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 Ji Ri Bao
Search documents
仿生软镜片可像人眼一样自动调焦
Ke Ji Ri Bao· 2025-10-27 01:00
该设计克服了传统仿生光学系统依赖电子元件或刚性电机的局限,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主调节。 研究人员将PHySL集成到常规明场显微镜中,对多种生物样本进行了高分辨率成像,清晰捕捉到蚂蚁腿 部的细毛、花粉颗粒表面的裂片结构、蜱虫腿上的爪状结构以及真菌样本中单根纤维间的微小间隙。所 获得的图像质量与使用标准显微物镜拍摄的结果相当。 实验还表明,PHySL可在自然光照条件下自动调整焦点,适用于多层样品的动态成像。当被整合进 光纤成像系统时,该透镜能在照明变化的情况下持续保持对目标的清晰聚焦。 这一创新正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光驱动软体材料领域的最新成果。这类材料能将光能直接转化为机 械形变,其中水凝胶、液晶弹性体和碳基复合材料是研究热点,可用于构建微型机器人和人工肌肉。而 氧化石墨烯因其宽光谱吸收能力和高效的光热转换性能,常被作为"光热引擎"嵌入聚合物或水凝胶中, 实现远程、非接触式的精准驱动。PHySL正是巧妙结合了氧化石墨烯的光热效应与水凝胶的热响应特 性,构建出一种能自主感知并响应环境光的智能光学系统。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仿生软镜片,能够像人眼一样根据环境光照强度自动调节 焦距。这一成果展示了光驱动 ...
热点回应丨冷冻电镜如何“跨界”助力芯片光刻取得新突破
Ke Ji Ri Bao· 2025-10-27 01:00
光刻技术是推动芯片制程工艺持续微缩的核心驱动力之一。近日,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彭 海琳教授团队及其合作者在《自然-通讯》上披露了他们的新发现。该团队通过冷冻电子断层扫描技 术,首次在原位状态下解析了光刻胶分子在液相环境中的微观三维结构、界面分布与缠结行为,指导开 发出可显著减少光刻缺陷的产业化方案。 该成果经媒体报道后,引起多方关注。冷冻电镜这一常被认为用于生命科学领域的技术,如何进入 芯片制造业并为业界提供指导? 一问:光刻为什么重要? 三问:该发现对产业界意味着什么? 冷冻电镜断层扫描的三维重构带来了一系列新发现。 论文通讯作者之一、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高毅勤教授表示,以往业界认为溶解后的光刻胶 聚合物主要分散在液体内部,可三维图像显示它们大多吸附在气液界面。团队还首次直接观察到光刻胶 聚合物的"凝聚缠结",其依靠较弱的力或者疏水相互作用结合。而且,吸附在气液界面的聚合物更易发 生缠结,形成平均尺寸约30纳米的团聚颗粒,这些"团聚颗粒"正是光刻潜在的缺陷根源。 "我们由此提出了两项简单、高效且与现有半导体产线兼容的解决方案。一是抑制缠结,二是界面 捕获。"彭海琳说,实验表明,两种策略结合,12 ...
我国首款心血管AI-OCT大模型发布
Ke Ji Ri Bao· 2025-10-26 23:51
临床试验显示,AI-OCT系统在提升诊断一致性、缩短判读时间、辅助制定手术策略等方面表现突出。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教授吴小凡评价,AI-OCT实现了从"看图像"到"出方案"的跨越,真正 帮助临床进入智能诊疗时代。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心血管内科主任袁祖贻说,AI-OCT能够帮助医生以更系统、更循 证的方式管理冠心病,尤其是在复杂病变中提供关键见解。 AI-OCT的价值,不仅在于技术突破,更在于促进医疗资源的普惠。"我们很早就意识到,基层医院诊断 能力不足,而三甲医院医疗资源紧张。如何把顶尖术者的经验转化为普惠工具,是医疗平权的关 键。"朱锐说,"我们的目标是把顶尖医院的经验和精准诊疗能力,通过AI传递至基层。" 在近日举行的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七次心血管年会上,我国首款心血管AI-OCT(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大 模型——麒光AI-OCT大模型正式亮相。它融合AI大模型与先进影像技术,依托高质量心血管数据库, 显著提升OCT影像的解析效率与精准度,大幅降低技术使用门槛,被业内视为实现精准血管介入治疗 (PCI)手术的重要突破。 腔内影像技术,尤其是OCT,因具备10—20微米级超高分辨率,可清晰 ...
癌症病理基因大模型DeepGEM落地
Ke Ji Ri Bao· 2025-10-26 23:50
金域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梁耀铭表示,希望能联合更多合作伙伴,推出更多智能、普惠的临床诊断 解决方案。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癌症诊疗中,病理诊断是确诊癌症的基础,基因测序则是精准诊疗的必要前提。然而,常规的基因检测 方法由于技术复杂、耗时长、成本高,难以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在资源匮乏地区情况更是如此。为破 解这一痛点,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科研团队联合腾讯生命科学实验室,开发出DeepGEM。广州 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部肿瘤综合病区主任梁文华介绍,DeepGEM能够提供准确、及时且经济的基 因突变及其空间分布预测,1分钟即可完成对多种常见肺癌驱动基因突变的预测,精准度达78%— 99%,实现利用常规组织病理图像预测肺癌基因突变。 为进一步验证DeepGEM的临床价值,2025年,研发团队联合金域医学,进行了更大规模的验证。结果 显示,DeepGEM在识别常见肺癌驱动基因突变时表现尤为卓越,关键性能指标已达到临床辅助诊断的 参考水平。 记者了解到,随着验证的顺利完成,三方将推动DeepGEM在肺癌基因突变预测的临床应用。同时,相 关方面将进一步开发病理基因多模态大模型,通过综合病理形态学与蛋白组学、代谢 ...
聚焦新型电力系统发展 专家热议——数智技术成为核心引擎
Ke Ji Ri Bao· 2025-10-26 23:48
"加速推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与电力行业的深度融合,是清洁能源低碳转型和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的 必由之路。"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常务副理事长杨昆说,当前,世界正进入数字生产快速崛 起的新阶段,数字化、智能化正在深刻影响全球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建设新 型能源体系关键内容和重要抓手,数字化技术正成为驱动新型电力系统演进的核心引擎。 近年来,电力行业积极推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与电力全产业链各环节深度融合,取得诸多成就。数智 技术正赋能电网调度全链条,增强新型电力系统可观、可测、可控、可调能力。多个行业级新能源调动 运行管理平台建成,实现新能源运行、监测、分析全覆盖,推动新能源日预测准确率达到80%以上。 同时,我国成功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新能源大电网运行控制系统,助力实现数亿千瓦新能源功率快速经 济调配。国内多个亿级多模态电力行业大模型建成,为智能巡视数字运维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数据是推动电力行业数智化转型的关键要素。能源大数据是数据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能源的 生产、存储、运输、消费全过程,包含电力、煤、石油、天然气等各品类能源数据以及工商、气象、金 融、碳排放等相关数据。 当前, ...
新方法提升机器人复杂地形自主导航能力
Ke Ji Ri Bao· 2025-10-26 23:47
据悉,该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大范围户外地形、多层结构建筑及复杂废墟地形等场景,且已在仿真、真实 场景实验中通过验证。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而在局部层,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迭代几何评估方法,用于规划该层的精细运动。它通过模拟机器人在 重力作用下接触地面的过程,高效估计机器人构型稳定性。 与此同时,研究团队将构型稳定性估计融入路径搜索算法,从而生成安全、平滑的局部路径,并解决传 统方法建模不精准、计算效率低等问题,大幅降低机器人底盘侧翻、托底等运行风险,显著提升复杂地 形穿越成功率。 针对这一难题,研究团队提出一套实时多层级地形感知路径规划框架,突破传统分层规划框架的局限, 通过在全局层与局部层同步引入地形信息,确保安全可靠导航。 其中,研究团队在全局层构建出基于正态分布变换的隐式地图表示方法,巧妙地平衡了地形表示的细节 与大规模场景的覆盖。基于此,研究团队实现了地形分析、通行风险评估及可通行性估计,并适配到寻 路算法,在提高地形分析可靠性的同时显著提升了全局路径规划速度。 路径规划是地面移动机器人自主作业核心基础。在崎岖地形自主导航中,机器人需实时感知邻近空间的 地形信息并进行路径规划,然而传统方法存在地图表征效 ...
破解水处理难题——“算法驭水”更环保更高效
Ke Ji Ri Bao· 2025-10-26 23:47
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衡益分析,水处理技术在低碳化与资源化领域的协同突破,关键在于与智能化 技术的深度融合。这意味着水处理技术的转型升级需从追求单一技术点的革新,转向依靠智能化实现系 统级优化。 传统水处理过程常依赖现场经验和人工计算,存在高能耗、高物耗、低效率问题。人工智能水务系统能 够依据水质、水量以及工艺条件等因素的动态变化进行智能决策和调控,对推动水处理行业从"经验治 水"迈向"算法驭水"具有重要意义。 "水处理技术在低碳化与资源化领域的协同突破,关键在于与智能化技术的深度融合。"日前,在第Y12 次香山科学会议上,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衡益分析,这意味着水处理技术的转型升级需从追求单一 技术点的革新,转向依靠智能化实现系统级优化。 全链条赋能水处理过程 污水处理与再利用是实现水资源开源增量的重要途径。然而,水处理行业正面临绿色低碳转型的重大挑 战。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王威说,污水本身具有重要资源属性,但传统处理过程常常会耗散污水中的多 种能量,还将某些资源转化为温室气体,且需额外投入能量和物质。这使传统水处理系统成为隐形 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大户"。 在衡益看来,下一代水处理技术应在低碳降耗工艺、资源 ...
俄开发出分析机器翻译错误的应用程序
Ke Ji Ri Bao· 2025-10-26 23:43
研究团队对主流在线翻译服务和商用神经网络的译文进行了分析。针对每份译文都生成了详细报告,任 何指标得分较低的句子都会自动标亮以供进一步分析。部分翻译工具在词汇匹配度方面表现良好,但所 有参与测试的系统在翻译复杂语法结构时都遇到了困难。 机器翻译在提升文字处理效率的同时,不稳定的翻译质量成为文字处理的一大困扰。尽管有各种特殊指 标可用来分析和改进这类翻译错误,但低效的校准能力无法满足需求。俄罗斯苏尔古特国立大学日前宣 布,该校科学家开发出一款能够分析机器翻译错误的应用程序,有助于提升机器翻译质量。 该在线翻译分析程序能提供比普通标准方法更深入、更多维的分析结果。该校硕士亚罗斯拉娃·巴库缅 科表示:"许多评估指标,尤其是双语评估替换指标,通过统计短语字面匹配度进行评估,可能会呈现 出片面结果。而我们的发明解决了这一问题。它能进行综合分析,在句法和语义传达层面发现翻译的薄 弱环节。"巴库缅科表示,该程序不仅能评估词汇的匹配度(选词准确度),还能评估语义准确度(意 义传递是否正确)和句法结构的正确性(句子构建是否规范)。与同类工具相比,其主要优势在于将多 种评估方法整合到一个自动化工具中。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该 ...
创新中国开启关键五年——“十五五”科技坐标解读之一
Ke Ji Ri Bao· 2025-10-26 23:42
刚刚闭幕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 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一个重要政治优势。 从1953年至今,15个五年规划(计划)见证着中国从一穷二白到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引领我国科技事 业取得长足发展,成为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科技大国。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也是科技强国建设承上启 下、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 力",为我国未来科技创新事业的关键五年擘画了新蓝图、锚定了新坐标。 自主创新的"关键推力" 五年规划是我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定盘星",也是我国科技事业"接力式"进步的"关键推力"。 "五年规划作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经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显著政治优势,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科 技创新起到了方向指引、集聚动能、破解时代发展难题的战略性引领作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 究院党委书记刘冬梅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 ...
超小型半导体器件助芯片稳压滤噪
Ke Ji Ri Bao· 2025-10-26 23:42
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DO)是芯片内部的"稳压心脏",可为不同功能模块提供干净、稳定的电源。韩国 蔚山科学技术院的研究团队研发出一种超小型混合LDO,有望显著提升先进半导体器件的电源管理效 率。它不仅能更稳定地输出电压,还能滤除噪声,同时占用更少的空间,为人工智能、6G通信等领域 的高性能片上系统提供了新方案。相关成果发表于新一期《IEEE固态电路期刊》。 新型LDO另一个主要优势在于其尺寸。它无需外接电容,采用28纳米CMOS工艺制造,芯片面积仅为 0.032平方毫米,大大节省了空间。团队称,传统混合LDO往往依赖大型电容来平滑数模转换,这限制 了其在高密度片上系统中的应用。新设计通过无缝的数模转换过程,既缩小了体积,又提高了能效。 新型LDO采用了模拟与数字电路融合的混合设计,兼具两者优势,即便在电流需求急剧变化时,也能 确保电压稳定供应。例如,当智能手机启动大型游戏时,能确保稳定的电力输送,并有效阻止电源中不 必要的噪声。 此次研发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采用了先进的数模转换方法与局部接地生成器技术,两者协同工作,实 现了卓越的电压稳定性和噪声抑制。实验数据显示,在电流快速波动达99毫安的情况下,芯片电压纹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