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药研发
icon
Search documents
苑东生物拟受让参股公司上海超阳19.32%股权 加码创新药布局
Zheng Quan Ri Bao Wang· 2025-06-27 07:13
6月26日晚间,成都苑东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苑东生物")发布公告称,为加快推进公司创 新转型战略的实施步伐,公司董事会同意由公司全资子公司苑东生物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作为投资 主体,拟以自有资金810万元和1158万元分别受让吴汉超所持有的上海超阳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 海超阳")约7.95%的股权和北京齐力佳科技有限公司所持有的上海超阳约11.36%的股权,合计受让上海 超阳约19.32%的股权。 公告显示,此次交易完成后,苑东生物间接持有上海超阳的股权比例将由11.36%增加至30.68%,上海 超阳将成为公司施加重大影响的参股公司。苑东生物相关负责人表示,上海超阳拥有专业的创新药研发 技术和团队,此次受让上海超阳股权是基于看好上海超阳创新药管线及创新药团队的发展,符合公司战 略发展规划,有利于加快推进公司创新转型战略的实施步伐。 公开资料显示,上海超阳成立于2021年,是一家致力于创新药研发的生物科技公司。公司专注于抗肿瘤 与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依托蛋白质稳态技术和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两大技术平台,不断推进 MolecularGlue(分子胶)、PROTAC(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和DA ...
“中国的创新药故事非常值得一讲!”诺华CEO万思瀚与挪威主权基金掌门人深度对话
聪明投资者· 2025-06-27 06:16
以下文章来源于IN咖 ,作者聪明投资者 IN咖 . 多视角关注优秀投资人和企业家 "现在,所有跨国大型药企在审视全球创新格局时,已经开始把上海视作与波士顿、圣地亚哥等传统创新中心并 列的'新核心'来看待。" 6月25日放出的Good company播客节目,挪威主权财富基金掌门人尼古拉·坦根(Nicolai Tangen)邀请了全球创 新药巨头诺华(Novartis)首席执行官万思瀚(Vasant Narasimhan),共同探讨制药业的技术拐点、AI驱动的新 药发现,以及欧洲与中国在全球医药版图中的角色变迁。 作为市值约 2330亿美元的纯创新药龙头,诺华稳居全球药企第一梯队。 万思瀚受过医生训练,曾在发展中国家一线抗击结核病和疟疾,后来一路走到全球最大医药公司之一的掌门 人位置。 自 2018年万思瀚接棒以来,公司剥离爱尔康与山德士等非核心资产后,核心估值从约2100亿美元提升至 当下水平;若将已分拆业务重新计入,总体价值约翻至3300亿美元区间。 据坦根介绍, 挪威主权财富基金持有诺华约 2.3%的股份,市值超过50亿美元 。 谈到备受关注的 AI 在创新药研发中的运用, 万思瀚直言: "真正的问题是, ...
来凯医药-B(2105.HK):多项产品管线登上ADA 创新管线持续引领公司成长
Ge Long Hui· 2025-06-27 00:23
机构:中信建投证券 研究员:贺菊颖/袁清慧 核心观点 整体看,我们认为公司创新管线价值高,后续值得期待。 事件 2025 年6 月23 日,公司发布公告,LAE102、LAE103 和LAE123临床和临床前研究结果在2025 年ADA 大会上公布。 简评 LAE102 人体首次研究证明安全性良好,看到早期疗效信号 LAE102 在健康人群中的首次研究看到良好的安全型信号,同时观察到早期疗效信号,产品后续可期。 该研究中共分为静脉给药组40 人和皮下给药组24 人,A 组和B 组平均年龄为29.0和31.2 岁,平均BMI 为23.32kg/m2 和23.08kg/m2。 安全性良好,LAE102 静脉和皮下给药均无SAE 发生。在单次静脉或皮下给药后,受试者均未发生 SAE,同时也无受试者因TEAE 而停止治疗,大多数TEAE 为轻度,无腹泻病例报告。对于ALT 和AST 增加,主要为一过性实验室指标信号,且同时受试者的总胆红素水平保持正常,无药物性肝损伤信号发 生,安全性良好可控。 LAE102 观察到初步疗效信号,后续MAD 临床数据可期。 在SAD 阶段,单次给药后24 小时内,人体内Actvin A ...
歌礼制药-B(1672.HK):创新管线登上ADA大会 公司后续发展值得期待
Ge Long Hui· 2025-06-27 00:23
Core Viewpoint - The company's ASC30 and ASC47 drugs showcased at the ADA conference have promising future prospects, with ASC30 demonstrating good pharmacokin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safety, while ASC47 shows potential for fat reduction and muscle gain in preclinical studies [1][2]. Event Summary - On June 18, the company announced the completion of the first dosing of subjects in the U.S. Phase I clinical trial for ASC50, an oral small molecule IL-17 inhibitor for psoriasis [1]. - On June 23, ASC30 and ASC47 were presented at the ADA conference, highlighting their clinical research data [1]. ASC30 Insights - The SAD study for ASC30 included 30 subjects divided into five groups with doses of 2mg, 5mg, 10mg, 20mg, and 40mg, showing a half-life of 30-55 hours for the 5-40mg groups, indicating favorable pharmacokinetic properties [1][2]. - The study reported that all side effects were mild to moderate, with no vomiting in the 2mg and 5mg groups, confirming the drug's controllable safety profile [2]. ASC47 Insights - Preclinical studies of ASC47 indicated its potential for fat reduction, muscle gain, and weight loss, particularly when combined with semaglutide in mouse models, showing a greater weight loss trend compared to the semaglutide-only group [2]. ASC50 Potential - ASC50 is positioned as a promising oral treatment for psoriasis, currently undergoing Phase I clinical trials in the U.S. The preclinical data suggest higher oral exposure, longer half-life, and strong efficacy, supporting its potential as a best-in-class oral medication [2]. Future Development Outlook - The company plans to continue advancing its core pipeline, with ASC30's oral Phase IIa study and ASC40's Phase III study expected to be completed by 2025, alongside the publication of ASC30's subcutaneous Phase Ib results [3]. - The focus remains on ASC30 and ASC47, with multiple pipeline developments anticipated in the coming years [3]. Financial Forecast - The core drugs ASC30 and ASC47 are in early development stages, showing excellent safety and efficacy in early clinical results. The company estimates a reasonable market value of HKD 19.29 billion, raising the target price to HKD 19.93, maintaining a "buy" rating [3].
创新药激战资金借道ETF“越跌越买”
6月26日,部分创新药公司披露的BD(商务拓展)落地情况或与市场乐观预期存在差距,创新药板块本 周初反弹后再度下跌。业内人士认为,创新药研发本身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尤其在当前部分个股估值已 较高的情况下,任何瑕疵都可能被放大并导致股价回调。具有更高置信度、更优竞争格局、更完备商业 逻辑的创新药企业才是具备更好投资逻辑的标的。 "吸金"力度加大 今年以来,在创新药行情的持续催化下,医药板块迎来久违的上涨行情。在累积较多涨幅后,港股创新 药板块开始带头回调,进入了高位震荡阶段,然而场内资金却呈现出"越跌越买"的迹象。 Wind数据显示,6月16日至6月20日,港股创新药指数大跌8.51%。在此期间,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 ETF、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分别净流入8.89亿元、7.10亿元。 ● 本报记者 王鹤静 近一周多以来,国内创新药板块结束此前单边上涨行情,转而进入震荡。然而,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现, 场内资金却呈现出"越跌越买"的迹象。6月16日至6月25日,医药主题ETF合计净流入超64亿元,多只龙 头创新药主题ETF净流入超15亿元。 华夏基金策略团队分析,与此前BD公布后刺激板块上涨不同,本次荣昌生物跌幅 ...
新华制药再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Qi Lu Wan Bao· 2025-06-26 21:24
据了解,"十四五"以来,该公司投入研发经费超17亿元,累计获得药品注册批件90项,仿制药一致性评价24 项,主持或参与制定国家药品标准57项,取得专利113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8项,新增3个创新平台,各 类创新成果均超以往同期两倍以上。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重大创新药进入Ⅱ期临床,治疗痛风的 LXH2301进入三期临床…… 不仅如此,通过柔性引才、校园招聘、人才合作等方式,新华制药已汇聚起了一支包括10名院士、6名国家 重点人才工程专家、6名外国专家、16名泰山产业领军人才以及500余名硕士、博士等组成的高端创新人 才队伍。同时,该公司与中南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等高校共建研发平台。建立科研创新 全生命周期激励机制,设立科技创新"绿色通道",对推进重磅创新药物、重大创新产品、重大创新技术、 重大创新资源等重大创新成果落地实施重奖。通过一系列创新成效,为该公司"十五五"高质量发展注入 强劲动能。 (扈艳华) 原料药的竞争核心,实际上是生物合成法逐步替代传统化学合成工艺的竞争。 近年来,新华制药联合山东省药学科学院、厦门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 攻克了一道道技术难题,解决了 ...
微芯生物: 深圳微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债券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
Zheng Quan Zhi Xing· 2025-06-26 16:37
深圳微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债券 2025 年跟踪评级报告 中鹏信评【2025】跟踪第【470】号 01 信用评级报告声明 除因本次评级事项本评级机构与评级对象构成委托关系外,本评级机构及评级从业人员与评级对象不存 在任何足以影响评级行为独立、客观、公正的关联关系。 本评级机构与评级从业人员已履行尽职调查义务,有充分理由保证所出具的评级报告遵循了真实、客观、 公正原则,但不对评级对象及其相关方提供或已正式对外公布信息的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作任何保证。 本评级机构依据内部信用评级标准和工作程序对评级结果作出独立判断,不受任何组织或个人的影响。 本评级报告观点仅为本评级机构对评级对象信用状况的个体意见,不作为购买、出售、持有任何证券的 建议。本评级机构不对任何机构或个人因使用本评级报告及评级结果而导致的任何损失负责。 本次评级结果自本评级报告所注明日期起生效,有效期为被评证券的存续期。同时,本评级机构已对受 评对象的跟踪评级事项做出了明确安排,并有权在被评证券存续期间变更信用评级。本评级机构提醒报 告使用者应及时登陆本公司网站关注被评证券信用评级的变化情况。 本评级报告版权归本评级机构所有,未经 ...
益方生物20260626
2025-06-26 15:51
益方生物 20260626 摘要 益方生物的在研药物(2025 年)销售趋势良好,有望替代艾克替尼, 扩大在 EGFR 突变肿瘤靶向药市场的份额,正大天晴负责销售的 KRAS G12C 靶向药销售情况良好,预计将获得较好的销售峰值。 益方生物的 TYK2 抑制剂在 2024 年银屑病二期临床试验中展现全球 BIC 潜力,并已启动 IBD 等适应症的临床研究,有望实现全球授权, URAT 抑制剂正在国内外进行二期临床,有望解决痛风市场上的安全性 问题。 益方生物计划通过差异化策略推进口服 SERD 抑制剂的发展,如联合 HER2 ADC 或 CDK4/6 抑制剂,并计划对外授权给国内公司,预计明后 年完成关键临床试验并申报上市,有望成为中国首个上市的口服 SERD。 益方生物的 URAT 抑制剂改进自雷西纳德,旨在解决别嘌醇起效慢或耐 药问题,同时保证更快起效和更好的安全性,通过优化设计和探索合适 剂量,有望提供更好的安全性并获得认可。 Q&A 益方生物目前有哪些重要的创新药管线? 益方生物是一家专注于创新药研发的上市公司,目前有六条重要的创新药管线。 第一条是自主研发的三代 EGFR TKI 贝福替尼,由贝达 ...
复星医药20250625
2025-06-26 14:09
复星医药的主营业务板块有哪些?各板块的收入情况如何? 复星医药共有三大主营业务板块,分别为制药板块、器械诊断板块和医疗服务 板块。2024 年的营业收入总额为 410 亿元,其中制药板块占比超过 70%,约 为 289 亿元;器械诊断收入占比约为 10%,即 43 亿元;医疗健康服务占比近 19%,约 76 亿元。 复星医药在创新药品方面有哪些亮点? 复星医药 20250625 摘要 复星医药 2024 年总收入约 403 亿元,创新药收入近 80 亿元,占比持 续提升。其中,汉斯状和汉曲优是核心品种,分别实现超过 13 亿元和 28 亿元的收入,预计未来几年创新药收入增速保持在 20%水平。 公司战略聚焦创新药和高值器械,通过退出非核心资产回笼资金约 30 亿元人民币,用于加码创新资产,如增持翰林医药至 63%股权,优化资 产结构,实现深度聚焦与创新转型。 器械诊断板块收入 43 亿元,明星产品包括 Assystem 的长效肉毒素达 西斐(已获批适应证)和直观复兴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2024 年装机 量 58 台),同时推进进口设备国产替代。 医疗服务板块收入约 76 亿元,虽受大环境影响仍处于亏损状态,但 ...
上海医药(02607):流通+工业双轮驱动,全产业链系统释放创新价值
上 市 公 司 医药生物 2025 年 06 月 26 日 上海医药 (02607) ——流通+工业双轮驱动,全产业链系统释放创新价值 报告原因:首次覆盖 买入(首次评级) | 市场数据: | 2025 年 06 月 25 日 | | --- | --- | | 收盘价(港币) | 11.92 | |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 | 8859.29 | | 52 周最高/最低(港币) | 14.70/10.04 | | H 股市值(亿港币) | 442.04 | | 流通 H 股(百万股) | 919.07 | | 汇率(人民币/港币) | 1.0953 | 一年内股价与基准指数对比走势: -10% 40% 90% 06/25 07/25 08/25 09/25 10/25 11/25 12/25 01/25 02/25 03/25 04/25 05/25 06/25 HSCEI 上海医药 资料来源:Bloomberg 证券分析师 张静含 A0230522080004 zhangjh@swsresearch.com 余玉君 A0230522080005 yuyj@swsresearch.com 李敏杰 A02305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