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硬科技
icon
Search documents
北京何以成为独角兽企业成长沃土?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17 02:23
中新网北京6月17日电 (记者 吕少威)记者从正在开展的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北京市主题采访活动中 获悉,当前,北京拥有独角兽企业115家,总估值5949亿美元,总数量和总估值连续5年保持全国第一。 北京被冠为"独角兽之城"。中关村高科技产业促进中心副主任方瑢告诉记者,北京独角兽企业正以蓬勃 创新的态势助力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2024年北京新晋23家独角兽企业,其中13家来自未来产业细分领 域,包括通用人工智能、智慧出行、细胞治疗、商业航天、元宇宙、新型储能、氢能等。9家未来产业 细分领域企业成立3年就成为独角兽企业。另外,在合成生物、具身智能等领域,北京已储备了一批潜 在独角兽企业。 北京独角兽企业大多拥有"硬核科技"。北京硬科技独角兽企业占比71.3%,较2020年增长了28.3%,保 持年均7%的增速。在人工智能、商业航天等技术领域创造出多项国际领先的重大创新成果。例如:全 球首个能够模拟人类操作手机和电脑的自主智能体、全球首款连续发射成功的液氧甲烷运载火箭、全球 首颗RISC-V边缘计算芯片等。 在创新培育方面,北京市长期注重对独角兽企业成长期的"伴随式"创新培育,通过科技项目、创新平台 等支持 ...
“硬科技”成色更突出 并购重组活力迸发 产品持续“上新” 三大趋势折射科创板改革新气象
2024年6月1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 施》,积极发挥科创板"试验田"作用,持续深化资本市场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 功能。本报今起推出"科创板八条"落地一周年系列报道,多角度解读科创板支持"硬科技"企业的成功经 验,探究改革对资本市场与科技创新的深远影响,展现科创板企业的成长蜕变。 2024年6月1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 施》,积极发挥科创板"试验田"作用,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一年来,配套政策渐次落地、逐步见效,科创板"硬科技"成色更加突出,并购重组活力迸发,产品持 续"上新",市场生态焕发新气象。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相关部门将扎实推进"科创板八条"落地落实落细,一体推进发行承销、股债融 资、并购重组、交易机制等各项制度深化改革,增强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 "硬科技"成色更突出 6月13日,被业界称为半导体"独角兽"的上海超硅IPO申请获上交所受理。这也是"科创板八条"发布后, 又一个未盈利企业科创板IPO申请获受理的案例。 接纳未盈利企业上市,是资本市场坚定支持"硬科技"企业的突 ...
赚钱效应持续 四大特征解锁港股“打新”密码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6-16 17:33
2025年以来,港股IPO市场持续火热,港股"打新"赚钱效应仍在持续。 2月21日,"雪王"蜜雪集团开启公开招股之路,不断刷新着港股新股认购的上限:2月24日,突破1万亿 港元;2月25日,打破快手2021年创下的1.26万亿港元纪录;2月26日招股结束时,这一数字创纪录地达 到1.83万亿港元。而此后的申购数据显示,蜜雪集团的申购倍数超5000倍,机构认购倍数达到35.23倍。 以今年上市首日涨幅超过10%的13只新股来看,绝大部分认购倍数均是超百倍,因此在打新时,不妨多 参考下券商实时公布的申购数据和热度。 值得关注的是,在今年已完成赴港上市的5家A股公司中,无1家破发,仅赤峰黄金在上市首日"打平", 其他4家都有不错的表现。其中,吉宏股份涨幅达39.06%,钧达股份和恒瑞医药涨幅也都超过20%,宁 德时代涨幅超过16%。此外,A股公司赴港上市时都有不同程度的折价,这也为打新这类公司时留下了 充足的市场空间。 特征三:基石投资者的质量。与A股不同的是,港股新股在IPO时有一个极为鲜明的特点:基石投资者 制度。基石投资者主要是大型、知名的投资者,并承诺购买一定数量的新股,且在上市后锁定6到12个 月,基石投 ...
“科创板八条”落地一周年的实践与成效:制度创新引领 科创板助硬科技企业加速腾飞
Zheng Quan Ri Bao· 2025-06-16 16:38
科创板公司再融资项目迎来新进展。上交所官网显示,6月份以来截至6月16日记者发稿,已有7家科创 板公司更新再融资进展,审核状态涉及提交注册、已受理等。 6月19日,《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以下简称"科创板八 条")发布将满一周年。一年来,科创板改革落地见效,科技企业资本市场工具箱持续扩容,进一步增 强对科技创新的包容性适配性。 具体来看,"轻资产、高研发投入"认定标准落地、提高股权激励精准性、提高并购重组估值包容性、科 创债"绿色通道"等契合科技企业发展的创新制度陆续落地,进一步突出科创板"硬科技"特色,更好服务 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晶合集成在2024年高效注册20亿元科技创新公司债券。"未来,我们将继续充分利用科创板各项支持政 策,坚定不移推动科技创新,为半导体产业发展贡献力量。"晶合集成董事长蔡国智表示。 在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创新与竞争研究中心主任任声策看来,"科创板八条"发布以来,为开 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硬科技"企业股债融资、并购重组提供"绿色通道",确定"轻资产、高研发投 入"认定标准等,一系列制度均有利于科创板企业进一步快速成长为"链主"企 ...
首单民营创投科创债落地!中科创星“25创星PPN001”成功发行
Jing Ji Guan Cha Wang· 2025-06-16 13:25
据悉,"25创星PPN001"的发行由浦发银行担任牵头主承销商,由中国银行、中信银行和成都银行 (601838)担任联席主承销商,票面利率2.10%,全场认购倍数3.58倍。此外,该笔科创债由中债信用 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全额担保,西安担保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西安投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提供反担 保。 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李浩说,创投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债融资,不仅有助于其拓宽融资渠道,推动 募、投、管、退业务良性循环,也将推动金融"活水"精准滴灌至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创新企业。 6月16日,中科创星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中科创星")在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2025年度第一 期定向科技创新债券——25创星PPN001(科创债)",发行规模为4亿元,期限为5+5年。 这是国内债券市场首个"科技板"民营股权投资机构长期限科技创新债券落地。中科创星因此成为全国首 个成功发行科创债券的民营股权投资机构。 中科创星表示,该债券所募集资金将用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半导体等硬科技领域基金的出资 及置换,壮大"耐心资本"。 中科创星成立于2013年。截至今年6月,该机构在管资金规模超过120亿元,已投资孵化超过5 ...
侃股:样本股上新硬科技,指数更有成长性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6-16 11:41
当然,被调出指数的企业个股并不意味着丧失了投资价值,经营稳健、规范治理的企业仍可能通过技术 升级和行业整合保持竞争力。 指数样本股的调整,本质上并不会改变一家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但是却能够引发投资者或主动或被动 地调整持仓,对于调入的公司自然是一件好事,但对于调出的公司,也不必过于忧虑。 现如今样本股的选择标准更加倾向于投资者的交易热情,并不是因为硬科技公司调入了指数样本股而受 到投资者的追捧,而是因为投资者的追捧让硬科技公司具备了调入指数样本股的条件。两者相辅相成、 互为促进。 此次指数样本股调整,是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同频共振的必然选择。硬科技企业的调入,不仅提升了指 数的成长性和估值溢价率,更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服务了国家战略和产业升级。硬科技赛道既是机遇也 是挑战,理性布局、长期跟踪将是关键。未来,随着更多硬科技企业成为指数样本股,资本市场将进一 步发挥晴雨表和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近日,沪深交易所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纷纷发布重要指数样本股调整公告,包括深证成指、创业板指、 上证50、上证180、沪深300、中证500等指数样本股都将进行调整,6月16日起正式实施。调入的新 ...
“国家队”LP再出资
FOFWEEKLY· 2025-06-16 09:59
每日|荐读 榜单: 「2025投资机构软实力排行榜」评选启动 峰会: 「2025母基金年度论坛」盛大启幕:汇聚中国力量! 热文: 一纸新规,炸出一级市场的管理费焦虑 热文: 今年,上市公司热衷做并购基金 来源: 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有限公司 深创投中小企业发展基金(苏州)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注册地:江苏省苏州市,管理机构为 上海红土创新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总规模20亿元,主要投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 制造、生物技术及健康产业、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硬科技领域的中小企业。 对接需求请扫码 上海中科创星先导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注册地:上海市,管理机构为北京中科创星 创业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基金规模26.17亿元,主要投向先进制造、信息技术、新能 源新材料等硬科技领域和未来产业的中小企业。 近日,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有限公司宣布完成第七批子基金设立任务,分别与 中科创星、东方 嘉富、蓝驰创投 三家投资机构签约,加上今年4月与深创投签约设立的子基金,至此,国家中小企 业发展基金第七批子基金全部完成签约设立。 东方嘉富(鄂尔多斯)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注册地:内 ...
听说江苏的VC/PE领跑了
投中网· 2025-06-16 08:57
以下文章来源于超越 J Curve ,作者超越J曲线 超越 J Curve . 用数据延伸你的阅读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本期带来2025年5月VC/PE市场报告。市场环比小落、同比再增,浙苏粤募资持续领跑,苏粤沪投 资合计占比近五成。 作者丨 投中研究院 来源丨 超越 J Curve 核心发现 基金数量环比减少12%,同比再增10%; 浙苏粤新设基金再领跑,青岛、嘉兴地区最活跃; 第一部分 VC/PE市场募资分析 5月新基金环比回落,同比持续上升 2025年5月,中国VCPE市场新成立基金数量共计 490支 ,较上月减少 69支 ,环比减少 12% 。 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加 45支 ,同比增加 10% 。 本期共有 418家 机构参与设立基金,其中 90% 的机构成立1支基金, 6.5% 的机构完成2支基金 新设, 3.5% 的机构完成3支及以上基金新设。去年同期,成立两支及以上机构占比为 10.1% ,机 构活跃度同比较为稳定。 投资市场环比小幅回落 ,规模同比增加47%; 江苏、广东和上海三地融资规模及数量合计占比近五成; 半导体、人工智能、新材料项目最受追捧,电池与储能技术、生物 ...
100亿长三角数智文化产业基金成立;合肥首支QFLP基金落户,规模达1亿美元 | 06.09-06.15
Sou Hu Cai Jing· 2025-06-16 07:49
Group 1 - Guangdong Province has launched a 10 billion yuan Smart Industry Fund, with an initial fundraising of 2 billion yuan, focusing on AI, robotics, and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2] - The second phase of the 100 billion yuan Service Trade Innovation Development Fund has been initiated, aiming to leverage fiscal funds to foster new foreign trade formats [2] -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Digital Cultural Industry Fund has been established with a total scale of 10 billion yuan, focusing on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AI [2] Group 2 - The first AIC equity investment fund in Shaanxi Province has been registered, with a total scale of 400 million yuan, targeting new gener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2] - A 5 billion yuan Sichuan Province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Guidance Fund has been launched, focusing on key technologies in AI and semiconductors [2] - The Hubei Xiaogan Low-altitude Economic Investment Fund has been registered, with a target scale of 5 billion yuan, focusing on drone manufacturing and aviation logistics [3] Group 3 - Jiangxi Jiujiang has established a high-quality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vestment fund with a contribution of 3.001 billion yuan, focusing on private equity investment [3] - A 1 billion yuan new materials industry mother fund has been set up in Lianyungang, with a focus on high-performance fibers and advanced inorganic non-metallic materials [3] - A 5 billion yuan talent innovation fund has been launched in Huzhou, targeting new energy vehicles and semiconductor sectors [3] Group 4 - The Longjiang Venture Capital Fund has been publicly soliciting fund management institutions, with a total scale of 500 million yuan, focusing on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4] - The 2 billion yuan Kexing Innovation Fund has been registered in Zhangzhou, focusing on electronic information and health industries [4] - The 85 billion yuan Future Industry Angel Fund in Changzhou has completed registration, targeting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4] Group 5 - A 10 billion yuan AI terminal fund has been established in Shenzhen, with a focus on AI terminal industry development [5] - Felicis Ventures has completed a $900 million fundraising for its tenth fund, focusing on early-stage AI and technology investments [5] - Goldman Sachs Asset Management is seeking to raise over $14.2 billion for its largest S fund to date [5] Group 6 - The first QFLP fund in Hefei has been established with a scale of $100 million, focusing on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6] - The Jiangcheng Huafa Fund has been registered with a scale of 1.01 billion yuan, focusing on the semiconductor sector [6] - The Chengdu Jiaozi Financial Holding Group has issued a 5 billion yuan technology innovation bond [7] Group 7 - The National First Pens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y Fund has been established in Shanghai, focusing on smart healthcare applications [8] - A 2.7 billion yuan Chuxing Venture Capital Fund has been registered in Hubei, targeting new energy and semiconductor industries [8] - A 1 billion yuan new materials and smart construction fund has been establish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Holdings [8] Group 8 - Zhongwei Company plans to invest 735 million yuan in a 1.5 billion yuan semiconductor fund, focusing on the semiconductor and strategic emerging sectors [9] - Ningbo Huaxiang Electronics is establishing a 1 billion yuan industry fund, focusing on the automotive parts industry [9] - Suzhou Yinghuate is participating in a 1 billion yuan industry fund, focusing on high-end equipment and semiconductor sectors [9] Group 9 - Xiamen has issued measures to utilize government investment funds to empower industrial chain development, with a total of 150 billion yuan allocated [10] - Fujian Province has issued management measures for provincial government investment funds, focusing on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10] - Tianjin has adjusted the management regulations for the Haihe Industrial Fund, emphasizing the leverage of social capital [11]
AI风起,新材料如何重塑中国制造DNA?科创新材料ETF汇添富(589180)重磅上市!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16 03:37
2025年6月13日,科创板迎来开板六周年。自2019年以来,科创板锚定"硬科技"定位,累计上市企业588家,总市值已突破6.8万亿元,新一代信息技术、生 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公司占比超八成。 都说"一代材料,一代产业",硬科技的腾飞以新材料为基石。新材料是什么?为什么它如此重要?如何布局科创新材料板块?今日恰逢科创新材料ETF汇添 富(589180)重磅上市,上市首日成交活跃,目前成交已经超过5000万元,本文带大家重点了解一下新材料板块。 【新材料是什么?】 新材料是指近50年来,科技高速进步、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所催生的新一代材料。与传统材料比较,新材料通常性能更强、科技含量更高、护城河更宽、特殊 用途更广。 从数据上看,新材料的产业规模大、产业需求增速高。据工信部预计,2025年我国新材料产业产值将达到10万亿元。从"十三五" 到2023年,新材料产业的 年均增速约15%。2024年1—11月,新材料产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0%以上,预计连续1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新材料属于基石性产业,是其他产业的物质基础。国海证券指出,当前新材料的下游需求正迅速增长,随着政策支持与技术突破,国内新材料有望迎来加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