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

Search documents
首都发展综合指数呈整体上升态势
Bei Jing Ri Bao Ke Hu Duan· 2025-07-03 21:09
蓝皮书表示,本市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服务消费稳健增长,作为超大城市的消费市场潜力得到进一 步体现。《北京社会发展报告(2024~2025)》主编、市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包路芳认为,2024 年,本市消费支出结构显著优化,随着经济、产业形态的变化和人口结构的变动,宠物经济、绿色消 费、银发消费等新型多元消费样态,正逐步满足人群细分要求。 北京还在构建新就业群体友好之城。2024年本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劳动报酬比重持续提高,蓝皮书认 为,这表明就业优先的民生政策得到较好落地。当前,本市就业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并在培育新产业、 新业态、新模式过程中,稳定和扩大就业。 2024年,北京高水平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在多个国内外权威排名中取得优异成绩。《北京国际 交往中心发展报告(2024~2025)》认为,这展现了北京堪称典范的城市发展水平,进一步巩固了全球 性城市的地位。在智慧城市建设和城市消费方面,北京也展现出高度的国际化和现代化水平。 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方面,北京进行了丰富的实践探索。同时,中国城市科技金融景气评价指标体系显示,北京位 ...
「园区有话说」“国有资产如何创新园区运营——痛点与破局之道”主题沙龙举办
Sou Hu Cai Jing· 2025-07-03 06:31
北京爱工场文化产业集团总经理石岩刚、北化机爱工场园区总经理李竟博分别就市场租金及竞争情况进 行了陈述。他们一致认为,历史高成本获取的国有资产,面临租金市场持续下行压力,当前出租价格普 遍低于成本线,造成"拿地成本刚性"与"租金市场弹性"的核心矛盾。 北京文化产业园区协会常务副会长、北京东方嘉诚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甄军分享了近年来的实 践经验。他表示,行业已进入"服务化转型+资本创新"调整周期,亟需在政策适配、人才培育、资金通 道等维度形成破局方案,一方面应专注物理载体运营,一方面尝试依托属地政府资源开展产业招商与纳 税服务,重点培育文物IP开发及城市公园场景运营等。 沙龙讨论现场 北京文化产业园区协会副会长、北京爱工场文化产业集团董事长杨稼轩表示,当前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普 遍面临严峻挑战,行业遭遇政策机制适配性不足、招商压力加剧、传统"二房东"盈利模式难以为继等困 境,他呼吁通过行业协作来破解困局。 近日,由北京文化产业园区协会联合协会副会长单位北化机爱工场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园举办的"国有资 产如何创新园区运营——痛点与破局之道"园区有话说主题沙龙在熹阅堂书店落幕。 本次活动汇聚20余位园区运营方、资产持有 ...
★透过文博会读懂文化产业含科量含金量大流量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7-03 01:56
证券时报记者 周春媚 在屏幕上勾勒一个图案,选择印象画派风格,数秒即可生成相应风格的图画;戴上脚踏,挥动两根鼓 棒"敲击"空气,即可沉浸式敲打架子鼓……在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下 称"文博会")上,这样科技与文化深度交融的场景随处可见。 5月22日,第二十一届文博会在广东深圳拉开帷幕。作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文博会历来是观察中 国文化产业的一扇重要窗口。当前,科技创新对文化产业的驱动作用日益突出,文化+科技已成为行业 不可忽视的一股浪潮。因此,本届文博会强调文化科技双核驱动,不仅汇聚了全球文化"顶流",还吸引 了一批科技"新势力"参展,极高的"含科量"成为最大看点。记者实探文博会,通过采访多家上市公司及 初创企业发现,科技已深入渗透文化生产、消费、传播的整个链条之中,为文化产业带来了全新的机遇 和变革。 打造文化创作生产新范式 走进本届文博会的腾讯展区,"打造好用的AI,让中国故事被世界看到"这句话首先映入眼帘。腾讯有关 负责人告诉证券时报记者,作为拥有文学、影视、音乐、游戏、电竞、动漫等多个内容板块的公司,腾 讯致力于通过文博会,展现以腾讯混元大模型为技术基底的数字工具如何融入到 ...
江苏发布创新提升数字贸易政策措施
Xin Hua Ri Bao· 2025-07-02 21:40
产业赋能是此次政策的一大亮点。江苏将立足文化产业发展数字产品贸易,做强南京、无锡、苏州等国 家对外文化贸易、文化出口基地,推动支持动漫游戏、动漫演艺、影视等产品出口;聚焦优势领域扩大 数字技术贸易,推进高端软件发展,实施"人工智能+"行动计划,拓展服务外包升级数字服务贸易,推 动企业转型,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数字订购贸易高质量发展,探索跨境电商新场景,联动开放平 台;激活数据产业发展潜能,争创国家级可信数据空间试点,发展"来数加工""离岸数据加工""大模型 训练"新业态。 在推动数字贸易创新集聚方面,江苏将着力推进数字贸易制度型开放,打造数字贸易集聚生态圈。主动 对接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中新数字贸易合作试点,在数字贸易便利化等方面先行先试,并推动出台江 苏自贸试验区数据出境负面清单。同时,积极创建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国家数字贸易示范 区,推动南京软件谷等集聚载体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促进国内国际产业链协同发展。 本报讯(记者王梦然)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苏省创新提升数字贸易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若 干措施》,明确以数字贸易为牵引,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具有世界聚合力的数字贸易高 地 ...
当代艺术“织”进传统村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
Ren Min Ri Bao· 2025-06-29 22:27
转机出现在2016年。彼时的松阳县,拯救老屋行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松庄村借机系统修缮了村里的古民 居、古桥和古道,古村落的原始风貌和历史肌理得以保留延续。 昔日村景重现,逐渐带火了乡村游,慕名来松庄村的游客络绎不绝。叶根忠说,为避免走上同质化的乡 村游路线,村里决定营造艺术氛围,以文化艺术赋能乡村建设。 松庄村内的织美术馆。 松阳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织美术馆展出的艺术作品。 三都乡人民政府供图 松庄村村民展示自己的编织作品。 三都乡人民政府供图 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三都乡松庄村,村内一角,远看,一面面由线条组成的"墙"隐约透出光影;近 看,"墙"实则是由双色纱线组成的格栅外立面,"包裹"其中的传统村居在丝丝缕缕间若隐若现,艺术气 息扑面而来。 这是一座名为"织"的现代美术馆,传统村落与当代艺术在这里交织出火花。 这段时间,一场名为"未织之境"的主题展吸引了来自各地的游客,展览展出了国内外艺术家与当地村民 共创的艺术作品,涵盖竹编、棕编、畲族彩带编织等非遗技艺,让艺术风吹进了大山深处。指着其中一 件作品,松庄村村民徐家美很自豪:"这是我编的竹篮,居然也被摆放在美术馆里当作艺术品,我也算 是半个艺术家了。" "几年前, ...
6月27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要闻集锦
Yang Shi Xin Wen Ke Hu Duan· 2025-06-27 13:59
Group 1 - China's inland waterway network is continuously improving, with the total length of class three and above waterways expected to reach 16,000 kilometers by 2024, representing a 62% increase since 2012 [4][17] - The Yangtze River, West River, and Beijing-Hangzhou Grand Canal are key channels that have seen capacity enhancements, with major projects like the Jianghan Canal and Jianghuai Canal being completed [17] - The cultural industry in China is projected to achieve a record revenue of 19,142.3 billion yuan in 2024, reflecting a 7.1% year-on-year growth [19] Group 2 - As of the end of May, there are 185 million private economic organizations in China, accounting for 96.76% of the total operating entities, with a year-on-year growth of 2.3% [21] - The Ministry of Civil Affairs is conducting audits of social organizations to promot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and standardization [24] - The 20th China International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Expo is being held in Guangzhou, showcasing innovations in various fields from over 2,000 SMEs from more than 50 countries [24]
创新高!2024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营收超19万亿元
Xin Hua Cai Jing· 2025-06-27 06:42
新华财经北京6月27日电(记者安娜)国家统计局2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 (以下简称"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91423亿元,营收规模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增长7.1%。 文化产业投资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我国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9%。在九大文化行业 中,文化消费终端生产、新闻信息服务、文化传播渠道、创意设计服务4个行业大类固定资产投资实现 两位数增长,分别为16.3%、11.8%、10.2%和10.0%。 随着总量规模的扩大,我国文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文化服务业引领作用较为突出。2024年,文化服务 业实现营业收入109134亿元,比上年增长7.4%;占全部文化产业营业收入的比重为57.0%,比上年提高 0.1个百分点;文化服务业对文化产业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59.1%。同期,文化制造业、文化批发和 零售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9609亿元和32679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7.1%和6.2%。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文化产业资产总量稳步增长。2024年末,我国文化产业资产总计为34398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6276亿 元,增长5.0%。其中,文化核心领域资产对全部文 ...
国家统计局:2024年全国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91423亿元,比上年增长7.1%
news flash· 2025-06-27 01:36
随着文化市场经营主体加快培育发展,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全国文化产业实现 营业收入191423亿元,营收规模再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增长7.1%。文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文化服务 业引领作用较为突出。2024年,文化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09134亿元,比上年增长7.4%;占全部文化 产业营业收入的比重为57.0%,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文化服务业对文化产业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 为59.1%。文化制造业、文化批发和零售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9609亿元和32679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 7.1%和6.2%。(国家统计局) ...
经济日报:供需合力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出海
Sou Hu Cai Jing· 2025-06-26 22:46
一些问题也是客观存在的。当前,部分企业缺乏国际化运营经验,在海外市场的推广、运营及本地化服 务方面能力不足,兼具文化素养、技术能力与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稀缺。数字文化产品创新性有待提 高,部分产品对中华文化内涵挖掘尚浅,简单的符号堆砌难以引起共鸣。此外,欧美、日韩等国家在数 字文化产业领域起步早、发展成熟,我国企业文化品牌溢价能力较低,价值链条延伸受阻。针对此,要 多措并举。 一方面,推出高质量数字文化精品。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数字文化产品创新性与科技含 量,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数字技术深度融合,打造更具中国特色、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产品。例 如, 《黑神话:悟空》凭借独特的文化内涵与高品质制作,在全球市场引发关注。积极引进和培养国 际化人才,加强海外市场调研,深入了解目标市场文化背景、消费习惯等,制定精准市场策略,提高本 地化运营水平。推进文化贸易提质升级,支持 游戏出海,赋能数字贸易强省建设,形成推动文化产业 出海强大合力。 另一方面,积极培育消费者群体。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加强宣传推广,提升消费者对 数字文化产业的认知度与认同感,形成良好的国内消费市场氛围。鼓励高校开设数字文化国际传播课 程,支持社交媒体 ...
福建省文旅数创基金招GP
FOFWEEKLY· 2025-06-26 09:59
Group 1 -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Fujian Province Cultural Tourism Digital Creation Sub-Fund, which aims to raise a target scale of 3 billion yuan, with an initial subscription scale of no less than 2 billion yuan [1] - The sub-fund will focus on investments in emerging digital industries related to culture, technology, tourism, consumption, sports, and education, leveraging Fujian's industrial foundation and resource endowment [1] - The investment strategy includes supporting key projects in cultural and related industries, promoting the growth of leading enterprises, and fostering the development of specialized, refined, and innovative companie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