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酷我畅听
icon
Search documents
腾讯音乐两个动作,价值300亿美元
和讯· 2025-07-11 10:00
以下文章来源于和讯商业 ,作者康嘉林 和讯商业 . 商业世界的故事、逻辑、认知。由"和讯商业"团队出品。 不过,在国内市场在线音乐用户规模趋于饱和的当下,行业头羊也不能独善其身, 始终 面临 着 用户增 长趋缓、收入动能不足的双重压力。据 腾讯音乐集团 第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其月活跃用户已经连续 多 个季度流失,一季度该数字为 5.55 亿,环比减少 了 100 万。 为 缓解 增长 乏力 ,腾讯音乐 双手入泥, 拓展韩娱资源 , 收割饭圈,更斥重金 收购头部音频平台 , 用 于进攻字节系同类型产品,已逐渐成效。 回顾历史,每当人们开始彷徨焦虑、省吃俭用的时候,总会出现一些娱乐产品,帮助他们宣泄情绪,释 放压力。 腾讯音乐 娱乐 集团最近的 这 两步新棋,就切中了用户的精神需求, 推着 腾讯音乐过一个肥 年。 抵御番茄 曾经的在线音乐平台信奉版权, 谁能 手 握有更多的独家 优质版权 , 谁 就能拥有 坚实的护城河, 但随 着独家版权时代的终结,行业的 "胜负手" 正 在悄悄转移 。 如今,在线音乐行业早已不仅只是听歌 那么 简单 ,而是 向着 多元化的音乐娱乐生态 逐步演进 。 7 月 7 日,腾讯音乐 娱 ...
腾讯音乐买下喜马拉雅,却买不到"声音的春天"
3 6 Ke· 2025-06-17 00:24
喜马拉雅创始人余建军哭了,却并不是喜极而泣。 近日,腾讯音乐娱乐集团(TME)正式宣布将以总价约205亿人民币(12.6亿美元现金加不超过5.1986%的腾讯音乐股 票)全资收购喜马拉雅。 老大难当,喜马拉雅"规模不经济" 投资人想要的无非两个字:变现,而这正是喜马拉雅多年来最头疼的问题。 消息宣布的第二天,喜马拉雅在内部举行了一场关于收购的沟通会,余建军泪洒现场。 根据过往招股书显示,余建军通过其控股公司 Xima Holdings Limited 持有喜马拉雅 10.61% 的股份,折算下来,此次 收购完成后,余建军将套现超过20亿人民币。 套现20个小目标却伤心落泪,这看似凡尔赛的背后,或许是余建军作为喜马拉雅创始人的不甘心。 公开数据显示,早在2023年,喜马拉雅就已经坐上了行业老大的位置,平均月活用户达到3.03亿,以同期在线音频收 入计,占据25%的市场份额。 另外,根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喜马拉雅已经连续9个月实现盈利。 天眼查APP显示,喜马拉雅控股成立于2012年。十几年过去,喜马拉雅做到了行业第一,也实现了持续盈利,却在这 时候以"卖身"收场,余建军不甘心也可以理解。 但是,资本不相信眼泪, ...
耳朵经济何时能见“钱途”
Xin Jing Bao· 2025-06-16 11:41
文 | 胡炜(新京报传媒研究院) 在数字内容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音频领域一直被视为一片充满潜力的蓝海。 近日,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以下简称腾讯音乐或TME)发布公告,称拟以12.6亿美元及腾讯音乐相关股权组合收购喜马拉雅,一时引发行业内外广泛关 注。 腾讯音乐港股公告截图 01 "前途"≠"钱途" 针对这一收购,行业内外的讨论异常复杂,有的说,这是一场巨头的"联姻",将重塑音频市场的格局,但也有质疑,认为这只是喜马拉雅在困境中的一 次"求生"。 根据其招股书发现,喜马拉雅2023年才实现扭亏为盈,但其营收已经停滞不前,增长率不足1.7%。《中国新闻周刊》在《喜马拉雅,"贱卖"了》一文中指 出,"于喜马拉雅而言,虽然此次的收购价相比巅峰时期约50亿美元的估值近乎腰斩,但或许已是其最好的结局"。 喜马拉雅营收情况(中国新闻周刊整理自招股书) 音频市场因其庞大市场规模,成为众多投资人、创业者心中的蓝海。据中商产业研究院《2024—2039年中国在线音频市场发展现状及潜力分析研究报告》 显示,2023年中国在线音频市场规模达到250亿元,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5.12%。 然而,与光明的"前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音频 ...
7家消费公司拿到新钱,影石上市首日涨超270%,智能眼镜销量暴涨|创投大视野
3 6 Ke· 2025-06-14 12:39
整理|任彩茹 Busy Money •「贝陪科技」完成Pre-A轮投资 据智能涌现,智能玩具公司贝陪科技近日宣布完成Pre-A轮投资,由顺为资本独家投资。此前公司曾获 得由五源资本投资的天使轮融资和由青山资本独投的天使+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达到近千万美元。 贝陪科技打造了AI玩具品牌"可豆陪陪"(KidoPally),并于今年4月底推出了首批AI玩具产品——友爱 兔和好奇熊。其产品主要面向全球2-8岁的儿童,有自然对话的儿童AI大模型、NFC游戏启智卡和家长 小程序等功能。 •「Shiok Burger」完成Pre-A轮融资 36氪获悉,东南亚本土融合汉堡品牌Shiok Burger宣布完成Pre-A轮融资,本轮由东南亚风险投资机构 AC Ventures 领投,老股东CFF Fund、SPIRAL RISE Capital及一家中国上市大型食品集团继续跟投并加 码,老股东高比例追加认购。 Shiok Burger定位为"东方汉堡,源自新加坡",自 2023 年 12 月首店开业以来,Shiok Burger 已在新加坡 拓展至 13 家门店,旗舰店位于 The Seletar Mall。品牌连续 12 个月 ...
7家消费公司拿到新钱,影石上市首日涨超270%,智能眼镜销量暴涨|创投大视野
36氪未来消费· 2025-06-14 12:28
出品 | 36氪未来消费(微信ID:lslb168) 离你更近的消费创投一线。 编辑 | 任彩茹 头图 | IC photo 「飞熊领鲜」完成近亿元C轮融资 据IT桔子,飞熊领鲜完成近亿元C轮融资,由河北临空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与北京意诚阳光资产管 理有限公司联合投资。 飞熊领鲜为冻品产业链用户提供供应链金融、跨境采购、撮合交易、共享仓储交付、SaaS软件赋能 等综合服务。 「无限探索」完成1600万元天使轮融资 Busy Money 「贝陪科技」完成Pre-A轮投资 据智能涌现,智能玩具公司贝陪科技近日宣布完成Pre-A轮投资,由顺为资本独家投资。此前公司曾 获得由五源资本投资的天使轮融资和由青山资本独投的天使+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达到近千万美 元。 贝陪科技打造了AI玩具品牌"可豆陪陪"(KidoPally),并于今年4月底推出了首批AI玩具产品——友 爱兔和好奇熊。其产品主要面向全球2-8岁的儿童,有自然对话的儿童AI大模型、NFC游戏启智卡和 家长小程序等功能。 「Shiok Burger」完成Pre-A轮融资 36氪获悉,东南亚本土融合汉堡品牌Shiok Burger宣布完成Pre-A轮融资,本轮由 ...
28亿美元收购喜马拉雅,腾讯音乐剑指何处?
雷峰网· 2025-06-13 11:19
" 怕「被偷家」,TME提前防御。 " 作者丨 成妍菁 编辑丨 董子博 "无论腾讯/字节收购喜马拉雅,都会带来协同效应,但一方收购成功,另一方势必承压,这就够了。" 对于腾讯音乐收购喜马拉雅一事,前大厂高管墨心如此评价道。 01 抢夺"声音经济",TME防御刻不容缓 "如果字节扩大音频生态,番茄全面侵入TME,腾讯防御就有点晚了。" 墨心认为,这次收购反而是TME做好防御的一种表现,至少是在影响力方面,起到所谓的敲山震虎作用, 而这只"虎"对应的便是字节的番茄小说和红果短剧。 早在2020年,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召开战略发布会,CEO彭迦信表示:"长音频将是未来TME持续发力的战 略领域"。 6月10日,腾讯音乐在纽交所和港交所发布公告,宣布计划收购喜马拉雅。公告显示,腾讯音乐将通过现 金加股权的方式实现对喜马拉雅的收购,以腾讯音乐现有股价折算,这笔收购总计近28亿美元,折合人民 币超过200亿元。目前因为反垄断法的相关规定,该交易仍待监管批准。 细数之前喜马拉雅的四次上市路,其市值已经比最初IPO时的超300亿元有所下降,有市场分析师认为, 被TME(腾讯音乐)选中,也算是给喜马拉雅股东们全身而退的机会。 根据 ...
腾讯音乐200亿“闪婚”喜马拉雅:从“双巨头”到“超级巨无霸”
3 6 Ke· 2025-06-12 07:19
Core Insights - Tencent Music Entertainment Group announced a merger agreement with Ximalaya for a total consideration of approximately $12.6 billion in cash and stock, making it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acquisitions in the Chinese internet sector in recent years [2] - Post-acquisition, Ximalaya will operate as a wholly-owned subsidiary of Tencent Music, maintaining its brand and operational independence [2][4] - The merger is expected to create a dominant player in the music and audio content market, consolidating Tencent Music's existing platforms and significantly increasing its market share [4][5] Company Overview - Tencent Music has been a leader in the digital music market since its establishment in 2016, with a steady increase in market share and profits [4] - Ximalaya holds a dominant position in the online audio sector, with a user penetration rate of 77.8% and over 60% of total listening time among audio users [4][5] - The merger will combine Tencent Music's younger user demographic with Ximalaya's broader age coverage, enhancing user engagement and monetization opportunities [5][6] Market Impact - The merger is likely to reshape the competitive landscape of the online audio industry, potentially leading to a monopolistic environment that could stifle innovation and limit choices for users and creators [5][15] - The combined entity will have unprecedented control over user engagement, content resources, and creator relationships, which may lead to increased market concentration and reduced competition [7][15] - Concerns have been raised regarding the potential for anti-competitive behavior, given Tencent's history with regulatory scrutiny over past acquisitions [8][12] Regulatory Considerations - The merger may trigger regulatory scrutiny due to the high market concentration it creates, reminiscent of previous investigations into Tencent's business practices [8][13] - The potential for anti-competitive practices could lead to increased oversight from regulatory bodies, especially considering Tencent's past violations of antitrust laws [9][12] User and Creator Implications - The merger could negatively impact content creators by reducing their negotiating power and limiting their options for collaboration, potentially leading to a decrease in income and opportunities [17][20] - Users may face higher prices and reduced access to content as the merged entity seeks to maximize profits, which could diminish the overall user experience [20][23] - The consolidation of power may lead to a homogenization of content, reducing diversity and innovation in the audio and music sectors [19][23]
腾讯音乐吞下喜马拉雅,用户规模跃升能否解月活下降困局
Bei Ke Cai Jing· 2025-06-12 01:18
喜马拉雅暂停独立上市的梦想,并入腾讯音乐长音频业务版图。 而喜马拉雅2024年招股书显示,其2023年平均月活用户已经达到3.026亿。此外,2021年至2023年,喜 马拉雅移动端平均月活跃付费用户分别为1490万、1570万、1580万。 腾讯音乐认为,移动端月活跃用户基数在2022年到2024年间有所下降主要是由于用户自然流失所致。腾 讯音乐本身具备一定付费用户增长潜力,其在线音乐服务的付费用户数量及每付费用户平均收入自2022 年至2024年均实现增长。其财报显示,2022年至2024年,在线音乐服务的付费用户数分别为8420万、 1.009亿、1.176亿;每付费用户平均收入分别为8.6元、10元、10.8元。 腾讯音乐本身具备一定付费用户增长潜力,而布局多年的长音频业务也体现出带动付费的作用。在2025 年一季度财报电话会上,腾讯音乐方面表示,无论是从用户规模还是从订阅用户数量来看,长音频用户 目前已成为SVIP(超级会员)里非常核心的驱动力。今年一季报还显示,长音频内容有效提升了超级 会员续费率。 6月10日,腾讯音乐娱乐集团(简称:腾讯音乐)发布公告称,腾讯音乐与喜马拉雅控股(简称:喜马 拉雅 ...
豪掷200亿收购喜马拉雅,腾讯音乐“钞能力”买出未来?
3 6 Ke· 2025-06-11 12:09
200亿收购高得离谱,腾讯音乐过于慷慨? 喜马拉雅"卖身"传闻数月之后,终于尘埃落定。 6月10日,腾讯音乐对外发布公告称,腾讯音乐(TME)与喜马拉雅控股及其他若干订约方,就拟收购 喜马拉雅签订并购协议及计划。 按照收购协议约定,腾讯音乐将支付 12.6亿美元现金,以及不超过总股数 5.1986% 的 腾讯音乐A类普 通股(总股数为不晚于交易交割前五个工作日的工作日当天腾讯音乐已发行及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还 有为喜马拉雅创始股东在交割时及之后分批提供总数不超过总股数0.37%的腾讯音乐A类普通股。综合 估算,总收购成本近28.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200亿元左右。 消息称,喜马拉雅创始人余建军在官宣后的内部沟通会上,泪洒现场。从外界的视角来看,虽然收购价 格跟其此前最高估值 50 亿美元相比,缩水了150多亿元人民币,但不少业内人士认为,200亿卖身巨头 已是其最好归宿。成立13年,喜马拉雅四度折戟IPO,过去累计亏损超百亿元,直至2023年才实现了 2.24亿元的盈利。 投资人上岸了,只是,腾讯音乐豪掷200亿大手笔收购喜马拉雅,值不值? 交易完成后,喜马拉雅将成为腾讯音乐的全资子公司。 如何与腾讯音乐原有 ...
腾讯音乐买了喜马拉雅,谁赚了?谁亏了?
3 6 Ke· 2025-06-11 11:23
喜马拉雅卖身传闻,终于迎来实质性进展。6月10日,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下称腾讯音乐)发布公告, 宣布与喜马拉雅签署并购协议,计划以12.6亿美元现金,加上不超过总股数5.1986%的A类普通股,以 及喜马拉雅创始股东在交易交割时及之后将分批获得的总数不超过总股数0.37%的腾讯音乐A类普通 股,全资收购喜马拉雅。消息发出后,腾讯音乐美股盘前大涨8%。 若以腾讯音乐当前约284亿美元的估值推算,喜马拉雅所获腾讯音乐股权价值约为15.82亿美元,加上 12.6亿美元现金,总交易成本约为28.4亿美元。 最后一次冲击上市发生在2024年4月,市场反馈依然不温不火,喜马拉雅最后的这条融资路,股东们的 退出路,彻底被堵上了。 很少有公司的上市之路像喜马拉雅这么坎坷。面对持续的亏损和上市困境,成立十年后,喜马拉雅开始 努力求生。据晚点报道,每日优鲜的倒塌给了喜马拉雅管理层很大触动,他们认为不能真正走向盈利的 公司非常危险。2022年8月,喜马拉雅CEO 余建军第一次对公司全体员工明确具体盈利计划。 喜马拉雅最终在2023年实现了扭亏为盈,但主要靠降本而非营收上涨。从2022年第一季度起,喜马拉雅 陆续有员工收到裁员通知,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