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本体
icon
Search documents
智元机器人从“买壳”到上市有多远
华尔街见闻· 2025-07-10 09:57
Core Viewpoint - The acquisition of a controlling stake in Upwind New Materials by Zhiyuan Robotics marks a significant move towards establishing a humanoid robotics company on the STAR Market, potentially positioning it as the first humanoid robot stock in A-shares [3][4][15]. Group 1: Acquisition Details - On July 9, Upwind New Materials announced that Zhiyuan Robotics, through its controlled entity Zhiyuan Hengyue, will acquire at least 63.62% of its shares for no less than 1.996 billion yuan [1][2]. - Following the transaction, the controlling shareholder and actual controller of Upwind New Materials will change to Zhiyuan Hengyue and Deng Taihua [2]. - The market reacted positively, with Upwind New Materials hitting the daily limit up on the announcement day [6]. Group 2: Future Listing Potential - If the acquisition is successful, Upwind New Materials could become the first humanoid robotics company listed on the STAR Market [3]. - There is speculation about whether Upwind New Materials will serve as a future listing platform for Zhiyuan Robotics, enhancing its position in the A-share market [4][15]. - Zhiyuan Robotics has a valuation of 15 billion yuan,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Upwind New Materials' 3.1 billion yuan market cap, creating substantial market expectations [13][14]. Group 3: Paths to Listing - Three potential paths for Zhiyuan Robotics to achieve a public listing through Upwind New Materials are identified: reverse merger, restructuring after a 36-month waiting period, and gradual asset injection [11][28]. - The reverse merger path faces challenges, including stringent financial requirements and a lack of precedents in the STAR Market [19][21]. - The restructuring option would require a waiting period of 36 months, raising concerns about the future market conditions for the robotics industry [23][27]. - Gradual asset injection could avoid the classification of a reverse merger, but it also presents challenges regarding the timing and industry synergy [28][38]. Group 4: Financial Implications - The acquisition involves a total consideration of approximately 1.1 billion yuan, funded through Zhiyuan Robotics' own capital and acquisition loans [50]. - Although leveraging is involved, the transaction is expected to enhance Zhiyuan Robotics' financing capabilities post-acquisition [52]. - The potential for stock pledge financing could arise as Upwind New Materials' value increases, providing low-cost financing options for Zhiyuan Robotics [53]. Group 5: Market Context - The current stringent IPO review process in the A-share market may lead early-stage tech companies to consider similar acquisition strategies as a viable path to public listing [54]. - Recent cases of innovative acquisitions in the market suggest a growing trend towards such strategies, although the success of these operations remains uncertain [55].
剖析上纬新材控制权交易:智元机器人投资方布下“投退双赢”大棋局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7-10 05:00
每经记者|章光日 张宛 每经编辑|吴永久 7月8日晚间,科创板上市公司上纬新材发布了多则控制权拟变更的相关公告,在资本市场"一石激起千层浪",也瞬间点燃了市场人士的讨论热情。 因为本次交易的收购方背景不俗,涉及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的明星创业独角兽企业——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元机器人),其核心团队 及一致行动人拟拿下上纬新材的控制权。那么,智元机器人核心团队计划如何完成本次收购?这一事件几大争议焦点到底如何?这一交易方案之中,智元机 器人投资方又是如何布局"投退双赢"的?每经资本眼专栏记者将详细剖析其中奥秘。 股权协议转让是第一步。 三步走完成控制权变更,收购主体架构具有三大特点 智元恒岳,拟受让上纬投控的全资子公司SWANCOR萨摩亚所持有的上市公司1.01亿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及其所对应的所有股东权利和权益,占上纬新 材总股本的24.99%。 根据公司公告,本次收购主体为智元恒岳及其一致行动人致远新创合伙,智元恒岳是智元机器人核心持股平台,由管理层及核心员工控股;致远新创合伙为 产业投资方持股平台。两大收购主体将合计斥资约21亿元,分三步收购上纬新材约69.99%的股权。 同时,致远新创合 ...
智元机器人从“买壳”到上市有多远
Hua Er Jie Jian Wen· 2025-07-09 16:00
智元机器人的资本首秀来了。 7月9日,上纬新材(688585.SH)宣布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智元机器人")控制的主体上海智元恒岳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 称"智元恒岳")、及关联方上海致远新创科技设备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致远新创")将至少收购其63.62%股份,交易作价不低于19.96亿 元。 交易完成后,上纬新材的控股股东、实控人将双双变更为智元恒岳、邓泰华。 若该交易达成,上纬新材将成为科创板首家人形机器人企业旗下公司。 市场的期待显然不仅于此,更受关注的,莫过于改朝换代的上纬新材能否成为智元机器人未来的上市平台,进而跻身A股市场"人形机器人第一 股"。 虽然智元机器人强调最近12个月内并未有向上纬新材注入资产的计划。 但市场依旧反应激烈,当日上纬新材开盘一字涨停。 从实操来看,智元机器人若想以上纬新材为主体上市确实不是易事。 目前智元机器人的估值是上纬新材的数倍,短期内注入资产大概率构成借壳上市,这在科创板中未有先例; 但这并不意味着智元机器人会就此罢手。 在现行规则下,其仍然可通过36个月后重组或将资产"分步走"等方式来规避"借壳上市"认定审查,但届时机器人行业是否依旧保持高景 ...
翼菲科技报考港股上市:营收增长、持续亏损,多名股东临场退出
Sou Hu Cai Jing· 2025-07-01 14:44
撰稿|张君 来源|贝多财经 6月30日,浙江翼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翼菲智能"或"翼菲科技")递交招股书,报考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农银国际为其独家保荐人。据贝多财经 了解,该公司是一家工业全品类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提供商。 据招股书披露,翼菲科技于2012年6月成立,创始人为张赛。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24年收入计,翼菲科技是中国专注于轻工行业的工业机器人及 相关机器人解决方案供应商中排名第五的国内企业。 天眼查App信息显示,翼菲科技的前身为济南翼菲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于2025年6月迁移至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市。目前,该公司的注册资本约为人民币 5508.8492万元,法定代表人为张赛,主要股东包括张赛、CBC宽带资本等。 | | | 都在用的商业查询工具 | | 三四 旦它似 | 旦大尔 ■风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子基金旗下机构 | | 浙江翼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8 天眼一下 | | | | 基本信息 264 | | 法律诉讼 4 | | 经营风 ...
具身智能机器人专场活动举行 南京“剑指”全国领先的具身智能技术创新高地
Nan Jing Ri Bao· 2025-06-20 03:10
会上,具身智能机器人操作系统AGIROS 25.06社区发行版正式发布。该版本在多场景适配、核心 组件升级、南北向兼容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不仅提升了机器人操作系统的性能和功能,也极大助力了 开源生态的繁荣。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基于AGIROS社区版研制的国创群星智能机器人操作 系统商业发行版也同步亮相,标志着智能机器人操作系统AGIROS在商业化应用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 本次大会以"开源聚智,智启新程"为主题,由智能机器人操作系统(AGIROS)开源社区主办,中 科南京软件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集成创新中心承办。 "南京将积极发挥自身在科技创新和产业集聚方面的优势,大力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的开源协 作,聚力打造全国领先的具身智能技术创新高地。"市工信局副局长唐永实在会上表示。大会主办方表 示,更多生态伙伴深度参与智能机器人操作系统开源生态建设,将加速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突破与产业 落地,助力南京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高地。 据悉,AGIROS开源社区是国内首个智能机器人操作系统开源社区,由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牵 头,联合宇树机器人、智元机器人、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A股公司“剧透”二季度经营暖意 新兴产业释放发展新动能
郭晨凯 制图 ◎记者 柴刘斌 2025年行至年中,上市公司二季度的经营发展概况也逐渐明朗。近日,不少上市公司在业绩说明会、机 构调研中主动透露主营业务发展的新动向,积极传递产业升级的新信号。有的公司"报喜"项目建设新进 展,有的公司晒出新技术与新订单,还有的公司积极探寻并购重组新方向。 从半导体到机器人,从新能源到新材料,来自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上市公司用客观的数据、饱满的订 单、充沛的产能、国际化的视野,诉说着经营图景里的"稳"与"进",战略布局中的"守"与"变"。 多维度传递二季度经营暖意 5月以来,机构投资者扎堆涌进上市公司打探订单规模、产能利用率、重大项目进展等经营新动向。上 海证券报记者发现,高景气赛道延续强劲增长动能,周期行业在供需调整中寻找平衡,制造业企业则专 注产能效率提升与市场需求升级。 受益于AI产业发展,芯片公司以订单增长量折射出产业高景气度。 "截至4月22日,预计在2025年第二季度交付的互连类芯片在手订单金额合计已超过人民币12.9亿元。同 时,公司仍在陆续收到客户的新订单。"澜起科技表示,展望2025年全年,预计DDR5内存接口芯片需 求及渗透率较2024年大幅提升,高性能运力芯 ...
一周产业基金|深圳发布两只人工智能产业基金、浙江将打造百亿以上人工智能基金群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5-26 11:53
深圳发布两只人工智能产业基金 近日,2025全球人工智能终端展暨第六届深圳国际人工智能展览会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启幕。开幕式上,深圳市人工智能终端产业投资基金及深圳市人 工智能和具身机器人产业基金发布。 据介绍,深圳市人工智能终端产业投资基金重点投向人工智能手机、计算机、平板电脑、大模型一体机、可穿戴设备、智能影像设备、全屋智能产品、工业 级人工智能终端、其他新型人工智能终端以及有关软硬件技术等;深圳市人工智能和具身机器人产业基金重点投向算法模型、AI+行业应用、机器人关键零 部件、具身机器人本体等。 西安设立百亿新材料产业基金 日前,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西安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西安经开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签订新材料产业基金合作协议,联合发起以链主企业为主导的新材料产业 基金,总规模100亿元,计划存续期10年,未来进一步引入六大行AIC等耐心资本,基金整体效能将放大至1000亿规模。 每经记者|姚亚楠 每经编辑|叶峰 上周,"硬件之都"深圳一举发布两只人工智能产业基金,将投向人工智能手机、计算机、平板电脑、具身机器人本体等领域,浙江也明确提出打造100亿元 以上人工智能基金群,满足人工智能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 ...
哈勃入股千寻智能,华为机器人核心合作商,订单激增待腾飞!
Sou Hu Cai Jing· 2025-05-12 16:35
在最近几年,科技的迅猛进步使得人工智能技术日益成为关键动力。 与此同时,人形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领域最前沿的成果,正迅速推进其产业化进程。业界普遍预测,2025年将是人形机器人实现大规模生产的起始年, 同时也是其商业化应用的元年。 华为,作为国际知名的科技企业,近期在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加快了其战略部署。于2月13日,华为提交了"MATEROBOT"商标的注册申请,该商标的申 请/注册编号为83432155,所属的国际分类为9,涉及科学仪器类别。该商标的申请覆盖了包括远程临场机器人、用户可编程的人形机器人等多种与机器人 相关的商品与服务项目。 5月8日,《科创板日报》报道,千寻智能(杭州)科技有限公司近期完成工商注册变更,新增华为旗下的深圳哈勃科技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成为 其股东。千寻智能专注于研发具身智能与通用人形机器人技术。 以下是华为机器人产业链的相关企业概述: 2. 兆威机电:为华为机器人提供微型减速器、关节模组等核心部件,产品精度达到微米级,已在人形机器人灵巧手、机械臂等高精度场景中得到应用。 3. 禾川科技:与华为共同开发机器人专用伺服驱动器,产品具有高响应速度和低功耗特性,已通过华为技术认证 ...
美团独投A轮,自变量机器人已融资超10亿
机器人圈· 2025-05-12 09:42
近期 具身智能公司「自变量机器人」 完成数亿元 A 轮融资,美团战投领投、美团龙珠跟投。 本轮融资将用于持续 加速全自研端到端通用具身智能大模型与机器人本体的同步迭代,以及未来多个应用场景的智慧化方案合作和落地。 除了今年 2 月对外披露的光速光合、君联资本领投的数亿元 Pre-A++ 轮融资外, A 轮融资前自变量机器人还完成 了由华映资本、云启资本、广发信德投资的数亿元 Pre-A+++ 轮融资。 自变量机器人( X Square Robot )成立于 2023 年 12 月,聚焦 " 通用具身大模型 " 的研发,以真实世界数据为 主要数据来源,构建具备精细操作能力的通用机器人,目前已完成 7 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 10 亿元。 文章来源: 第一 财经、新京报 END 2025机器人产业需求调研问卷 诚邀您参与本次需求调研,扫码即可填写! 如需咨询 商务合作、 宣传推广、 转载开白等事宜,请联系:18355423366 (微信同号)对接。 END ● 75家机器人上市公司2024年报亮点 ● 机器人行业上市公司2024年报出炉!谁领风骚看榜单 ●55家机器人上市公司2023年报看点:喜忧参半,洗牌加剧 ...
清北创始团队,头部具身智能机器人创企又完成数亿元融资,累计融资超10亿!
Robot猎场备忘录· 2025-05-12 04:35
温馨提示 :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运营团队2025年最新原创报告(共210页) 说明: 欢迎约稿、刊例合作、行业人士交流 , 行业交流记得先加入 "机器人头条"知识星球 ,后添加( 微信号:lietou100w )微信; 若有侵权、改稿请联系编辑运营(微信: li_sir_2020); 正文: 国内头部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自变量机器人】官宣完成两轮各数亿元融资! 2 025年5月12日,具身智能大模型初创公司 【 自变量机器人科技(济南)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自变量机器人")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 本轮融资由美团战投领投、 美团龙珠跟投;本次融资资金将用于持续加速全自研端到端通用具身智能大模型与机器人本体的同步迭代,以及未来多个应用场景的智慧化方案合作和落地。 值的注意的是,同步官宣的还有由 华映资本 、云启资本、广发信德联合投资的数亿元Pre-A+++轮融资;加上于2月18日官宣的由 光速光合 与君联资本领投、北京机器 人产业基金、神骐资本跟投的 完成数亿元Pre-A++轮融资; [自变量机器人] ( X Square )已在2025年完成3轮各数亿元融资。 目前最新两轮融资,还未进行工商变更,不清楚具体持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