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icon
Search documents
以科技攻关支撑耕保实践创新——关于南方山区耕地保护的探索与思考
一方面,统筹耕地数量保护与利用方式创新。践行"大食物观"意味着要在保障口粮田数量不减少的基础上,科学利用土地资源以满足 多元化食物需求,这在南方山区引发了对耕地利用模式的深刻思考:是坚守单一的粮食种植,还是探索多功能的复合利用?对此,福建从 严守耕地红线出发,在用途管制上进行精细化创新,通过推广耕地复合经营,探索在同一地块上实现时空维度的用途兼容。这实质上是从 地表覆被的单一管控,转向了对土地生产功能的复合管理,力求在保障耕地数量安全的同时,提升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这种模式并未改 变地块的耕地地类属性,不仅守住了耕地保有量,而且通过科学的农艺和工程措施,在不破坏耕作层、不影响地块复垦为纯粮田的前提 下,实现了"一地两用、一地多收"。 另一方面,推动耕地质量建设与内在价值提升。在南方山区,部分恢复的耕地因土壤贫瘠、产出效益低而面临撂荒风险,这不仅是经 济问题,还是耕地质量保护的难题。若耕地质量得不到提升,其作为粮食生产载体的功能便会退化。为此,福建正致力于从"恢复地 块"向"提升质量"转变,探索"以用促保、以质创效"的新路径。比如"稻鱼共生"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利用生物共生原理,在种粮的同时实 现土壤培肥和面源 ...
北京的树——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连续13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Xin Hua She· 2025-10-09 00:42
原标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13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北京的树 近年来,北京在全国率先编制实施了《北京森林城市发展规划(2018年—2035年)》,接续进行了两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4.95%。2024年1月,北京成为全国首个省 级"国家森林城市"。图为城市副中心"两带、一环、一心"的绿色空间格局基本形成。(马文晓) 入秋,北京东城雨儿胡同的9棵柿子树上挂满了果实,有的已经泛黄。穿过熙熙攘攘的南锣鼓巷,不远处是前圆恩寺胡同,这里还保留着成片的四 合院,一眼望去,一棵棵老槐树静静地矗立着。 要选一种代表北京的树并不容易:有让春天热闹起来的海棠,有为秋天涂抹色彩的银杏,还有给冬日增添生机的油松……但这并不妨碍胡同、四 合院、槐树、柿子树,一起构成了许多人的北京记忆。它们见证的不仅是岁月留下的痕迹,更是古都发展的日新月异。 2025年7月,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回忆道:"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一位非洲国家领导人和我说,年轻时就来过北京,当时见不 到多少树,现在变得这么好啊!" "我是在北京长大的,我的乡愁很多都与树有关。"2023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习近平总书记 ...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北京的树
Xin Hua She· 2025-10-09 00:41
入秋,北京东城雨儿胡同的9棵柿子树上挂满了果实,有的已经泛黄。穿过熙熙攘攘的南锣鼓巷,不远处是前圆恩寺胡同,这里还保留着成片 的四合院,一眼望去,一棵棵老槐树静静地矗立着。 要选一种代表北京的树并不容易:有让春天热闹起来的海棠,有为秋天涂抹色彩的银杏,还有给冬日增添生机的油松……但这并不妨碍胡同、 四合院、槐树、柿子树,一起构成了许多人的北京记忆。它们见证的不仅是岁月留下的痕迹,更是古都发展的日新月异。 2025年7月,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回忆道:"去年中非合作论坛,一位非洲国家领导人和我说,年轻时就来过北京,当时见不 到多少树,现在变得这么好啊!" "我是在北京长大的,我的乡愁很多都与树有关。"2023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连 续13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年年履行与春天的"绿色约定"。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北京拿出寸土寸金的土地造林绿化,建成全域 国家森林城市,整个北京正在成为一个大花园。 新增造林相当于238个奥森公园 "这些年,我家附近的公园越来越多了!"家住北京大兴西红门镇的李炳霖说,"现在推门就见绿,真舒服!" 2016年4月 ...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丨北京的树
Xin Hua She· 2025-10-08 12:29
北京的树 新华社记者董素玉、叶前、罗鑫 入秋,北京东城雨儿胡同的9棵柿子树上挂满了果实,有的已经泛黄。穿过熙熙攘攘的南锣鼓巷, 不远处是前圆恩寺胡同,这里还保留着成片的四合院,一眼望去,一棵棵老槐树静静地矗立着。 要选一种代表北京的树并不容易:有让春天热闹起来的海棠,有为秋天涂抹色彩的银杏,还有给 冬日增添生机的油松……但这并不妨碍胡同、四合院、槐树、柿子树,一起构成了许多人的北京 记忆。它们见证的不仅是岁月留下的痕迹,更是古都发展的日新月异。 2025年7月,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回忆道:"去年中非合作论坛,一位非洲国家 领导人和我说,年轻时就来过北京,当时见不到多少树,现在变得这么好啊!" "我是在北京长大的,我的乡愁很多都与树有关。"2023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习近平总书 记这样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13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年年履行与春天 的"绿色约定"。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北京拿出寸土寸金的土地造林绿化,建成全域国 家森林城市,整个北京正在成为一个大花园。 新增造林相当于238个奥森公园 "这些年,我家附近的公园越来越多了!"家住北京大兴西红门镇的李炳霖说, ...
“大树王国”借绿生金
Ren Min Wang· 2025-10-06 03:09
被誉为"地球独生子"的天目铁木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曾一度濒临灭绝。2018年开始,天 目山保护区联合浙江省林科院、华东师范大学等多家科研院所持续攻关,如今已成功解决其天然更新难 题,人工繁育种苗3000多株,并在全国7省11地开展了迁地保护,使这一珍稀物种重焕生机。 借助科技力量实现扩繁的天目铁木,只是天目山保护区生态系统持续优化的一个缩影。科技赋能, 打造智慧保护新范式;区域协作,共筑生态安全新防线;科普宣教,激发公众参与新活力……多措并 举,相较20年前,如今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到97.56%,提高10.6个百分点。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不是"二选一"的选择题。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天目山脚下,月亮桥村村民张慧 云又忙了起来。2016年,她放弃城市的咖啡店生意,回到自己的家乡,投资300多万元开办了一家高端 民宿,"没想到开业即火爆,两年就回了本,现在几乎天天满房"。 在浙江杭州临安区,有一片被誉为"大树王国"与"物种宝库"的秘境——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细雨朦胧中步入此地,宛如踏入一方遗世独立的人间仙境。 早在1500年前,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便记载天目山,"山上有霜木,皆是数百 ...
习言道丨这条“绿围脖”,习近平牵挂在心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10-05 07:39
中新网10月4日电 题:这条"绿围脖",习近平牵挂在心 "经过持续努力,塔克拉玛干沙漠戴上了'绿围脖'"。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特别提到这一来之不易的成绩。 2024年11月28日,随着最后一株玫瑰花苗被栽入沙土,全长3046公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绿色阻沙防护带工程实现锁边"合龙",给这片33.76万平方公里的 黄沙戴上了"绿围脖"。 新疆是我国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省区之一,塔克拉玛干沙漠更是中国最强烈风沙活动和最严重风沙灾害区,防沙治沙工 作任重道远。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新疆生态环境的改善,也为当地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 "要全力打好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 会时,发出号召。 彼时,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绿色防护带还有285公里空白区。经过60多万人次500多个日夜的奋战,绿色终于填满了空白。 如何让新疆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念兹在兹。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在不同场合作出重要指示,亲自谋划、亲自部署。 2014年4月 ...
绿水青山成为百姓幸福靠山
Jing Ji Ri Bao· 2025-10-04 22:08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 族复兴的突出位置,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里程碑意义的5年。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 大部署,推动从重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向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跨越式转变。 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新成效 "十四五"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展广度, 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保卫蓝天,北京市持续推进大气污染治理。今年前8个月,北京市细颗粒物(PM_2.5)平均浓度为25.6 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7.2%;优良天数198天,同比增加20天。"秋冬季即将来临,大气污染治理不能 松懈,本市将继续推进创绿增蓝。"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2024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PM_2.5浓度分别比2020年下降了18%、10%和 20%。 保卫碧水,河北省以美丽河湖建设为抓手提升水生态环境治理保护效能。开展省级美丽河湖评选,参照 生态环境部评选要求和规则 ...
修复生态发展文旅 浙江千年矿洞生财有道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10-04 09:06
乘坐复古小火车颠簸进入矿洞,一股凉意顿时袭来。导游指着岩壁上的排排凹坑,娓娓道来。"古人 用'烧爆法'采金。判断岩石中含有黄金时,就在岩石底部堆柴烧火,待高温时泼冷水,利用热胀冷缩使 矿石崩裂。" 烧爆留下的凹坑深浅不一,有些还留着烟熏的痕纹。 中新社丽水10月4日电 题:修复生态发展文旅 浙江千年矿洞生财有道 作者 周健 位于浙江丽水遂昌县的遂昌金矿,有"江南第一矿"之称。这个有逾千年历史的金矿,如今转型发展文 旅,带动了周边村民致富。 高涨的人气带动了周边村民致富。据遂昌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统计,遂昌金矿直接吸收周边劳动力 就业530余人,并带动周边区域间接就业3000多人。 传统金矿转型展现了工业遗产的无限可能,在中国这类案例不在少数——淮北原大唐发电厂打造机械巨 兽大秀,蒸汽朋克美学吸引游客纷至沓来;杭州杭钢公园里废弃厂区改造为融合工业记忆与现代美学的 公共空间,人气十足……这些曾经的经济发展根基,如今正创造出新的价值。(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张嘉怡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遂昌金矿开采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唐代上元年间,至宋代设永丰银场,明代永乐、宣德年间,成为中国最 大矿银产地。著名戏曲家 ...
三省共签协议,黄河流域豫晋陕段协同治理再上新台阶
Jing Ji Ri Bao· 2025-09-30 00:12
协同共治的底气源于政策体系的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黄河流域各省区都要坚持把保护黄河流域生 态作为谋划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从2019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 战略,到黄河保护法实施,再到《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印发,黄河流域治理政策体系日益完 善,为黄河保护治理提供有力保障。此次三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明确补偿资金用于水污染防治、产 业结构调整等关键领域,正是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理念的精准落地。生态环境部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与沿黄省份构建的协调机制,更让联合执法、信息共享成为常态,推动支 流劣Ⅴ类断面实现清零。 协同共治的核心在于破解"上游污染、下游买单"的治理困境。此次豫晋陕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创新性 提出"双维度补偿标准":水质达Ⅰ类则河南补偿山西、陕西共6000万元;年度水质在Ⅱ类的基础上每恶 化一类,则山西、陕西共补偿河南6000万元,关键污染物指数升降直接与月度补偿挂钩。山西、陕西作 为共同上游各担50%权责,与下游河南形成紧密生态联动体。这种"谁保护、谁受益,谁污染、谁担 责"的机制设计,将生态价值量化为经济杠杆,使山西、陕西的治污投入 ...
“交流会越来越多,友谊会越来越深”(我和中国的故事)
Ren Min Ri Bao· 2025-09-29 22:30
Group 1: Cultural Exchange and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 The spirit of Zheng He, who led the largest fleet in history on seven voyages to the West, is emphasized as a valuable legacy for cultural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among nations today [6][8]. - Zheng He's voyages established a "Maritime Silk Road" that fostered peace and friendship, visiting over 30 countries and regions, including multiple visits to Malacca [6][7]. - The Zheng He Cultural Museum in Malacca serves as a bridge for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Malaysia, showcasing th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Zheng He's expeditions [6][7]. Group 2: Music and Artistic Collaboration - The story of Vietnamese conductor Dong Guangrong illustrates the blending of Vietnamese and Chinese music, aiming to create a harmonious cultural resonance through performances [10]. - The "New Vitality Folk Orchestra" founded by Dong Guangrong integrates Chinese melodies into traditional Vietnamese bamboo music, promoting cultural exchange [9][10]. - A successful concert in Hanoi showcased the fusion of traditional music from both countries, highlighting the potential for deeper cultural connections through art [9][10]. Group 3: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and Cultural Integration - Jessica, a Polish national living in China, highlights the integration of bamboo as an eco-friendly material in local production, reflecting a growing global demand for sustainable practices [11][12]. - Her initiatives, including an English workshop and volunteer programs, aim to promote cultural exchange and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among international visitors [12]. - The transformation of Yucun village into an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exemplifies th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inciples, attracting global interest and participation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