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民币国际化
icon
Search documents
【首席观察】CIPS十年一跃:在世界金融坐标中的落点
Jing Ji Guan Cha Wang· 2025-09-30 06:00
Core Viewpoint -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Renminbi (RMB) is gaining depth and resilience as it transitions from a wholesale currency for large-scale trade to a retail currency for everyday transactions [1] Group 1: RMB Cross-Border Payment System (CIPS) - The CIPS has evolved over ten years, transitioning from a technical launch to a mature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facilitating cross-border RMB payments [2][6] - As of August 2025, CIPS has 176 direct participants and 1,552 indirect participants, marking an increase of nearly eight times since its initial launch in 2015 [4][11] - The CIPS system processed RMB cross-border payment transactions amounting to 175 trillion yuan in 2024, a 43% year-on-year increase, highlighting the growing use of RMB in cross-border transactions [12] Group 2: Global Expansion and Institutional Upgrades - The establishment of a RMB clearing bank in Turkey represents a significant breakthrough in the RMB clearing system, enhancing its presence in the Eurasian region [3][8] - The release of the draft rules for the RMB cross-border payment system signifies a major institutional upgrade, providing a standardized and compliant framework for CIPS operations [6][7] - CIPS is now aligned with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aiming to enhance its global network and facilitate the use of RMB in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finance [12][13] Group 3: Strategic Importance and Future Prospects - CIPS is positioned as a key financial infrastructure supporting China's "going out" strategy, facilitating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RMB [11][13] - The system's modular and internationalized design allows for greater flexibility and adaptability in the global financial landscape [7][10] - The ongoing development of CIPS is expected to further enhance its influence and market share in the international payment system [10]
黄金飙涨、美元走弱、人民币走强!全球资本大迁徙,中国成避风港?
Sou Hu Cai Jing· 2025-09-30 05:39
1. 美联储降息与通胀预期的双重驱动:尽管美联储9月降息25个基点,但鲍威尔"风险管理式降息"的表 态未能平息市场焦虑。美国核心CPI仍高于3%,叠加特朗普政府拟推行的"Section 899"报复性关税,市 场对滞胀的担忧加剧。 2. 地缘政治风险的货币化定价:美国对进口药品、卡车加征关税引发全球供应链二次冲击,黄金成为对 冲贸易摩擦升级的核心工具。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二季度全球央行净购金量达166吨,中国 连续10个月增持黄金储备。 黄金飙涨、美元走弱、人民币走强:全球资本迁徙下的中国"避风港"逻辑 2025年三季度以来,全球金融市场呈现罕见的"三重奏":国际金价突破历史极值,美元指数持续疲软, 人民币汇率逆势走强。这一现象不仅折射出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刻变革,更标志着国际资本流动方向正在 发生历史性转折。中国,这个曾被视为"新兴市场风险高地"的经济体,正以惊人的韧性成为全球资本 的"新避风港"。 一、黄金狂飙:避险需求与货币信用危机的共振 国际金价在2025年9月23日创下3795美元/盎司的历史新高,年内涨幅超40%,国内首饰金价突破1100元/ 克大关。这一轮上涨远超传统避险逻辑,呈现出三大 ...
精彩回顾 | 澳门银行业研讨会:外汇、债市与跨境资产管理新机遇
彭博Bloomberg· 2025-09-30 02:07
近期,彭博澳门银行业研讨会在澳门成功举办。来自 澳门中央证券托管结算一人有限公司 (MCSD)、债券通有限公司、工银澳门、海通银行澳门分行 的特邀嘉宾,与彭博市场专家围绕 全球外汇市场、跨境债券投资、数据流动以及风险管理 等热门话题展开深度讨论,聚焦市场新机 遇。让我们一起回顾现场精彩发言! 近年来,离岸人民币债券在澳门的发行规模不断增长,吸引了更多国际投资者的关注,推动了澳门与 全球金融市场的进一步融合。 汪大海 彭博大中华区总裁 全球外汇市场动态与交易策略 开场致辞 近期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美元正如市场预期逐步走向宽松货币政策,"去美元化"成为市场讨论焦 点。 彭博大中华区总裁汪大海先生欢迎现场嘉宾的到来并发表开场辞。他表示, 澳门在国家发展与粤港 澳大湾区建设中有着独特且重要的战略地位,既有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制度环境,又有着与内地市场 紧密相连的区位优势,这让澳门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特朗普的贸易政策正在不断加剧'去美元化'的趋势,通过对全球施加高关税来减少美国贸易逆差,就 会减少美元在全球输出中的流动性,改变原有美元体系循环。 正如IMF公布的数据来看,过去十年替 代美元的最核心资产就 ...
中金缪延亮:国际货币体系新形势下人民币国际化的四条主线
中金点睛· 2025-09-29 23:35
摘要 点击小程序查看报告原文 Abstract 2015年811汇改以来,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但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与中国在全球经济与贸易中的体量仍不匹配。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出现四大新形势: 一是美元信誉裂痕;二是中国制造崛起;三是全球经贸与货币体系重构;四是数字与代币化金融生态的兴起。窗口期下,人民币可围绕四条主线加速国际 化:扩大安全资产供给并完善利率与回购/衍生品体系;提高在大宗商品与关键中间品贸易中的结算与计价占比;统筹在岸—离岸人民币市场,夯实"功能 锚";以央行数字人民币与代币化人民币资产打通高效、可编程、精准监管的跨境应用场景。我们认为,通过分阶段实施与配套风险管理,有望到中长期 明显提升人民币在储备、结算、投融资与数字金融生态中的地位。 国际货币体系的四个新形势 近年来,国际货币体系出现了四个新的形势,包括美元信誉出现裂痕、中国制造崛起、经贸关系重构以及数字金融生态的形成。 美元信誉裂痕:目前美元霸权的"双锚"呈现弱化的态势,一来美国"双赤字"和高通胀问题顽固。二来,美国滥用储备货币地位,或将关税、金融制裁等工 具"武器化"。美元的主权信用、储藏价值等法理之锚和交易、清算、定价等功能之锚都受到了 ...
【时代风口】 从AI项目融资棋局 看人民币国际化新机遇
从阿里巴巴于去年11月首次发行170亿元离岸人民币债券(即"点心债"),到百度今年内两度发行、腾 讯首次试水90亿元规模点心债,再到市场传闻更多互联网巨头正酝酿跟进,一系列动向表明,离岸人民 币债券市场正成为中国科技企业巨头长期融资的重要渠道。这一举措不仅缓解了企业的资金需求,也在 客观上拓宽了点心债市场的深度与广度,吸引更多发行人与投资者入场。 AI竞赛的背后也是资本的赛场,科技企业青睐债权融资,实为一场精密的成本运算。无论是甲骨文发 行的40年期美元债券,还是腾讯发行的20年期人民币债券,都受到投资者热捧。可以看出,相较股权融 资,债券融资不仅避免股权稀释,更能在低利率窗口期锁定长期资金,性价比更高。从币种选择来看, 人民币融资优势凸显:一方面,中美利差短期内难以逆转,人民币低融资成本仍将延续;另一方面,人 民币汇率韧性增强,预期趋稳,企业不仅可规避货币错配风险,即便融资后兑换为外币使用,汇率风险 也相对可控。 (原标题:【时代风口】 从AI项目融资棋局 看人民币国际化新机遇) 孙璐璐 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科技巨头纷纷步入资本开支的高强度周期。自9月中下旬以来,甲 骨文、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 ...
铸元工程正式启航 —— 国家战略部署,数字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新篇
Sou Hu Cai Jing· 2025-09-29 22:35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中国已经具备坚实的经济基础和科技硬实力。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在制造业、基础设施、科技创新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硬实力让东方巨轮屹立于世界舞台。 然而,要实现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单有硬实力并不足够。金融领域的软实力建设,尤其是国际货币体 系中的话语权,已成为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一环。长期以来,美元不仅凭借传统金融体系确立霸权,更 在数字时代通过稳定币延伸影响力,几乎垄断数字市场。由此带来的依赖与风险,已成为全球金融秩序 中的不稳定因素。 面对这一现实,中国选择主动出击。以数字化为契机,开启人民币国际化的新路径,用国家战略工程回 应时代呼声——铸元工程由此启航。 国家顶层设计,万亿级战略资金护航 铸元工程是在国家顶层战略部署下,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推动的前所 未有的国家级金融战略工程。工程由铸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实施主体,形成了从政策到执行、从监 管到技术的全链条合力。 国家为此提供了空前力度的财政保障:首批 2万亿元专项资金,以外汇储备为根基,由中央财政专项账 户统一管理,并在国家审计体系的全程监督下运作,确保资金使用安全、透明、规范、高效。 这不仅 ...
从AI项目融资棋局 看人民币国际化新机遇
Sou Hu Cai Jing· 2025-09-29 22:16
除了供给端发行主体日益多元,点心债的需求侧同样支撑有力。随着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额 度提升与债券"南向通"机制扩容,境内资金配置离岸资产的需求持续释放。高质量发行主体入场与境内 投资需求升温形成"双向奔赴",共同构筑起市场良性发展的基石。 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科技巨头纷纷步入资本开支的高强度周期。自9月中下旬以来,甲 骨文、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国内外科技企业不约而同启动大规模债券发行,募资用途高度一致—— 全力投入AI与云计算等前沿科技领域。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科技企业的境外融资路径正悄然转向,形 成以长期限、人民币计价的债权融资为主的新偏好。 从阿里巴巴于去年11月首次发行170亿元离岸人民币债券(即"点心债"),到百度今年内两度发行、腾 讯首次试水90亿元规模点心债,再到市场传闻更多互联网巨头正酝酿跟进,一系列动向表明,离岸人民 币债券市场正成为中国科技企业巨头长期融资的重要渠道。这一举措不仅缓解了企业的资金需求,也在 客观上拓宽了点心债市场的深度与广度,吸引更多发行人与投资者入场。 AI竞赛的背后也是资本的赛场,科技企业青睐债权融资,实为一场精密的成本运算。无论是甲骨文发 行的40 ...
笃行国家战略 以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
Jing Ji Ri Bao· 2025-09-29 22:00
2025年以来,中国经济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资本市场在全球经济复杂波动中展现出强 劲韧性与活力,主要指数创出年内新高,市场活跃度持续提升。在新"国九条"框架下,资本市场基础制 度持续完善,市场生态不断优化,内在稳定性显著增强。 本轮资本市场改革所呈现出的系统性深化特征,为证券行业中长期高质量发展、业务扩容及模式升级筑 牢根基。中金公司作为国有金融机构的中坚力量,始终牢记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充分发挥链接资本市 场资金供给端和实体经济资金需求端的桥梁作用,持续在服务科技创新、绿色转型、高水平对外开放等 领域积极作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十四五"答卷。 赋能实体经济 攻坚核心战略领域 当前,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入关键阶段,证券行业作为直接融资的核心载体,正从"规模扩张"向"质量 提升"转型,积极服务科技自立自强、绿色低碳发展等国家战略。 绿色金融是中金公司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另一重要抓手。"十四五"期间,我国绿色金融与市场机制不断完 善,形成了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绿色信托等多层次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 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也在科学合理控制总量的前提下得以建立。 立足经济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 ...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覆盖189个国家和地区
Ren Min Ri Bao· 2025-09-29 21:59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介绍,为推动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服务便利化工作,今年,中国人民银行指导支 付清算协会和中国银联建设了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有效解决了"外包内用"多头连接等问题。统一网关 作为跨境支付基础设施,坚持公共性、包容性、普惠性原则,支持符合条件的市场机构接入开展跨境二 维码支付业务。截至9月11日,统一网关办理业务198.1万笔,金额4.27亿元。同时,中国银联、网联清 算公司积极推进与泰国、越南、印尼等多国二维码网络互联,通过双向开放二维码受理网络,推动跨境 支付合作成果更多惠及中外民众。 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已覆盖189个国家和地区,今年上半年,共处理业 务笔数402.95万笔、业务金额90.19万亿元,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支撑。 ...
【时代风口】从AI项目融资棋局看人民币国际化新机遇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9-29 18:19
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科技巨头纷纷步入资本开支的高强度周期。自9月中下旬以来,甲 骨文、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国内外科技企业不约而同启动大规模债券发行,募资用途高度一致—— 全力投入AI与云计算等前沿科技领域。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科技企业的境外融资路径正悄然转向,形 成以长期限、人民币计价的债权融资为主的新偏好。 从阿里巴巴于去年11月首次发行170亿元离岸人民币债券(即"点心债"),到百度今年内两度发行、腾 讯首次试水90亿元规模点心债,再到市场传闻更多互联网巨头正酝酿跟进,一系列动向表明,离岸人民 币债券市场正成为中国科技企业巨头长期融资的重要渠道。这一举措不仅缓解了企业的资金需求,也在 客观上拓宽了点心债市场的深度与广度,吸引更多发行人与投资者入场。 孙璐璐 除了供给端发行主体日益多元,点心债的需求侧同样支撑有力。随着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额 度提升与债券"南向通"机制扩容,境内资金配置离岸资产的需求持续释放。高质量发行主体入场与境内 投资需求升温形成"双向奔赴",共同构筑起市场良性发展的基石。 当全球科技企业共同投身于"All in AI"(全力投入人工智能)的浪潮,科技与资本正迎来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