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体制改革

Search documents
扩大内需,政策发力和改革加力相结合
Sou Hu Cai Jing· 2025-07-11 07:12
扩大国内需求,仅仅依靠短期政策调节难以形成内需增长的长效机制,要在深入实施更加积极有为宏观政策的同 时,把短期政策调整和中长期制度建设结合起来,建立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形成释放 内需潜力的可持续动力。 宏观政策更加积极有为。一方面,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确保政策落地见效,确保广义财政支出增速大于名义 GDP增速,对总需求形成正向拉动作用;在加大财政支出强度的同时,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更加注重惠民 生、促消费。另一方面,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要发挥好货币政策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根据国内外经济形 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 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等领域的支持。 促进消费和投资良性循环。消费和投资是国内需求的两个重要方面,两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通常而言,消 费是慢变量,消费增长取决于当期收入和对未来的收入预期,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大幅增长;投资是快变量,通 过动员可在短期内实现较快增长。当前,在居民消费偏弱和社会投资内生动力不足的情况下,要更好发挥政府投 资的带动作用,通过重点支持科技创新、新型基础设施、节能减 ...
一财社论:标本兼治打造就业友好型环境
Di Yi Cai Jing· 2025-07-10 14:12
当前经济面临复杂的内外部不确定环境,尤其是正值高校毕业季,就业关系到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 发展,加大稳就业政策支持力度迫在眉睫。 《通知》最突出的亮点,一是杠杆化就业政策,通过扩大稳岗扩岗专项贷款支持范围,深化政银合作, 优化业务流程,进一步提升贷款便利程度等,通过金融工具和手段提高稳就业的资源调动和配置能力, 为当前就业提供更大政策支持力度和空间。 二是将企业放在稳就业的中心位置。这不仅反映在为企业稳岗扩岗提供专项贷款,还包括提高相关企业 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如对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由不超过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 60%最高提至不超过90%等;对相关企业生产经营确有困难的,可按规定申请阶段性缓缴养老保险、失 业保险、工伤保险单位缴费部分。失业保险返还、社保等的缓缴等,有助于减轻企业负担,降低企业的 税费负担,从而改善和提升企业边际投资收益率,使企业更有能力和实力进行稳岗扩岗。 就业是经济社会的稳定锚,就业友好型环境需要雪中送炭的稳岗扩岗贷款、失业保险返还等政策,同时 还需社保制度、财政税收制度等的全面深化改革。 就业是民生之本,稳定之基。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稳就业政策支持 ...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迈向纵深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7-01 16:41
从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印发,到今年《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指引(试行)》公布,再到这次会议的重磅部署,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一步一个脚印。 此次会议的最新部署,有很多看点。 7月1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明确"路线图"。 其一,对低价无序竞争说"不"。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煜认为,当前,经济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增多。中央以 大魄力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对于稳定市场主体信心,进而稳定发展大局,将起到至关重要的锚定 作用。 会议精准聚焦重点难点,如内卷、招商引资乱象等,针对性提出解决方案。 "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规范地方招商引 资,加强招商引资信息披露"……会议直击当前市场运行中的关键痛点。 在税制层面,刘志彪认为,需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增加地方政府对消费端的投入,激发市 场消费活力。 在干部考核制度方面,过往侧重财政收入、GDP增长的考核导向,成为市场内卷的重要诱因。刘志彪 称,企业在地方政府追求规模扩张的推动下,盲目扩大生产,导致市场供过于求,引发低价 ...
破局深层矛盾 适应改革所需 业界期待预算法大修按下加速键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6-29 18:00
鉴于现行《预算法》的多数条款自2014年大修后未作改动,部分《预算法》条款已难以适应新一轮财税 体制改革的目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业界有关修改《预算法》、为改革提供重要制度保障 的呼声渐起。 2014年,酝酿十年、历经四审,被业内视为"经济宪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完成首次大修,党 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财税体制改革任务得以依法推行。2024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新一轮财税 体制改革作出全面部署,明确将"健全预算制度"。着眼于改革于法有据,《预算法》修改无疑是必要之 举。 近期,财政部将《预算法》修改纳入2025年立法工作计划,为新一轮修法工作按下加速键。在受访学者 看来,为破解中国财税制度建设中预算管理碎片化、地方财力失衡、绩效约束缺位等深层矛盾,《预算 法》修改紧迫性较强。为适应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任务以及当前财政收支"紧平衡"态势,《预算法》需 要进行一次大修。 为改革提供制度保障 预算制度是财税制度的重要内容。每一次《预算法》修改,都助推了财税体制改革进程。在业界普遍认 识中,只有作为财税领域"基本法"的《预算法》修改取得突破,财税改革才能推进。 近年来,绩效结果与预算调整、部门问责的 ...
国务院部署下一步财政政策五大重点任务,有何看点?
Di Yi Cai Jing· 2025-06-27 11:06
《国务院关于2024年中央决算的报告》明确下一步财政五大重点工作,如尽早发行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 债、专项债券等。 下半年财政政策重点工作愈加清晰。 根据财政部数据,今年前5个月超14万亿元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与民生相关的社会保障和就业支 出(约2万亿元)、教育支出(约1.7万亿元)、卫生健康支出(约0.9万亿元)规模位居前三,且保持较 快增速。今年以来财政资金向民生倾斜,"投资于人"。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支持扩 大就业、促进居民增收减负、加强消费激励,形成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4月底召开的中央 政治局会议要求,兜牢基层"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底线。6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 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推动民生建设更加公平、均衡、普惠、可及。 6月27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决定批准2024年中央决算。此次会议听 取了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受国务院委托作的《国务院关于2024年中央决算的报告》(下称《报告》), 《报告》除了介绍2024年中央财政收支决算情况、积极财政政策成效、 ...
为促改革谋发展凝聚智慧和力量——全国政协常委围绕“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协商议政
Xin Hua She· 2025-06-25 05:32
经济体制改革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引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保障。"如何发挥好经济体制改 革的牵引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 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尤为关键。"曹卫星常委代表民盟中央发言提出,强 化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加强竞争执法和合规引导,完善要素市场化体系建设。 "让更多有价值的科技成果走出'深闺',尽快派上用场。"刘忠范常委代表九三学社中央发言时说,他在 调研中了解到,有的实验室由龙头企业研发人员和科学家组建团队,有的研究院开创"研发代工"新模 式,一些创新平台形成了好经验。聚焦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他提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技术转移体 系、创新利益捆绑机制、精准对接供给需求、探索定制化研发服务等4方面建议。 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是当前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对此,姚爱兴常委代表民进中央发言时提出规范 中央和地方共同财政事权设置、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稳步下划地方、推动转移支付向财力薄弱地 区倾斜等诸多建议。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打牢人才基础,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题中应有之义。方光华常委建议,推动 国有企业和公共部门就业资 ...
重磅!财政部: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
证券时报· 2025-06-25 02:53
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部长蓝佛安24日向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作2024年中央决算的报告。根据 报告,2024年,财政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中央决算情况总体较好。 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 题:决算情况总体较好 加力实施财政政策——聚焦2024年中央决算报告 来源:新华社 责编:李丹 校对:冉燕青 版权声明 报告显示,2024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0462.06亿元,为预算的98.1%,加上调入和结转资金,收入总量 为108844.06亿元。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1055.9亿元,完成预算的97.9%,加上补充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 金,支出总量为142244.06亿元。 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总额一次报批、分配一次到位、分年安排实施,其中2024 年2万亿元置换额度已全部发行、基本置换完毕;安排并发行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制定资金监管暂行办 法,推进"两重"项目建设和"两新"政策实施;提高国家奖助学金资助标准并扩大政策覆盖面,上调国家助学贷 款额度、调减贷款利率,惠及学生3400多万人次;进一步增加科技投入,中央财政本级科技支出增长 7.4%……报告里的一组数据彰显 ...
人大常委会丨决算情况总体较好 加力实施财政政策——聚焦2024年中央决算报告
Xin Hua Wang· 2025-06-24 14:51
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 题:决算情况总体较好 加力实施财政政策——聚焦2024年中央决算报告 新华社记者申铖 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部长蓝佛安24日向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作2024年中央决算的报 告。根据报告,2024年,财政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中央决算情况总体较好。 报告显示,2024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0462.06亿元,为预算的98.1%,加上调入和结转资金,收 入总量为108844.06亿元。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1055.9亿元,完成预算的97.9%,加上补充中央预算 稳定调节基金,支出总量为142244.06亿元。 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总额一次报批、分配一次到位、分年安排实施,其 中2024年2万亿元置换额度已全部发行、基本置换完毕;安排并发行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制定资金 监管暂行办法,推进"两重"项目建设和"两新"政策实施;提高国家奖助学金资助标准并扩大政策覆盖 面,上调国家助学贷款额度、调减贷款利率,惠及学生3400多万人次;进一步增加科技投入,中央财政 本级科技支出增长7.4%……报告里的一组数据彰显去年财政政策有力有效。 "2024 ...
审计署:深化经济重点领域改革,加快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news flash· 2025-06-24 12:27
审计署发布国务院关于202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其中审计建议中写道, 深化经济重点领域改革,加快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一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零基预 算改革,打破"基数"观念和支出固化格局;进一步健全完善转移支付评估调整机制;逐步扩大国有资本 经营预算编制范围,提高分配精准性。二是完善国有企业治理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督促国有企业 突出主业、聚焦实业,加快建立国有企业履行战略使命评价制度;健全细化并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决策 和执行机制,对违规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要提级追责、穿透治理。 ...
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举行全体会议,围绕“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行大会发言
news flash· 2025-06-24 10:56
曹卫星常委代表民盟中央发言提出,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 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徐晓兰常委发言建议,完善长效机制,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组织参与国家 技术攻关。刘忠范常委代表九三学社中央发言建议,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加 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张连起常委发言建议,聚焦解决民生领域急难愁盼问题扩内需,通过"投资于人"推 动高质量发展。姚爱兴常委代表民进中央发言建议,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形成权责清晰、财力协 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