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

Search documents
做活一二级市场“棋眼”
Shang Hai Zheng Quan Bao· 2025-06-18 20:09
Group 1 - The recent reforms in the Sci-Tech Innovation Board are expected to enhance the "capital-technology-industry" cycle, providing better exit channels for early investors and identifying high-value targets for secondary market investors [1][2] - The new policies are seen as a boost for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such 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low-altitude economy, encouraging early-stage investments in projects that may not be immediately profitable but have growth potential [1][2] - The reforms aim to address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primary market, particularly the difficulties in the "capital raising-investment management-exit" chain, which have affected investor confidence and project financing [1][3] Group 2 - The concept of "patient capital" is highlighted, suggesting that long-term investment in unprofitable companies aligned with national strategic needs can yield greater returns [2] - The new policies are expected to improve the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ecosystem for sectors like low-altitude economy and commercial aerospace, which have long development cycles and high technical barriers [3] - Strict institutional screening and regulatory measures are deemed necessary to prevent speculation and valuation bubbles, ensuring that quality enterprises benefit from the new policies [3][4] Group 3 - The reforms are anticipated to enhance the attractiveness and vitality of the capital market, optimize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broaden financing channels for venture capital firms [4] - The reintroduction of the fifth set of listing standards on the Sci-Tech Innovation Board is expected to support quality enterprises in the biopharmaceutical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ectors, encouraging more entrepreneurs and investors in these fields [4] - Establishing a market ecology that allows for orderly entry and exit is essential for nurturing new technology giants in the capital market [4]
金融助力科创,涌现更多“DeepSeek时刻”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6-18 17:48
6月18日上午,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宣布,将在科创板推出深化改革的"1+6"政策措 施,更加精准服务技术有较大突破、商业前景广阔、持续研发投入大的优质科技企业。 风险资本在我国过去数十年的科技产业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在2023~2024年期间,由于美联储提 高利率以及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加剧,流入我国的美元风险资本减少。与此同时,国内IPO节奏阶段性收 紧,一些企业赴美上市定价过低,港股市场中小股票流动性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分创投机构通 过IPO退出与资金回流,国内风险投资活动有所减少。 但是,在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阶段,以人工智能、生物科技、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为代表的前沿技术与 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技术突破正向市场应用加快转化,这对加快构建与之相适配的金融服务体系提出了 新的更高要求。因此,及时重启第五套上市标准并扩大适用范围,积极吸引包括社保基金、保险资金、 产业资本等在内的各类社会资本参与私募股权投资,才能更好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实现 科技、资本、产业良性循环。 我国诸多初创企业在互联网革命期间最终成长为巨头,比如高盛最近推出的中国十大民营上市公司中有 一半是互联网公司 ...
“投资黄埔,非常靠谱!”广州黄埔向世界发出投资邀约
Sou Hu Cai Jing· 2025-06-18 15:13
Core Viewpoint - Guangzhou is actively promoting investment in its development zones, particularly in Huangpu District, showcasing a strong commitment to attracting foreign investment and fostering a favorable business environment [1][3].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 From January to May, Guangzhou Development Zone and Huangpu District signed 170 quality projects with a total investment of 933 billion yuan, including one project worth over 100 billion yuan and six projects worth over 10 billion yuan [1][8]. - The actual foreign investment reached approximately 8.69 billion USD, accounting for 47% of the city's total, indicating a robust investment climate [1][8]. Strategic Focus Areas - The region is focusing on emerging and future industries, implementing chain-based and targeted investment strategies to enhanc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4][6]. - Key sectors include low-altitude economy, aerospac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ics, smart connected vehicles, and biomedicine, with significant projects already established [4][6][9]. Foreign Investment Attraction - As of May, 134 new foreign enterprises were established in the area, marking a nearly 20% increase year-on-year, with the region maintaining its position as the top area for foreign investment in Guangzhou [8][9]. - Major foreign projects include investments from companies like Thermo Fisher, Schneider, and Zeiss, contributing to the expansion of existing operations [8]. Business Environment and Policy Support - The development zone has created a business-friendly environment characterized by supportive policies, including a maximum subsidy of 100 million yuan for individual projects [8][9]. - The establishment of a 5 billion yuan innovation fund and a comprehensive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system aims to enhance the region's attractiveness to investors [9].
科创板改革升级:设置科创成长层,力挺未盈利企业上市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6-18 14:28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崔文静 北京报道第五套标准扩容、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在6月18日举行的 2025陆家嘴论坛上,证监会主席吴清宣布资本市场领域系列重要政策。 其中,最受瞩目的是科创板改革新政——"1+6"政策组合拳。这被一些业内人士视为2024年"科创板八 条"基础上的升级版本,内容更全、力度更大。 何为"1+6"? 综合吴清主席及证监会、上交所6月18日发布的系列政策,"1"是指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并且重启 未盈利企业适用于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 科创成长层将汇集科创板的全部未盈利企业,包括已经上市、尚未盈利的上市公司。这些位于科创成长 层的企业,将被冠以统一的标识——股票简称后添加"U"。 "6"则指六项具体措施,具体包括: 一是对于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的企业,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 监管鼓励发行人自主认定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但不做强制要求。 三是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企业适用。 四是支持在审未盈利科技企业面向老股东开展增资扩股等活动,用于持续研发等用途,专款专用。 五是健全支持科创板上市公司发展的制度机制。鼓励吸收合并上市不满3年 ...
每经热评|支持“硬科技”初心不改 科创成长层为科创企业上市指明路径
Sou Hu Cai Jing· 2025-06-18 14:16
作为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与制度"试验田",科创板肩负重任。但需正视的是,先进技术研 发面临周期漫长、投入高昂、结果高度不确定等挑战,投资风险显著高于一般企业,亟需投资者与企业 协同分担。在此背景下,政策的可预期性与稳定性对企业决策而言至关重要。此次设置科创成长层,无 疑为具备上市潜力的科创企业点亮了清晰的资本化道路。以IPO预先审阅机制为例,其将有效消除企业 对商业秘密过早泄露的顾虑;对于获得明星机构投资的企业,合理披露相关信息也有助于提升上市成功 率。随着资本化路径日益明晰,企业上市需求将被充分激发,进而为资本市场注入源源不断的优质资 产。 每经评论员 杜恒峰 不过,《意见》虽已发布,后续仍有诸多细节亟待明确。以新纳入的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 行业为例,如何精准界定"技术有较大突破、商业前景广阔"尚无统一标准,不同行业特性决定了评判指 标难以一概而论。可以预见,《意见》落地后,各行业首例IPO企业将成为标杆,其示范效应值得市场 翘首以盼。 6月1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以下简称 《意见》)。《意见》核心内容为,设置科创成长层,重点服务技 ...
科创成长层重点服务未盈利科技型企业 特点是技术有大突破、商业前景广、研发投入大
Zhong Guo Jing Ying Bao· 2025-06-18 13:42
6项改革措施主要包括:一是对于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企业,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 度。二是面向优质科技型企业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进一步提升证券交易所预沟通服务质效。三是扩 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企业适用。四是支持 在审未盈利科技型企业面向老股东开展增资扩股等活动。五是健全支持科创板上市公司发展的制度机 制。六是健全科创板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市场功能。 《科创板意见》规定,科创成长层重点服务技术有较大突破、商业前景广阔、持续研发投入大,但目前 仍处于未盈利阶段的科技型企业。 《科创板意见》规定企业入层和调出条件,具体来看,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全部纳入科创成长层,调出条 件实施新老划断。其中,新注册的未盈利科技型企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调出科创成长层:(1)最 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5000万元;或(2)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1亿 元。存量未盈利科技型企业符合现行取消特殊标识条件的,调出科创成长层。 中经记者 郭婧婷 北京报道 6月18日,证监会制定并发布了《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 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以下 简称《科 ...
“投资成都”政策包发布!“链主基金行动计划”同步启动
Sou Hu Cai Jing· 2025-06-18 13:25
6月18日,2025"投资成都"全球招商大会在天府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作为活动的重头戏之一,大会期间,成都市发布了"投资成都政策包"和百亿级"链主基金 行动计划"。 现场,围绕投资者关心的产业基金、承载园区、科技创新、人才团队等要素需求,成都市有关部门联合发布2025"投资成都"政策包,覆盖产业基金、产业园 区、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等11个方面,构建"天使+科创+重产+并购+S"全生命周期基金投资体系,赋能建设"3+22+N"的产业园区发展体系,搭建100个中试 平台和概念验证中心,并予以单个创新团队最高500万元资金支持、制造业单个项目最高3000万元的资金支持、法人金融机构最高1亿元一次性奖励、文旅产 业化项目最高500万元资金支持以及外商直接投资项目、新设外资研发中心最高1000万元支持等,推动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 进一步支持来蓉企业安心发展。 t 2017 A 2 0 2 5 " 投 S 3 9 于 1911 | | 1 1 T 10000 与此同时,成都百亿级"链主基金行动计划"也在现场同步发布。按照计划,成都将聚焦集成电路、高端软件、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集 ...
第二十三届“海创会”签约项目总投资超300亿元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18 12:45
本届海创会搭建"线下展会+线上云展厅"双平台,吸引258家参展单位携1022项高新技术成果集中亮相。 线下展会分科技创新展区、产业创新展区两大板块。 中新社福州6月18日电 (郑江洛)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创新"为主题的第二十三届中国·海峡创新项目成果 交易会(简称"海创会"),18日在福州启幕。 本届海创会还设有院士专家展区和主宾高校展区。其中,主宾高校展区邀请到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 学、武汉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带来创新科研成果。 当天,第二十三届中国·海峡创新项目成果交易会主论坛"2025中国海峡创新发展大会暨项目签约仪 式"同步举办,大会现场签约重点项目35项,涵盖新材料、低空经济、数字技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 产业领域,总投资超过300亿元人民币。 在产业创新展区,中国中车展位展出的"面向绿色融合运营的200km/h轨道交通智慧载运平台"备受瞩 目。据展位负责人潘硕介绍,该平台智能化程度高,列车可依据外部环境智能调节运行状态;车厢空调 系统还能根据天气和光照强度自动调节温度。 "我们还将AI大模型融入车辆设计中。"潘硕说,在车辆外形的涂装方案设计上,基于AI结合车辆功能性 和本地文化特色,可根据不同地域 ...
科创板迎新一轮改革,“1+6”细则出炉
第一财经· 2025-06-18 12:16
2025.06. 18 本文字数:2596,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黄思瑜 周斌 证监会主席吴清话音刚落,6月18日下午,科创板"1+6"改革细则出炉。 6月18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 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下称《科创 板意见》),明确了科创板科创成长层入层和调入条件。 其中,设置科创板科创成长层,重点服务技术有较大突破、商业前景广阔、持续研发投入大,但目前 仍处于未盈利阶段的科技型企业。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全部纳入科创成长层,调出条件实施新老划断。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认为,设置科创成长层这一举措具有非常 重要的意义。成长层突破了过去对拟融资企业规模、盈利等方面的要求与限制,不仅能够根据科创企 业轻资产、高研发投入、未来收益不确定性大等特点,为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更为精准的融资平台; 还能够吸引社会资本聚焦科技创新领域,引导资金从传统产业流向具有高附加值和发展潜力的科创产 业,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此外,科创板推出6项改革举措,包括对于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企业,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 构投资者制度;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 ...
科创板新一轮改革启幕!“1+6”政策挖宽“试验田”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6-18 12:16
科创板新一轮改革启幕。 在6月18日召开的2025陆家嘴论坛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将聚焦提升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 以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为抓手,更好发挥科创板"试验田"作用,加力推出进一步深化改革 的"1+6"政策措施,统筹推进投融资综合改革和投资者权益保护,加快构建更有利于支持全面创新的资 本市场生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张赛男 上海报道 "1"是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并且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于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更加精准服务技 术有较大突破、持续研发投入大、商业前景广的优质科创企业,在强化信息披露、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 理方面作出安排。 "6"是在科创板推出六项措施:包括对于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的企业,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 制度;面向优质科技企业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 天、低空经济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企业适用;支持在审未盈利科技企业面向老股东开展增资扩股等活 动;完善科创板公司再融资制度和战略投资者认定标准;增加科创板投资产品和风险管理工具等。 随后,中国证监会印发了《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以下简称 《科创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