 从国际看,总体判断 是更趋复杂严峻,可能对我国贸易、科技等领域造成更大冲击。一方面,多边经贸规则面临挑战,阻碍国际经 济循环;另一方面,地缘政治关系紧张,影响全球市场预期和投资信心,加剧国际市场波动。近期特朗普施政 动作频繁,在关税、外交、移民、能源等多领域推行新政,给全球政经局势带来很大不确定性。从内部 看,"经济回升向好基础还不稳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