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保护

Search documents
2025年中国原生民歌节鄂尔多斯分会场集中展演落幕
Xin Hua Wang· 2025-07-08 04:10
原标题:原生民歌暖城唱响——2025年中国原生民歌节鄂尔多斯分会场集中展演落幕 7月3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2025年中国原生民歌节在呼和浩特市启幕。本次原生民歌节以"原生天 籁韵民歌中华情"为主题,旨在全面展示我国民歌等传统音乐类非遗保护传承成果,歌唱各族人民在交 往交流交融中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 据了解,本次活动包括开幕演出、民歌节文化大集、原生民歌集中展演、文化惠民走基层、闭幕演出等 多项内容。活动期间,共有65支传统音乐表演队伍参与展演。作为活动分会场之一,7月4日至5日,暖 城鄂尔多斯以山河为幕,为2025年中国原生民歌节搭起跨越时空的舞台。田歌、山歌、牧歌、渔歌在北 疆大地流转相和;号子、小调、丝竹在魅力暖城悠扬回响。 7月4日晚,鄂尔多斯大剧院音乐厅华灯璀璨。来自祖国各地的优秀原生民歌与器乐在此交汇,从悠扬的 田歌山歌到铿锵的劳作号子,从细腻的江南丝竹到雄浑的北方鼓吹,各民族独具魅力的声音汇聚成中华 民族共同的心灵回响。当非遗代表作蒙古族长调那辽阔苍茫的旋律响起,草原的深情与暖城的温度完美 交融,掌声经久不息,观众沉浸于中华传统音乐的深厚底蕴之中。 7月5日,民歌节的动人旋律在响沙湾旅游区辽阔 ...
直播电商强化非遗“造血”能力
Jing Ji Ri Bao· 2025-06-28 21:58
Core Insights - The popularity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CH) products is increasing among consumers, with Douyin reporting over 6.5 billion annual sales of ICH items in 2024, and more than 10 ICH merchants achieving over 10 million yuan in sales [1] - The rise of live-streaming e-commerce is breaking the bottlenecks in the promo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ICH products, enhancing their visibility and user engagement [1][2] - Young people are crucial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ICH, and live-streaming e-commerce effectively bridges the gap between ICH and younger demographics [2] Group 1 - Douyin's data indicates that ICH products are experiencing explosive growth in sales, with popular items including handmade snacks, Yixing purple clay, and Jingdezhen ceramics [1] - The digitalization of ICH provides a broad platform for dissemination, transforming traditional sales channels and enhancing the cultural and technical attributes of ICH products [1][2] - The market-oriented approach of e-commerce platforms is essential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CH, creating a positive cycle between cultural preservation and market vitality [2] Group 2 - The traditional ICH has struggled to attract the attention of young people, but live-streaming e-commerce's youthful and trendy characteristics are successfully engaging this demographic [2] - The transformation of ICH from static museum exhibits to dynamic lifestyle elements reflects a shift from protective preservation to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2] - Policy support and market exploration are both necessary for the protec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ICH, with e-commerce platforms providing ongoing commercial momentum [2]
陆晓芳:非遗保护传承要做好三个坚持
Jing Ji Ri Bao· 2025-06-25 00:10
第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非遗保护传承理念。非遗是广大人民群众世代创造和传承的智慧结晶,其萌 生、发展、保护和传承始终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哲学理念、价值观念、情 感认同、思维方式和审美追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做好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关键。只有充分重视人 民群众的主体性地位和实践作用,才能更好实现非遗的可持续发展。 在非遗保护传承实践中,要充分尊重人民意愿,广泛听取群众心声。搭建多元共建平台,坚持政府主 导、社会参与,通过明确职责、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形成发展合力,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 与非遗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的积极性。健全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制度,加强各级各类非遗传承队伍建 设,开展非遗技艺培训。注重非遗与人民生活的融合,通过举办非遗节庆活动、开发非遗文创产品等方 式,让非遗融入日常、服务社会,提升人民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建立反馈机制,及时了解人民对非 遗保护传承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工作方法,确保非遗保护传承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真正实现人 民创造、人民传承、人民共享。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人类文明绵延传承的活态展示,也是文化 多样性的鲜活样 ...
成都市郫都区:千年蜀绣“火起来” 文旅融合“热起来”
Si Chuan Ri Bao· 2025-06-24 08:16
千年蜀绣,绣进历史长卷,绣出文旅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锦绣画卷。在成都市郫都区,蜀绣技 艺正经历一场从"博物馆珍藏"到"生活潮流"的嬗变。以安靖街道为核心阵地,郫都区将指尖上的古老 技艺转化为推动区域发展的澎湃动能,探索出一条非遗保护传承、产业转型升级与文旅深度融合共生 的创新之路。 保护传承:非遗焕发新活力 从花鸟鱼虫到人物山水,从传统纹样到现代设计……位于绣里·蜀绣融合创新产业园(以下简称蜀绣产业 园)的蜀绣创意中心展厅里,展陈着上千幅蜀绣作品。 蜀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郫都区安靖街道素有"蜀 绣之乡"之美誉,这里的每一根丝线,都牵引着千年蜀绣传承发展的脉络。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安靖几乎家家设有绣框,绣品类型丰富多样,技术以晕针、铺针、滚针、套针 等百余种针法为核心,形成了独特的"家庭工坊式"刺绣模式。然而,面对现代工业化的冲击,当地蜀 绣发展也曾陷入低谷。 如何搞好蜀绣保护传承发展?在安靖街道文化综合服务站站长杨敏看来,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是关 键。 平台是基础。2009年,郫都区开启蜀绣产业园建设之路,首期打造占地50亩的商业街,如今已扩大为 占地13 ...
创新金融“活水”滴灌非遗匠心
Zhong Guo Jing Ji Wang· 2025-06-20 09:28
会上,兴业银行成都分行与新都区清流镇王板鸭餐馆(清流板鸭制作技艺)、四川绣兰道文化艺术发 展有限公司(蜀绣技艺)、四川青城山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青城百草染技艺)等8家非遗技艺认定企业达成 个人经营贷(非遗传承人专属)首批意向性合作协议,成都分行通过打造产品绿色审批通道,客户经理全 程上门服务,仅需3个工作日便可实现贷款申请到放款的全流程办理,实现快速审批放款,更快更好满 足企业线上推广、新品研发、门店经营等资金需求。 本次非遗节上,兴业银行成都分行在三大特色活动之一的"非遗焕新彩 IP创未来"国际非遗品牌IP授 权活动上创新发布兴业银行个人经营贷(非遗传承人专属)产品,特别面向国家级/省级/市级及区县官方 认定的非遗传承人或主办企业,提供最高1000万元的流动资金支持,申请便捷,为践行"在传承中保护 非遗"理念贡献兴业思考。 近日,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由兴业银行成都分行官方赞助的第九届中国成都国 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开幕式在成都国际非遗博览园举行。据悉,本次非遗节以"增进交流互鉴 激发传承 活力 共享美好生活"为主题,全面展现中国和国际社会履约实践和成果,彰显"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理 念和"各 ...
科技为非遗保护装上“智慧大脑”
Qi Lu Wan Bao· 2025-06-15 08:3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喀什古城更是全国各地游客向往的旅游打卡 地。"喀什土陶",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文化载体,在鼎盛时期远销中亚、西亚,被誉为"泥巴艺术"。 2006年,土陶烧制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不仅承载着丝路文化,更是中华民族 智慧的结晶和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 近年来,喀什市公安局紧扣发展大局,在法治保障、科技赋能、服务旅游、保护非遗传承中创新警务运 行模式,在统筹发展和安全、活力和秩序、服务和监管上下功夫、求实效,助力"喀什土陶"国家级非物 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面对非遗保护中的复杂挑战,喀什市公安局突破传统保护模式的局限,构建起"天上有网、地上有格、 线上有智"的立体防控体系,为非遗保护装上"智慧大脑"。 针对故意损毁和销售假冒伪劣"喀什土陶"的行为,我们组织经侦、刑侦、治安、网安等多警种联动,与 文化执法、市场监管等部门紧密协作;建立常态化的联合巡查执法机制,对查实的制假售假行为,坚决 依法打击,追溯源头,摧毁网络;同时,强化对市场、物流寄递行业的阵地管控,利用视频追踪等技战 法,全力阻断被盗土陶文物流失渠道。 此外,我们还积极化解风险矛 ...
年轻一代非遗人正将传统技艺带向更广阔的舞台 创造更大价值
Yang Shi Wang· 2025-06-15 06:54
国家级非遗道明竹编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张定娟:我觉得更多的是让大家用起来。使用起来,它就自然而然把这项技艺传承下去了。 在浙江湖州的双林绫绢织造技艺传承馆内,郑依霏正带领参观者开启一场穿越千年的丝织艺术之旅。大家亲手触摸传统绢织机,零距离体验古老丝织技 艺。大学毕业后的郑依霏选择回到家乡,从父辈手中接过了传承千年的绫绢织造技艺责任。她将绫绢织造技艺传统生产车间打造成"活态博物馆",并免费向 公众开放。 央视网消息:6月14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化和旅游部的非遗宣传活动主题为"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青春"。聚焦青年传承人培养、非遗融入 现代生活。青年一代传承人正在成为非遗保护和创新的生力军,在传承中不断推动非遗发展。 这款使用传统"道明竹编"技艺、经过年轻设计师巧思设计出来的书签,近一个月就为年轻传承人带来了10多万的营收。2019年跨出大学校门的张定娟意 外与竹编结缘,拜师"道明竹编"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开始系统学习竹编。如今在她的手上竹编不仅仅能制作工艺品,还可以成为随身携带的香薰、耳环,色 彩绚丽的团扇、包包等,不断探索竹编新的表达形式。 在有"侗乡第一寨"之称的贵州黔东南黎平县肇兴侗寨,陆勇妹和姐妹们 ...
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西主场活动在百色开幕
Guang Xi Ri Bao· 2025-06-15 01:43
6月14日,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西主场城市(百色)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在右江 河畔拉开帷幕。此次活动以"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青春"为主题,通过五大板块集中展现广西非遗创 造性转化成果,吸引数千市民及游客参与。 主会场"活态传承市集"成为焦点。00后代表性传承人陆伟带来壮族"报添丁"习俗中的药囊,现场调 配药囊配方,吸引市民体验;玉林漆器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梁军展示融合景泰蓝、沉香、漆艺的"三 非遗转运珠",凭借创新设计斩获超十万订单。此外,非遗节庆、美食展区集中呈现壮族霜降节、五色 糯米饭等特色文化,展现非遗与生活的深度交融。活动还通过图文视频展示广西非遗保护历程,涵盖中 国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数字化保护等成果。 广西历来重视非遗保护工作。自2003年起,自治区将非遗保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自治区级非遗保 护经费至今已投入超过1亿元。目前,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县(区)级四级非遗保护体系已建 成,现有"壮族霜降节""六堡茶制作技艺""瑶族油茶习俗""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4个项目入选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自治区级非遗项目1115个,总数位于全国 ...
老手艺也能“七十二变”
Ren Min Ri Bao· 2025-06-13 22:01
后来,我又学了拍摄,开始做短视频。抖音的"百young非遗计划"让我的短视频圈粉更多年轻人,和我 一样的1000位非遗达人成了优质内容创作者。网络平台上,网友会提出他们喜欢的糖画图案,让我制作 给他们看。 老手艺要活,就得"七十二变"。除了继承传统的纹样技法,我还会结合剪纸、皮影、书法等元素来丰富 糖画的表现形式。我曾耗时两年,不断学习研究立体糖画制作,在今年山东卫视元宵晚会上,当我熟练 制作出各种立体的糖画,现场嘉宾发出了惊叹:"这是3D打印吗?" "非遗进校园"是我今年的努力方向。现在,我不仅给大家讲怎么绘制糖画,还增加各种元素和体验环 节,让小朋友近距离接触糖画,在他们心中种下甜蜜的种子。去年5月,我受邀参加新加坡的一个活 动。在现场,我向外国观众表演糖画绘制,全场沸腾。那一刻,我又一次为自己身为糖画技艺传承人而 自豪。 如今,不少同龄人成了我的顾客,有的成为我的粉丝,还有的年轻人成了我的徒弟。我依稀记得,小时 候的我做糖画时,一个妈妈带着女儿从我摊子前经过,那个妈妈指着我的摊子小声念叨:"以后不好好 上学,就跟他一样摆摊画糖画。"这话让我难忘。但现在不同了,我听到不少父母都会跟他的孩子 说:"长大以后 ...
邮储银行为安徽宣城“文房四宝”产业注入金融“活水”
Zhong Guo Qing Nian Bao· 2025-06-11 11:51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近日,邮储银行宣城市旌德县支行工作人员来到安 徽宣砚文化有限公司,介绍科创小企业贷款等相关情况,询问企业需求。这样的上门惠企服务,已成为 该行每月"规定动作"。 "研学旅游业态也和宣砚产业发展息息相关。"安徽宣砚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太海回忆,2022年,企业 试水文房四宝研学活动,面临资金周转难题。当时,邮储银行上门考察企业发展潜力、品牌效益、营业 收入、资产负债等情况,为企业办理了200万元科创小企业贷款。这笔资金如同雪中送炭。 作。黄洋洋/摄 宣砚制 宣纸制 "我们会定期上门与企业交流,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中的资金需求,帮他们出点子、想办法。"邮储银行旌 德县支行工作人员说。 作。黄洋洋/摄 据宣城市政府统计,截至2024年底,该市文房四宝企业超500家,从业人员近5万人。当地政府引导各金 融机构加大对宣纸及文房四宝产业的信贷投放力度,以产业振兴赋能非遗保护传承。其中,邮储银行宣 城市分行主动服务,为文房四宝产业注入金融"活水"。 2025年1月至3月末,邮储银行宣城市分行已向相关企业和个人发放相关贷款超5000万元。邮储银行安徽 省分行相关负责人说,针对宣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