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集成

Search documents
精进电动: 精进电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方案论证分析报告
Zheng Quan Zhi Xing· 2025-07-11 13:13
证券代码:688280 证券简称:精进电动 精进电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Jing-Jin Electric Technologies Co., Ltd. (北京市朝阳区利泽中园 106 号楼 1 层 103B-4) 发行股票方案论证分析报告 二〇二五年七月 精进电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精进电动"或"公司")是上海证 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的公司。为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求,增加公司资本实力,提 升盈利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中华人 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法》")《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注册管理办法》 (以下简称"《证券发行办法》")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证券发行上市审核规 则》 (以下简称"《上市审核规则》")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和《公司章程》 的规定,公司编制了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方案论证分析报告。 本论证分析报告中如无特别说明,相关用语具有与《精进电动科技股份有限 公司 2025 年度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预案》中相同的含义。 一、本次发行的背景和目的 (一)本次发行的背景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经历从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汽车转型的重要阶段。一 ...
Powin正式申请破产,竞争对手FlexGen已出价收购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7-08 09:08
文 |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在 全 球 电 池 储 能 行 业 经 历 动 荡 与 整 合 的 背 景 下 , 一 则 收 购 消 息 引 发 广 泛 关 注 —— Fl e xGe n 电力系统公司已出价收购正处于第 11 章破产保护程序中的竞争对手、美国系统 集成商 Powi n。这起收购案不仅关乎两家企业的命运,更折射出美国储能市场的竞争格 局与发展趋势。 Powin 的困境与破产进程 总部位于俄勒冈州的 Powi n,作为电池储能系统(BESS)制造商兼系统集成商,近期深 陷严重的财务困境。2 0 2 4 年 5 月,该公司向俄勒冈州当局通报,若无法找到有效的解决 方案,可能在 7 月底前裁员并停止运营。随后在 6 月,Powi n 正式申请第 11 章破产保 护 , 其 破 产 重 组 案 由 新 泽 西 州 破 产 法 院 受 理 , 同 时 成 立 了 新 的 服 务 业 务 实 体 Powi n Pr o j e c t LLC。 Fl e xGen 最初是微电网控制专业企业,其核心优势在于 15 年的现场部署经验及自主开发 的能量管理系统(EMS)软件平台 Hybri d OS。公司 业 ...
新铝时代(301613) - 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表20250707
2025-07-07 09:50
证券代码:301613 证券简称:新铝时代 重庆新铝时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编号:20250707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 别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现场参观 □其他 (请文字说明其他活动内容) 参与单位名称及人 员姓名 国海证券 李航、谢培风、李铭全 万家基金王立晟 和谐汇一 林钰婷 农银汇理 左腾飞 睿远基金郑斌 银河基金 王少南、李一帆 中银基金 裔汶锦 淡水泉 张庆泽 国泰基金 谢泓材 (排名不分先后) 时间 2025年7月7日 13:30-15:00 地点 国海证券会议室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 姓名 董事长 何峰先生 董事会秘书 周子彦先生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 要内容介绍 一、 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铝合金零部件的研发、 生产和销售,拥有铝合金材料研发、产品设计、先进生产工艺 以及规模化生产的完整业务体系。公司主要产品为电池盒箱体, 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同时,公司围绕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开发了电芯外壳、精密结构件等零部 件产品。 公司拥有以下方面的优势: 1、技术优势 公司系国家高 ...
解析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发展方向
Zhong Guo Qi Che Bao Wang· 2025-06-26 01:24
Core Insights - The Chinese automotive industry has made significant breakthroughs in recent years, particularly in the areas of new energy vehicles, showcas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market promotion that contribute to the global transition towards low-carbon and electric vehicles [2][3] Group 1: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 The automotive power system innovation is a core support for the low-carbon and electrification transition, with notable advancements in hybrid dedicated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and engine thermal efficiency reaching 46%, an increase of over 13 percentage points since 2020 [3] - Diesel engine thermal efficiency has surpassed 48%, improving by 4.3% compared to 2020, achieving international advanced levels [3] - Peak power density of drive motors has reached over 7000 kW/kg, with high-performance motor controllers based on silicon carbide devices achieving a power density of 45 kW/L, nearly a 50% increase since 2020 [3] Group 2: System Integration and Material Innovation - The automotive power system is evolving towards higher efficiency, integration, and intelligence, with a focus on multi-domain fusion and the integration of core drive units, high-voltage systems,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s, and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s [3][4] - Material innovations such as silicon carbide, carbon fiber, and high-strength steel are being rapidly adopted, enhancing vehicle lightweighting and performance [4] - Advanced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like laser welding and 3D printing are improving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product quality [4] Group 3: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Smart Technologies - The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automotive power systems is accelerating, transitioning from traditional electromechanical control to full-link intelligent control [4] - AI algorithms enable millisecond-level torque distribution, enhancing stability under extreme conditions, while intelligent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s optimize energy distribution [4] Group 4: Future Trends in Power Systems - The automotive power system is expected to undergo systemic reconstruction, focusing on control separation and soft-hard decoupling, enhancing user experience and R&D efficiency [9][10] - The shift from mechanical to intelligent electric drive is making power enhancement more cost-effective, allowing luxury car acceleration experiences to be available in mass-market models [9] - The integration of power systems and chassis is anticipated to improve vehicle space utilization and overall performance [10][11]
构建军工信息化新版图,王子新材释放产业协同效能
Zheng Quan Shi Bao Wang· 2025-06-24 12:58
在当前国防现代化与智能化加速推进的大背景下,军工电子行业正迎来深度发展机遇。受益于国家对自 主可控能力的高度重视,军工电子正从单一配套型产业逐步迈向系统集成与智能协同的新阶段。王子新 材(002735)在这一趋势中加快布局,围绕旗下中电华瑞与成都高斯两大业务平台,持续打造以技术牵 引为核心的产业协同体系,推动公司在军工电子赛道构建长期增长动能。 多平台协同释放垂直整合优势 中电华瑞作为王子新材军工电子板块的主力军,聚焦于舰船电子信息系统领域,能够为军方客户提供全 流程、定制化的解决方案。中电华瑞产品多为定制化军用电子设备,采用"以销定产、直销为主"的运营 模式,并结合"快速响应+全流程跟踪"的服务体系,在长周期项目中建立了强客户黏性。 随着舰船装备更新换代和国产化比例不断提升,中电华瑞依托其稳定的技术基础和客户资源,持续拓展 在航天、兵器等多元军工领域的项目配套,在多个型号产品的预研与科研批产中取得突破。 王子新材紧抓这一行业脉络,通过内部整合与外部协同双轮并进,在军工电子这一核心赛道不断夯实技 术基础,拓展业务边界。未来,随着技术持续升级和产业链逐步完善,公司有望以更全面的能力体系参 与到军用电子装备的深度 ...
EDA海外供应风险提升,机构称国产EDA加速崛起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6-11 02:24
在提供复杂产业链底层支持和学科交叉应用背景下,EDA在技术、算法、人才储备、客户渠道与协同 等方面具备极高壁垒。当前,在先进制程驱动设计成本提升的背景下,EDA技术正向AI智能化、云端 化、系统集成化跃迁,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华福证券认为,当前,部分客户前期采购境外EDA产品授权期限逐步到期,而随着业内战略合作加速 示范性项目落地,以及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在EDA围堵进一步加码的背景下,国产EDA企业正 通过技术创新、生态共建和资本助力,探索一条突围之路。 6月11日早盘,A股全线高开后持续上行,主要宽基指数悉数上涨。非银金融、汽车、电力设备、有色 金属、农林牧渔等涨幅居前。近期自主可控主题升温,信创ETF(562570)早盘涨幅近0.5%,科创半导体 ETF(588170)涨幅超1%。 EDA系集成电路全流程重要技术支柱,产业规模持续扩大。EDA工具是集成电路领域的上游基础工 具,是贯穿整个集成电路产业链的战略基础支柱之一,完整的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流程主要包括工艺平 台开发、集成电路设计和集成电路制造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均需要对应的EDA工具作为支撑。 公开信息显示,信创ETF(562570)跟踪中证信息 ...
阿特斯调整今年储能出货预期至7—9GWh 部分项目受关税影响推迟至2026年
Zheng Quan Shi Bao Wang· 2025-06-05 10:27
近日,阿特斯(688472)披露了一份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5月参加了集体业绩说明会、股东大 会、券商策略会、机构反路演、现场调研等活动,安信基金、贝莱德、财通基金等机构参加,公司总裁 庄岩等接待投资者并回答相关提问。 根据阿特斯此前披露的指引,2025年二季度,公司预计组件出货量在7.5—8.0GW之间,全年预计在25 —30GW之间,公司称,考虑目前光伏产品市场价格因素,在价与量之间做了平衡与取舍。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阿特斯储能科技拥有约91GWh储能系统订单储备,包括签约长期服务 协议在内,已签署合同的在手订单金额32亿美元。阿特斯介绍,这91GWh是项目储备,涵盖处于不同 签单阶段的订单,能为未来签单提供有力支撑,目前已签订单金额为32亿美元。 谈及关税影响,阿特斯介绍,客户可接受的关税水平比想象得高。对客户来说,无论项目延期还是取 消,对客户的投资和前提投入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海外储能市场方面,阿特斯表示,大型储能毛利受上游电芯价格和下游需求影响,已签和明后年交付的 订单保持健康利润,且交付规模在扩大。其中,美国、加拿大、英国、欧盟、日本等市场利润较好。 公司认为,单纯销售硬 ...
海博思创(688411):把握新能源消纳大机遇 出海开启新成长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03 06:27
Group 1 - The company focuses on the rapid expansion of energy storage systems, having shifted its strategy in 2019 to concentrate on energy storage integration, divesting from other businesses to capitalize on the growing demand for renewable energy consumption [1] - From 2021 to 2024, the company's energy storage system sales are projected to reach 0.7, 2.2, 6.2, and 11.8 GWh, indicating a rapid growth in shipment scale, with a strong domestic market share and breakthroughs in overseas markets expected [1] - The company anticipates revenue of 8.27 billion yuan in 2024, representing an 18.4% year-on-year increase, with a gross margin of 18.5% and a net margin of 7.9%, significantly outperforming the industry [1] Group 2 - The domestic market is undergoing a transition from policy-driven to market-driven dynamics, with the cancellation of mandatory storage requirements prompting companies to shift from "low-price bidding" to "value creation" [1] - Globally, the demand for energy storage is expected to grow steadily, with projections of new installations reaching approximately 228, 280, and 366 GWh from 2025 to 2027, reflecting year-on-year growth rates of 18%, 23%, and 31% respectively [2] - The company is leveraging its product and channel advantages to expand both domestically and internationally, establishing partnerships with leading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enhancing its presence in overseas markets through collaborations with major international firms [2] Group 3 - As a leading player in the energy storage integration industry, the company is projected to achieve net profits of 889 million, 1.14 billion, and 1.35 billion yuan from 2025 to 2027, with year-on-year growth rates of 37.3%, 28.1%, and 18.9% respectively [3] - The expected earnings per share (EPS) for the same period are forecasted to be 4.94, 6.32, and 7.52 yuan per share, with a reference valuation of 18x PE for 2025, leading to a reasonable value estimate of 88.90 yuan per share [3]
加强股市、债市、期市协同开放 构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新格局
Qi Huo Ri Bao· 2025-05-30 04:08
日前,在深交所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上,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明表示,将着力增强对外开放的系统性,加强股票、债券、期货市场开放的相互 协同。 第一,要做到统一规划,实现开放政策的协同,构建"三位一体"的开放政策框架。建立跨部门的资本市场开放协调机制,统筹股票、债券和期 货市场的开放政策,制定统一的境外投资者准入标准和监管规则,同时要加强与国际金融组织和主要经济体的政策协调,推动资本市场开放标 准的国际化。 第二,要推动开放过程中市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打造跨境基础设施"一张网"。境外一些成熟市场中,不同市场之间基本可以做到互联互 通,资金管理和利用效率都非常高。因此,我国有必要加强各市场间基础设施的对接,建立跨境资金清算和结算的统一平台,推动债券、股 票、期货市场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投资者资金的一站式管理和调配,提升我国资本市场效率及国际竞争力。 2002年,QFII制度开启了我国资本市场"管道式开放"的1.0时代。2014年,沪港通的启动意味着资本市场进入"制度型开放"的2.0时代。当前,资 本市场正迈入"系统集成式开放"的3.0时代。系统性的开放举措将为中国资本市场带来全方位的变革。 近年来,我国股票、债券和 ...
重回主航道,OPPO做对了什么?
远川研究所· 2025-05-29 12:27
冷寂已久的手机SoC再次走向舆论场中央,诸多造芯旧事重提,OPPO哲库曾经轰轰烈烈的造芯往事,也被 迫成为背景板的一员。 哲库造芯始于2020年,地缘波动的余韵开始发酵,以创立哲库为起点,OPPO宣布自研芯片计划,以世界上 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命名,暗示着计划的凶险,也给风声鹤唳的产业链打入了一剂强心剂。 随后两年,哲库稳扎稳打,先后发布NPU"马里亚纳X"、蓝牙音频SoC"马里亚纳Y"。2023年初,哲库首席 SoC架构师Nhon Quach发文称,下一代SoC架构设计工作已于2022年中基本完成。 然而几个月后,OPPO官宣终止造芯计划,持续两年的造芯大梦戛然而止,留下了数不胜数的唏嘘和遗憾。 回头来看,OPPO的激流勇退其实并不意外。在哲库造芯的两年里,智能手机市场快速收敛,出货量萎缩不 振,让无底洞般的芯片研发投入越发无以为继。 企业的经营存续无关义气,止损不过是应有之义。客观上看来,OPPO在哲库上的壮士断腕,也的确换来了 更健康的现金流和更强的抗风险能力。 哲库解散半年后,OPPO携业内首款AI手机Find X7系列归来,SoC搭载与联发科共同研发的潮汐架构,因为 Find X7及后续几款旗舰机的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