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务

Search documents
中消协:今年“五一”假期,消费服务、安全事故等方面诉求集中
Xin Jing Bao· 2025-05-14 05:56
5月14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5年"五一"假期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中消协利用互联网舆情监测 系统,对5月1日至5月6日期间相关消费维权情况进行了网络大数据舆情分析。数据显示,消费服务、安 全事故、景区管理、宣传规范等方面维权诉求较为集中。 强买强卖、安全事故、游客滞留等问题突出 中消协表示,今年"五一"假期,多起安全事故敲响警钟。极端场景下,景区管理失序、应急救援能力不 足等问题被消费者吐槽;宰客、毁约、虚假宣传、消费陷阱等问题反复出现,也暴露出系统性管理漏 洞。 针对这些问题,中消协建议构建全链条信用监管体系,严惩失信主体。在罚款等行政手段之外,通过公 布"消费黑榜"等警示手段,震慑不法商贩。同时,利用AI等科技手段,建立商户信用档案。通过综合施 策,督促电商、旅游、票务等平台认真履责,重视用户投诉,对恶意毁约商家予以动态公示,提醒消费 者慎重选择。 强化高危项目安全准入与动态监管,对漂流、蹦极、攀岩、飞行体验等新增风险项目,建议制定景区高 风险项目分级管理制度,强制要求运营方提交安全预案、设备年检报告以及保险投保证明。 建议景区建立"客流-运力-服务"智能匹配模型,摆脱经验主义,引入大数据技术预测 ...
第三届“爱在5月”南京文旅消费促进活动启幕 我市推出“跟着演出(赛事)游南京”三重优惠大礼
Nan Jing Ri Bao· 2025-05-12 02:41
部分校地合作成果也一并发布,如南京艺术学院、南京传媒学院与牛首山文化旅游区合作举办 的"牛首山·南京大学生青春戏剧季",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与江苏大剧院合作推出的"昆剧·校园青春 版《牡丹亭》"等。10名"南京文旅大学生推荐官"受聘上岗,他们将肩负起宣传推广南京文旅的重任, 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南京。 这个5月,南京先后举办张学友、周深、莫文蔚等多位歌手的大型演唱会。为进一步推动南京文体 旅商融合发展,市文化和旅游局与市商务局、市体育局等多个部门共同发起"跟着演出(赛事)游南京 乐享'1+3'优惠活动":从5月9日起,凡购买南京市域内举办的大型演出和重大体育赛事门票的观众,凭 观演(观赛)票据即可享受南京市域内景区景点、住宿餐饮、商场购物等三重优惠。 活动现场还发布了江苏省内近期20余场重磅演出资讯,涵盖流行、国风、古典等多元类型。5—6 月,南京文旅还推出100余场异彩纷呈的文旅项目,涵盖剧场演出、展览展陈、演艺表演、文创市集 等,以此吸引游客,促进消费。 "观众在宁享受音乐(赛事)盛宴的同时,还能以更优惠的价格赏金陵美景、品金陵美食、享金陵 美宿、购金陵好物。"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场管理处处长楼钱良介绍,"1 ...
五一消费大揭秘!黑猫数据带你看清投诉真相
Sou Hu Cai Jing· 2025-05-10 08:30
Group 1: Overview of the Tourism and Cultural Market - The domestic travel market experienced significant growth during the May Day holiday, with 314 million domestic trips taken, representing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6.4% [1][3] - Total spending by domestic tourists reached 180.27 billion yuan, marking an 8.0% increase compared to the previous year [1][3] - Nighttime cultural and tourism consumption areas saw a total of 75.95 million visitors, reflecting a 5.2% year-on-year growth [1][3] Group 2: Retail and Dining Sector Performance - Key retail and catering enterprises reported a sales increase of 6.3% during the holiday [4] - The automotive sector saw over 60,000 subsidy applications, driving new car sales worth 8.8 billion yuan [4] - Sales of 12 categories of home appliances reached 11.9 billion yuan, with 3.56 million units sold [4] Group 3: Consumer Complaints in the Travel Industry - The travel industry faced a notable increase in complaints, with nearly 50,000 complaints recorded from April 6 to May 5, a rise of 11.26% compared to the same period in 2024 [9][27] - Complaints peaked on May 1, with 2,631 complaints filed on that day alone [9][27] - Online Travel Agencies (OTAs) accounted for nearly half of the complaints, with a share of 46.89% [12][28] Group 4: Issues with OTA Platforms - Complaints related to hotel bookings made through OTAs were particularly prominent, with nearly 11,000 complaints, representing 45.86% of OTA complaints [16][28] - Issues included unilateral cancellation of bookings and discrepancies between booked and actual accommodations [28] - Complaints regarding flight bookings approached 6,000, focusing on high cancellation fees and difficulties in changing tickets [29] Group 5: Airline Complaint Trends - In the airline sector, complaints about cancellation and change fees were the most significant, exceeding 55% of total complaints [19][31] - Many consumers reported high cancellation fees, with some facing fees as high as 80% of the ticket price [31] - Complaints about flight delays and cancellations accounted for over 6% of total airline complaints [31] Group 6: Ticketing and Accommodation Complaints - The ticketing sector saw a rise in complaints, with nearly 5,400 complaints recorded, a 22.88% increase [34] - Concerts and music festivals accounted for over 60% of ticketing complaints, primarily due to refusal to refund tickets and high cancellation fees [34][35] - In the accommodation sector, issues with short-term rentals, particularly with platforms like Muban, were prevalent, including difficulties in contacting hosts and sudden price hikes [36][37] Group 7: Industry Challenges and Recommendations - The data highlights significant service quality issues across the travel, ticketing, and accommodation sectors, indicating a need for improved management and transparency [38] - Recommendations include enhancing OTA platform management, optimizing airline cancellation policies, and regulating the short-term rental market to protect consumer rights [38][42] - A collaborative effort among businesses, regulatory bodies, and consumers is essential to foster a healthy and fair market environment [42]
市场消息:美国司法部和联邦贸易委员会启动关于反竞争行为的公开调查,寻求有关现场售票不公平行为的信息。
news flash· 2025-05-07 17:53
市场消息:美国司法部和联邦贸易委员会启动关于反竞争行为的公开调查,寻求有关现场售票不公平行 为的信息。 ...
规范发展二级票务平台
Jing Ji Ri Bao· 2025-05-05 22:04
不论是一级机构还是二级平台,不论是线上购买还是线下交易,售票都是在建立消费者和演出经营者之 间的服务合同关系。作为票务市场的一部分,二级票务平台要尊重合同,诚信经营,既要公示票源渠道 及定价依据,也要建立科学合理的退改规则。一些平台在服务中不断完善票务信息实时更新系统,制定 阶梯式退票手续费标准,并将平均退款周期压缩至合理区间,值得学习借鉴。唯有积极寻求转型升级之 路,告别粗放式扩张、转向精细化服务、实现规范化发展,二级票务平台才能健康发展,成为激活文化 消费、繁荣演出市场的助推力量。 由于二级票务平台公司、入驻商家、演出所在地、消费者可能在不同的城市,投诉维权往往面临更大挑 战。因此,要构建更为精细规范的管理体系,建立统一的票务监管平台,实现文旅、公安、市场监管等 多部门的数据互通与联合执法,共同营造健康的票务市场生态。 近年来,我国文娱演出市场持续升温,演出票务市场也迎来了更多发展机遇。与此同时,二级票务平台 也出现了一些不规范行为,高价票、退票难、商家无资质等现象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诟病。 当前,票务市场形成了以一级专业票务机构为主体、二级票务平台为补充的格局。一级平台多由演出主 办方直营或授权运营,掌握 ...
抢票软件抢出不正当竞争,警示了什么
Bei Jing Qing Nian Bao· 2025-04-29 01:38
近日,最高法发布的一例"抢票软件不正当竞争案"引发关注。该案原告是一家知名娱乐票务代理公 司,而被告郑某忠在某二手购物平台,售卖针对原告App的抢票"外挂"软件。郑某忠开发的抢票软件通 过技术手段模拟人工操作,可以提高订单信息的填写速度,并可在短时间内重复提交,增加了在原告平 台抢票成功的概率。这起案件被认为是全国首例认定抢票软件构成不正当竞争的判例。 抢票"外挂"软件抢到了法律的铁板上,既抢出了"不正当竞争"的法律责任,也抢出了法律教训。这 起案件不仅厘清了抢票"外挂"行为的违法性质和危害,让售卖抢票"外挂"软件的商家付出了法律代价, 对抢票黑灰产业链具有普遍的警示意义,对受抢票"外挂"软件侵扰的售票主体则有维权示范意义。 该案的法律意义已经超出了个案范畴,对遏制更大范围的抢票作弊乱象具有启发价值和思考价值。 遏制抢票作弊乱象,既需要相关售票主体在技术层面提升反作弊能力,完善反作弊机制,堵住程序漏 洞,也需要售票主体在法律层面找准维权切入点,用好反不正当竞争这一法律武器。 其实,被抢票软件侵权的售票主体有两条主要的维权路径可走:一是可以向法院起诉售卖抢票软件 的商家,由法院依据法律和事实认定商家的不正当竞争 ...
抢票软件被判不正当竞争,具有示范意义
Qi Lu Wan Bao Wang· 2025-04-28 14:34
从市场竞争视角分析,郑某忠的行为对公平竞争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票务平台在运营过程中,投入了 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精心构建稳定且公平的购票系统,秉持先到先得的原则为消费者提供服务。而 抢票软件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公平局面。使用该软件的用户借此获得不正当的抢票优势,致使那些遵守 规则、通过正常途径购票的消费者处于明显劣势,极大地损害了他们的权益。而且,抢票软件还极大增 加了票务平台的运营成本。大量远超正常人为操作频率的下单请求涌入,导致平台系统负载剧增,响应 速度迟缓,甚至存在系统崩溃的风险。这不仅干扰了平台的正常运转,还降低了平台为其他用户提供服 务的质量,严重损害了平台的经营效益和商业信誉。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一起"抢票软件不正当竞争"的典型案例,引发关注。该案原告是一家知名娱 乐票务代理公司,涉及的门票销售几乎涵盖了现场娱乐的所有领域。而被告郑某忠在某二手购物平台, 售卖针对原告App的抢票"外挂"软件。 作为全国首例判定抢票软件构成不正当竞争的案例,本案引发了高度关注,其影响深远,为维护健康的 购票秩序与市场竞争环境提供了指引。 维护公平有序的购票秩序,需要多方协同努力。相关部门应强化监管力度,加大 ...
全国首例!抢票“外挂”软件被判构成不正当竞争
news flash· 2025-04-27 11:38
近日,在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知识产权典型案例中,其中一例"抢票软件不正当竞争案"引发关注。该案 原告是一家知名娱乐票务代理公司,涉及的门票销售从演唱会到体育赛事,从话剧到亲子展览,几乎涵 盖了现场娱乐的所有领域。而被告郑某忠在某二手购物平台,售卖针对原告App的抢票"外挂"软件。他 开发的抢票软件通过技术手段模拟人工操作,可以提高订单信息的填写速度,并可在短时间内重复提 交,增加了在原告平台抢票成功的概率。(央视新闻) ...
退改票更合理、个人信息保护更严格 《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票务服务要求》团体标准发布
Yang Zi Wan Bao Wang· 2025-04-27 08:36
T/CAS 1065—2025 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票务服务要求 扬子晚报网4月27日讯(记者马燕)4月27日,记者从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简称江苏省消保委)获悉,江苏省消保委联合中国标协安全健康消 费工作委员会于4月24日发布并实施《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票务服务要求》团体标准(简称标准)。 ICS 35.240.99 CCS L 67 在信息披露透明化方面,提出主办方和票务平台应当主动披露演出活动主办方、演出内容、票价及价格区间、退改政策和信息、咨询及售后服务 渠道等信息,公布演出全场可售入场券总张数、座位区域分类数量及对应票价等,确保消费者在购票前充分了解演出详情,避免因信息缺失或误 导导致决策失误。 在退票改票合理化方面,提出演出活动主办方及票务平台应制定合理的阶梯退票政策,相关退票条件应结合实际公允成本进行折算,不应单方面 歪曲消费者"实名制"购票规则,加重消费者的责任。 在个人信息保护严格化方面,提出明确演出相关方在收集、使用、存储消费者个人信息过程中的安全责任,收集或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遵循"最 低限度"和"非必要不获取"原则,未经消费者同意,不应将个人信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 江苏省消保委表示, ...
2025年中国票务系统应用行业产业链、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研判:票务系统应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图]
Chan Ye Xin Xi Wang· 2025-04-25 01:12
内容概况: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票务系统应用行业市场规模呈现出持续增 长的态势。近年来,在交通、娱乐、企业活动等多个领域票务需求的推动下,票务系统市场规模不断扩 大。根据相关统计数据,过去几年我国票务系统应用行业的市场规模年增长率保持在一定水平之上,从 早期的较小规模发展到目前数百亿元的市场规模,并且仍有增长潜力。2022年,我国票务系统应用行业 市场规模约为328.22亿元。到2024年,市场规模上涨至407.83亿元。随着居民文化消费水平的进一步提 升和旅游市场的持续繁荣,以及交通出行的便捷性需求不断增加,我国票务系统应用行业市场规模有望 持续增长。 相关上市企业:携程集团(HK.09961)、猫眼娱乐(HK.01896)、广电运通(002152)、南天信息 (000948)、东方通信(600776) 相关企业:北京趣拿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大麦文化传媒发展有限公司、杭州淘票票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途牛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保利票务发展有限公司 关键词:票务系统应用行业产业链、票务系统应用行业发展现状、票务系统应用行业发展趋势 一、票务系统应用行业定义及分类 票务系统应用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