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开盒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严惩“开盒”,给隐私“上锁”
今年3月,一则"13岁未成年人开盒孕妇"事件引发热议,把"开盒"一词推上风口浪尖。 提到"开盒",不少人会想起"人肉搜索"。二者有哪些关联和不同? 何为"开盒"?即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手段,搜集并公开他人姓名、身份证号、住址、联系方式等敏感信 息,目的多为煽动网络暴力、诽谤攻击或谋取利益。 5月底,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要求强化"开盒"问题整治工作。"开盒"屡禁不止,根源在哪?网友该如 何给个人隐私数据"上锁"?记者进行了采访。 "开盒"网暴,为何"防不胜防"? 一天醒来,手机被无数条恐吓电话和私信"轰炸",家住北京的插画师小蔡意识到:自己被"开盒"了。 "这些信息来自不同的账号,大多是新注册的,IP地址都一样,拉黑一个,又来了10个。"小蔡说,"我 几年前发布的动态也被翻出来,在一个我不知道的群里被辱骂造谣,然后又截图发给我;对方甚至晒出 我家地址,威胁绑架。" 而这一切的发生,不过是因为小蔡曾在群聊里为另一位被这名"开盒者"攻击过的网友抱不平。弄清原委 后,小蔡报了警。经过警方介入,对方终于消停。 回想起与"开盒者"对抗的这段经历,小蔡心有余悸:"我完全不认识他,和他也没有过任何利益纠纷。 他'开盒'我,仅仅因 ...
给“开盒”上锁是平台的能力试金石
经济观察报· 2025-05-28 06:36
平台要意识到,网暴治理不应只是面对监管要求的虚应故事, 更应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治理自觉。平台没有当甩手掌柜 的权利,也没有做稻草人的余地,因为这不是附加义务,而是 关于平台未来生态的生死命门。 作者:佘宗明 封图:图虫创意 此前,很多平台已上线一键开启"防暴模式"。此次中央网信办发布通知后,抖音快速发布了治理规 则,明确将可能诱发"网暴""开盒"等事件信息纳入"争议"热点研判处置,在流量激增期对存在不当 行为或争议的事件当事人启动适度降热和"冷静"机制。接下来,要更有效地反网暴,还需各平台继 续多走几步。 前两天媒体就报道了一起维护未成年人权益典型案例——高中女生被同学造黄谣,平台被判赔 8000元,原因就是涉事平台在接到投诉后放任侵权信息传播数万次。这次专项治理中3家大型平台 被处罚,同样是因为处置不力。 一直以来,许多平台都将内容池的丰富度和内容质量作为内容生态治理的关键指标。可以预见的 是,随着网暴频现已触及大众容忍阈值,提升防止"开盒挂人"等网暴行为在平台治理中的优先级, 对平台来说势在必行。随之而来的要求是,平台反网暴节奏必须从运动式清理转向常态化治理。 对于开盒挂人行为,平台不能止于尽到"通知 ...
唤醒平台治理责任,斩断网络“开盒”黑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8 04:31
编 辑丨王俊 中国互联网苦"人肉搜索"久矣,在大数据时代下又演变成了"开盒"黑灰产业。 5月19日,无辜路人驾车意外拖行猫咪被诬虐猫,数小时内大量个人信息和不实抹黑谣言在网 络传播。甚至参与"开盒"新闻曝光的媒体记者、接受央媒采访的司法系统人士也被报复性"开 盒"。近日,中央网信办专门印发通知,从阻断"开盒"信息传播、完善预警机制、加大惩治力 度、优化保护措施、加强宣传引导等多个维度打出一套组合拳,督促各地网信部门、各网站 平台进一步强化整治,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打击"开盒"乱象。 作 者丨张传文 监管部门的组合拳既是对公民权利的庄严承诺,更是为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夯实路基,在数 据成为核心资产的当下,更应水到渠成不断完善与之匹配的治理体系。 SFC 本期编辑 刘雪莹 21君荐读 微博、腾讯、快手、小红书、知乎、B站等,被点名要求! "网友反映强烈"!中央网信办发文 系统治理"开盒",首先需要平台抛弃以往流量为王的思路,坚决摒弃有毒流量。这背后,平 台的属性定位模糊是重要原因。平台只将自己定性为社交和信息发布,出现大的热点事件, 不去核实信息真伪,坐视甚至加剧事件的撕裂、对立或反转,成为平台玩家们的一种不谋而 ...
唤醒平台治理责任,斩断网络“开盒”黑手
此外,"盒武器"屡禁不止,平台治理"对ID不对人"的态度也难辞其咎,仅采取限流、封禁ID等手段,缺 乏对实际使用者的惩戒机制。针对"开盒"行为取证难、定罪难,平台切实配合相关部门加大打击惩治力 度,利用自身技术能力,让泄露、盗取、贩卖个人信息,以及利用个人信息开展违法犯罪活动无处遁 形。 监管部门的组合拳既是对公民权利的庄严承诺,更是为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夯实路基,在数据成为核心 资产的当下,更应水到渠成不断完善与之匹配的治理体系。 压实平台监管责任,还应从源头阻断传播渠道。"开盒"具有跨境跨平台作案的特性,其多发生在境外社 交平台和群组是事实,但个人信息和数据由国内平台企业收集,泄露后成为黑灰产链条的源头,暴露了 平台作为监管主体责任的缺失,只有堵住国内的漏洞才能有效控制中转扩散渠道。平台企业对个人信息 保护工作的透明化应进一步加强。南财合规科技研究院曾多次对头部平台App进行实测,多家企业未发 布专门个人信息保护社会报告,且披露的颗粒度都是"蜻蜓点水",个人信息在平台中"怎么存、怎么 用、怎么管",应该被进一步披露在阳光下。 中央网信办还将指导网站平台进一步升级完善防护措施,加大"开盒"风险提示力度,设置涉 ...
网信办部署加强“开盒”问题整治,坚决打击“开盒”乱象丨消费早参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5-27 23:23
丨 2025年5月28日 星期三 丨 NO.1 网信办部署加强"开盒"问题整治,要求腾讯、抖音等坚决打击"开盒"乱象 近日,中央网信办专门印发通知,从阻断"开盒"信息传播、完善预警机制、加大惩治力度、优化保护措 施、加强宣传引导等多个维度明确工作要求,督促各地网信部门、各网站平台进一步强化"开盒"问题整 治工作。同时,中央网信办召开专题部署会议,要求微博、腾讯、抖音、快手、百度、小红书、知乎、 哔哩哔哩、豆瓣等多家重点网站平台,对照通知抓好各项任务落实,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以"零容忍"态 度坚决打击"开盒"乱象。中央网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利用"开盒"等方式非法获取并公开他人个人信 息,涉嫌违法犯罪,性质极为恶劣。下一步,中央网信办将继续坚持高强度打击和高力度保护并重,着 力做好"开盒"问题整治工作。 点评:"开盒"行为严重侵犯个人隐私,扰乱网络秩序,已触及法律红线。网信办印发通知、召开会议, 督促网站平台落实责任,多维度打击"开盒"乱象,彰显了对该问题"零容忍"的决心。 NO.2 顺丰集团与上海迪士尼度假区达成战略联盟协议 5月27日,据顺丰集团官微,顺丰集团与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宣布双方达成为期数年的战略联盟协议 ...
新闻1+1丨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打击“开盒”乱象 具体怎么做?
Yang Shi Wang· 2025-05-27 22:33
央视网消息:5月27日,中央网信办对外公布对"开盒"乱象的进一步部署整治,从阻断"开盒"信息传播、完善预警机制、加大惩治力度、优化保护措施等方 面明确工作要求,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打击开盒乱象。"零容忍"的态度背后,进一步整治的具体方向和措施都有哪些?平台、法律该如何进一步发挥作用? 《新闻1+1》连线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支振锋,带来分析解读。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支振锋:第一个释放的信号是,这是动真格的,网站平台不论大小,只要涉及到对个人信息的保护,都必须依法合规经 营,要压实平台的主体责任。 还释放了一个非常关键的信息,强调处罚的这三家都是大型网站平台。正是因为大型网站平台有更强的技术能力、更大的用户规模,所以它更有法律上的责 任、社会上的责任去履行平台责任,加大监测预警,加大对涉及个人信息泄露的深度清理。 如何打击"开盒"乱象?能有什么效果? 中央网信办部署下一步工作,一是全力阻断传播渠道,二是升级完善保护措施,三是加大打击惩治力度。如果三个足额到位,它能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什么是"开盒"? "开盒"是一种新式网络暴力违法犯罪行为。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手段进行网络搜索、挖掘,搜集个人隐私信 ...
【西街观察】莫让“开盒”继续狂欢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5-27 15:24
面对个人信息接连失守,监管强化是全社会的共同期待。 近日,中央网信办专门印发通知,从阻断"开盒"信息传播、完善预警机制、加大惩治力度、优化保护措 施等多个维度,督促各地网信部门、各网站平台进一步强化"开盒"问题整治。 "开盒",即在网上曝光他人的隐私信息,也是"人肉搜索+网络暴力"的代名词。 百度"开盒"事件把大众对于信息泄露的恐惧推至台前。将一个人的信息无死角地公之于众,个人信息泄 露程度之高、危害性之大,已经远超很多人的过往认知。 除了"开盒"所带来的网络暴力,大众感触最深的还有个人信息收集的无处不在,App超范围采集的屡禁 难止,各种骚扰电话的轮番轰炸,电信诈骗的精准围猎…… 究其原因,一方面AI等技术加持,让不法分子获取个人信息易如反掌。另一方面,即便是同样的技 术,应用目的和场景大不相同,最后带来的影响也有天壤之别。 面对肉眼可见的App超采人脸识别滥用、个人信息倒卖黑灰产肆虐,以及我们可能看不到的海外社工库 的猖獗、平台治理的被动,怎样治理"开盒",归根结底是立法完善,以此形成系统化的有法可依、违法 必究。 比如,在信息收集的前端,目前个人生物信息保护的法律法规仍然相对分散。 有学者在梳理这些法理 ...
百度竟能搜出开盒广告
【#百度竟能搜出开盒广告#】#花百元开盒就能获得他人实时定位#"开盒挂人"是一种新型网络暴力违法 犯罪行为,是指不法分子恶意公开他人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码、家庭住址、社交账号等个人隐私信 息,煽动网民进行攻击谩骂。而遭遇过"开盒挂人"困扰的有公众人物也有普通民众。"开盒挂人"行为亟 待整治。记者对一些主流的网络平台进行调查暗访时也发现,网络空间仍然存在非法获取个人信息的黑 色产业链。当在百度搜索平台输入"开盒"、"专业查人"等关键词时,名为"城市猎人联盟"的网站赫然出 现。该网站页面设计简单,直接列出"业务清单",明确宣称只要用户提供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等关键信 息,付费后即可获取对应人员的实时定位、户籍档案、工作履历等详细个人资料。记者尝试与网站客服 沟通,对方表示,交易全程匿名且承诺信息准确性,交易金额根据信息敏感程度从数百元到数千元不 等。#5000元开盒全家深度信息#随后,记者在一家主流社交平台上,以"私人侦探"、"定位查人"为关键 词检索发现,尽管大量笔记明确标注"非法获取他人信息属违法行为"等警示内容,但其评论区仍存在隐 秘的招揽信息。部分账号以隐晦话术留言"有渠道"、"可解决",引导用户私聊。当 ...
用户举报“开盒挂人”需要几步?实测10款重点App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5-27 14:18
5月27日,中央网信办发文部署进一步加强"开盒"问题整治工作,称下一步将指导网站平台升级完善防护措施,加大"开盒"风险提示力度,设置涉"开盒"举 报快速入口,及时核实网民投诉举报等。当日,南都·隐私护卫队对微博、抖音、百度贴吧等10款App"网络开盒"相关行为举报渠道的便捷性进行实测。 实测结果显示,10款被测App——微博、微信、QQ、抖音、快手、百度贴吧、小红书、知乎、哔哩哔哩、豆瓣中,目前已有微博、豆瓣两家为"开盒"相关 行为专门设置了举报渠道,并在相关协议中作出说明。此举更有利于精准打击"开盒"行为,帮助受害者维权。在其他平台,与"网络开盒"行为有关的举报理 由,可选择的主要是涉网络暴力、隐私权侵犯两类。 另外,10款App的投诉举报入口均较容易便可找到,流程基本可概括为四个步骤:点击页面/账号详情-进入举报/投诉入口-选择举报/投诉原因-提交相关证 据。 具体来看,对微博内容进行投诉,在"违法信息"这一投诉类型中,可选择具体原因"开盒挂人"。该选项被列于9个具体投诉原因之首,并附有解释"通过非法 手段进行网络搜索、挖掘、搜集个人隐私信息并公开发布"。 | 违法信息 | 涉黄信息 | 时政有害信息 | ...
“开盒”明码标价 网信办点名多平台要求“零容忍”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5-27 10:58
作为一种新型网络暴力违法犯罪行为,"开盒"再一次进入监管部门视野。5月27日,北京商报记者从"网 信中国"了解到,中央网信办日前专门印发通知,从阻断"开盒"信息传播、完善预警机制、加大惩治力 度、优化保护措施、加强宣传引导等多个维度明确工作要求,督促各地网信部门、各网站平台进一步强 化"开盒"问题整治工作。进入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数据化程度越来越高,北京商报记者在调查采访中 也发现,部分网络平台仍然存在隐性的"开盒"广告,打击"开盒"黑产链已是当务之急。 明码标价的"服务" "开盒挂人"是一种新型网络暴力违法犯罪行为,是指不法分子恶意公开他人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 码、家庭住址、社交账号等个人隐私信息,煽动网民进行攻击谩骂。而遭遇过"开盒挂人"困扰的有公众 人物也有普通民众。"开盒挂人"行为亟待整治。 北京商报记者对一些主流的网络平台进行调查暗访时也发现,网络空间仍然存在非法获取个人信息的黑 色产业链。 当在百度搜索平台输入"开盒"、"专业查人"等关键词时,名为"城市猎人联盟"的网站赫然出现。该网站 页面设计简单,直接列出"业务清单",明确宣称只要用户提供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等关键信息,付费后 即可获取对应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