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业

Search documents
【期货热点追踪】俄罗斯小麦种植面积锐减,或触及十年来最低水平,不利天气与市场偏好双重影响,未来市场供需及价格走势如何变化?
news flash· 2025-06-24 15:38
Core Insights - The area planted with wheat in Russia has sharply decreased, potentially reaching its lowest level in a decade due to adverse weather conditions and market preferences [1] Group 1 - The reduction in wheat planting area is influenced by both unfavorable weather and changing market preferences [1] - The future market supply and demand dynamics, as well as price trends, are uncertain and will be affected by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 Russia [1]
农产品研究跟踪系列报告(164):看好养殖龙头低估值修复,布局肉牛及原奶景气共振
Guoxin Securities· 2025-06-24 14:28
02 农产品研究跟踪系列报告(164) 优于大市 看好养殖龙头低估值修复,布局肉牛及原奶景气共振 周度农产品跟踪:生猪出栏均重开启下降趋势,橡胶价格短期企稳。 生猪:产能维持低波动,预计 2025 年猪价景气有望延续。6 月 20 日生猪价 格 14.16 元/公斤,周环比+1.22%;7kg 仔猪价格约 446 元/头,周环比-4.98%。 白鸡:中期父母代同比减量且存在结构变化,消费或逐步上移。6 月 20 日, 鸡苗价格 1.23 元/羽,周环比-43%;毛鸡价格 6.84 元/千克,周环比-5%。 黄鸡:供给维持底部,有望率先受益内需改善。6 月 20 日浙江快大三黄鸡/ 青脚麻鸡/雪山草鸡斤价分别为 3.5/4.1/5.9 元,周环比-13%/-7%/-8%。 鸡蛋:在产父母代存栏维持增长,中期供给压力较大。6 月 20 日,鸡蛋主产 区价格 2.90 元/斤,环比+9.85%,同比-35.27%。 肉牛:牛肉价格淡季不淡,看好 2025 年牛周期反转上行。6 月 20 日,国内 牛肉市场价为 59.35 元/kg,环比-0.05%,同比+27.63%。 豆粕:短期到港成本及生物燃料政策支撑,中长期 ...
传统农业从“靠天吃饭”变“数据种田” 科技驱动“三夏”生产“加速跑”
Yang Shi Wang· 2025-06-24 08:28
央视网消息:这段时间,位于河北雄安新区的小麦育种试验田喜迎丰收,当地依托农机装备与智能化系统,让传统农业从"靠天吃饭"变为"数 据种田"。 伴随着收割机的阵阵轰鸣,翻滚的麦浪颗粒归仓。雄安新区的雄安伏羲农场的小麦育种示范田2025年首次收获,经过测算亩产最高达到1217 斤。 在临汾市翼城县的一处种植基地,玉米复播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播种、施肥、铺设滴灌带等工序一气呵成。 玉米复播是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粮食产量的重要举措。为保障复播工作顺利高效进行,农业技术人员来到田间地头,从良种筛选、种植模 式、适期播种、水肥一体化管理等,进行全流程指导服务。 小麦收割刚完毕、玉米播种又开始。在距离农场20多公里的中国科学院伏羲农场数据指挥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在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的加持 下,操作人员足不出户,只需输入农田参数,农机就能精准完成播种、施肥等全流程作业。与传统方式相比,每亩地种子节省10%、化肥用量 减少20%,而且实现高密度均匀播种。 长期以来,受天气变化、土壤墒情等因素影响,田间管理往往依赖人工经验。2024年,中国科学院雄安创新研究院伏羲农场落地雄县,将大数 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赋能农业生产,让传统农业 ...
农林牧渔行业报告(2025.6.15-2025.6.22):生猪偏弱震荡,政策调控影响或在明年体现
China Post Securities· 2025-06-24 07:19
证券研究报告:农林牧渔|行业周报 发布时间:2025-06-24 行业投资评级 强于大市|维持 | 行业基本情况 | | | --- | --- | | 收盘点位 | 2648.11 | | 52 周最高 | 2838.04 | | 行业相对指数表现 | | --- | 研究所 分析师:王琦 SAC 登记编号:S1340522100001 Email:wangqi2022@cnpsec.com 近期研究报告 《生猪供应压力大,5 月产能惯性增加》 - 2025.06.17 农林牧渔行业报告 (2025.6.15-2025.6.22) 生猪偏弱震荡,政策调控影响或在明年体现 ⚫ 行情回顾:大幅调整 农林牧渔(申万)行业指数跌 3.13%,在申万 31 个一级行业中涨 幅排名第 26 位。上周农业板块大幅下挫,核心板块全线下跌。调控 政策频出,但市场表现较为平静,对后市持观望态度。 ⚫ 猪:价格震荡下跌,调控政策频出 猪价延续跌势。截至 6 月 22 日,全国生猪均价 13.93 元/公斤, 较上周微跌,但已是月内第二次跌破 14 元大关。仔猪价格亦明显下 滑,本周 15KG 仔猪均价跌至 400 元/头,较年内 ...
内蒙古春播面积超亿亩 整体生产形势良好
Zhong Guo Chan Ye Jing Ji Xin Xi Wang· 2025-06-24 06:48
记者从自治区农牧厅获悉,目前内蒙古春播面积已超1亿亩,接近尾声。据农情调度,全区总播种、粮 食播种、经济作物播种面积预计实现"三增加",整体生产形势良好。 同时,内蒙古各级农牧部门持续做好技术服务。全区组建11个自治区级专家组,新建388人的单产提升 专家库,加强与7位院士和专家团队深度合作,为大面积单产提升提供人才支撑。今年内蒙古发布了19 项种植业主推技术、60个农作物主推品种、7类高效农机、优质农资等信息,实现单产提升国家整建制 推进县和自治区重点旗县全覆盖。今年6月,自治区农牧厅还组织开展"夏管话增产"政策落地月行动, 使政策落地转化为实际增产动能。目前,全区各级农技推广部门累计开展技术指导服务2301人次,指导 服务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户21900人次,组织线上线下(300959)技术培训577期次,培训基层农技人员 4419人次,培训主体和农户33647人次。 内蒙古聚焦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四良"融合,扎实推进单产提升。今年,全区开展"建设1000万亩 单产提升示范区、辐射带动'吨粮田'达到1000万亩左右"大面积单产提升"两个一千"行动。自治区农牧厅 印发《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粮油等主要作物大 ...
“桃”醉四方染云裳——松原市宁江区伯都乡杨家村乡村振兴侧记
Ren Min Wang· 2025-06-24 03:45
产业华章——科技织就致富锦缎 走进杨家村,460余栋智能温控大棚如银色"鳞甲",在阳光下泛着光芒。自2013年起,村民以新技术为 梭,在近5800亩土地上编织发展蓝图。2023年,全村玉米单产达每公顷14吨;经济总收入超过6750万 元,年人均纯收入超过2.15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49万元,交出一份亮眼的乡村振兴答卷。 "过去种地靠老天爷赏饭,现在咱靠技术,日子过得有底气,越过越有盼头。"村民张强的笑容与盛开的 蟠桃花相映。 在守护粮食安全的战场上,杨家村通过五项核心技术共同勾勒出年均5600余吨粮食产量的丰收图景。在 高端果蔬的新赛道上,杨家村更是大胆破局——引进南方特色品种,油蟠桃、火龙果在北方沃土落地生 根。 9公顷蟠桃园年产值突破30万元,4个国家有机认证果蔬品种、3000吨年产量的蔬菜基地……杨家村如镶 嵌在乡村振兴路上的一颗明珠,闪耀着现代农业的璀璨光芒。 夏风掠过宁江区伯都乡,杨家村的蟠桃园美得耀眼,枝头花苞轻颤,蜂蝶追逐花香起舞,似在诉说这片 土地十年来的华丽蜕变。曾经沉寂的小村庄,如今以产业为笔、生态为墨、文化为韵,在黑土地上绘就 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文化乐章——传承奏响创新旋律 依 ...
成都市深入实施“立园满园”行动 加快把农业打造成为现代化大产业
Ren Min Ri Bao· 2025-06-23 21:48
推动产业向园区集聚 主导产业壮筋骨。成都统筹中心城区、城市新区和县市新城,全域布局"一带十五园百片"粮油产业园, 将天府粮仓、天府蔬香等9个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园纳入"立园满园"名录优先发展,带动优质粮油、 绿色蔬菜、特色水果、生猪畜禽四大支柱产业全链升级。2024年,全市粮食产量234.56万吨,农林牧渔 业总产值970亿元。 产业园区是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四川省成都市鲜明树立"抓经济必抓园区"导向,系统 推进"优化提质、特色立园,赋能增效、企业满园"行动,加快把以园区为重要抓手的农业打造成为现代 化大产业,全市累计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3个。2024年,9个重点园区产值达405亿元、营业总收入 超过442亿元,带动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达540.1亿元。 功能优化、全链开发 梯度培育植后劲。成都建立"镇园之宝"引育清单和"有根"企业梯次培育名录库,精准制定"一企一策"扶 持措施,引育"镇园之宝"26家,净增上规上限企业58家,组建"技术研发+标准生产+品牌营销"产业化联 合体,加快形成"30家镇园之宝+50家国家级龙头企业+150家省级龙头企业+200家市级龙头企业"梯队。 进解优促重营商。成都 ...
“机械+科技”、稻鸭共养、移动菇房 “智慧”引擎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Yang Shi Wang· 2025-06-23 08:41
央视网消息:目前贵州水稻种植正值黄金期,贵州省册亨县的种植户抢抓农时,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水稻新品种种植,并组织开展机 械化插秧,为今年水稻丰产丰收打牢基础。 一大早,册亨县秧坝镇昂涛村的高标准农田里已是机械轰鸣,耕田机在水田间穿梭作业,翻涌起层层泥浪。种植户分工协作,有的平整机 械作业后的水田,有的将秧苗盘精准放置到插秧机上,田地间奏响农忙的协奏曲。 册亨县在推广机械化种植的同时,技术人员还全程驻点服务指导,从育秧、插秧到田间管理,手把手传授科学种植技术,推动新品种、新 技术在当地落地见效。 在江西瑞昌,当地创新采用稻鸭共养模式,探索出一条生态农业的新路径,不仅实现了农药减量、粮质提升,还实现了一田双收,为乡村 振兴注入绿色动能。 位于瑞昌市横港镇远景村的水稻种植基地,正值拔节孕穗期的千亩早稻郁郁葱葱、长势喜人。稻田里,成群的麻鸭嬉戏觅食。 目前,当地已构建起稻鸭共养的生物防控与太阳能杀虫灯的物理防控双重保障体系。白天,利用鸭子的杂食性和活动特性,在稻田中啄食 害虫增加稻田透气性,促进水稻根系生长。入夜后,吸收了能量的杀虫灯开启灭虫工作。这种模式下,每季水稻可减少30%以上的化肥使用 量,每亩可节省80元 ...
小麦第一省闯旱关
Hu Xiu· 2025-06-23 07:21
自3月起,全国小麦生产第一大省河南持续高温少雨,伴随多日大风。目前,河南省小麦夏收工作基本结束。为探究今年河南省小麦是如何经历干旱大关 的,记者在5月下旬深入郑州、周口、洛阳、南阳等地进行了实地调研。 3天,郑州市中牟县雁鸣湖镇梁四清的1200亩麦子便收割完毕。晚饭时,她敬了一起收割的伙计们一海碗酒。与麦粒同时归仓的,还有她从今年开春以来 就悬着的心。 高温,少雨,大风,今年小麦经历的,是她记忆中没有经历过的干旱。 梁四清包的地在黄河滩边,土质是保水性较差的流沙土,需要不停浇水才能保证小麦如期生长。一个春天,12台卷盘式喷灌机不知道转了多少圈。 找水 5月12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河南省2025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新闻发布会上,河南省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顾伟宗介绍今年前期天气形势时提到:3 月4日以来,全省平均降水量仅有36.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6成,且气温明显偏高。4月20日后,在自然降雨与人工增雨的共同作用下,南部气象干旱有 所缓和,豫西、豫中和豫北的大部以及豫东和豫西南的部分地区仍存在重度以上气象干旱。 农谚讲"麦收八十三场雨",但洛阳的这三场雨都没下够。见宜阳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主任穆造林时是5 ...
鱼满塘、粮满仓 智慧农业领跑“三夏” 绘就希望的田野好“丰”光
Yang Shi Wang· 2025-06-23 06:29
三岔河镇是陆良县水生蔬菜种植核心区,种植面积近万亩。这几天,茨菇长势正旺,为了帮助农户科学防治病虫害,农技人员分组下田, 进行技术指导。 通过农技人员提供的精准服务,及时发现并处置各类病虫害问题,确保早发现、早防治。记者在茨菇田里看到,今年农户播撒肥料,用上 了植保无人机。 借助这套智能环境监测系统,这个10亩地的智慧工厂亩产值最高可达15万元,是传统种植模式的2到3倍。今年,当地还成立了蔬菜种植联 盟,通过统一规划、统一品种、统一销售,带动300多户村民一起增收。 央视网消息:眼下,正是水生蔬菜管理的关键期,在云南曲靖陆良县,农技人员下到田间,指导农户做好水生蔬菜的夏管工作。 今年,陆良县种植水生蔬菜1.84万亩,通过"农技指导+无人机植保"的科学管护模式,效率大大提高。 重庆南川:智慧工厂带动果蔬种植农户增收 农忙时节,各地果蔬飘香。在重庆南川区,智慧工厂带动了当地果蔬种植户增收。 在重庆南川区大观镇的这个蔬菜智慧工厂,各色的水果番茄缀满藤蔓。在这里,通过智能水肥系统精准调控,保水效率比传统土壤提升 45%。 这座工厂的"大脑"是一套智能环境监测系统,200多个传感器实时采集着温湿度、光照、二氧化碳等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