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岸人民币债券

Search documents
债券通“南向通”投资者范围将扩至非银机构 有望为香港债券市场带来更多增量资金
Zheng Quan Ri Bao· 2025-07-09 16:10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在债券通有限公司举办的"债券通周年论坛2025"上公布了三项对 外开放优化措施。其中之一是完善债券通"南向通"运行机制,支持更多境内投资者走出去投资离岸债券 市场,近期拟扩大境内投资者范围至券商、基金、保险、理财等四类非银机构。 债券通"南向通"于2021年9月24日上线,通过加强两地债券市场基础服务机构合作,为内地机构投资者 投资香港及全球债券市场提供便捷通道。目前,两类投资者可以通过债券通"南向通"开展境外债券投 资:一是中国人民银行2020年度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中的41家银行类金融机构(不含非银行类金融 机构与农村金融机构);二是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和人民币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RQDII)。 对于债券通"南向通"投资者范围扩大至券商、基金、保险、理财等非银机构,景顺董事总经理、亚太区 固定收益主管黄嘉诚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举为非银机构拓宽了全球资产配置渠道, 有助于构建跨市场、跨币种的多元化投资组合,提升资产配置灵活性和收益潜力。多币种、多市场的配 置有助于非银行金融机构降低单一市场利率波动对投资组合的影响,增强抗风险能力。同时,这也将进 ...
债券通扩容!4类非银机构纳入,中国债市优势显现
券商中国· 2025-07-08 23:25
债券通互联互通机制优化扩容,中国债市对外开放力度加大。 7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江会芬在"债券通周年论坛"上宣布了几项债券通扩容的措施,包括将 扩大南向通参与机构范围,加入券商、基金、保险、理财等4类非银机构,优化离岸回购机制并扩宽多币种, 扩充互换通报价商队伍,以及境外投资者的免税安排等。 据港交所行政总裁陈翊庭透露,中国债市规模全球第二,与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相匹配,但国际投资者持有中国 债券的占比仅有3%,相信未来外资增配中国债市还有很大空间。 三是优化互换通运行机制,进一步满足投资者的利率风险管理需求。在丰富产品期限和类型的基础上,今年将 建立报价商动态管理机制,扩大互换通报价商队伍,并调整互换通每日交易净限额。 江会芬同时表示,中国人民银行正在积极研究推进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其他措施。一是深化拓展境内外金融市 场联通合作,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债券成为全球高质量流动性资产。二是提升跨境投融资的便利化水平,推动建 立面向境外投资者的一站式开户平台,与财税部门共同推动明确面向境外投资者的后续免税安排。三是丰富离 岸人民币金融市场的产品体系,提升市场流动性,推动在岸与离岸人民币市场形成良性循环。 债券通 ...
债券通“南向通”参与投资者将扩容至非银机构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7-08 20:55
Group 1 - The forum celebrated the eighth anniversary of the Bond Connect mechanism between mainland China and Hong Kong, themed "Mutual Benefi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 -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and the Hong Kong Monetary Authority announced three measures to optimize external opening [1] - The first measure involv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the "southbound" Bond Connect, expanding the scope of domestic investors to include non-bank institutions such as brokerages, funds, insurance, and wealth management [1] - The second measure optimizes the offshore repurchase business mechanism under Bond Connect, allowing for multi-currency transactions and enhancing liquidity management for offshore investors [1] - The third measure enhances the swap connect mechanism to better meet investors' interest rate risk management needs, including expanding the number of market makers and adjusting daily trading limits [1] Group 2 - The Hong Kong Monetary Authority announced specific measures to optimize offshore RMB bond repurchase business, including allowing collateral bonds to be reused during the repurchase period to improve efficiency [2] - The measures also support multi-currency settlements, including HKD, USD, and EUR, set to officially launch on August 25, 2025 [2]
西班牙桑坦德银行深圳分行获批筹建,外资金融版图再扩容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7-08 12:00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批复同意西班牙桑坦德银行在深圳筹建分行,这意味着深圳即将迎来 又一家欧资银行,外资金融机构在深"朋友圈"持续扩容。 作为西班牙最大的商业银行,桑坦德银行自1857年成立以来,已发展成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之一,业 务版图横跨欧洲、拉丁美洲、美国及亚太地区,核心市场覆盖西班牙、葡萄牙、英国、美国、墨西哥等 多个国家。截至2024年末,其总资产达1.8万亿欧元,全年总收入618.76亿欧元,净利润137.44亿欧元。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在深设分行,是桑坦德银行继2008年上海分行、2014年北京分行后,时隔十年再次 布局中国。 西班牙桑坦德银行落子深圳,外资加码共享发展红利 桑坦德银行与中国的渊源可追溯至2008年上海分行的设立,2014年北京分行开业后,该行在华业务逐步 覆盖企业银行、环球市场及财富管理等领域。此次时隔十年,桑坦德银行再次在华设分行,恰逢中国金 融开放关键期。自2018年以来,金融管理部门先后出台50余项对外开放措施,从取消银行、证券、基金 管理等领域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到在企业征信、评级、支付等领域给予外资机构国民待遇,再到放宽资 产规模、经营年限等股东资质要求,一系 ...
深圳外资银行,再添新成员!
中国基金报· 2025-07-08 11:20
Core Viewpoint - The approval for Banco Santander to establish a branch in Shenzhen signals foreign investors' confidence in the Chinese economy and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market [1] Group 1: Banco Santander's Expansion - Banco Santander, established in 1857, is Spain's largest commercial bank and a globally significant bank, with total assets reaching €1.8 trillion and net profit of €13.744 billion by the end of 2024 [1] - The bank has been actively expanding in China, having previously established branches in Shanghai and Beijing in 2008 and 2014, respectively [1] Group 2: Foreign Investment in China's Financial Sector - Since 2018, over 50 measures have been introduced to enhance foreign investment in China's financial sector, including the removal of foreign ownership limits in various financial services [2] - The recent notification from the financial regulatory authority further expands the business scope for foreign banks, encouraging more foreign institutions to invest in China [2] Group 3: Foreign Banks in Shenzhen - Shenzhen is a key destination for foreig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with 35 foreign banks operating 5 legal entities and 33 branches, totaling over ¥400 billion in assets by the end of 2024 [8] - The presence of foreign banks has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d to the advancement of Shenzhen's financial industry, enhancing 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8] Group 4: Cross-Border Financial Services - Nine foreign banks in Shenzhen are participating in the "Cross-Border Wealth Management Connect" pilot program, facilitating cross-border investment for residents in the Greater Bay Area [9] - These banks are also involved in cross-border data verification and credit information sharing, improving efficiency in corporate financing processes [9] Group 5: Support for Chinese Enterprises Going Global - Foreign banks leverage their global resources to provide comprehensive financial services for Chinese enterprises expanding overseas, including credit, bond issuance, and risk management [11] - Collaborations between foreign banks and Chinese companies are evident in various international markets, such as Southeast Asia [11] Group 6: Green Finance Initiatives - Foreign banks in Shenzhen are actively participating in the green finance sector, supporting low-carbon transition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ojects [13] - Initiatives include issuing offshore RMB bonds and facilitating ESG-linked loans, showcasing the banks' commitment to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13]
香港金管局公布有关离岸人民币债券回购业务的优化安排 11家一级流动性提供银行为做市商
Zhi Tong Cai Jing· 2025-07-08 09:56
11家一级流动性提供银行分别为:1)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3)交通 银行股份有限公司、4)法国巴黎银行、5)中信银行(国际)有限公司、6)中国建设银行(亚洲)股份有限公 司、7)花旗银行、8)恒生银行有限公司、9)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10)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有限公 司、11)渣打银行(香港)有限公司。 具体优化措施包括: 7月8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公布有关离岸人民币债券回购业务的优化安排,以进一步便利"债券通"(北向 通)投资者参与离岸人民币债券回购业务。据悉,香港金管局于1月13日公布推出离岸人民币债券回购业 务,该业务于2月10日正式上线。做市商安排方面,由香港金管局指定的11家一级流动性提供银行作为 做市商。每笔回购交易应至少有一方交易对手是做市商机构。 一、参与机构: 支持抵押品债券在回购期间再使用: 离岸人民币回购业务于2025年2月10日正式推出以来,市场反应积极正面。业务初期,参与机构透过离 岸回购交易取得的抵押债券只限于在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平台锁定管理,在回购期间不能再使 用。经总结落实以来的经验和充分考虑市场建议,并与内地监管机构沟通,这次 ...
梁凤仪:三策并举 发展香港离岸人民币中心
Sou Hu Cai Jing· 2025-07-08 03:43
【财华社讯】7月8日,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梁凤仪发表《三策并举 发展香港离岸人民币中心》的演说 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金管局宣布了数项债券通优化扩容的措施,包括扩大南向通参与机构范围, 加入券商、保险公司、理财及资产管理公司;优化离岸人民币债券回购业务,允许回购期间债券再质押 使用等。这些将为债券通发展注入新动能,并进一步便利境外投资者获取人民币流动性支持,提升香港 作为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的竞争力。 以下是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梁凤仪今天在债券通周年论坛2025上发表题为《三策并举 发展香港离岸人 民币中心》的演说全文。 总的来説,我们正朝着三个策略性方向推进: 第一,是增加一级市场固收产品的发行,以及丰富人民币产品的供给。 近年来,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规模增长较快。2024年全年,在香港发行的离岸人民币债券总额突破一万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37%。 首先当然是国债。国家财政部近年来加大在港发行国债的频率与规模,我们非常感谢,也对财政部未来 在香港加大不同期限的国债发行充满期待,尤其是增加中长期国债的比重。这将能够更好地满足国际投 资者的中长期配置需求,同时进一步完善离岸人民币债券利率曲线。 此外,除了特区政府会继 ...
2025年6月境外人民币市场综述
Sou Hu Cai Jing· 2025-07-04 03:14
6月,离岸(CNH)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和在岸(CNY)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升值;日均平均价差(CNY-CNH的绝对值)为66BP,较上月增加5BP; 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参考BIS货币篮子、参考SDR货币篮子的人民币汇率指数均较上月末下降。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额较上月增加。CNH HIBOR隔夜 较上月末下降,7天、3个月和1年期较上月末上升。 1、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境外人民币存款 内容提要 即期市场:6月30日,CNH兑美元即期汇率收于7.1575,较上月末升值0.68%;CNY兑美元即期汇率收于7.1656,较上月末升值0.41%;日均平均价差(CNY- CNH的绝对值)为66BP,较上月增加5BP。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参考BIS货币篮子、参考SDR货币篮子的人民币汇率指数分别为95.35、100.71、90.15, 分别较上月末下降0.64%、下降0.86%、下降0.86%。 汇率衍生品市场:价格方面,CNH 1年期掉期点收于-1746BP,较上月末上升99BP;CNY 1年期掉期点收于-1866BP,较上月末上升194BP。在岸和离岸日均 掉期点差(CNH-CNY)的绝对值为186BP,较 ...
聚焦离岸市场与全球声誉,破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跃升
Di Yi Cai Jing· 2025-07-01 12:00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是一个复杂且漫长的市场发育和声誉机制形成过程。 国家在金融领域释放的改革开放举措,正有力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迈向新高度。 从国际经验来看,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是一个复杂且漫长的市场发育和声誉机制形成过程。就提升全 球影响力和竞争力而言,上海需要在三个方面实现战略意义上的新突破:一是通过持续推进高水平金融 开放实现上海由区域性的开放枢纽跃升为全球金融体系的关键枢纽的战略性突破;二是通过强化人民币 资产的配置功能实现上海以人民币计价的世界级资产配置中心与风险管理中心的战略性突破;三是通过 进一步健全完善高度发达的金融要素市场和金融生态环境,形成广受全球市场主体认可的国际金融中心 气质或国际声誉机制。 这有赖于国家和上海培养和造就一批适应国际金融竞争生态、熟练掌握国际金融管理工具、有着强烈使 命感与国家责任感的战略型人才来领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上海建设更高能级国际金融中心的标准不断提升 近年来,国际金融中心竞争日益激烈。伦敦、纽约、香港、新加坡等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纷纷推出创新性 发展举措。 尽管脱欧后伦敦作为国际金融机构面向欧盟市场的桥梁作用逐渐消失,但是伦敦并未故步自封,而是推 出更为独立 ...
金融机构应深化人民币国际化的合作与服务创新
Guo Ji Jin Rong Bao· 2025-06-13 07:33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的当下,人民币国际化已成为我国金融强国建设、提升国际经济话语权和 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战略选择。 我国金融机构企业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执行者与创新者,必须通过"贸易结算+资本输出+金融基建 +科技赋能"的组合拳,逐步提升人民币的全球网络效应。未来,我国金融机构企业的国际化能力(如 风险管理、合规水平)将直接决定人民币国际化的深度。 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我国的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投融资机构及金融基础设 施)都扮演着关键角色,他们通过市场拓展、产品创新、提供流动性和风险管理等功能,推动人民币在 全球贸易、跨境投融资和国际储备中的广泛使用。具体建议如下: 扩大人民币结算网络。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和交通银行等全球性银行通过CIPS(跨境支付系统) 和境外分支机构,为企业提供高效的人民币跨境结算服务;同时,各金融机构在"一带一路"沿线设立分 支机构,极大地推动当地企业使用人民币结算(如中资银行在东南亚、非洲的布局)。 确保离岸人民币的流动性。在中国香港、新加坡等离岸市场中,中资银行应通过发行存款证 (CD)、提供贸易融资等有效手段来增强离岸人民币的流动性。为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各金融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