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端制造业

Search documents
印度国运断了!制造业越搞越亏,靠啥跟中国拼?
Sou Hu Cai Jing· 2025-06-10 14:29
印度总爱拿"人口规模""耕地面积"和中国比,觉得自己也该是"天选之子"。但现实很扎心:2014年莫迪 喊出"印度制造"时,制造业占GDP还有16.5%,到2024年竟跌到14.1%。十年折腾,印度的工业化没进步 反而倒退,这背后藏着多少绕不开的坑? 更惨的是,印度没重工业基础,造点稍微高端的东西,设备、原材料都得进口——2024到2025年,印度 贸易赤字1890亿美元,光对华逆差就992亿美元,制造业越搞越亏。 印度总说自己有"人口红利",但现实是,2022年三年级学生连一年级课文都读不懂,六年级40%学生不 会做除法。更绝的是,印度把"会写自己名字"就算作"识字",这教育质量能培养出啥合格工人? 再说职业选择,印度觉得低端制造业"又苦又累",不如软件业"高大上"。结果呢?辛辛苦苦培养的人才 都跑去写代码,2025年软件业占GDP达10%,成了创汇主力。 可制造业需要的是有纪律、懂技术的工人,印度年轻人宁愿送外卖也不去工厂打螺丝——中国是靠低端 制造业攒钱升级,印度却在"嫌弃低端、够不着高端"里打转,能不瘸腿吗? 印度想搞制造业,难如登天。就说打火机吧,中国一个县就能整合钢铁、五金、塑料、液化气全产业 链, ...
“逃离美元”的资本,A股该怎么接?
和讯· 2025-05-30 10:24
文/李悦 在全球经济格局正经历深度重构、不确定性 显著增强的当下,中国资本市场的估值优势正愈发成为 全球投资者瞩目的焦点。 当前, A股与港股估值水平已 滑落至历史相对低位区间 。 以沪深300指数为例, 其市盈率仅为 12.6倍 , 这一数值 不足标普500 指数 的一半, 相较于 日经225指数、德国DAX指数等国际主要 股指,同样处于明显低位。 这 意味着在全球资本市场中,A股市场正以极具吸引力的价格,为投资者提供分享中国优质企业成 长红利的机会。 然而,从市场的实际情况来看,A股对外资的吸引力并未如预期般强劲。 据Wind数据,近三年外资持有A股数量虽呈增长趋势,但外资持股市值在流通A股市值和总股本市值 中的占比,均呈下降趋势。截至5月26日,外资持有A股数量合计1274.85亿股,持股市值达2.33万 亿元,占流通A股市值约2.95%,占总股本市值为2.33%。这一数值 与 中国作为世界 第二大经济 体的 庞大 体量形成巨大错位 , 与A股估值洼地优势 更是 形成鲜明反差 。 数据来源:Wind 在关税战阴云未散的背景下, 中国资本市场该如何突围, 将估值洼地转化为全球资本的"价值锚点" ? 围绕上 ...
打蛇打七寸?美商家疯抢中国产品之际,美大豆在华市场却彻底失宠
Sou Hu Cai Jing· 2025-05-20 03:49
美国大豆(资料图) 早在2018年,特朗普第一次对中国发起贸易战时,中国就对大豆进口布局进行了调整。同年中国美国大豆加征25%关税,结果导致美国大豆在华市场份额在 2019年暴跌19%。同时,中方开始迅速扩大从巴西、阿根廷等国的大豆进口,为了稳固与南美的进出口贸易,中方还帮助巴西改善物流和港口设施,让巴西 大豆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迅速扩大,并取代了美国成为对华大豆出口的第一名,在2024年,巴西对华大豆出口量已经达到了美国的3.5倍。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起美国大豆依然在中国市场寸步难行的场景,在中美关税大幅降低之后,美国商家却开始疯狂进口中国商品。那么,在美国对华关税仍 然保留了超过30%税率的背景下,中国商品为何在美国市场,依然如此受欢迎呢?其实答案也不复杂。因为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中低端制造业体系,在成 本控制、生产效率和供应链响应速度上具有绝对优势。可以说,在中低端制造业领域,中国商品在全球根本没有对手。 《华尔街日报》发现,中国正在投资升级巴西桑托斯港,完工后将缩短巴西大豆至中国运输周期至23天,年吞吐量提升30%。报道称,中企还斥资35亿美元 在秘鲁建设深水港,并在巴西铺设千公里铁路网。也就是说,一旦这 ...
周周芝道 - 关税战的下一步
2025-05-18 15:48
周周芝道 - 关税战的下一步 20250518 摘要 • 美联储货币政策框架调整为中性偏紧,短期内市场解读为利好,但长期来 看,若通胀持续走高,货币政策将趋紧,若通胀恢复到 2%以内,则会宽 松。未来货币政策是否紧缩或中性,最终取决于通胀水平。 • 关税博弈对市场的影响已基本被消化,美股、A 股和黄金均已回到或超过 贸易博弈最严重之前的点位。黄金与美股呈现反向走势,黄金价格主要受 关税和美股资金避险流出影响。 • 30%的新增关税对中国中低端出口企业利润率造成严重冲击,而中高端企 业议价能力较强,可将部分关税转嫁。即使维持现有税率,中国出口数据 仍将逐渐受到影响,预计四五月份中低端生产和出口量将下降。 • 中国房地产市场长期趋势向下,消费领域虽有结构性变化,但难以实现大 幅增长。传统强预期改善刺激如货币和财政在二季度较难实现,甚至七月 未必有,内需提升是主要板块。 • 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数据表现良好,是全球抢出口效应映射。但进入二季 度,中国风险有所走弱,四月份科技估值较高且经济数据开始下滑,需持 续关注贸易战对经济数据的影响。 Q&A 上周全球资本市场的表现如何? 上周全球资本市场表现各异。中国股票市场相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