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普惠

Search documents
北京市出台碳普惠管理办法鼓励全社会更多主体参与 市民低碳行为将能“变现”
news flash· 2025-07-10 03:17
在北京乘坐公交地铁、骑共享单车等日常绿色出行行为,都能转化为"碳资产",通过量化绿色行为减排 量并获取激励,实现"低碳行为有价值"。近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印发《北京市碳普惠管理办法(试 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碳普惠相关工作,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绿色低碳行动。《管理 办法》将于2025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本市将优先支持鼓励个人、家庭、社区参与的低碳交通、绿色建 筑、分布式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资源能源节约及循环利用、垃圾分类、园林美化、农业农村等领 域碳普惠方法学申报。符合条件的减碳行为将依据相关技术规范核算碳减排量,并通过碳排放权交易、 商业模式创新、绿色金融等方式获得价值激励,实现"低碳行为有价值"。这意味着,市民日常生活中的 绿色出行、节能节电等行为,都有望"变现",成为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实际贡献。 ...
从公交卡到碳市场,上海碳普惠串起绿色生活价值链
Zhong Guo Huan Jing Bao· 2025-07-08 02:01
责编:徐小雪 电话:(010)67139791 传真:(010)67139791 E-mail:dfxcb@vip.sina.com ·海碳普惠串起! 2025年6月25日,全国低碳日上海主场活动上,上海碳普惠正式 上线。自此,上海市民可将乘坐地面公交、骑行共享单车、驾驶纯电动 车等日常绿色行为积累的碳减排量,在碳普惠平台商城中光换成数字 人民币、商品券、热门IP周边等77种权益。涵盖"蛋仔派对异形抱枕" "周同学限定徽章"等潮品,以及黑胶音乐会员卡、上海海昌海洋公园门 票等多样化选择,一经推出便广受市民欢迎。 经历近8个月的调试运行,碳普惠平台已有13万用户受邀参加了 抢先体验。首批"体验官"之一 -- 每天通勤接近80公里的市民杨女 士介绍,她每天乘坐地铁的减排大概有6.23千克,曾用42万多减排积 分兑换到了 48.9元数字人民币。在上海碳普惠机制中,1克减排量对 应1个碳积分。杨女士兑换的数字人民币来自"沪碳行"商城,该商城 将汇聚的碳积分转化为减排量,通过碳交易平台进行消纳,最终被某企 业购买用于上海碳配额履约。 这意味着,市民的低碳行动不仅产生实际减排量,更通过积分兑换 间接参与地方碳市场。碳普惠 ...
地铁里程兑咖啡券,种树获碳汇收入,专家呼吁建立碳普惠市场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7-01 05:06
当上海市民用地铁里程兑换咖啡券,哈尔滨农民种植的苗木碳汇变成钱包收入,山西民众查询今日减排 量时,碳普惠已从政策概念悄然融入日常生活。这些散落于城市间的绿色实践,正编织起中国全民减碳 的基础网络。 如何让这些微小的减排量真正发挥价值?6月25日全国低碳日当天,一场于浙江杭州举行的聚焦绿色低 碳与公众参与的论坛上,碳普惠机制作为链接公众与减排行动的重要工具,成为核心议题。 如今,碳普惠机制已经成为各地贯彻执行"双碳"行动和美丽中国政策的主要措施,截至目前,全国共有 27个省份将碳普惠机制作为重点工作,相继发布了碳普惠相关政策。 6月23日,湖州长兴职教集团雉山校区学生体验绿色单车游戏,直观感受减少碳排放量并获取碳积分。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多维场景:推进碳普惠有哪些新玩法? 各地也正通过创新实践激活公众参与。在哈尔滨,冰雪文旅连接了碳积分。哈尔滨产权交易所董事长栗 楠会上展示的"碳汇冰城"成果显示:平台联动地铁、商超等场景,日均减碳764吨;在亚冬会筹备中推 出"我为亚冬捐1kg碳"行动,实现多地互认减排量,募集近10万吨。 此外,其还开发了黑龙江省首例农村碳资产。栗楠介绍,"以哈尔滨新区玉林村为试点,开发和 ...
碳普惠让减排更便捷
Jing Ji Ri Bao· 2025-06-30 22:10
"相较于全国自愿碳交易市场,碳普惠最大的优势是针对中小减排项目和场景做了优化设计,大幅降低 了减排项目开发成本。有了碳普惠服务平台,中小减排供给和自愿减排需求用户能够高效参与碳交 易。"国网苏州供电公司双碳运营专门工作机构高级工程师王清介绍,目前服务中心已促成超500家企业 参与,交易碳减排量超14万吨。 今年以来,上海、南昌、苏州、西宁等多个城市碳普惠体系建设迎来新突破,为公众参与减排提供了便 捷渠道,也为实现"双碳"目标注入了新动力。 南昌碳普惠体系则突出产业创新特色。目前,南昌市正全力打造全国首个以高质量碳信用为核心的"碳 普惠+"综合服务平台。平台重点围绕市政公用、农业等城市基础产业,以及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等南 昌优势产业,量身定制减排方法学,着力培育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国家级减排标杆企业。 碳普惠是一项创新性自愿减排机制,鼓励个人、中小微企业、社会团体、机关和其他社会组织等自愿践 行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生产生活中的绿色低碳行为会基于特定碳普惠方法学进行量化并赋予其一 定价值,综合运用商业激励、政策支持、市场交易等方式助力减排行为价值实现。比如,"蚂蚁森林"就 是互联网企业推出的典型碳普惠案例。 当 ...
武汉绿色低碳先行一步,39位居民用碳减排量抵扣贷款利益
Chang Jiang Ri Bao· 2025-06-30 00:40
28日,长江日报记者从民生银行武汉分行获悉,全市目前已有39位居民用碳减排量抵扣贷款利益,累计抵扣金额达740元。这看似微 小的数字背后,是武汉在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上的一次重要转变。当绿色行为与个人利益深度绑定,"减碳"真的"有价"了。 今年3月,武汉创新碳普惠机制,推出全国首个"碳减排量抵扣贷款利息"闭环系统,手机里的碳减排量可以变成银行利息红包。比如, 骑行共享单车的里程数就能抵扣房贷月供等。 日常低碳行为可以折算为碳减排量,并用于抵扣房贷和消费贷款利息。 在这股绿色浪潮中,勇于尝鲜的年轻人率先成为积极的践行者。魏英就是其中之一。 魏英是一名公司职员。"平日里,我并没刻意去积攒碳减排量。"魏英介绍,她上下班主要选择乘坐地铁,外出办事选择"地铁+共享单 车骑行"。 每天,她习惯性地乘坐地铁往返于家和公司之间,而在地铁站与公司之间那段短途距离,则选择骑行共享单车作为接驳。 每一次的出行,她都会顺手打开"武碳江湖"小程序,让这些绿色的足迹被记录下来。 魏英的"碳"账本算得清清楚楚:根据平台的规则,乘坐地铁每公里可获得78.4克碳减排量,骑行共享单车每公里则能获得93.3克碳减排 量。按照她每月大约22个工作日的通 ...
上海碳普惠正式上线 实现“生态+司法”创新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26 06:04
上海碳普惠25日正式上线,前期经过近8个月的试运行,已累计吸引13万名民众参与体验,近300家企业 开通机构碳账户,累计交易4万余吨减排量。 2025年全国低碳日·上海市主场活动25日举行。今年全国低碳日以"碳路先锋,绿动未来"为主题,深入 宣传低碳发展理念,普及应对气候变化知识,提升公众低碳意识,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本次活动由上海 市生态环境局、虹口区人民政府主办,上海市节能减排中心、虹口区生态环境局等单位承办。 今年的全国低碳日上海主场活动重点展现全市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减污降碳协同的工作成果,并以上海 碳普惠正式上线、"一江一河"低碳生态主题Citywalk倡议为契机,希望引导更多市民共同参与低碳城市 的创建。 据悉,上海碳普惠通过数字化手段,将民众日常绿色行为(如:公交出行等)量化成减排量,减排量还可 以转换成"碳积分"去兑换各类权益,让民众直观感受到自己的低碳贡献,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权益兑 换还能激励更多人参与低碳行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当天,上海市节能减排中心还发布了"碳险乐园"主题桌游。据悉,该桌游结合项目体验和低碳科普属 性,相较于传统桌游增加了碳排放量维度,玩家在获取更多"碳币"的同时控制碳 ...
充电即创收!武汉新能源车主充电碳减排变现了
Ren Min Wang· 2025-06-26 02:06
"我今天给车充了十几度电,充完电就看到'e充电'APP里面返给我一张充电服务费优惠券,参加碳普惠 活动真划算!"6月25日,签约了碳普惠活动的新能源车主李先生通过"e充电"APP给新能源车充电后惊 叹。 武汉作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注册登记系统(中碳登)的所在地,在碳管理机制创新方面始终走在全国 前列。碳交易主要聚焦于纳入强制减排义务的大型工商业企业和发电厂(控排企业),而碳普惠是通过市 场机制对个人的低碳行为进行普惠型激励的一种创新机制。市民节约用电、绿色出行都可以积攒个人碳 减排量,并可获得奖励。 2023年以来,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积极主动参与地方碳普惠体系建设,创新提出打造全国首个行业 级碳普惠体系,牵头申报居民低碳用电、新能源汽车出行等3项碳普惠方法学,成功发布了全国首个电 力类碳普惠聚合服务平台"鄂电碳普惠",全面统筹电力领域碳普惠资源开发。新能源汽车出行作为碳普 惠体系的重要减排场景,可通过有效量化新能源汽车用户低碳行为减排价值,助推交通领域加速绿色低 碳转型。 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湖北有限公司积极联合国网智慧车联网技术有限公司、武汉碳普惠管理有限公司等单 位,依托"鄂电碳普惠"平台聚合服务功能, ...
【省生态环境厅】陕西省“碳惠三秦”碳普惠平台上线
Shan Xi Ri Bao· 2025-06-25 22:42
6月25日是第十三个全国低碳日,主题是"碳路先锋 绿动未来"。近年来,随着消费端碳减排的重要 性日益凸显,利用数字化手段促进公众生活绿色低碳转型的碳普惠机制对于"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 作用。碳普惠作为一种低碳发展创新机制,旨在鼓励个人和中小微企业践行低碳行为,倡导绿色消费, 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提升全社会低碳发展水平。 6月25日,2025年全国低碳日陕西主场活动启动仪式在西安举行。现场启动上线陕西省"碳惠三 秦"碳普惠平台,发布《陕西省碳普惠方法学 地铁》《陕西省碳普惠方法学 公共汽车》2项方法学。 陕西省"碳惠三秦"平台是由省生态环境厅指导建设的陕西省级唯一官方碳普惠平台,旨在以"互联 网+大数据+碳金融"为核心支撑技术,形成"政府+企业+个人"多方参与的局面,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碳 普惠体系。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平台通过链接公众日常生活中的多种低碳场景,使居民的日 常低碳行为转化为碳积分。碳积分可在平台权益商城兑换形式多样的权益产品,从而为公众提供有趣的 低碳生活体验。 聚焦"双碳"目标要求,陕西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 的重大战略和生态文明建 ...
2025年“全国低碳日”主场活动在杭州举办 上海碳普惠平台正式上线运营
Ren Min Ri Bao· 2025-06-25 22:13
本报上海6月25日电(记者田泓)25日,"全国低碳日"上海主场活动上,上海碳普惠平台正式上线运 营。平台上线地面公交、轨道交通、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纯电动乘用车4种减排场景,用户授权这些场 景后,就能在使用绿色出行方式的过程中被平台自动记录并累积碳积分。积累到一定数量的碳积分后, 公众可以在平台内的碳积分商城兑换数字人民币、商品兑换券、商品满减券等商品或服务。 上海碳普惠平台正式上线前已经过近8个月的试运行,累计吸引10余万上海市民参与体验,近300家企业 开通机构碳账户,上线2个碳普惠交易品种,累计交易4万余吨减排量。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6月25日是第十三个"全国低碳日"。生态环境部、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在浙江杭州举办2025年"全国低碳 日"主场活动。 今年的活动主题为"碳路先锋、绿动未来"。当天发布的《中国适应气候变化进展报告(2024)》指出, 2024年,我国持续落实《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并继续推进适应气候变化重点工作取得实效。 各有关部门和地方在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社会系统、区域格局和保障机 制建设等方面持续推进适应气候变化重点工作并取得实效。 活动还发布了 ...
低碳有“价” 释放节能降碳新活力
Shang Hai Zheng Quan Bao· 2025-06-25 18:46
◎记者 荆淮侨 以"节能增效,焕'新'引领"为主题的2025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定于6月23日至29日举行。随着碳普惠机制 广泛落地,"举手之劳"的绿色行为已从可量化发展为可"变现"。与此同时,资源环境要素的市场化不断 深入,也推动"环境有价"理念加速照进现实,一场从社会细微处到产业大动脉的绿色变革,也悄然重塑 着企业发展的底色。 "举手之劳"产生更多"摸得着"的价值 6月25日是全国低碳日,当日上海碳普惠平台正式上线运营。市民通过"随申办"进入"碳普惠专区",即 可开通个人碳账户,平台智能记录授权场景的绿色足迹——无论是乘坐公交地铁、骑行共享单车,还是 驾驶纯电动车,每一次低碳出行都被自动转化为碳积分。 "碳普惠的核心价值在于架起了国家战略与市民生活之间的桥梁,让'双碳'目标转化为可感知、可量 化、可参与、可获益的日常生活实践,期待更多人拿起手机'动一动'手指,参与其中。"上海市生态环 境局有关负责人说。 据悉,目前碳普惠平台已普遍覆盖绿色出行、绿色消费、再生资源回收等场景,各地也在积极探索与试 点碳市场对接路径,并与ESG、绿色金融、公共治理融合成为新方向。 "环境有价"助资源环境要素"变现" 当公众在积累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