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解决方案
icon
Search documents
翼菲智能港股IPO:2024年售后服务费翻了3倍 最大客户收入暴跌 80后董事张子超全年领薪超900万元
Xin Lang Zheng Quan· 2025-07-11 03:49
日前,翼菲智能向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拟以"18C特专科技公司"规则于香港主板上市,农银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翼菲智能创立至今已完成12轮 融资,融资金额合共6.34亿元。截至今年5月的Pre-IPO轮,翼菲智能投后估值达到36.04亿元。 翼菲智能成立于2012年,是中国领先的综合性工业机器人企业,专注于工业机器人的设计、研发、制造及商业化,并提供机器人综合解决方案, 深耕轻工业应用。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24年收入计,公司是中国专注于轻工行业(尤其包括(但不限于)消费电子、汽车零部件及新 能源、医疗健康、快消品及半导体等领域)的工业机器人及相关机器人解决方案供应商中排名第五的国内企业,市场份额为1.2%。 | | | 翼菲智能IPO前融资历程 | | | --- | --- | --- | --- | | 融资轮次 | 结算日期 | 融资金额(万元) | 投后估值(亿元) | | 天使投资 | 2014年5月 | 600 | 0. 20 | | Pre-A轮 | 2015年1-4月 | 1800 | 0. 75 | | A1轮 | 2016年6月 | 930 | 0. 93 | | A2轮 | 201 ...
极智嘉正式登陆港交所:市值超220亿港元,港股迎今年最大非“A+H”科技IPO
机器人圈· 2025-07-09 09:15
详细会议介绍参看往期文章: (点击蓝字跳转) IRCTC 2025报告嘉宾重磅揭晓! 72小时后早鸟票关闭! 截稿延期通知:IRCTC2025九大期刊联合征文延期至7月12日! 极智嘉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郑勇在致辞中表示,"极智嘉从创立之初,就聚焦通过机器人智能,重构全球供应 链效能范式 。此次登陆国际资本市场,是我们实现资本与技术双轮驱动的新起点。未来,极智嘉将积极拥抱行业 快速发展带来的广阔市场机遇,以技术创新为引擎,稳步拓宽全球化战略版图, 让机器人成为新时代的新基建, 为世界创造更智能、更高效、更绿色的智慧未来 。" 此次发行获市场热烈追捧 , 香港公开发售超额认购133.62倍,国际配售获30.17倍认购, 是 今年港股最高倍数 的国际配售Top 3,更 创下港股科技板块最高国际配售倍数纪录。 主权财富基金、大量国际长线基金、科技专项 基金以及对冲基金踊跃认购。 基石投资者阵容汇聚国际资本巨头、顶级风投、国资力量与产业龙头,彰显资本 市场对于机器人赛道的战略共 识,以及对极智嘉商业化能力和技术价值的认可。 极智嘉今日开盘一度报于每股17.00港元,市值超220亿港元。 7月9日, 全球智能机器人 ...
极智嘉正式登陆港交所:市值超220亿港元,港股迎今年最大非“A+H”科技IPO
IPO早知道· 2025-07-09 02:11
"全球AMR仓储机器人第一股"。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 Stone Jin 微信公众号|ipozaozhidao 极智嘉今日开盘一度报于每股17.00港元,市值超220亿港元。 极智嘉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郑勇在上市致辞中表示:"极智嘉从创立之初,就聚焦通过机器人智 能,重构全球供应链效能范式。此次登陆国际资本市场,是我们实现资本与技术双轮驱动的新起点。 未来,极智嘉将积极拥行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广阔市场机遇,以技术创新为引擎,稳步拓宽全球化战略 版图,让机器人成为新时代的新基建,为世界创造更智能、更高效、更绿色的智慧未来。" 据 IPO早知道消息,北京极智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智嘉")于2025年7月9日正式 以"2590"为股票代码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全球AMR仓储机器人第一股"。 极智嘉在本次 IPO中总计1.614亿股H股(鉴于投资者认购火爆,故行使15%的超额配售权), 募 资总额为 27.1162亿港元,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机器人企业H股IPO,也是2025年以来香港市场 规模最大的非"A+H"科技企业IPO 。 其中,香港公开发售获 133.62倍认购,国际发售获30. ...
机器人IPO,在港股扎堆
Core Viewpoint - The Hong Kong stock market is rapidly becoming a prime location for domestic robotics companies to raise funds, with 10 robotics and related industry companies filing for IPOs this year [1][2]. Group 1: Market Dynamics - The favorable financing environment in Hong Kong, characterized by a higher acceptance of emerging technology companies and lower listing thresholds, has attracted robotics firms [2][7]. - The clustering of robotics companies in Hong Kong reflects their critical development phase, necessitating capital market support to accelerate commercialization [2]. Group 2: Company Positioning - Companies are strategically positioning themselves as leaders in their respective niches, with firms like Geek+ aiming to be the "first stock" in the AMR (Autonomous Mobile Robot) sector, while others like Standee Robotics target industrial intelligent mobile robots [3][4]. - Geek+ is recognized as the global leader in warehouse fulfillment AMR solutions, with a projected revenue ranking it as the largest provider by 2024, serving 806 global clients and delivering 56,000 units [3]. - Standee Robotics is positioned as the fifth largest provider of industrial intelligent mobile robots, holding a market share of 3.2% [3]. Group 3: Financial Performance - Many of the recently listed robotics companies are currently unprofitable, with seven out of ten companies applying for IPOs reporting losses, highlighting the competitive and high-investment nature of the industry [6][7]. - Specific losses include Geek+ and Estun, each projected to lose over 800 million RMB in 2024 due to limited demand and increased competition in the mobile warehousing and manufacturing sectors [6]. - The overall market for industrial robots in China is expected to decline by 5% in 2024, influenced by reduced investments in downstream sectors like photovoltaics and lithium batteries [6]. Group 4: Strategic Importance of IPOs - Listing on the Hong Kong stock exchange provides essential funding for robotics companies to enhanc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market expansion, and brand building [7]. - The ability of Hong Kong to accommodate unprofitable companies for IPOs offers a significant opportunity for robotics firms that require substantial upfront investment [7]. - The relatively short IPO process in Hong Kong is a key factor driving robotics companies to seek listings there, facilitating the formation of a comprehensive robotics sector that attracts investor attention [7].
工业机器人厂商翼菲科赴港IPO:本体业务占比仅两成,三年亏2.38亿盈利困局待解
Zheng Quan Zhi Xing· 2025-07-04 07:20
证券之星:于莹 此外,其大客户贡献的收入剧烈波动,其各业务的毛利率也波动明显,这些都揭示了公司在经营中存在 的风险。更为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期内,其研发投入占比有所降低,销售以及营销费用占率却大幅攀 升,显现出"重营销轻研发"的潜在隐忧。 此番赴港上市,翼菲科技能否利用募集资金有效提升技术壁垒、优化业务结构、控制成本并最终实现盈 利,将是市场关注的核心焦点,也是其能否在竞争激烈的工业机器人赛道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第一大客户贡献收入断崖式下滑 公开资料显示,翼菲科技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集工业机器人研发和制造、控制系统开发、视觉系统开 发、提供综合机器人解决方案于一体机器人企业。 招股书显示,翼菲科技的机器人本体主要包括并联机器人(Bat系列)、移动机器人(Camel系列)、多关节 机器人(主要包括SCARA机器人(Python系列)、六轴机器人(Mantis系列)、晶圆搬运机器人(Lobster系 列)、控制器及视觉系统(主要包括通用控制器(Gorilla系列)、专用控制器(Kingkong系列)及视觉检测器) 以及与机器人本体兼容的配件及相关售后服务。 此外,基于上述丰富的机器人产品,翼菲科技围绕智能制造特 ...
给项目又给钱,顺丰“喂”出一个物流IPO
3 6 Ke· 2025-07-04 00:13
继极智嘉后,又有一家物流机器人公司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 浙江凯乐士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乐士)近日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国泰君安国 际、中信证券为联席保荐人。 凯乐士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物流机器人研发商,其提供以三大核心产品线为主的全功能机器人产品: 多向穿梭车机器人(MSR)、自主移动机器人(AMR)以及输送分拣机器人(CSR)。 值得注意的是,凯乐士是全球少数掌握全栈机器人技术并拥有全面自主研发机器人产品组合的企业,实 现了场内物流核心功能全覆盖,可以全面满足所有高度、负载的全场景需求的企业之一。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凯乐士的待交付项目合同总金额为人民币21亿元。此外,还提供一系列过保后的 售后服务,包括日常维护、系统优化、技术咨询和备件管理,该公司的累计获得的售后服务项目从截至 2022年12月31日的390个分别增至截至2023年及2024年12月31日的447个及515个。 根据招股书,凯乐士此次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推进公司核心机器人产品线,底层技术研发和软件能力开 发,产能扩张和制造能力提升,执行公司全球市场扩张战略等。 去年营收7.21亿元 整体而言,截至2022年、202 ...
极智嘉 全栈技术筑壁垒掘金仓储自动化黄金赛道
Sou Hu Cai Jing· 2025-07-02 09:30
中国上市公司网/文 北京极智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智嘉")今起招股,至7月4日结束,并计划于2025年7月9日正 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极智嘉本次计划发行140,353,000股H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14,035,400H 股,国际发售126,317,600股H股。以每股16.80港元的发行价计算,极智嘉将通过本次IPO募集23.58亿港 元。 值得一提的是,极智嘉在本次IPO发行中共引入4名基石投资者、累计认购9130万美元(约7.167亿港元) ——其中,雄安机器人认购4130万美元,Arc Avenue认购2500万美元,保诚旗下Eastspring Investments 认购1500万美元,纵腾集团持有的亿格认购1000万美元。成立于2015年的极智嘉(Geek+)提供一系列 AMR仓储机器人解决方案,旨在赋能仓储履约和工业搬运场景,在大幅提高供应链效率的同时减少对 人工的依赖。 核心技术:软硬件协同创新构筑壁垒 极智嘉通过自主研发构建了覆盖硬件、软件、算法的全栈技术体系,形成显著的技术护城河。 导航与定位技术 极智嘉率先在全球AMR解决方案市场中引入激光视觉融合SLAM技术,该技术融 ...
重磅!模组龙头拟融资23亿元
Sou Hu Cai Jing· 2025-07-02 07:35
据证监会官网显示,无线通信模组龙头移远通信定增23亿元的方案,于近日正式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受理。 移远通信成立于2010年,是全球领先的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深耕物联网行业十余年,拥有完备的IoT产品和服务,涵盖模组、天线等硬件产品, 以及丰富的服务和解决方案。公司于2019年登陆上交所,目前总市值在219.82亿元左右。 定增23亿元,加码AI等领域 公告显示,移远通信本次定增的主要用途,是用于车载及5G模组扩产项目、AI算力模组及AI解决方案产业化项目、总部基地及研发中心升级项目、补充 流动资金项目。 | | | 单位:万元 | | --- | --- | --- | | 项目名称 | 投资总额 | 募集资金投资金额 | | 车载及 5G 模组扩产项目 | 95,726.57 | 95,726.57 | | AI 算力模组及 AI 解决方案产业化项目 | 41,123.77 | 41,123.77 | | 总部基地及研发中心升级项目 | 72,844.38 | 53.149.66 |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 40,000.00 | 40.000.00 | | 合计 | 249,694.72 | 23 ...
哈工大校友团创业,斯坦德冲刺港股,小米智造加持创始人却已清仓?
Sou Hu Cai Jing· 2025-07-02 03:42
斯坦德机器人公司近日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目标成为港股市场中的"工业具身智能第一股"。此次上市由中信证券和国泰君 安国际共同担任联席保荐人,标志着斯坦德在智能机器人领域的进一步拓展。 斯坦德机器人,这家专注于为工业场景提供智能移动机器人解决方案的企业,其创业团队源自哈尔滨工业大学。公司由王淮卿与天 使投资人罗鸿于2016年共同创立,但随后王淮卿转让了大部分股份,现由王永锟和李洪祥等哈工大校友领导。王永锟担任董事长和 CEO,李洪祥则任执行董事兼CTO,他们共同拥有并控制公司30.9%的投票权。 自创立以来,斯坦德吸引了包括小米智造、博华资本、蔚来资本等知名机构的投资。小米智造目前持有斯坦德8.4%的股份,显示出 其对斯坦德技术实力和市场前景的认可。经过多轮融资,斯坦德的估值在Pre-C轮达到了18亿元的高点,尽管在C轮有所回调,但在 2024年的D轮融资中再次回升至21亿元。 斯坦德的核心业务是为多种工业场景提供量身定制的一站式机器人解决方案,涵盖核心机器人技术平台、多功能工业智能机器人产 品系列以及RoboVerse智能协同系统。根据灼识咨询的数据,斯坦德在全球工业智能移动机器人解决方案提供商中排名第五 ...
小米YU7火爆后 这家小米参投机器人公司冲刺港交所“工业具身智能第一股”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7-02 00:52
为中国智造提速、赋能 不久前,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亲自将腾势N9的钥匙,交付给斯坦德机器人创始人兼董事长王永锟。王永锟打趣道:"我们为比亚迪集团的生产 车间提供智能机器人。今天有幸成为比亚迪的车主,比亚迪也是我们的车(ROBOT)主。" 小米汽车YU7在6月27日下午开售,仅18小时锁单量便突破24万台,火爆程度可见一斑。而这一爆款车型的生产,离不开小米参与投资的工业具身智能机 器人企业——斯坦德机器人(无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斯坦德机器人")。 6月23日,斯坦德机器人通过"18C章程"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外界称其有望成为未来的"工业具身智能第一股"。 目前,这家成立于2016年的公司已成为全球多个高科技领域最大工业智能移动机器人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在电脑、通讯及消费性电子行业,公司位居第 二;汽车行业位居第二;半导体行业位居第五。 今年以来,已有多家机器人公司向港交所发起IPO冲击。此次,斯坦德机器人也加入了这一行列,进一步扩充了行业上市大军。 招股书显示,斯坦德机器人主要提供工业智能移动机器人解决方案、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据了解,工业智能移动机器人是在工业场景中具备自 主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