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创新药出海
icon
Search documents
财经观察:中国创新药“出海”有哪些看点?
Huan Qiu Shi Bao· 2025-07-10 22:53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杨沙沙】编者的话: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等外媒报道,中国生物科技正迎 来"DeepSeek时刻"。今年以来,中国创新药企巨额"出海"BD(Business Development,商务拓展)交易 频现,其中沈阳三生制药5月宣布向辉瑞授予公司自主研发的突破性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SSGJ-707 在全球(不包括中国内地)的开发、生产、商业化权利,其12.5亿美元首付款创下最高纪录。以前,中 国药企被认为"内卷"严重且缺乏创新性,但从去年年底至今,中国创新药企业出海BD形成了一个高 潮。从引进海外知识产权,到现在反向输出,中国创新药企引起全世界关注。中国从何时开始在制药领 域发力?目前处于哪个梯队?未来中国药企还有哪些增长点? " 有点像国产手机或是电动汽车 " 《华尔街日报》援引生物医药行业研究机构DealForma的数据说,2020年中国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医药 交易中占比不足5%,而到2024年这一比例已上升至近30%。 "这个比例非常可观。"位于硅谷的全球医药创新资本(H7 BioCapital)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李梦遥告诉 记者,包括信达、百济神州等中国药企,在海外布局成绩 ...
【大涨解读】医药:海外制药巨头豪掷百亿美金收购创新药,国内政策力度也在加强,业绩也有望持续改善
Xuan Gu Bao· 2025-07-10 03:14
Market Overview - The pharmaceutical sector experienced a significant surge on July 10, with stocks such as Seer Medical, Lianhuan Pharmaceutical, and Kangchen Pharmaceutical hitting the daily limit [1] - Seer Medical recorded a price of 25.61 with a rise of 10.01%, Lianhuan Pharmaceutical reached 13.62 with a 10.02% increase, and Kangchen Pharmaceutical was at 40.68 with a 10.01% gain [2] Key Events - Merck, a major U.S. pharmaceutical company, announced its intention to acquire UK-based Verona Pharma for approximately $10 billion to enhance its product lin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3] - Former President Trump threatened to impose a 200% tariff on pharmaceuticals, although this may not take effect immediately, allowing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a one-year buffer [3] - The National Healthcare Security Administration and the 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released measures to support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drugs, including 16 initiatives to enhance support for R&D and encourage clinical application [3] Institutional Insights - The trend of Chinese innovative drugs entering international markets is expected to grow over the next 3-5 years, driven by improved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and profitability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which will enhance industry valuation levels [4] - The upstream raw material drug sector has seen a valuation adjustment, now positioned at relatively low levels, with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GLP-1 products expected to drive growth in upstream peptide raw materials [4] - As the mid-year reporting period approaches, performance metrics will become a focal point for the market, with expectations for continued improvement in innovative drugs and their supply chains [4]
药品产业链周度系列(七):借船or造船,中国创新药全球竞风流-20250709
Changjiang Securities· 2025-07-09 09:14
丨证券研究报告丨 行业研究丨专题报告丨医疗保健 [Table_Title] 药品产业链周度系列(七) 借船 or 造船,中国创新药全球竞风流 报告要点 [Table_Summary] 近年来,中国药企原研能力持续增强,越来越多高质量的创新成果频频登上国际舞台,推动国 产创新药加速"出海"。当前主要有"造船出海"和"借船出海"两种路径:在"造船出海"方 面,百济神州和传奇生物通过自主开展海外临床试验并成功获得 FDA 上市批准,实现了关键性 突破;在"借船出海"方面,BD 授权和 NewCo 模式逐步成为中国 Biotech 企业实现早期管线 价值转化、对接国际资源、降低全球化风险的关键路径,相关交易金额与频次持续攀升,标志 着中国创新药正加速走向全球,带动创新药企实现价值跃升。 分析师及联系人 [Table_Author] 彭英骐 徐晓欣 张楠 万梦蝶 刘长洪 SAC:S0490524030005 SAC:S0490522120001 SAC:S0490524070006 SAC:S0490525050001 SFC:BUZ392 请阅读最后评级说明和重要声明 %% %% %% %% research.955 ...
寂静的战场:中国创新药迎“爆款”竞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季媛媛 上海报道 聚光灯下,生物医药的舞台正经历一场无声的巨变。当单克隆抗体、疫苗和重组蛋白——这些曾叱咤风 云的"老牌明星"——在2020至2025年间维持着8%至16%的稳健步伐时,舞台的另一侧,细胞与基因治 疗(CGT)、双特异性抗体(双抗)和抗体偶联药物(ADC)如同横空出世的"超级新秀",以30%到 71%的惊人增速狂奔,将前者远远甩在身后。 这不仅是数字上的巨大差异,更是创新药领域一条严酷法则的直观体现:正确的方向选择,远比盲目冲 刺更能决定企业的命运。当传统生物医药的黄金时代逐渐沉淀为平稳的河流,新兴疗法的快车已轰鸣着 驶入指数增长的快车道,留下抉择失误者在扬尘中望尘莫及。 "几万个潜在靶点,散落如星河。最终能化作获批药物的,寥寥无几;而能成为'重磅炸弹'、真正改变 市场的,更是凤毛麟角。"信达生物制药集团创始人俞德超,在近日一场汇聚了行业顶尖头脑的"好望角 科学沙龙"上,声音沉稳却字字千钧。这位深谙创新药研发险滩暗礁的掌舵者,一语道破了行业的华丽 表象,直指其残酷内核。 俞德超的目光扫过台下凝神的面孔,继续剖析,"投入巨资,筛选一百个靶点?最终能跑出来的药物, 或许只有五六 ...
港股创新药ETF(159567)换手率超30%,荣昌生物涨超4%,机构:全年维度创新药作为医药板块的投资主线不会变化
6月25日早盘,港股集体上涨。截至发稿,恒生指数涨0.83%,恒生科技指数涨1.15%。 相关ETF方面,截至发稿,港股创新药ETF(159567)涨0.97%,换手率超30%,成交额快速突破7亿 元,盘中交投活跃。成分股中,荣昌生物涨超4%,云顶新耀涨超2%。 港股创新药ETF(159567)紧密跟踪港股通创新药指数(987018),该指数反映港股通生物科技产业上 市公司的运行特征。 消息面上,据证券时报,近一个月以来,中国创新药企对外授权巨额交易捷报频传。先是三生制药公布 了一项总金额超60亿美元的对外授权BD(商务拓展)大单,其12.5亿美元首付款创下此前最高纪录; 紧接着是石药集团宣布与阿斯利康订立战略研发合作协议,总金额达53.3亿美元。三生制药、石药集团 的巨额BD交易大单,让外界看到了中国创新药产品的价值,也使得"中国研发,海外授权"的创新药发 展逻辑被广泛认可,中国创新药行业的角色正在实现从"跟随者"到"参与者"乃至"贡献者"的跨越式发 展。 爱建证券表示,短期市场风险偏好下行,抓住国内市场的"硬科技"和"强刚需"。我们看好中国创新药出 海的产业趋势,继续维持全年医药科技牛市的判断,重点跟踪A ...
巨头“扫货”中国创新药!石药集团、阿斯利康签下BD大单,总额超53亿美元
Ge Long Hui· 2025-06-13 13:01
中国创新药盘后传来重磅利好。 今年以来,创新药迎来一波牛市行情,石药集团的股价近5个月累计涨超102%,市值更是一举突破了千亿港元。 盘后,石药集团宣布,与全球生物制药巨头阿斯利康签订战略研发合作协议,双方将利用石药集团的AI引擎双轮驱动的高效药物发现平台,开发新型口服 小分子候选药物。 根据协议,石药集团将获得1.1亿美元预付款,并有机会获得高达16.2亿美元的研发里程碑付款和36亿美元的销售里程碑付款,以及基于产品年净销售额的个 位数销售提成。 今日,石药集团跌2.32%,最新报8.84港元/股,总市值1018.21亿港元。 53.3亿美元大单 今年早些时候,阿斯利康还宣布,将在北京投资25亿美元建立一个研发中心,以重建第二大市场对其的信任。 BD总金额超500亿美元 这也是进入6月以来,石药集团官宣的第二笔BD交易。 5月30日,石药集团曾预告,正与多家独立第三方就三项潜在授权合作进行磋商,涉及若干产品的开发、生产及商业化授权与合作。 这些产品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抗体药物偶联物(EGFR-ADC)以及由集团技术平台开发的其他药品。 合作内容为石药集团将为为阿斯利康所选定的多个靶点发现具有多适应症疾病治疗 ...
53亿美元!14倍价差!中国创新药,正在重构国际化新规则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季媛媛 上海报道 6月13日,本土创新药企接连宣布了两项重大举措,在全球医药创新的版图上标注了自己的位置。 一方面,阿斯利康宣布与石药集团达成战略研究合作。双方将聚焦高优先级靶点,合作推进新型口服候 选药物的发现和开发,这些药物有望治疗更多适应证疾病。 根据协议,阿斯利康与石药集团同意为多个靶点发现和开发具有多种慢性疾病治疗潜力的临床前候选药 物,包括一种用于免疫疾病的临床前小分子口服疗法。 事实上,在5月30日,石药集团就发布公告称,正与多家独立第三方就三项潜在授权合作进行深入磋 商,其中涉及核心产品EGFR-ADC的开发、生产及商业化权益。此次与阿斯利康的合作正是此前预告的 三项合作中的其中之一。 另一方面,亿帆医药(002019)高调宣布,创新药Ryzneuta(通用名:艾贝格司亭α注射液,国内商品 名:亿立舒,海外商品名:Ryzneuta )在美国市场终端定价为4600美元/支。而在2023年,Ryzneuta 正 式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 的上市批准,用于治疗肿瘤患者在接受抗癌药物后出现的中性 粒细胞减少症。 公开信息显示,亿立舒在我国已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定价为 ...
从FDA拒绝,到超500亿美元爆单全球!中国创新药十年逆袭之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2 13:30
作 者丨季媛媛 闫硕 周亦洋 编 辑丨林虹 张星 图 源丨AI 凌晨两点,波士顿海港区会议中心,落地窗外的大西洋漆黑如墨。 而就在七年前,同样在波士顿,一个深夜来电曾击碎过王黎的幻想——当中国药企兴冲冲捧着实验室成果走向世界 时,国际监管机构冰冷的质疑往往成为第一道致命冰墙。 冰封航线 2018年寒冬,彼时尚任跨国药企研发骨干的王黎接到国内一家新兴生物技术公司创始人的越洋电话。电话那头声音沙 哑:"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拒绝安排会议……他们说试验设计不符合国际规范。" 这不是孤例。当中国药企怀揣创新药勇闯深海,却在三个暗礁前接连触底: 临床试验设计如同闭门造车。某明星抗癌药一期数据惊艳,却在FDA审查中漏洞百出。"不是数据本身不行",一位曾 深度参与早期项目的CRO(合同研究组织)负责人回忆,"是我们根本不懂游戏规则,不知道FDA审评员真正关心什 么、疑虑什么。" 专利布局更成致命伤。某明星抗肿瘤药物license-out谈判临门一脚时,国际大厂突然亮出杀手锏——核心化合物专利 存在地域保护漏洞,交易瞬间冻结。"从立项之初,企业是否就将全球市场作为靶点,是否建立了贯穿药物全生命周期 的全球知识产权战 ...
美法院推翻特朗普关税政策,港股生物医药板块集体上扬
Guan Cha Zhe Wang· 2025-05-29 10:43
关税"紧箍咒"松绑,成为今日医药股启动的导火索。当地时间5月28日,美国国际贸易法院作出一项具 有里程碑意义的裁决:认定特朗普政府时期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实施的"解放日"关税政策属于 总统越权行为,并颁布永久禁令。 法院在判决书中明确指出,美国宪法赋予国会规范贸易的专属权力,总统无权以经济安全为由僭越这一 权力框架。这一裁决源于自由正义中心代表五家受关税冲击的美国小企业提起的诉讼,也是对该关税政 策的首次重大司法挑战。其影响立竿见影——长期悬于中国医药企业海外拓展之路上的政策不确定性显 著降低,市场对全球贸易摩擦升级的忧虑大幅缓解。 5月29日,港股生物医药板块今日集体上扬,药明生物(02269.HK)、君实生物(01877.HK)再涨超 9%,领涨板块;药明康德(02359.HK)、康龙化成(300759.HK)、凯莱英(06821.HK)及泰格医药 (03347.HK)同步上涨4%-5%。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与此同时,中国创新药企的"出海"模式正经历质的飞跃。2025年第一季度License-out(对外授权)交易 呈现"井喷"态势:累计达成41起交易,总金额高达369. ...
恒瑞医药港股上市首日盘中涨超29%,A500ETF基金(512050)飘红,机构:中国创新药出海的全球竞争优势正在凸显
Group 1 - A-shares' three major indices turned positive, with the pharmaceutical sector showing overall positive sentiment on May 23 [1] - A500 ETF (512050) rose by 0.21% with a trading volume exceeding 1.1 billion yuan and a turnover rate over 7% [1] - Leading pharmaceutical stocks such as Tigermed, Kelun Pharmaceutical, Betta Pharmaceuticals, and CR Medical collectively strengthened, with Tigermed rising over 6% [1] Group 2 - China's innovative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are increasingly demonstrating global competitive advantages, particularly in overseas License-out transactions [2] - The emergence of the NewCo model has helped original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address challenges related to financing, monetization, and R&D risks [2] - Recent policy adjustments, including optimization of centralized procurement rules and increased support for innovative drugs, signal a favorable regulatory environment for the industry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