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色氨酸
icon
Search documents
袁其朋教授:高效细胞工厂构建生产芳香族化合物 | SynBioCon 2025
芳香族化合物是现代物质文明的重要支撑,在材料、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应用广泛,传统生产方法存在资源不可持续、生产过程污染重等问题。 因此,芳香族化合物的绿色生物制造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实现芳香族化学品的生物合成规模化生产通常制约于细胞工厂合成产品产率低、产量低、细胞耐受性差、生产强度低等关键瓶颈问题。因此, 构建高效 细胞工厂 是其技术和产业化关键要素。 对此, 北京化工大学袁其朋教授团队 构建了高版本芳香族化合物合成底盘,突破了天然理论收率。设计构建了对 乙酰氨基酚 、 香豆素、对羟基苯乙 酮等二十余种 重要芳香族化合物的细胞工厂;提出了驱动力强化细胞工厂合成能力的策略,大幅度提升了 熊果苷、阿魏酸等 的合成能力。通过系统集 成建立了 熊果苷、五羟色氨酸等的工业生产线 ,展现了合成生物学的无限潜力,为芳香族化合物绿色生物制造提供了参考。 对此, 袁其朋教授 将出席8月20-22日在宁波举办的 SynBioCon 2025第四届合成生物绿色生物制造大会 「未来食品&农业论坛」 分享 《高效细胞 工厂构建生产芳香族化合物》 。 Syn B ioCon 2 025 自 科技成果展示与对接 > ...
深海原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研制成功
仪器信息网· 2025-07-09 06:43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 【动态】大连化物所研制出深海原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和色氨酸荧光传感器 原创 阅读全文 分享一篇文章。 ...
北交所消费服务产业跟踪第二十一期(20250706):生育政策密集出台或将刺激行业发展,关注北交所母婴行业相关标的
Hua Yuan Zheng Quan· 2025-07-07 09:17
证券研究报告 生育政策密集出台或将刺激行业发展,关注北交所母婴行业相关标的 ——北交所消费服务产业跟踪第二十一期(20250706) 投资要点: | 北交所定期报告 | | --- | hyzqdatemark 2025 年 07 月 07 日 证券分析师 赵昊 SAC:S1350524110004 zhaohao@huayuanstock.com 王宇璇 SAC:S1350525050003 wangyuxuan@huayuanstock.com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评级说明和重要声明 联系人 政策出台有望鼓励生育,或将刺激母婴行业发展。国务院、各地政府出台育儿补贴、购房优 惠等政策,有望刺激母婴行业的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2024 年中国出生人口 954 万,为 2017 年以来首次回升,而根据艾媒咨询数据,2018-2024 年中国母婴消费市场规模稳步上升, 2024 年达 76299 亿元。中国乳制品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但奶类产量 2024 年有所下降,根据 南方乳业招股书、灼识咨询数据,2024 年中国乳制品规模约 5216.70 亿元,预计 2026 年达 5966.60 亿元。中国婴幼儿辅食市 ...
新和成产品量价齐升半年预盈超33亿 累计分红155亿回购增持并举提振信心
Chang Jiang Shang Bao· 2025-07-02 23:43
维生素产品生产企业新和成(002001)(002001.SZ)业绩持续增长。 7月1日晚间,新和成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33亿元至 37.5亿元,同比增长50%至70%。报告期内,营养品板块主要产品销售数量、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增 长,实现经营业绩提升。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基于对公司增长的信心,新和成大手笔回购和高管增持并举。 根据公告,截至6月30日,公司已经斥资3.09亿元回购公司股份,累计回购股份数1429.9692万股,达到 回购计划下限。 此外,6月18日,新和成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董事会秘书、副总裁、财务总监石观群增持公司20万 股。本次增持完成后,石观群直接持有公司股份1067.783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0.35%。 分红方面,自2004年上市以来,新和成累计实现归母净利润为379.9亿元,累计现金分红达155亿元,分 红率为40.81%。 半年净利最高预增70% 新和成是国内主要的维生素生产企业之一,其VA、VE产能分别为8000吨、6万吨,为世界四大维生素 生产企业之一。 数据显示,2024年的四个季度,新和成的归母净利润已经连续四个季 ...
Cell子刊:肠道菌群影响脑肿瘤的免疫治疗效果
生物世界· 2025-06-30 03:59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尽管肠道微生物群对多种肿瘤 (尤其是胃肠道肿瘤) 的影响已得到认可,但其对 脑肿瘤 影响的复杂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仍未被探索。 2025 年 6 月 26 日, 韩国科学技术院的研究人员在 Cell 子刊 Cell Reports 上发表了题为: Gut microbiota dysbiosis induced by brain tumors modulates the efficacy of immunotherapy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表明, 脑肿瘤引起的肠道微生物群失调,可调节免疫治疗的效果 ,在饮食中补充色氨酸,能够恢复 肠道微生物群,通过 促进 T 细胞循环显著增强免疫治 疗效果。 共生微生物群主要存在于皮肤和肠道中,对维持宿主健康以及影响癌症的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胃肠道肿瘤方面,它们通过多种机制发挥作用, 并影响治疗效果。然而,它们对起源于远端组织的癌症 (例如脑肿瘤) 的影响则研究较少。 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情绪障碍这些疾病中, 肠-脑轴 已经 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但对于肠道微生物群如何影响健康结果的精确机制,尤其是在 胶质母细胞瘤 中,研究人 ...
华恒生物: 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公告
Zheng Quan Zhi Xing· 2025-06-20 12:56
证券代码:688639 证券简称:华恒生物 公告编号:2025-027 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 回复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 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华恒生物")于近日收 到上海证券交易所下发的《关于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报告的信 息披露监管问询函》(上证科创公函【2025】0239 号)(以下简称"年报问询函"), 公司收到问询函后高度重视,会同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持续督导机 构")及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简称"年审会计师"),就年报 问询函提及的事项逐项进行了审慎核查,现就有关问题具体回复如下: 本回复中若合计数与各分项数值相加之和在尾数上存在差异,均为四舍五入所致。 如无特别说明,本回复中使用的简称或名词释义与《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司针对该部分内容进行了豁免披露。 年报披露,公司 2024 年海外收入 10.32 亿元,占比 47.39%,同比增长 3 ...
华恒生物:新项目稳步推进,一季度盈利能力改善-20250608
Tianfeng Securities· 2025-06-08 08:25
公司报告 | 年报点评报告 华恒生物(688639) 证券研究报告 新项目稳步推进,一季度盈利能力改善 事件:华恒生物发布 2024 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 21.78 亿元,同比增长 1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9 亿元,同比下降 58%。按 2.5 亿 股的总股本计,实现每股收益 0.82 元,每股经营现金流为 0.8 元。 产能释放带动产销规模增加,缬氨酸价格走低拖累盈利。2024 年公司营业 收入同比增加 2.4 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减少 2.6 亿元。从 经营主体看,母公司、秦皇岛华恒(主要生产丙氨酸等)、巴彦淖尔华恒(主 要生产缬氨酸等)、赤峰基地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13.71、7.5、8.0、7.0 亿元, yoy+17%/+31%/-9%/+2051%;实现净利润 2.28(yoy+28%)、1.44(yoy-6%)、 0.67(yoy-73%)、0.13(去年亏损)亿元。 秦皇岛基地营收规模保持了良 好增长,而赤峰基地伴随新产能投产销售规模显著增长(公司按计划推动新 产品 1,3-丙二醇、丁二酸、苹果酸、色氨酸、 精氨酸等产业化落地与市 场推广工作,经营规模进一步扩 ...
华恒生物(688639):新项目稳步推进,一季度盈利能力改善
Tianfeng Securities· 2025-06-08 07:13
公司报告 | 年报点评报告 华恒生物(688639) 证券研究报告 新项目稳步推进,一季度盈利能力改善 事件:华恒生物发布 2024 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 21.78 亿元,同比增长 1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9 亿元,同比下降 58%。按 2.5 亿 股的总股本计,实现每股收益 0.82 元,每股经营现金流为 0.8 元。 产能释放带动产销规模增加,缬氨酸价格走低拖累盈利。2024 年公司营业 收入同比增加 2.4 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减少 2.6 亿元。从 经营主体看,母公司、秦皇岛华恒(主要生产丙氨酸等)、巴彦淖尔华恒(主 要生产缬氨酸等)、赤峰基地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13.71、7.5、8.0、7.0 亿元, yoy+17%/+31%/-9%/+2051%;实现净利润 2.28(yoy+28%)、1.44(yoy-6%)、 0.67(yoy-73%)、0.13(去年亏损)亿元。 秦皇岛基地营收规模保持了良 好增长,而赤峰基地伴随新产能投产销售规模显著增长(公司按计划推动新 产品 1,3-丙二醇、丁二酸、苹果酸、色氨酸、 精氨酸等产业化落地与市 场推广工作,经营规模进一步扩 ...
新 和 成(002001) - 2025年6月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06 05:50
Group 1: Company Overview and Strategy - The company operates under two main technology platforms: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3] - The focus is on expanding the biological fermentation product line, including vitamins and amino acids [3][4] - The company aims to develop new products in the fields of nutrition, new materials, and flavoring agents [6] Group 2: Financial Performance - The flavor and fragrance segment achieved a revenue of 3.916 billion RMB in 2024, representing a year-on-year growth of 19.62% [4] - Cumulative dividend payments have reached 15.5 billion RMB, with a payout ratio of 30%-50% of annual net profit [8] - The company has implemented two cash dividends in 2025, totaling 2 RMB and 5 RMB per share [8] Group 3: Investment and Development - The company is investing in high-performance polymers and key intermediates, with applications in automotive and electronics [4] - A new liquid methionine project is in the trial production preparation stage [5] - The Tianjin nylon new materials project is awaiting approval for construction [5] Group 4: Market Expansion and Global Strategy - The company exports to over 100 countries, with more than 50% of sales coming from international markets [6] - Plans for overseas factories are being considered, with existing subsidiaries in regions like Hong Kong, Singapore, and Germany [6] Group 5: Innovation and Competitive Position - The company emphasizes innovation and collaboration to enhance product competitiveness [6] - It aims to achieve domestic production of key products like vitamins E and A, contributing to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6] - The company is focused on deepening its product matrix and expanding its market presence [6]
中国学者本周发表3篇Cell论文:AI 驱动的体内蛋白质激活平台;核应激小体动态组装及其炎症调控、新型菌源性胆汁酸改善血糖稳态
生物世界· 2025-05-31 05:57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本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Cell 上线了 5 篇研究论文,其中 3 篇来自中国学者。这些来自中国学者的 研究 包括、 AI 驱动的体内蛋白质激活平台 、 核应激小体的动态组装及其对急性炎症的调控机制 、 新型菌源性 胆汁酸改善血糖稳态。 AI 驱动的体内蛋白质激活平台 2025 年 5 月 27 日,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北大 - 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 陈鹏 团队 与 王初 团队合作 ,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Cell 期刊发表了题为: Machine-learning-assisted universal protein activation in living mice 的研究论文 【1】 。 该研究利用 人工智能 (AI) 辅助,开发 了一种名为 CAGE-Prox vivo 的邻近激活策略,用于在活体动物 中按需激活蛋白质以及调控蛋白-蛋白相互作用,为在活体条件下的时间分辨生物学研究和按需治疗干预提 供了一个通用平台。 在活体动物体内精确控制蛋白质激活的通用策略,对于在体内环境中研究蛋白质的功能获得至关重要。在 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计算机辅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