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制药
icon
Search documents
半年盘点|中国创新药迎DeepSeek一刻,对外授权规模激增
Di Yi Cai Jing· 2025-07-12 05:13
中国创新药获批数量进一步爆发。国家药监局最新统计显示,我国上半年批准创新药43个,中国创新药产业发展正在迎来DeepSeek一刻。 目前,全球巨头都在竞相开发下一代GLP-1类减重药,中国的候选创新药物成为跨国制药公司瞄准的目标。 6月2日,翰森制药与再生元(Regeneron)达成一项重磅许可协议,翰森将其在研的GLP-1/GIP双受体激动剂HS-20094的大中华区以外全球独占许可权利授 予再生元。 3月24日,联邦制药宣布将GLP-1/GIP/GCG三重受体激动剂UBT251的大中华区外全球权益授权给诺和诺德,交易规模高达20亿美元。 1月10日,先为达生物宣布与Verdiva Bio达成在除大中华区及韩国以外的全球开发和商业化许可与合作协议,合作的管线包括口服伊诺格鲁肽、口服胰淀素 受体激动剂、皮下注射胰淀素受体激动剂。根据协议,先为达生物将获得近7000万美元的首付款,最高达24亿美元的潜在开发、注册和商业化里程碑付款, 以及产品商业化后的分层销售额提成。 今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步伐加速,迎来了生物医药的DeepSeek一刻。据安永的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公司与美国和欧洲合作伙伴之间达成的 ...
“天坑”专业大翻身?这些领域成香饽饽
第一财经· 2025-06-26 02:39
作者 | 第一财经 金叶子 2025.06. 26 本文字数:2665,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造学院正式揭牌。这是我国"世界一流建设高校"中首个合成生物学院。 近日,各省份的高考分数陆续放榜,考生和家长们进入择校选专业环节。在专业选择上,除了考生的 个人兴趣,专业的就业前景也是大家关注的重点之一。 第一财经梳理发现,一些曾经被网友们戏称为"天坑专业"(如生化环材)的专业,随着产业结构调整 早已"出坑",部分专业的就业率和起薪皆居前列。 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24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显示,材料类专业的毕业去向落实率,已跻身 本科主要专业类的前十,就业质量持续提升。 "其实'天坑'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还有一个就是专业要求太高,学起来不容易,而且一些研究型的 工作单位要求博士起步。"一位今年高考学生的家长告诉记者。 "天坑"就业率攀升 一般来说,"天坑专业"是指那些就业前景不佳、工作环境较差或市场需求不足的专业。这些专业通常 被认为在未来就业市场上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导致毕业生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 但被网友戏称的"生化环材"(生物、化学、环境、材料),更多的是因为学习难度较大、就业要求较 高。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产业 ...
江苏无锡生物医药产业专项母基金招GP
FOFWEEKLY· 2025-06-17 10:06
主要投资于药物(含创新药、高端原料药、中药、细胞基因治疗、合成生物学等)、医疗器械(含 体外诊断试剂及配套仪器)、医疗支持性产业(含科研仪器、合成生物学、CXO、医疗新基建、 MAH平台型公司等)、消费医疗及国民健康质量提升(含康养、医美、特医及功能食品等)、AI 制药等领域。 来源:锡创投 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江苏无锡生物医药产业专项母基金(有限合伙)产业子基金管理机构 遴选公告公布:为贯彻落实江苏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发挥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作用, 促进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着力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 基金(以下简称省级母基金)与无锡市共同出资设立江苏无锡生物医药产业专项母基金(有限合 伙)(以下简称产业专项母基金),规模40亿元。 据介绍,母基金旨在支持无锡市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融合发展,优化地方现代化产业体系布 局。 公告指出:投资方式包括通过设立产业子基金投资或直接投资项目,直接投资项目金额一般不超过 产业专项母基金实际投资金额的30%。 产业专项母基金在产业子基金中认缴出资比例不超过产业子基金规模的30%,对单个直投项目的投 资金额不超过产业专项母基 ...
跨国药企联手聚集AI制药,开拓慢性病治疗新蓝海
Xuan Gu Bao· 2025-06-15 14:47
药明康德:公司以"全链条CRO龙头"身份切入AI制药,通过自研技术平台、数据生态与战略合作,深度 赋能药物研发智能化转型,已成为全球AI制药的核心领跑者。 泓博医药:公司聚焦其核心业务与AI制药战略布局,以AI制药为核心引擎,通过DiOrion平台重塑药物 研发流程,实现"靶点发现-分子设计-生产质控"全链条智能化。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6月13日,阿斯利康宣布与石药集团达成战略研究合作。双方将聚焦高优先级靶点,合作推进新型口服 候选药物的发现和开发,这些药物有望治疗多适应症疾病。根据协议,阿斯利康与石药集团同意为多个 靶点发现和开发具有多种慢性疾病治疗潜力的临床前候选药物,包括一种用于免疫疾病的临床前小分子 口服疗法。石药集团将利用其AI引擎双轮驱动的高效药物发现平台开展研究。该平台运用AI技术分析 靶向蛋白与现有化合物分子的结合模式,并进行针对性优化,旨在筛选出高效且具有优异开发潜力的小 分子。 中信建投表示,AI制药领域正经历着快速的迭代和变革,算法的更新迭代和算力的支持为AI在制药领 域的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目前AI算法在临床前药物发现阶 ...
港股AI医疗赛道走强 基金经理看好三大方向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6-04 17:32
在互联网医疗与人工智能的快速融合背景下,医药基金甚至偏债型FOF(基金中的基金)都希望给重仓股 注入更多的AI基因。 近期,受港股医疗指数持续走高的影响,港股AI医疗赛道相关个股明显受益。其中,健康之路昨日股 价收涨5.57%,该股自6月2日起的短短三个交易日股价飙升49.13%,今年前五个月的涨幅接近300%。另 外,美丽田园医疗健康4日股价大涨34.25%,已布局AI药物研发的云顶新耀股价涨5.16%,医渡科技也 涨超7%。 长城消费增值基金经理龙宇飞则表示,在人工智能引领的新一轮科技浪潮中,AI对医药产业的赋能也 会带来新的机遇。如AI与传统医学诊疗相结合,利用大量高质量数据进行训练,可以提升诊疗效率和 能力;AI与创新药研发相结合,可以在靶点预测、分子生成优化等环节扩展研发边界、降低成本,提 高商业价值。 龙宇飞认为,AI医疗在产业端也持续取得进展,工信部等七部门近期印发相关政策文件也提出,深化 人工智能赋能应用,支持相关单位建立医药大模型创新平台,协同开展医药大模型技术产品研发,开 展"人工智能赋能医药全产业链"应用试点,面向医药全产业链形成一批效果显著的标志性应用场景。此 前不久,全球大模型龙头O ...
共探AI+医药新机遇,见证智能工厂新实践——PIIF生物医药高端沙龙圆满落幕
由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上海君实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王京传媒广告有限公司联合主 办,上海临港(600848)奉贤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上海临港蓝湾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协办的"AI 赋能生物医药行业沙龙",于2025年5月8日在上海临港生命蓝湾圆满落幕。本次活动汇聚了生物医药行 业领袖、技术专家及知名企业代表,通过主题研讨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形式,深度探讨AI技术在药物 研发、生产制造等环节的创新应用。与会嘉宾不仅围绕行业前沿技术展开专题研讨,更实地参访了君实 生物智能工厂,切身感受AI技术对医药智能制造体系的创新性赋能。 主持人:马 骏 上海君实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数字化转型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陈少雄 执行会长、秘书长 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 陈会长在开幕致辞中系统阐释了上海生物医药行业协会的三大战略使命:首先,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平台,通过成立数字化转型专业委员会等载体,推进产业标准体系建设;其次,培育跨界融合的产业生 态,推动生物医药企业与AI技术服务商、智能装备制造商形成战略联盟,加速智能解决方案在真实场 景中的产业化应用;第三,打造全球创新枢纽,依托临港新片区 ...
【招银研究|行业点评】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加速,AI技术深度赋能开启新征程
招商银行研究· 2025-04-30 07:29
事件:4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国家数据局、国家中医药局、国 家药监局等七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实施方案》提出以全 产业链协调发展为主线,以数智化改造为主攻方向推进医药工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 1、两步走发展目标,2030年规上医药工业企业基本实现数智化转型全覆盖。 《实施方案》确立了分阶段推进的两步走发展战略,以 2027 年和 2030 年作为关键时间节点。2027年前,重点 聚焦于数智化发展的基础建设、转型推广以及支撑服务体系的搭建工作。在这一阶段,设定了涵盖关键技术突 破、技术标准制定、产品研发创新、应用场景拓展、数智转型企业及园区数量增长、医药大模型创新平台建设 及服务商培育等多维度的具体量化目标,力求实现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的重要阶段性突破,显著提升以数智技 术驱动的医药全产业链竞争力,以及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水平。到 2030 年,目标实现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 数智化转型的全面覆盖,大幅增强数智技术的融合创新能力,进一步完善医药工业全链条数据体系,健全医药 工业数智化转型生态体系。 2、全产业链 ...
港股概念追踪 | 七部门发文推进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 AI制药展现较大潜力(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4-24 23:22
智通财经APP获悉,4月24日,国家卫健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 年)》。《方案》提出,到2030年,规上医药工业企业基本实现数智化转型全覆盖,数智技术融合创新 能力大幅提升,医药工业全链条数据体系进一步完善,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生态体系进一步健全。 《方案》重点布局了数智技术赋能行动、数智转型推广行动、数智服务体系建设行动、数智监管提升行 动四大专项行动,通过14项重点工作任务的顺利实施,整体提升我国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的能力水平, 构建完整的产业生态。 《方案》针对医药研发、医药生产、经营管理决策、医药质量安全保障、医药流通与追溯、医药合同研 发生产服务(CXO)等多个核心领域,落实数智转型推广行动,详尽地列出了数据要素、知识模型、工具 软件、人才技能等关键要素清单,为医药企业与信息技术服务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铺设了清晰的指引路 径,使双方能够有的放矢,携手共创数智化应用场景,从而系统性地推进医药企业的数智化转型进程。 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主任郭文表示,《方案》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医药产业正式进入以数据驱动、智能 赋能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这一政策将深刻重塑行业格局:通 ...
【招银研究|行业深度】AI应用之生物医药——科技变革初绽医药新格局
招商银行研究· 2025-04-09 09:25
■ AI制药概览。 AI制药即人工智能驱动药物研发,包括靶点和药物发现、临床前实验设计、临床开发及老药新用等多个方向。其中,靶点和药物发现与临床研发需 求强烈&市场空间大,是AI制药的主要方向。纵观AI制药的发展历程,随着计算能力和数据量的大幅增长,AI制药已经进入应用拓展阶段,传统的计算机辅助药物 设计(CADD)也升级为人工智能驱动药物研发(AIDD)。 ■ 需求和政策推动下,AI制药投资持续增长。 随着低垂果实的摘取,新药研发难度不断增大。为了提升研发效率,降低研发成本,AI制药的需求不断凸显。政策方 面,AI制药已经成为国家重点支持方向,欧美也在完善政策支持和指引。2015-2022年,AI制药投融资年复合增速达49.7%。即使在全球医药投融资市场较弱的2022- 2024年,AI制药投融资仍相对活跃。行业规模来看,预计2028年全球AI制药市场规模达56.2亿美元。据麦肯锡预测,长期来看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80-530亿美元。 ■ 靶点与药物发现: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但仍需湿实验共同验证。 该部分是AI制药最早探索的领域,技术更多是传统的知识图谱、深度学习等。整体来看, AI技术 可以通过快速深度挖掘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