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双抗药物
icon
Search documents
创新药ETF(517110)涨超1.6%,政策支持与海外突破或驱动行业景气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7-11 03:26
消息面上,国家医保局联合国家卫健委于7月8日发布《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16条 全链条支持政策,包括加速创新药研发与支付体系完善,并同步推进首版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制 定,为高价值创新药开辟多元支付通道。同期,本土药企国际化取得突破,迪哲医药自主研发的舒沃替 尼获FDA批准上市,成为首个在美获批的EGFRexon20insNSCLC国创新药;康方生物双抗ADC药物 AK146D1也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此外,石四药集团、以岭药业等多家企业创新药临床试验于7月7日 密集获批,涉及肺动脉高压、重症肌无力及辅助生殖等领域,推动精准治疗方案优化。 信达证券指出,医药生物行业近期创新药行情持续火热,主要受益于政策支持与海外交易催化。国家医 保局联合卫健委发布《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首次明确增设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 录,重点纳入临床价值显著的创新药,同时完善医保目录调整机制,对创新药支付体系具有划时代意 义。此外,阿斯利康拟以150亿美元收购Summit旗下PD-1/VEGF双抗药物AK112的潜在交易,进一步推 升市场对PD-1/L1双抗及多抗资产的关注度。化学制药子板块表现突出,周涨幅 ...
医药生物买全球最好的中国创新药
Tianfeng Securities· 2025-06-24 12:14
分析师 杨松 SAC执业证书编号:S1110521020001 分析师 曹文清 SAC执业证书编号:S1110523120003 联系人 刘一伯 证券研究报告 2025年06月24日 医药生物 买全球最好的中国创新药 作者: 1 行业评级: 上次评级: 强于大市 强于大市 维持 ( 评级)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行业报告: 行业专题研究 买全球最好的中国创新药:见证中国医药产业变迁,在部分领域先拔头筹 ◆ 突破性疗法梳理: (1)厚积薄发:创新药的发展离不开坚实的产业基础、政策扶持和资本支持。以2024年全球药物销售额计算,Keytruda和司美格鲁肽以 294.82亿美元和292.96亿美元分居前2位;ADC市场销售额也呈快速增长趋势。从主流产品来看,下一代国产免疫疗法(如PD-1/VEGF)、 减重药物、及ADC已经展露其锋芒。中国创新药的工程化改造持续突破,见证了中国医药产业变迁。回溯发展历程、CXO所带来的产业 基础、正确的政策扶持、大力的资本支持,为创新药高速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活水。 (2)小有成就:中国的创新药到底发展到了哪一阶段?距离国际领先水平还有多远?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认 ...
2025或是国产创新药三大元年起点!年中催化频至?
Sou Hu Cai Jing· 2025-06-18 01:29
2025年以来,伴随国产创新药板块迎来AI赋能、商保建立、扭亏为盈、出海破纪录等多重产业趋势,吸引了较多市场关注。相关机构表 明,2025年可能是创新药行业"三大元年"的起点,或标志着整个产业从技术积累迈向价值全面兑现的关键阶段。 一、长期:三大元年三重共振 (1)收入放量元年:通过医保谈判纳入医保目录的创新药,或更容易通过进院销售叠加医保支持销售放量。经过2024年医保谈判,76%的 创新药产品获批进入加速销售通道,医保覆盖范围扩大让更多患者用得起新药。同时,国内创新药新品审批速度创下纪录——仅5月29日就 批准了11款全新药物上市,政策绿灯让药企研发成果更快转化为真金白银的收入。 图:历次医保目录谈判梳理 (信息来源:申万宏源;截至20241231) (2)盈利跨越元年:创新药行业存在研发投入大、研发周期长的特点,相关机构梳理一款创新药从研发到上市需要经历8-10年。因此,一 家创新药企成立初期盈利需要承受较大压力。然而,中国创新药行业自2015年起步以来,过去十年持续投入研发的企业开始批量跨过盈亏 平衡点。 创新药企盈利的背后是双重助力:一方面是"开源",对外授权带来高额首付款(2025年一季度交易额已 ...
药企革新时刻:巨头转身,创新者淘金
广州知识城,恒瑞医药研发基地的外墙在阳光下泛着光。步入大门,走廊一侧的生产车间内,高度智能 化的生产线悄然运转,机械臂精准分装药品,整个车间鲜见工作人员身影。而在墙上的场地图却显示, 更多区域将作为预留区。 巨头转身 根据Wind数据,截至2025年6月16日,恒瑞医药在A股的市值为3552亿元人民币,在港股的市值为3884 亿港元。尽管市值依旧庞大,但公司面临市场波动的挑战。成立于2010年的后起之秀百济神州在近几年 紧咬其后。 时光回溯至2020年末,恒瑞医药市值一举突破6100亿元大关,傲然屹立于A股医药板块之巅。然而,在 荣耀的光辉之下,暗影悄然浮现。那一年,药品集采的巨斧劈开仿制药的黄金时代。恒瑞医药,这个以 仿制药起家的行业巨头,自2020年国家药品集采政策全面实施以来,其入围集采的药品价格普遍遭遇了 大幅度的下调。 "预留区域可用于快速扩产。同时,工厂正在建设mRNA生产线,承接mRNA肿瘤疫苗项目,负责一 期、二期临床样品生产。" 一位恒瑞医药研发基地负责人员对记者介绍道。 当仿制药市场的价格战持续挤压利润空间,"以仿养创"的传统模式已难以为继。有行业数据显示,近三 年已有超过60%的仿制药企 ...
从FDA拒绝,到超500亿美元爆单全球!中国创新药十年逆袭之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2 13:30
作 者丨季媛媛 闫硕 周亦洋 编 辑丨林虹 张星 图 源丨AI 凌晨两点,波士顿海港区会议中心,落地窗外的大西洋漆黑如墨。 而就在七年前,同样在波士顿,一个深夜来电曾击碎过王黎的幻想——当中国药企兴冲冲捧着实验室成果走向世界 时,国际监管机构冰冷的质疑往往成为第一道致命冰墙。 冰封航线 2018年寒冬,彼时尚任跨国药企研发骨干的王黎接到国内一家新兴生物技术公司创始人的越洋电话。电话那头声音沙 哑:"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拒绝安排会议……他们说试验设计不符合国际规范。" 这不是孤例。当中国药企怀揣创新药勇闯深海,却在三个暗礁前接连触底: 临床试验设计如同闭门造车。某明星抗癌药一期数据惊艳,却在FDA审查中漏洞百出。"不是数据本身不行",一位曾 深度参与早期项目的CRO(合同研究组织)负责人回忆,"是我们根本不懂游戏规则,不知道FDA审评员真正关心什 么、疑虑什么。" 专利布局更成致命伤。某明星抗肿瘤药物license-out谈判临门一脚时,国际大厂突然亮出杀手锏——核心化合物专利 存在地域保护漏洞,交易瞬间冻结。"从立项之初,企业是否就将全球市场作为靶点,是否建立了贯穿药物全生命周期 的全球知识产权战 ...
创新药持续火爆,“吃药”行情后市怎么看?
Di Yi Cai Jing· 2025-06-09 13:09
Core Viewpoint - The current "medication" market rally is distinct from previous ones, with leading gains concentrated in innovative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particularly strong performance in the Hong Kong stock market [1][2] Group 1: Market Performance - On June 9, both Hong Kong and A-share innovative pharmaceutical sectors saw significant gains, with the Hang Seng Innovative Drug ETF rising by 4.08% and the Hong Kong Stock Connect Medical ETF increasing by 4.25% [3] - Notable individual stock performances included 3SBio (01530.HK) reaching a peak of 22.5 HKD, just shy of its historical high, and a 260% increase in its stock price since February [3] - The A-share innovative drug index rose by 31.5% and the Hong Kong innovative drug index surged by 61.54% since April 9, with several stocks doubling in value [4] Group 2: Catalysts for Growth - The surge in innovative drug stocks is attributed to multiple factors, including recent approvals for 11 innovative drugs from eight companies and promising clinical data for major diseases [5] - The upcoming 2025 ASCO annual meeting will feature 73 research studies from China, a 30% increase from the previous year [5] Group 3: Long-term Positive Factors - Many leading companies are approaching breakeven points, with significant revenue growth reported, particularly for Ascentage Pharma (332.31% growth) [7][8] - The overseas licensing deals have seen substantial increases, with a record-breaking deal of 6.05 billion USD for 3SBio's drug rights to Pfizer [9] - The overall licensing-out transactions in the innovative drug sector have surged, with 41 transactions in Q1 2024 alone, totaling 36.93 billion USD [9] Group 4: Policy Support - Recent policy changes are favorable for innovative drug companies, including optimized centralized procurement policies and increased support for innovative drugs in government reports [10] - The 2024 government work report includes 38 new innovative drugs in the medical insurance catalog, the highest ever, with plans for further optimization in 2025 [10] Group 5: Market Outlook - The valuation of the pharmaceutical sector remains relatively safe compared to other growth industries, with a current TTM P/E ratio of 27.1 times [11] - Some analysts suggest that the innovative drug sector is transitioning from following to leading in the global market, indicating a new era for domestic innovation [11] - However, there are concerns about potential short-term volatility due to rapid price increases and profit-taking by investors [11]
国产创新药厚积薄发 头部企业将主导行业变革
Zheng Quan Ri Bao· 2025-06-04 17:32
美国当地时间5月30日至6月3日,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在美国芝加哥举行。该年会上,有70余项中国原 创研究成果入选,中国专家的发言数量再创新高。在此背景下,中国创新药备受资本市场关注。 国产创新药获认可 本报记者 何文英 方正证券创新药高级分析师李霁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创新药企的商业模式获得市场广泛认可, 究其原因,第一是相关龙头公司纷纷进入盈利阶段;第二是相关企业研发管线爆发,大额的BD(Business Development,即资 源整合)交易层出不穷,切实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回报,因此创新药进入系统性拔高估值阶段,市场开始给予创新管线更多 估值溢价。" 上市公司积极布局 受益于国产创新药的认可度提升以及BD大单涌现,上市公司在创新药领域的布局也受到投资者的高度关注。 湖南华纳大药厂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自主研发的中药1.1类创新药乾清颗粒已完成Ⅱ 期临床试验,Ⅲ期临床试验相关筹备工作全面启动。公司持股的上海致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具有全新结构的新型抗 抑郁药ZG-001胶囊,拟用于治疗成人伴有自杀意念或行为的重性抑郁障碍。 ...
深度|不到21亿美元出售的国产创新药,又被跨国药企百亿美元拿下,谁赚了?
Di Yi Cai Jing· 2025-06-03 12:02
北京时间6月2日晚,两家跨国药企百时美施贵宝(BMS)和BioNTech达成的一笔交易,潜在交易总额 达到111亿美元,在医药圈"炸开锅",这不仅仅是PD-L1/VEGF双抗行业诞生的又一笔重磅交易,而且涉 及的产品,还是半年多前,从中国生物科技企业中收购而来,彼时的潜在交易总额不超过21亿美元。 相比之下,中国创新药卖亏了吗?在国产创新药企对外授权交易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这再度引发市场 关注。 在与普米斯生物的交易中,BioNTech给出的预付款加起来8.55亿美元,但从百时美施贵宝拿到的预付 款,已高达15亿美元。可以说,BioNTech是低买高卖,做到了稳赚不赔。 BNT327是一款抗PD-L1/VEGF双特异性抗体,该药正在开展多项三期临床试验中,受试者已超过1000 名患者,这些试验包括针对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以及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的全球性三期试验,这些试验 具有注册潜力。同时,该药计划于2025年底前启动针对三阴性乳腺癌的全球性三期试验。 BNT327并非BioNTech自主开发的药物,最早是中国生物科技企业研发的创新药,BioNTech通过分两次 进行收购。 第一次收购,发生于2023年11月,彼 ...
美法院推翻特朗普关税政策,港股生物医药板块集体上扬
Guan Cha Zhe Wang· 2025-05-29 10:43
关税"紧箍咒"松绑,成为今日医药股启动的导火索。当地时间5月28日,美国国际贸易法院作出一项具 有里程碑意义的裁决:认定特朗普政府时期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实施的"解放日"关税政策属于 总统越权行为,并颁布永久禁令。 法院在判决书中明确指出,美国宪法赋予国会规范贸易的专属权力,总统无权以经济安全为由僭越这一 权力框架。这一裁决源于自由正义中心代表五家受关税冲击的美国小企业提起的诉讼,也是对该关税政 策的首次重大司法挑战。其影响立竿见影——长期悬于中国医药企业海外拓展之路上的政策不确定性显 著降低,市场对全球贸易摩擦升级的忧虑大幅缓解。 5月29日,港股生物医药板块今日集体上扬,药明生物(02269.HK)、君实生物(01877.HK)再涨超 9%,领涨板块;药明康德(02359.HK)、康龙化成(300759.HK)、凯莱英(06821.HK)及泰格医药 (03347.HK)同步上涨4%-5%。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与此同时,中国创新药企的"出海"模式正经历质的飞跃。2025年第一季度License-out(对外授权)交易 呈现"井喷"态势:累计达成41起交易,总金额高达369. ...
港股医药股为什么涨疯了
Zhi Tong Cai Jing· 2025-05-26 09:26
不仅如此,创新药板块同时还处于低估值以及内外资从极低配置提高的过程。实际上在三生制药的大合 同披露前1个月,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涨幅已经接近20%,在三生的合同之后,吸引了更多的关注,推动 该指数延续上涨4%。如果复盘医药板块的表现,包括信达生物,康方生物等,随着药物试验的进展, 年内最多也有翻倍涨幅。 这一现象背后,是技术突破、估值修复、资金共振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一、创新药出海破局,研发 实力获全球认可中国药企正从"仿制跟随"向"创新主导"加速转型,一系列国际授权合作便是最好的证 明。2025年以来,多个重磅合作协议接连落地: 中国创新药海外授权交易增长趋势的背后,是中国药企从"仿制跟随"向"创新主导"的转型,背后是极致 的内卷带来竞争力的提升,比如中国创新药研发成本仅为美国的1/3,临床试验周期缩短30%。德琪医 药成立AI部门后,其卵巢癌药物研发周期缩短40%科济药业借助AI优化CAR-T细胞疗法,临床试验患者 应答率提升至78%。 CAR-T、ADC(抗体偶联药物)、双抗等前沿领域,中国已涌现多个"同类最优"产品。康宁杰瑞的双抗平 台、科伦博泰的ADC技术、和铂医药的全人源抗体平台,这些"硬核科技"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