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种植业
icon
Search documents
通讯丨希望的田野上收割机隆隆作响——中国援乍得农技援助项目举办“丰收节”
Xin Hua She· 2025-10-13 06:02
中国援乍得农业第八期技术援助项目的"丰收节"正在这里举行。米代金距乍得首都恩贾梅纳约70公里。 十月初,这片土地迎来一年一度的收获季。乍方政府官员、地方领袖、中国农业专家和村民齐聚田间地 头,共享丰收喜悦。 "这是乍得的一项突破。"在收割现场,乍得总统府秘书长穆罕默德·艾哈迈德·阿拉博激动地说,中国专 家带来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表明,乍得能生产足够的稻米,不仅能养活本国人民,改善饮食结构,还能 实现出口创收。 在乍得,芝麻、阿拉伯胶和棉花是主要农业出口产品,但稻米才是主要主粮作物,也是粮食安全的关 键。然而,由于资金不足、农业技术落后以及气候炎热干旱等原因,当地水稻产量长期偏低。政府每年 不得不进口数十万吨大米,却仍不足以让民众摆脱饥荒威胁。 新华社恩贾梅纳10月13日电 通讯|希望的田野上收割机隆隆作响——中国援乍得农技援助项目举办"丰 收节" 新华社记者王泽 清晨,太阳升起,金色的光芒洒在乍得哈杰尔-拉米斯省杜吉亚区的米代金村。稻田里,金黄的稻穗随 风摇曳,几台崭新的收割机犹如小船驶入金色海洋,轰鸣声与农民的欢声笑语交织。 2006年,中国农业技术援助项目专家组来到乍得。近二十年来,他们推广优质稻种,开垦农 ...
山东秋粮收获超六成,其中玉米已收65.8%
Qi Lu Wan Bao Wang· 2025-10-13 06:00
10月13日上午,记者从山东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据农情调度,截至10月12日,山东省秋粮已收面积 4156.1万亩,约占63%,其中玉米已收面积3848.3万亩,占65.8%。累计上阵玉米联合收割机11.7万台(履 带式收获机8930台),完成玉米机收3186.4万亩。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记者刘真真) ...
各地抢农时、调配烘干设备 多措并举保障秋粮收获
Yang Shi Wang· 2025-10-13 05:25
央视网消息:眼下正值秋收季,但今年连续不断的阴雨却加大了秋收的难度,湿粮霉变的风险也显著增加。对此,山东各地多措并举,助力农户与"时 间赛跑"。 山东济宁:对接企业 统筹调配多处烘干点 在山东济宁兖州区小孟镇,种粮大户魏海涛今年种了100多亩玉米,眼看阴雨天气持续,粮食晾晒成了难事。 除了抢晾,当地还充分用现有烘干设备,统筹调配7处粮食烘干点,实行24小时不间断作业,日烘干能力近1200吨。 在山东日照五莲县的一个家庭农场,粮食烘干机正开足马力,昼夜不停地运转。刚从田间收获不久、含水量超标的玉米被源源不断地送入,经过10个小 时左右的烘干作业,粮食水分被降至安全储存标准,有效化解湿粮霉变风险。 截至目前,当地共有粮食烘干服务点9个,粮食烘干机械共17(台)套,日烘干能力达1300余吨。 针对农户面临的难题,当地相关部门迅速对接辖区企业,腾出近4万平方米的厂房用于粮食晾晒,解决农户的燃眉之急。 山西平遥:紧盯天气变化 抢收秋粮 连日来,山西多地出现持续阴雨天气,导致土壤过湿、农机难行,对玉米的收获带来不利影响。在山西平遥县、夏县等地,相关部门抢农时、调配烘干 设备,保障秋粮收获。 在山西晋中市平遥县,降雨从10 ...
科技尖兵扎根南粤大地 硬核技术赋能产业振兴
Nan Fang Nong Cun Bao· 2025-10-13 03:31
科技尖兵扎根南 粤大地 硬核技 术赋能产业振兴 _南方+_南方 plus 今年是"百县千 镇万村高质量发 展工程"实现三 年初见成效目标 的重要节 点。"百千万工 程"实施以来, 华南农业大学积 极投身于农业一 线技术服务,派 出209个农村科 技特派团,扎根 全省21个地市的 县镇村。作为华 南地区唯一的农 林类"双一流"建 设高校,华农科 研团队将实验室 成果带到田间地 头,将最前沿的 农业科技成果种 在最需要它的土 地上,为乡村产 业振兴注入强劲 动能。 把论文写在大地 上 科技赋能田 野"产业革命" 一场源于实验 室、兴于田间的 产业变革,正在 南粤大地蓬勃展 开。 在梅州兴宁市永 和镇的稻田里, 华南农大唐湘如 教授团队带来的 不仅是香稻专用 肥,更是一 场"香气革命" 。 他们通过"香稻 专用肥+增香叶 面肥"的技术组 合,让大米中决 定香气的关键物 质2-AP含量提升 了16%至 21.56%。这不仅 是一个科研数 据,更是稻谷收 购价实实在在的 提升。团队集成 工厂化育秧、钵 苗插秧、无人机 飞防等智能农机 技术,实现了丝 苗香米从种到收 的全程机械化, 节本增效高达 30%。2021-202 ...
特色农业“金钥匙” 打开乡村振兴“富民门”
Xin Hua Wang· 2025-10-13 02:51
■陕西西安:智慧农业绘就秋日"丰景" ■山西吉县:苹果丰收挂满枝 映红乡村致富路 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是关中平原葡萄主产区之一。为保障葡萄的优良品质,鄠邑区建成集仓储、分拣、包装、运输于一体的供应链中心,推动 园区按标准建设现代化分拣流水线,实现葡萄采收后快速预冷、分级、封装的无缝衔接。 秋日里的关中平原,迎来了喜悦的丰收时刻。位于西安市长安区砲里街道白鹿村的智能日光温室大棚,采用先进的智能控制系统,实时监测蔬 菜的肥料浓度、温度、根系湿度以及营养液液面高度等关键指标。智能叶片传感器,模拟树叶感应光照和湿度,可实现自动喷灌。 ■云南:稻鱼共生促双赢 闲棚生金助共富 目前,云南省洱源县凤羽镇的稻田一片金黄,稻穗低垂,鱼儿肥美。近年来,洱源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农业,逐步推广稻鱼综 合种养模式替代传统单作,实现生态经济双赢。 眼下,在云南省澄江市大大小小的餐馆里,新鲜上市的竹荪成为不少食客的心头好。从2022年开始,澄江市左所社区凭借创新实践与专利转 化,改造闲置棚种植竹荪。目前,竹荪产业年净利润可超500万元,让众多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河北魏县:千年古梨树群落结出"振兴果" 在河北省魏县,鸭梨种植已 ...
新华视点|特色农业“金钥匙” 打开乡村振兴“富民门”
Xin Hua She· 2025-10-13 02:23
0:00 ■陕西西安:智慧农业绘就秋日"丰景" 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是关中平原葡萄主产区之一。为保障葡萄的优良品质,鄠邑区建成集仓储、分拣、包装、运输于一体的供应链中心,推动园 区按标准建设现代化分拣流水线,实现葡萄采收后快速预冷、分级、封装的无缝衔接。 秋日里的关中平原,迎来了喜悦的丰收时刻。位于西安市长安区砲里街道白鹿村的智能日光温室大棚,采用先进的智能控制系统,实时监测蔬菜 的肥料浓度、温度、根系湿度以及营养液液面高度等关键指标。智能叶片传感器,模拟树叶感应光照和湿度,可实现自动喷灌。 ■河北魏县:千年古梨树群落结出"振兴果" ■云南:稻鱼共生促双赢 闲棚生金助共富 目前,云南省洱源县凤羽镇的稻田一片金黄,稻穗低垂,鱼儿肥美。近年来,洱源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农业,逐步推广稻鱼综合 种养模式替代传统单作,实现生态经济双赢。 眼下,在云南省澄江市大大小小的餐馆里,新鲜上市的竹荪成为不少食客的心头好。从2022年开始,澄江市左所社区凭借创新实践与专利转化, 改造闲置棚种植竹荪。目前,竹荪产业年净利润可超500万元,让众多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小葫芦烙出"金疙瘩" 庭院经济富农家 在河北省魏县,鸭梨 ...
截至10月11日17时,河南省秋作物已收获近八成
Jing Ji Guan Cha Bao· 2025-10-13 02:14
(原标题:截至10月11日17时,河南省秋作物已收获近八成) 经济观察网讯 据河南交通广播,截至10月11日17时,全省秋作物已收获9389万亩(占79.6%),日收获进 度283万亩。粮食作物已收获6147万亩(占80.6%),其中玉米已收获4983万亩(占86.2%),水稻664万亩(占 75%),大豆315万亩(占55%);花生已收获1570万亩(占79.3%)。从地市进度看,南阳、商丘过九成,开 封、周口、平顶山、濮阳、漯河、信阳过八成,郑州、驻马店、许昌过七成,安阳、新乡、洛阳过六 成,三门峡过五成,鹤壁过四成,济源过三成,焦作过两成。 ...
我国粮油作物单产提升效果显著 “吨半粮”装满农户“粮袋子”
Yang Shi Wang· 2025-10-13 02:13
北大荒集团四方山农场的土壤以苏打盐碱土为主,属于典型的中轻度盐碱地。今年,四方山农场1260亩盐碱地连片种植的大豆, 在应用提质、固氮绿色增产的ARC生物耦合技术后,实现了大面积单产提升,相比全国大豆平均单产增产47.7%。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农科院油料所研究员 李培武:ARC生物耦合技术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重大原创性技术成果,它对于大豆、花 生大面积单产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一亩地可以少施3—5公斤的尿素。 CCTV 13 央视网 CCTV 新闻 在安徽省广德市誓节镇红应村,水稻正进入集中收获期。当地通过与中国水稻研究所合作,引入精准条播育秧等技术,水稻产量 实现大幅提升。当地农户表示,水稻长势好,稻子的结穗率又好,平整度各方面都不错。经过测产,干谷能达到每亩700公斤。 央视网消息:今年,我国有702个县实施了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在示范县的带动下,全国粮油作物单产提升效果显 著。 在新疆伊犁,来自全国42家单位的64位玉米专家组成测产专家组,对8个县市采用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的,200万亩玉米吨 粮田进行抽样实打实收测产。据测产,伊犁州200万亩玉米规模化生产区平均亩产达1209.1公斤,其中 ...
“新农人”在乡村大显身手
Jing Ji Ri Bao· 2025-10-13 01:30
原标题:"新农人"在乡村大显身手 在位于七塘镇喜观村的重庆果琳鑫园科技有限公司智慧农场里,30余种特色番茄挂满枝头,公司负责人 秦洪伟正向30多名学员讲解番茄种植技术要领。今年,这个农场被认定为璧山乡村人才创新创业学院 的"番茄学堂教学点"。"通过现场教学,既培育懂技术的新农人,也将从中择优吸纳学员作为农场合伙 人。"秦洪伟说。 坚持人才培训跟着生产经营走,璧山区依托乡村人才创新创业学院,就近整合优质种植基地、智慧农 场、直播小院等资源,按照农业时节和文旅项目运营规律,分阶段开设了番茄学堂、直播学堂、乡村 CEO学堂等10个实战课堂,分批招募了300多名本地学员参训。 "对表现突出的学员,我们将通过资产、技术、土地等要素对其进行创业支持,推动形成'人才培养—学 成创业—生成产业'的发展链条。"璧山乡村人才创新创业学院负责人张俊涛说,以直播学堂为例,学院 通过盘活闲置农房打造"直播小院"创业基地,开设电商教学课程,培育出10多名本土乡村网红,直播电 商带动农产品销售超500万元。 璧山区还通过校地合作,联合四川农业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在七塘镇建设专家工作站、产业实践基 地、科技小院等平台,吸引50多名科技人才驻 ...
中美博弈加剧,种植产业链会重演4
2025-10-13 01:00
中美博弈加剧,种植产业链会重演 4.7 行情吗? 20251012 摘要 中美农副产品贸易额巨大,2024 年约为 400 亿美元,中国是美国农产 品的重要买家,尤其在高粱、大豆、稻谷、棉花和玉米等品种上依赖度 高。若美国实施对等关税,中国可能反制,推升国内农产品价格,利好 种植业标的,如北大荒、苏垦农发等。 2025 年 5-8 月,中国进口大豆同比增长 15.7%,但美国大豆进口减少, 巴西大豆占比高达 87%。高粱进口同比下降 41%,主因美国高粱进口 锐减。特朗普政策若落地,中国或面临美国大豆供应短缺,高粱进口问 题或加剧,双方均承压。 中国蔬菜种子进口的 20%来自美国,过去两年实施零关税。若反制措施 实施,将提高进口蔬菜种子成本,利好国内企业,如绿亨科技、中粮糖 业等,相关股票在 4 月 7 日后已现上涨趋势。 中国粮食安全长期风险可控,2025 年 2-3 季度已提前采购国际大豆。 巴西和阿根廷大豆丰产缓解国际市场压力,大豆价格保持平稳。若中美 未达成新采购协议,美国农业将面临困境,中国或面临关键品种短缺。 Q&A 在特朗普发起对等关税后,为什么种植产业链的多个标的在 4 月 7 号后的几个 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