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文科
icon
Search documents
新华视点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需要怎样的文科人才?
Xin Hua She· 2025-07-11 09:59
新华社北京7月11日电 题:人工智能时代,我们需要怎样的文科人才?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杨湛菲、朱涵 正值2025年高考志愿填报期,有关专业选择的讨论再度升温。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文理抉 择"这一老话题又引发新讨论。从当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口号,到近两年"文科无用"等 论调,种种说法令不少考生及家长心生迷茫。 文科,还可以选择吗?高校对文科有哪些新探索值得关注?未来,我们需要怎样的文科人才? 当文科遇到AI 随着AI时代到来,高等教育正面临一场深刻的结构性变革。美国哈佛大学2024年取消了30多门秋季课 程,历史与文学类课程受冲击最大。国内高校似乎也有类似举措,一些大学撤销或合并了文科学部,停 办诸如公共事业管理、电子商务、广播电视学等人文社科专业。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与智联招聘联合发布的《AI大模型对我国劳动力市场潜在影响研究:2024》 测算了"大语言模型影响指数",结果显示,编辑/翻译、人事/行政/财务/法务指数较高,意味着其职业受 大模型影响较大。 一方面,这些职业中的一部分基础工作内容可以用大模型工具替代,同时需要从业者能够熟练使用AI 工具;另一方面,这些职业仍需要" ...
“天坑”专业大翻身?这些领域成香饽饽
第一财经· 2025-06-26 02:39
作者 | 第一财经 金叶子 2025.06. 26 本文字数:2665,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造学院正式揭牌。这是我国"世界一流建设高校"中首个合成生物学院。 近日,各省份的高考分数陆续放榜,考生和家长们进入择校选专业环节。在专业选择上,除了考生的 个人兴趣,专业的就业前景也是大家关注的重点之一。 第一财经梳理发现,一些曾经被网友们戏称为"天坑专业"(如生化环材)的专业,随着产业结构调整 早已"出坑",部分专业的就业率和起薪皆居前列。 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24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显示,材料类专业的毕业去向落实率,已跻身 本科主要专业类的前十,就业质量持续提升。 "其实'天坑'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还有一个就是专业要求太高,学起来不容易,而且一些研究型的 工作单位要求博士起步。"一位今年高考学生的家长告诉记者。 "天坑"就业率攀升 一般来说,"天坑专业"是指那些就业前景不佳、工作环境较差或市场需求不足的专业。这些专业通常 被认为在未来就业市场上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导致毕业生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 但被网友戏称的"生化环材"(生物、化学、环境、材料),更多的是因为学习难度较大、就业要求较 高。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产业 ...
中国计量大学本科招生有3大显著变化
Hang Zhou Ri Bao· 2025-06-24 02:26
最近,中国计量大学(以下简称"中量大")诞生了一位"大满贯"毕业生——他手握吉利汽车、东方 电气、欣旺达电子、蔚来汽车等8家行业头部企业offer,最终选择入职华为担任质量工程师。 这位有点"牛"的毕业生叫周星宇。作为一位退役大学生,退伍返校后,面对暂停两年的学业,他坦 言"像重新学走路"。学习上从零"啃"统计公式,实习时从零拆解产品工艺流程……凭着军人的严谨与自 律,他完成了从"跟跑者"到"排头兵"的蜕变。 回望这一路,周星宇特别感恩在大学校园里烙上"刻进骨子里的'精准度'"这一"计量人"独有的精神 底色,"我将携'计量制造'的烙印继续出发,披戴母校的光芒热烈奔跑!" 周星宇就读的质量管理工程专业,是中量大的王牌专业之一。全国首个质量本科专业、全国唯一国 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第一……一项项重磅荣誉,是对质量管理工程专业雄厚实力 的最好例证。 经过40多年的发展,中量大现已成为一所以计量测试、质量标准、检验检疫为办学特色的高等院 校,学校专业建设呈现"百花齐放"的姿态:拥有浙江省一流学科9个、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6个,国家 级一流专业18个、国家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 ...
市教育考试院公布2025本科各批次录取控分线 录取形势如何 志愿如何填
Jie Fang Ri Bao· 2025-06-24 01:57
记者 李蕾 考生在填报本科阶段志愿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市教育考试院有关负责人表示,填报本科阶段 志愿需要注意三点:首先要充分了解高校的办学水平、优势专业,结合自身的学科特长、兴趣爱好,选 择心仪的招生院校和专业进行填报。填报前要特别关注相关院校的《招生章程》,注意学校的办学性 质、办学地点,以及招生专业对政治面貌、单科成绩、外语语种、身体条件和学费等方面的要求。 其次,在考生人数和招生计划同时增长的情况下,考生要综合考虑自身选考科目、分数、位次、各 院校专业组在沪招生计划数等信息,合理填报各批次志愿。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昨天公布了上海市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本科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本科录取控 制分数线为402分;特殊类型招生控制分数线为505分;艺术类本科文化控制分数线为302分,其中舞蹈 类、戏曲类本科文化控制分数线为220分;体育类本科文化控制分数线为281分。 考生人数增多,招生计划数是否增加?录取比例有何变化?针对考生和家长关心的热点问题,上海 市教育考试院负责人进行了解答。 总体录取率与往年接近 今年上海整体的高招录取形势如何?市教育考试院负责人表示,今年有6.3万余名考生参加秋季高 考,考试人 ...
基于社会需求视角的高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Yang Shi Wang· 2025-06-20 07:46
全球一体化步伐加快,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之时,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成了国际商务交流的主要支柱,培养 的质量关切到国家开放战略的推行成效和地方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实力,眼下我国商务英语人才的 供给与需求存在巨大反差,传统外贸行业对"语言+商务"型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跨境电商,国际金融 等新领域更看重从业人员在数字技术应用,跨文化交流能力等层面的整体素质,高校培养方案与市场实 际需要之间出现了结构上的矛盾,毕业生在数字商务操作技巧,职业操守等方面的能力难以达到企业要 求,"用人荒"与"找人难"现象并存的情况越发严重。 在这种背景下,建立面向社会需求的高校商务英语人才需求培养体系就变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国 家"一带一路"倡议和新文科建设为战略导向,通过系统调研与分析,全面剖析目前培养方式所存在的问 题,从对接国家战略需求、符合市场需求以及推进教育创新发展这三个角度入手,论证建立需求导向型 人才需求培养体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在文章中也给出了诸如课程体系改良、师资队伍建设、学科交叉 整合等多个维度的综合改革方案。 一、人才需求透视:商务英语复合型能力缺口与区域差异分析 在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紧密结合的大环境下,高校商务英语专业 ...
反转了?复旦文科其实没缩招
Hu Xiu· 2025-06-10 05:11
根据路边社报道以及路边小孩传唱的童谣,我了解到,复旦后悔接受了南方系记者的采访。因为文科改革这事本来闹得没有这么大,但接受采访之后,起 了很多节奏。复旦大概是想发展一种"新文科",但"新文科"这个概念比较复杂,三言两语说不明白,而报道里的只言片语就被解读为了"不重视文科"。 (见:复旦大学校长金力:复旦将进行一场"大手术"式的改革) 比如,采访时校长说要将文科比例从招生规模的百分之三四十,降至百分之二十,这倒也是事实。但报道里没指出的是,今年招生计划里又增加了一个占 比百分之二十的门类【交叉学科】,而交叉学科里,"新文科"又占了一半左右(交叉方向项目共53个,文科27个、理科12个、工科6个、医科8个),实际 上所谓文科缩招,没有网传的那么玄乎,而是把很多缩掉的传统文科招生名额,放到了"新文科"里,但在采访时没体现出来,这是个小小的新闻学魅力时 刻。 (参考:面向2025级本科生新生!复旦教育教学改革3.0亮点抢先看) 此外,一个学科能否发展起来,首先要看什么呢?——钱。否则梦是好的,但钱是要紧的(鲁迅:我确实这么说过,参见《娜拉走后怎样》)。 所谓大学,既需要有大楼,又需要有大师,但归根结底还是要有大钱,这 ...
人工智能快速发展进化,文科还有学的必要吗?
Xin Hua She· 2025-05-21 02:06
人工智能快速发展进化,文科还有学的必要吗? 半月谈记者 原碧霞 顾昕昕 当人工智能已经可以写出像模像样的公文、辞藻华丽的诗歌,甚至展现出"自我反思的能力"时,全球范 围内高校文科专业频频被裁撤的消息不断传出。 两相"夹击"下,网上关于文科专业缩减、甚至消失的论调不减,也让不少人、尤其是近两年即将参加高 考的学生家长焦虑情绪日盛:人工智能快速发展进化,文科还有学的必要吗?文科专业是否会走向末 路?未来文科发展道路何在? 讨论文科消失,只是跟风炒作 "文理之争"是个老话题,近两年AI快速发展,进一步将"文科无用论"上升为"文科消失论"。在自媒体 上,"文科消失论"甚嚣尘上,制造了一波又一波的热点,带来了一波又一波的流量。 在无数似是而非的观点冲击下,许多人被裹挟其中,忐忑不安,不少学生及家长更对文科专业前景深感 迷茫。 "毋庸讳言,人工智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人文社科领域也确实替代了许多过去需要人工花费大量时 间才能完成的基础工作。比如其在流程化、制式化公文写作领域,甚至超过了普通人的水平。"北京大 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陈刚说,"但如果就此断言人工智能可以完全取代人文学科,恐怕过于冒失。" 文科教育处境尴尬 近段 ...
复旦大学艺术馆开馆,直面社会议题探索新文科建设
Di Yi Cai Jing· 2025-05-19 09:16
展览本身像是一场严谨的论文,试图让艺术直面当下社会关切的问题,也回应了新文科建设的愿景——将文科融 会贯通,与其他学科相互借鉴。 在5月18日世界博物馆日,复旦大学艺术馆正式揭幕并开启"日月复光华"的首展,该展览也是复旦大学建校120周 年的纪念活动之一。 展览分为四个单元,分别讨论传统与当代、个体与集体、差异与共生、技术与魔法等话题,邀请到41位国内外艺 术家参展,展期为5月24日至10月10日。 执行策展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鲁明军表示,这个展览是向复旦大学120周年的献礼,也是复旦大学艺术馆的 开馆展,因此展览内容和复旦的历史、未来发展方向,特别是新文科建设的发展方向紧密结合。它旨在突破学科 藩篱,邀请观众见证哲学和科学、艺术和技术的跨界共生。此外,作为艺术展,它也密切关注当代艺术的发展, 并试图探索传统艺术在当代的复兴和创造性转化。 展览以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已故资深教授王蘧常的《秦史手稿》揭开序幕。秦史是一篇历史著作,同时这篇手稿又 是一件书法作品,它反映了文史哲不分家的传统。"文史哲加上艺术对文科人来说是一个基本要求,"鲁明军在导 览时提到,现在专业划分得很细,它们彼此之间往往泾渭分明,但在老一辈的 ...
苏大教授王尧:文科最大的危机是阐释世界的能力弱化
Yang Shi Wang· 2025-05-19 02:42
【编者按】 在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的一骑绝尘中,中国大学迎来2025。 2025年,注定要成为变革的年份。是以战略敏捷赢得战略主动,还是在延误中错失转型机遇,中国大学踏上征途。 人工智能技术如何赋能学科建设?人工智能技术给创新人才培养带来哪些启示?智通财经特推出"大学2025"专题,以深入探讨人工智能时代的大学之变。 从我的角度来看,人文学科主要面临以下几点困境: 第一,问题的并置与重叠。现在常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某种意义上说,历史便是在无数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更替和发展的。上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 局以五四运动为结束或开端,不仅塑造了现代中国,在相当程度上亦塑造了现代先贤和我们这一代。历史经验和现实经历现在重叠在一起,我们几乎是在 两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叠中讨论问题的,而问题和问题的语境又比"重叠"更为复杂。当我们面对现实之变手足无措时,我们对历史和历史在当代的新 变同样缺少足够的认识。 苏州大学讲席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王尧。主办方供图 5月17日-18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和苏州大学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人文学科年度发展大会在苏州举办,大会以"人文学科与文化强国建设:新时代的使命与 责任"为主题,聚焦与人文学科发 ...
“数”说高校专业调整,“未来风口”专业是哪些?
Yang Shi Xin Wen· 2025-05-11 04:01
2025年高考进入倒计时,有关专业选择的讨论再度升温。 政策文件中高频提及的"战略急需""新兴交叉",意味着专业调整已经从传统的"加减法"走向了更为深入的"调结构、促融合"。 其中,"双一流"大学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排头兵",新增、撤销了哪些专业?如何看待这些变化? 根据教育部每年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我们统计了近五年(2020至2024年)"双一流"高校新增 专业布点的相关数据。 哪些在"上新"? 1、工学类新增数量领跑 人工智能稳居榜首 统计显示,近五年"双一流"高校新增专业达1068个。其中,工学类501个,占比近半,遥遥领先于其他门类,这与工学作为我国第一大学科门类的情况相呼 应。其次是理学(131个)、管理学(86个)。 | 近五年"双一流"高校新增专业所属门类分布 | | | | | | --- | --- | --- | --- | --- | | 单位:个 | | | | | | 工学 501 | 理学 131 | 管理学 86 | 艺术学 68 | | | 法学 | | 文学 | 农学 | | | 56 | | 49 | 40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