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业

Search documents
平头村里麦收记
Ren Min Ri Bao Hai Wai Ban· 2025-06-25 22:21
收麦 以前开收割机,没几年工夫根本不敢动。现在的年轻人赶上了好时候,有 了人工智能辅助驾驶,他们上手快,干得也稳。昔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 辛劳场面,正被"指尖轻点、数据奔流、机械化自动作业"的智能场景所取 代。 图①:河南寨镇麦收场景。 图②:农机手高大辛。 本报记者 严 冰摄 磨麦 村委会推行"统一播种、统一收割"的模式,为农户省出更多精力和时间。 老赵便利用这份空闲,干起了"自收,自磨,自卖"的一条龙经营,把田里 的麦粒磨成餐桌上的面粉,增加了第二份收入。 图③:赵海明在磨面。 逐麦 以前只是卖麦子,现在通过开展各类活动,河南寨镇把麦田风光与健身、 文旅结合,打造出"麦香微马""麦田音乐节"等"麦香"系列品牌活动,走出 农文旅融合新路子。 图④:孟久菊在销售面粉。 (本文照片除署名外,均由采访对象提供) 6月17日清晨,潮白河畔,黍谷山下,北京市密云区河南寨镇5000亩小麦迎来全面开镰。脚边是翻滚的 麦浪,耳畔是机器的轰鸣,笔者来到河南寨镇平头村,步入麦香扑鼻的田间,看智能系统精准调度机械 收割,农机手抢收正酣;走进谷粒盈仓的磨面工坊,看金黄麦粒研磨成细腻面粉,电商直播开拓新销 路;行走在环绕麦田的马拉 ...
夏收连夏种 夏管正当时(三夏进行时)
Ren Min Ri Bao· 2025-06-25 22:21
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南高乡张家营村,金色麦浪褪去,青葱的玉米苗已破土而出。 "农时不等人,收完麦,玉米贴茬抢播。有了新技术,咱底气足足的。"种粮大户崔为战说。 盯准玉米单产提升目标,今年崔为战的100亩地采用宽窄行密植播种技术。智能精量播种机搭载北 斗导航系统,作业时自动精准调节株距,播种、施底肥、铺滴灌带一次完成。播后滴灌到位,一亩密植 6000多株玉米,出来的苗一溜儿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农业大省、粮食大省的政治责任""强化农业科技和装 备支撑,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毫不放松抓好夏收夏种夏管,全力以赴夺取夏粮丰收,全面打牢秋粮生产基础,确保完成全年粮食生产 目标任务。 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夏粮收获过九成,冬小麦大面积收获基本结束,麦收主战场转向新疆、 甘肃,黄淮海接茬推进夏播夏管;全国夏播粮食进度近八成,其中夏玉米、中稻播栽九成半,夏大豆播 种过七成,双季晚稻预计7月中旬开始栽插。 "麦收有五忙,割拉碾晒藏"。今年夏收,全国投入联合收割机80多万台,其中跨区作业的超20万 台;单机日均收获面积80亩,效率比5年前提高 ...
“十四五”以来我国加快茶产业种业创新
Xin Hua She· 2025-06-25 08:35
新华社北京6月25日电(记者韩佳诺)种子是农业的"芯片"。面对广泛的市场需求,"十四五"以来我国 茶产业加快种业创新,不断培育茶叶新品种。 在日前于浙江安吉举办的第四届全国果茶经济作物种苗繁育技术交流会上,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 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王新超介绍,"十四五"以来,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围绕适 合机采、优特异、抗性等产业急需品种不断开展新品种选育。截至2024年底,已有167个茶树品种通过 了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为茶产业发展提供坚强的良种保障。 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尹军峰在交流会上分析了当前国内 新茶饮市场的蓬勃发展趋势及其给上游原料产业带来的深刻变革。针对新茶饮和工业茶饮料等新业态、 新消费习惯的市场需求,他提出了要面向多场景特色风味、供应链稳定适配、小众化功能化等需求导 向,进行专用果茶品种开发的建议。 除了推进茶种业创新,近年来我国也加快特色水果等领域种业研发。在会议的专题报告中,国家梨产业 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绍铃聚焦梨树育种领域,呼吁要加强梨树种质资源收集,建议 通过科企紧密合作,完善种业规范化与梨树创 ...
高温“烤”验 保灌解“渴”——北方多地夏管一线见闻
Xin Hua Wang· 2025-06-25 08:13
河南省夏播工作全面结束,目前已进入夏管阶段。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与气 象、水利等部门会商联动、信息共享,强化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 在新乡市卫辉市的多处农田里,农户们正采用滴灌、喷灌等多种方式进行浇水、打药,确保农作物 正常出苗。当地农技人员积极指导农户做好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及时解决技术难题。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码头李镇西宋家庄村秋天家庭农场的千亩玉米地里,一台臂展38米长的喷灌机 划出一道"银色弧线"。农场负责人赵振辉说:"一套机子能浇300多亩地,基本实现半自动化,不仅节省 了人力,而且能节水30%至50%。"他盘算着,趁着国家有补贴,再多购进几台新型灌溉设备。 在邯郸市馆陶县,当地组建8个技术专班深入到乡镇,对墒情、地温实时预警。县农业农村局农技 人员崔英淑说:"我们提倡农户错峰灌溉,利用清晨、夜间低温时段浇水,水肥一体,通过滴灌带同步 补水补肥,避开高温峰值。" 新华社北京6月25日电 题:高温"烤"验 保灌解"渴"——北方多地夏管一线见闻 新华社记者张玮华、叶婧、马意翀 连日来,高温持续席卷北方,多地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局地达40℃以上,农作物灌溉需求不 断增加。山东、 ...
全国夏种进度条持续刷新:多地抢抓农时 筑牢粮食丰收基础
Yang Shi Wang· 2025-06-25 07:41
截至目前,山西省临汾市复播玉米已完成155万亩,进度过半,其中机播面积为154.9万亩,投入玉米播种机上万台次。 江苏南通:稻田插秧忙 跑出三夏"加速度" 央视网消息:最近,在山西省临汾市,300万亩小麦采收结束,当地种植户抢抓农时,启动玉米复播工作,目前复播进度已过半。 在临汾市翼城县的一处种植基地,玉米复播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播种、施肥、铺设滴灌带等工序一气呵成。 玉米复播是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粮食产量的重要举措。为保障复播工作顺利高效进行,农业技术人员来到田间地头,从良种筛选、种植 模式、适期播种、水肥一体化管理等,进行全流程指导服务。 据了解,位于长江入海口的启东市,由于当地沙地具有漏水特性,一直以来,种植水稻难度较大。从2014年开始,启东市推进高标准农田 建设,经过十年的土壤改良以及先进农机、水稻新品种的应用,今年,当地水稻种植面积预计超过7万亩,平均亩产在1000斤左右。 在南通海安市墩头镇,装有北斗导航系统的自动高速插秧机正在进行水稻栽插作业。据农场负责人介绍,今年,农场新购置了两台10行的 高速插秧机,与市面上主流的6行及7行插秧机相比,一台机器一天可多栽插20亩水稻。 据了解,今年江苏省 ...
守好中国粮仓 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
Huan Qiu Shi Bao· 2025-06-25 07:13
本文转自【新华社】 新华社哈尔滨6月25日电(记者黄腾)"以前这块地硬邦邦的,铲子都难插进去,现在咱这土多松软,透 气性多好。"在北大荒集团鹤山农场有限公司,第六管理区种植户杜振兴蹲在地头,抓起一把黑土向记 者展示。 杜振兴告诉记者,近年来鹤山农场有限公司鼓励种植户利用粪肥还田,土壤板结情况明显改善,水肥利 用率都得到提高。 "早在2021年我们农场就开始实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了。"北大荒集团鹤山农场有限公司农业发 展部畜牧负责人段岩波说,将农作物秸秆喂食牲畜,再将牲畜粪便发酵后还田,这种粪肥与农作物秸秆 循环利用的经营模式,改善了土壤结构,培肥了地力。 "安装在田间地头的智能传感器,可实时采集不同土层的温度、湿度等关键参数,为精准春播打牢基 础。"宝泉岭农场农业生产部副总经理李闯介绍,这些数据通过无线传输同步至智慧农业云平台和国家 耕保数据平台,实现全天候无人值守的精准监测。 据测算,这个系统的应用使土壤监测效率提升85%,数据准确率达到98%以上。监测数据不仅为科学施 肥、土壤改良提供依据,更形成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数据库,为黑土地保护进行数据积累。 "原来没改造之前,机车作业得在各个小格田间穿梭, ...
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br/>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
Liao Ning Ri Bao· 2025-06-25 01:29
一、有效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 (一)推动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突出高产稳产导向,稳面积、提单产,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 5330万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500亿斤左右。落实粮食产能提升任务,大力实施粮食单产提升工程, 大面积推广优良品种和高产集成技术。巩固扩种成果,稳定大豆、油料播种面积。 (二)稳定畜牧业发展。稳定生猪产能,能繁母猪存栏量保持在130万头以上。扶持肉牛、肉羊、 肉鸡产业发展,智能化升级改造畜禽规模养殖场不少于200个。支持有条件的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 主体依靠自有奶源发展乳制品加工。严格畜禽屠宰检疫执法监管,持续抓好重大动物疫病常态化防控及 人畜共患病防控,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做好2025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全省"三农"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 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 要论述以及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城乡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完善 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锚定打造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先行地、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目标,学习运用"千万 工程"经验,深入实施乡村振兴补 ...
播种面积连续五年稳定在5300万亩以上
Liao Ning Ri Bao· 2025-06-25 01:29
此外,我省加快补齐农田基础设施短板,今年开工建设高标准农田476万亩,建设任务创历史新 高,为粮食稳产增产提供了有力支撑。组织各地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进场前期准备,首次实现项目 一季度开复工率达到100%;优化项目建设顺序,提前实施水源工程,有效保障农业生产需要。目前, 全省高标准农田投资完成率达到79.8%。 夏至时节,在阜新市彰武县兴隆山镇老虎村,今年3月中旬播下的春小麦已经大面积泛黄,几天后 就将迎来机收。紧接着,同一地块将接茬播种早熟大豆,静待秋收。粮油轮作、一地两收,种地收益大 幅提升。 眼下,我省农业生产"转档"夏管期。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全省将聚焦玉米单产提升工 程、绿色高产高效行动、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等项目,组织专家团队对项目"一对一"指导,实施 市县农技人员包村联户,开展全过程技术跟踪服务,确保高产技术到田到户。同时,全力抓好气象防灾 减灾、病虫害防治、惠农政策落实等工作。 6月24日,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我省跨度3月有余的粮食作物春播工作已全面完成,播种面积 居历史高位,连续五年稳定在5300万亩以上,为全年粮食稳产保供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最新的粮油 作物苗情监测显示 ...
南农晨读 | 共护良田
Nan Fang Nong Cun Bao· 2025-06-25 01:01
Group 1 - The 35th National Land Day in Guangdong focuses on the theme of "saving and intensive land use, strictly adhering to the red line of arable land" to raise awareness about the responsibility of protecting agricultural land [4][5] - Guangdong province, covering 1.9% of the national land area, supports 8.9% of the population and contributes 10.9% to the national economy, highlighting its significance in China's agricultural landscape [6] - Guangdong has achieved a balance in arable land use for 25 consecutive years and has seen a net increase in arable land for four consecutive years, showcasing its commitment to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practices [7][8] Group 2 - Guangdong has initiated a core technology project for modern marine ranching, which has already produced a large number of high-quality seedlings, with 30% being provided free of charge to support marine ranching efforts [12][13] - This initiative aims to enhance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and contribute to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fishing industry in Guangdong [14] Group 3 - The "Strong Support Team" for lychee farmers in Dajing Town actively assists in harvesting, sorting, and promoting lychee sales through various measures, enhancing the quality and marketability of the fruit [19][22] - The team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addressing sales bottlenecks and providing support to local farmers, thereby boosting the lychee industry [21][22] Group 4 - The 2025 National and Beautiful Countryside Basketball Competition (Village BA) will take place in Zhongshan City, featuring local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promoting regional culture [25][27] - The event aims to engage the community and support local businesses through the promotion of quality agricultural products [26][27] Group 5 - The Huai Ji agricultural system has mobilized over ten member enterprises to provide essential supplies to flood-affected residents, demonstrating community solidarity and support during recent severe weather events [60][62] - This initiative reflects the spirit of mutual aid and community resilience in the face of challenges [61][63]
米价一年暴涨98%,日本“米荒”折射了什么问题?
Hu Xiu· 2025-06-25 00:16
自2024年夏季以来,受大米歉收等因素影响,日本大米出现短缺,价格不断上涨。到2025年5月底,日本米价已经较去年同期上涨98%以上,一斤大米 大概要卖24元人民币左右。在中国,24元通常能买到6至12斤的大米。 持续上涨的米价导致不少日本普通家庭在选购大米时更加精打细算,甚至调整饮食结构。然而,一些分析指出,大米价格上涨并未转化为农民的实际收 益,反而加剧农业经营困境。这一方面是因为2024年日本农业生产成本不断增长,另一方面也因为大米的利润大部分被流通环节分走,农民的利润空间 被压缩。 为了应对此次危机,日本政府除了释放储备米,还在增加进口。从国外进口大米可能会在短期内缓解日本高企的大米价格,但从长远来看,增加进口会 进一步加剧日本对国际市场的依赖。 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的农业模式被很多人当做中国农业的学习样板,然而此次大米危机却让这些地区长期以来的农业问题暴露在大众眼前。20世纪中 期以来,尽管东亚地区始终存在着巨大差异和尖锐对立,但除了朝鲜之外的四个经济体,即日本、韩国、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表现出一些高度趋同的特 征,例如都形成了出口导向型的制造业(主要是美国导向);都以牺牲农业和农村为代价实现或接近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