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程装备制造
icon
Search documents
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
Jing Ji Ri Bao· 2025-05-31 22:04
自然资源部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海洋生产总值2.5万亿元,同比增长5.7%,现代 海洋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海洋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洋经济发 展前景广阔。加快推进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为方向的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优化国土空间 布局、培育新质生产力、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2024年,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高于海洋 生产总值1.3个百分点。已建成自动化集装箱和干散货码头数量均居世界首位,自动化码头作业效率持 续保持全球领先。国际枢纽海港港内集卡清洁能源使用率占比已超60%,新承接绿色船舶订单的国际市 场份额达78.5%。自然资源部等6部门今年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海洋能规模化利用的指导意见》,针 对现实需求,聚焦核算资源潜力、科技创新引领、开放合作发展、政策措施保障等方面规划具体路径。 同时,一些地区和企业抢抓机遇,实践亮点纷呈。例如,广东省以释放海洋势能为主线,依托全球海洋 中心城市和现代海洋城市两大海城体系,揭牌成立大湾区海洋能源创新联合体,积极探索海洋能源开发 创新模式。有的企业在智能航线规 ...
前瞻全球产业早报:深圳成立首个药械产业出海联合体
Qian Zhan Wang· 2025-05-27 02:17
日前,中国航发燃机"太行2"纯氢燃气轮机首台机组,已在山东泰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累计运行突破7000小 时,第二台机组也已累计运行突破5000小时,标志着2MW级纯氢燃气轮机商业化运行取得成功。 中国航发2MW级纯氢燃气轮机连续稳定运行时长创新高 低空经济发展催生无人机"飞手"职业走热 随着低空经济日渐发展,无人机"飞手"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的热门职业。中国民航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 月,全国实名登记的无人机驾驶员执照超22.5万本。另据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综合管理平台显示,中国现有 无人机"飞手"培训机构2000余家。根据现有市场信息,飞手的薪资水平因经验、地区和具体工作内容的不同 而有所差异,如果是经验丰富的"老手",多者可达每年二三十万元人民币甚至更高一些。 深圳成立首个药械产业出海联合体 5月24日,深圳市首个药械产业出海联合体在深圳药械产业出海"双百行动"启动仪式上宣告成立,由生产企 业、专业服务机构、行业协会等组成联合体,通过搭建深圳本土药械企业与全球市场的对接平台,打造药械 出海加速器,共同拓展海外市场。 我国海洋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0万亿元 自然资源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海洋经济呈现强劲 ...
塑造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新优势
Jing Ji Ri Bao· 2025-05-20 22:12
国家级新区一直以来都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设立于2014年6月的大连金普新区,是东北地区第 一个国家级新区,也是与东北亚国家经贸往来和开放合作的重要枢纽。在国家级新区的强大阵容中,大 连金普新区有着什么样的定位?作为东北对外开放新前沿,金普新区在引领辽宁沿海经济带加速发展、 促进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深入推进面向东北亚区域开放合作等方面,又发挥了哪些作用? 4月10日11时,X439号快速货运班列满载着汽车零配件等货物,从大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始发,23时30 分左右便到达吉林长春兴隆山站。在国铁沈阳局大连铁路物流中心支持下,"大连—长春"城际班列今年 4月已由普快货运班列升级为快速货运班列。从辽阔的黄海之畔,到广袤的东北平原,具有港口、物流 等区位优势的大连,与向北延伸的铁路线共同构筑起东北集装箱铁水联运交通网,为东北区域外向型企 业提供安全、便捷、绿色、高效的物流通道。 辽港集团大连港集发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市场营销中心经理李广超告诉记者,凭借丰富的外贸航线资源、 自贸区资源和铁水联运枢纽资源,大连港加快推进港口铁路物流枢纽、内陆港、服务节点等基础设施改 造升级,夯实"航线+港口+班列+内陆场站"一体 ...
中交天和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做新质生产力的“碳”索者
Zhong Guo Fa Zhan Wang· 2025-05-19 06:59
盾构机"4S店"经营模式下的车间 据业内权威人士介绍,相较隧道装备传统改造,再制造不但可实现性能系统性升级,还可降低60%以上 能耗及80%以上大气污染物排放,且几乎不产生固体性废物。再制造既可"添新",也可"焕新",大幅提 升隧道装备使用效率,发挥资源最大效用,融入国家循环经济大势,推动经济、社会、生态等绿色低碳 和高质量发展。 中国发展网讯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首次提出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 念,党的十九大、二十大上进一步明确把坚持新发展理念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 方略之一。新发展理念被广泛应用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引领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 历史性变革、实现历史性跨越。中交天和作为推动工程装备研制智能化、绿色化的先行者,着力构建创 新发展体系,坚持创新驱动,强化科技赋能,以实际行动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新质生产力的"碳"索 者。 创新驱动,引领工程装备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中交天和通过科技创新、产业链协同、 自适应技术研发等途径,推动隧道装备作业效率提升、能耗动 态匹配和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研发泥水平衡盾构机智能诊断与掘进控制、超大直径盾构机复合地层掘进 ...
中集集团董事长麦伯良:中美互降关税后,集装箱行业短期内将获明显利好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5-16 11:50
中集集团总裁高翔分析,今年一季度集装箱业务同比实现增长,标准箱尤其是冷箱、常规特种箱的销量 均有增长,中集安瑞科(中集安瑞科控股有限公司是集团能源、化工及液态食品装备业务主要经营主 体)、海洋工程等板块的业务也表现较好。 2024年,中集集团海洋工程业务分部营业收入为165.56亿元,净盈利首次实现了扭亏,为2.24亿元。该 板块业务主要包括FPSO(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装置)、FLNG(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储卸装置)等油气 装备、海上风电装备以及滚装船等特种船舶的制造。 麦伯良表示,经过多年努力,公司的海洋工程业务已经取得很大突破,能够建造的最大FPSO价值超过 40亿美元,能力位居全球前列。"目前公司这一板块手持订单约63亿美元,基本上满足两到三年的生产 需求 未来我们还是会聚焦海工高端领域。"麦伯良介绍。 麦伯良还表示,公司业务受关税变化的直接影响较小,公司直接从国内出口美国的产品在营收中占比很 低。由于去年集装箱制造业务产销量创下新高,今年整体标准干箱需求应该会有所下滑,相对而言,目 前其他箱型表现则更好。 从业绩表现来看,2024年,中集集团营业收入创下新高,达到1776.64亿元,同比增长39.01%, ...
一季度海洋产业发展稳中向好
Jing Ji Ri Bao· 2025-05-11 22:02
海洋旅游市场快速发展,文化引领、科技赋能催生旅游新场景新方式不断涌现,助力海洋旅游市场供需 两旺。一季度海洋旅游业实现增加值3842亿元,同比增长7.5%。 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多维向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发展向好。一季度,我国新承接海工订单金额、交付 订单金额、手持订单金额同比分别增长57.1%、114.3%、24.2%。海洋油气、海上风电等领域新型海洋 工程装备制造取得新进展。 海洋食物、水资源供给基础进一步夯实。"蓝色粮仓"建设持续推进,一季度,海洋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 4.5%,其中海水养殖产量同比增长5.7%,海水养殖稳产保供作用持续显现。自主研发的万吨级南极磷 虾船"福远渔9199"号从福建起航前往南极开展作业。南极秦岭站海水淡化项目取得积极进展,海水加 热、海水预处理以及产水净化系统等整体工程完成超80%,进一步保障生活和科研用水。 自然资源部近日发布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今年一季度海洋生产总值2.5万亿元,同比增长5.7%。国家 海洋信息中心主任石绥祥介绍,一季度海洋产业发展稳中向好,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石绥祥说,面对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以及地缘政治紧张等挑战,海洋对外贸易顶 ...
我国首套5万吨千斤顶装船系统交付
Zhong Guo Hua Gong Bao· 2025-05-07 03:10
据海油工程拉力千斤顶牵引装船系统负责人宋晓修介绍,本次交付的系统由10台1000吨拉力千斤顶、4 台1000吨助推千斤顶、动力站、控制系统和固定锚点组成,按照常规装船摩擦系数计算,最大牵引重量 可达5万吨,一次可拖动近40000辆家用小汽车。千斤顶采用高强合金材料,拉力系数较常规材料提高 20%,装船速度较国际同类设备提升15%。 中化新网讯 4月29日,由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油工程(600583)")牵头研制的我国首 套5万吨级拉力千斤顶牵引装船系统交付,关键部件全部实现国产化,标志着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能 力取得关键突破,对提升我国大型海洋油气结构物装船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大吨位拉力千斤顶系统研发与制造涉及材料力学、液压控制、结构设计等多学科交叉技术,面临高强度 材料稳定性、设备轻量化控制、多顶高速同步控制等行业难题。海油工程联合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 公司成立攻关小组,历时一年多时间,成功攻克10多项关键技术,创新应用"柴油机直驱与负载敏感变 量泵+比例阀控制"和5G物联技术,构建"一中枢多终端"智能控制系统,可实现远程监测维护和高速工 况下毫米级误差控制,作业安全性能提升40%,运维效率 ...
“蓝色粮仓”加快建设 一季度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同时,我国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海洋新质生产力正在加快形成。根据一季度海洋经济发展数 据,绿色低碳技术正全面助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绿色船舶技术研发持续推进,WinGD10X92DF-M- 1.0甲醇发动机、CPGC-MAN L21/31DF-M甲醇双燃料发动机等绿色船用发动机研制取得新进展,世界 最大功率甲醇双燃料船用主机、首型高替代率甲醇燃料船用中速机正式交付,进一步推动海洋产业绿色 发展。 碳捕集和回收技术应用取得积极进展,文昌9-7钻井平台首次应用"火炬气回收+等离子点火"的火炬气回 收利用方案,实现火炬气"零排放";世界上第一艘安装碳捕集和封存设备的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建造完 毕,标志着我国在海上碳捕集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发展向好。一季度,我国新承接海工订单金额、交付订单金额、手持订单金额同比 分别增长57.1%、114.3%、24.2%。海洋油气、海上风电等领域新型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取得新进展。我 国自主研发的首套2000米级超深水采油树完成总装,我国自主研发的代表全球最新一代的风电安装 船"志高号"和"志远号"完工交付,覆盖传统油气开采与海上风电运维双重需求的OCV海工作业船 ...
一季度海洋生产总值增长5.7%!一文说清海洋产业规划怎么做?
Qian Zhan Wang· 2025-05-04 01:59
自然资源部4月2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今年一季度海洋生产总值2.5万亿元,同比增长5.7%,高于 国内生产总值增速0.3个百分点,已经成为我国经济重要的增长点。 海洋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均态势良好。海船订单量、海船完工量、手持海船订单量国际市场份额继续保持全 球领先,其中手持海船订单量同比保持较快增长;海洋旅游业实现增加值3842亿元,同比增长7.5%;海洋工程 装备制造业新承接海工订单金额、交付订单金额、手持订单金额同比分别增长57.1%、114.3%、24.2%。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的当下,海洋经济正迅速崛起,诸多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各地政府应敏锐捕捉这 一趋势,将发展海洋经济提升到战略高度。一方面,科学规划海洋产业布局,各区域依据自身优势发展特色 产业,实现协同共进;另一方面,加大对海洋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政策扶持体系,吸引企业和 人才投身海洋经济建设。唯有如此,方能在海洋经济的蓝海中抢占先机,推动地方经济持续繁荣。 一、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及行业趋势 海洋经济产业链按照加工生产流程可分为上中下游。上游主要包括涉海设备制造和涉海材料制造。中游主要 包括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海洋盐业、海洋 ...
一季度平均每周签下5个产业项目如东锚定新型工业化“打头阵”
Xin Hua Ri Bao· 2025-05-03 23:15
围绕"3+2+1"现代化产业体系,如东借"招引东风"绘制"产业链宏伟蓝图",精准谋划招引优质的前 延后伸配套项目、关联项目。今年以来,全县累计实际使用外资9424万美元,总量位列南通前列;累计 新签约并注册亿元以上项目32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13个,完成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4个。 项目为王,招商为先,环境为要。南通市政协副主席、如东县委书记陈慧宇表示,如东将持续当 好"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店小二",争取更多有利于科技创新、结构优化、产业升级的大项目、好项 目,推动协议项目尽快签约、签约项目尽早落地,深入谋划推动,全面掀起大抓项目、大抓招商的招商 攻势,为如东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今年以来,如东以突破高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高性能涉海材料应用、海洋生物医药研发以及配套 海洋生产性服务业为招商重点,产业结构合理、创新能力突出的现代海洋产业集群加快形成。去年落户 如东洋口港的亚达绿能科技有限公司一期尚未投产,二期即将开工。"我们现在订单爆满,正着手扩大 产能。"该公司技术副总韩非告诉记者。 海洋经济的先发优势,成为吸引企业投资如东的强磁场。日前,东方电气在如东投资东峡(江苏) 智慧能源产业园项目,建成后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