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息
icon
Search documents
达利凯普: 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制度
Zheng Quan Zhi Xing· 2025-07-10 12:10
大连达利凯普科技股份公司 第二章 内幕信息及内幕信息知情人 第四条 本制度所称内幕信息的范围主要指涉及公司的经营、财务或者对公 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种交易价格价格有重大影响的尚未公开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 (一)发生可能对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且投资者尚未得知的重大 事件,包括但不限于: 总额百分之三十,或者公司营业用主要资产的抵押、质押、出售或者报废一次超 过该资产的百分之三十;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大连达利凯普科技股份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内幕信息 管理,加强内幕信息保密工作,确保信息披露的公平、公正,保护公司投资人及 相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以下简称"《证券法》")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等有关 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及所属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 第三条 公司董事会应当按照本制度及深圳证券交易所相关规则要求及时 登记和报送内幕信息知情人档案,保证内幕信息知情人档案真实、准确和完整, 董事长为主要责任人。董事会秘书负责办理公司内幕信息知情人的登记入档和报 送事宜。公司董 ...
达利凯普: 信息披露事务管理制度
Zheng Quan Zhi Xing· 2025-07-10 12:10
大连达利凯普科技股份公司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大连达利凯普科技股份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信息披露 行为,加强公司信息披露事务管理,促进公司依法规范运作,维护公司股东的合 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中华 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 法》《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 管指引第 2 号——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 管指引第 5 号——信息披露事务管理》及《大连达利凯普科技股份公司章程》 (以 下简称"《公司章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指"信息"是指所有可能对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种交易价 格或者投资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信息以及证券监管部门要求或者公司主动披露 的信息。 第三条 本制度所称"信息披露义务人",是指公司及其董事、高级管理人 员、股东、实际控制人,收购人,重大资产重组、再融资、重大交易有关各方等 自然人、单位及其相关人员,破产管理人及其成员,以及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 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承担信息披露义务的主体。 第二章 信息披露的 ...
达利凯普: 重大信息内部保密制度
Zheng Quan Zhi Xing· 2025-07-10 12:10
大连达利凯普科技股份公司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大连达利凯普科技股份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重大信 息内部保密工作,确保信息披露的公平性,保护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 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中华人 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大连达 利凯普科技股份公司章程》(以下简称"《公司章程》")的规定,制定本制 度。 第二条 董事会是公司重大信息内部保密工作的管理机构。 第三条 董事长是公司重大信息内部保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董事会秘书是 公司重大信息内部保密工作直接负责人。 第四条 董事会秘书和董事会办公室统一负责证券监管机构、深圳证券交易 所(以下简称"交易所")、证券公司、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及新闻媒体、股东 的接待、咨询(质询)、服务工作。 第五条 董事会办公室是公司唯一的信息披露机构。未经董事会批准或董事 长同意,公司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向外界泄露、报道、传送有关涉及公司重大信 息及信息披露的内容。对外报道、传送的文件、软(磁)盘、影音影像资料、 光盘等涉及重大信息及信息披露内容的资料,须经董事会或董事长审核同意,方 可对外报 ...
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已处于国际引领地位【附量子信息产业分析】
Qian Zhan Wang· 2025-07-10 11:22
(图片来源:摄图网) 在量子计算领域,中国同样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量子通信,是利用量子力学原理对信息进行编码、传输和处理的一种新型通信方式,以其高度的安全性和传 输效率,成为当今信息通信领域的前沿技术,是量子信息学的核心分支。具有不可克隆、不可分割和不可预 测的特性,能够从根本上保证信息传输的绝对安全。 尽管2023年中国量子通信市场规模仅约6亿元,但随着国防、信息安全需求的不断增长,其战略价值已获全 球认可。量子通信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成为守护国家信息安全的"国之重器"。 7月6日,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在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 会主论坛上表示,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已处于国际引领地位。他指出,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 要成果,包括成功发射"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建成"京沪干线"地面光纤网络和国家广域量子保密通信 骨干网,并实现了与奥地利、南非的洲际量子密钥分发。此外,我国科学家还在合肥完成首批严格的器件无 关量子密钥分发实验,为信息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潘建伟还提到,我国在量子计算领域处于国际第一方阵,在量子精密测量领域部分方向处于国际领先或先进 水 ...
新能泰山: 信息披露事务管理制度
Zheng Quan Zhi Xing· 2025-07-10 10:11
山东新能泰山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山东新能泰山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 称公司)及其他信息披露义务人的信息披露行为,加强信息披 露事务管理,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 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法》)、《上 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 《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5 号—信息披露 事务管理》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以 及《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 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指的"信息" ,是指所有对公司证券及其 衍生品种交易价格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信息以及证券监管部 门要求披露的信息;本制度中的"披露"是指在规定的时间内、 在指定的媒体上、以规定的方式向社会公众公布前述信息,并 送达证券监管部门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证券交易所)。 第三条 本制度适用于信息披露义务人及公司各部门、分 公司、子公司的信息披露管理责任人、信息披露工作负责人、 信息披露联络员以及参与定期报告、临时报告编制、披露工作 的相关人员。 第四条 信息披露义务人,是指公司及其董事、高级管理 人员、股 ...
新能泰山: 重大信息内部报告制度
Zheng Quan Zhi Xing· 2025-07-10 10:11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山东新能泰山发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 简称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确保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 完整、及时、公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 民共和国证券法》《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法律法 规、规范性文件及《公司章程》和《信息披露事务管理制度》 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的适用范围为:公司本部、控股子公司及 分公司具有重大影响的参股公司,部分条款适用于公司控股股 东、实际控制人及持有公司 5%以上股份的股东。 山东新能泰山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第二章 一般规定 第三条 公司重大信息内部报告制度是指当出现、发生或 者即将发生可能对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种的交易价格产生较 大影响的情形或者事件时,按照本制度相关规定负有报告义务 的有关人员和公司,应及时将相关事项向公司董事会和董事长 报告的制度。 第四条 本制度所称"重大信息报告义务人"包括: (一)公司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各部门负责人; (二)分公司负责人、公司控股子公司的董事长、董事和 高级管理人员; (三)公司派驻参股公司的董事长、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以上人员负有向本公司董事会和董事长报告其职权范围 内所知悉 ...
又一财务造假拟被罚1250万,实控人为昆明国资委,公司股票被ST!
梧桐树下V· 2025-07-10 10:08
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主要内容 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杨波先生、代云辉女士、宋国富先生、屠建国先生、王洪亮先生、朱国友 先生、张永齐先生: 文/梧桐小新 7月9日,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云内动力,000903)披露关于公司及相关人员收到云南证监局《行 政处罚事先告知书》的公告。经查,云内动力在2021年及2022年年度报告中存在虚假记载问题,包括:1、 销售和采购返利、供应商索赔补偿、期间费用的会计核算不准确、不规范;2、未实际交付货物但开具发票 并依据发票确认收入,导致虚构收入;仅依据发票确认收入,导致跨期确认收入;3、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及 应收账款信用减值不准确、未计提产品质量保证费用。 上述违法行为合计导致公司2021年度报告虚减营业收入超1.80亿元,占当年营业收入的2.25%,虚增利润 767.50万元,占当年利润总额的13.51%;2022年年度报告虚增营业收入2257.72万元,占当年披露营业收入 的0.47%,虚减利润总额1.02亿元,占当年披露利润总额的7.84%。公司及7名相关责任人合计拟被罚1250万 元。 同日,公司还披露关于公司股票交易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暨股票停复牌的提示性 ...
算法破茧|腾讯研究院三万字报告
腾讯研究院· 2025-07-10 08:50
Core Viewpoint -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concept of "information cocoons" and proposes the idea of "information beehives" as a method to break free from these cocoons, aiming to create a better information ecosystem in the algorithm-driven era [5][34][35]. Group 1: Information Cocoon Concept - The term "information cocoon" was introduced by Cass Sunstein in 2006, highlighting how individuals tend to consume information that aligns with their existing beliefs, leading to a narrow perspective [8][9]. - The article differentiates between "information cocoons," "echo chambers," and "filter bubbles," noting that all three concepts describe how individuals can become isolated in their information consumption [9][11]. - The rise of algorithms has exacerbated the information cocoon phenomenon, as users are increasingly exposed to content that reinforces their existing views, limiting their exposure to diverse perspectives [20][22]. Group 2: Algorithm's Role - Algorithms are designed to maximize user engagement and satisfaction, often leading to a cycle of reinforcing existing interests and preferences [17][18]. - The article identifies four mechanisms of algorithms that contribute to the formation of information cocoons: goal orientation, positive feedback loops, data dependency, and similarity matching [18]. - The transition from a "search for information" model to an "information finds people" model has made it easier for users to access content but has also led to the risk of becoming trapped in echo chambers [19][20]. Group 3: Proposed Solutions - The concept of "information beehives" is introduced as a proactive approach to encourage users to seek diverse information sources and engage with different viewpoints [5][35]. - Recommendations for breaking free from information cocoons include actively subscribing to unfamiliar content, participating in cross-disciplinary discussions, and regularly challenging one's own viewpoints [6][35]. - The article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building a collaborative mechanism among content producers, platforms, and consumers to foster a healthier information ecosystem [5][34].
法治在线丨热门博物馆门票“秒光” 是我手速慢吗?
Yang Shi Xin Wen· 2025-07-10 08:44
Core Viewpoint -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illegal ticket scalping activities surrounding a popular museum in Shanghai, highlighting how a group exploited system vulnerabilities to purchase tickets in bulk and resell them at inflated prices, significantly impacting regular visitors' ability to buy tickets at official prices [2][10][37]. Group 1: Ticket Scalping Operations - A ticket scalping gang utilized technical means to infiltrate a museum's ticketing system, leading to tickets being sold out within minutes of release [2][10]. - The gang's operations involved using a ticket scalping software that allowed them to bypass normal purchasing restrictions, enabling them to secure tickets before the general public [16][22]. - The gang's activities resulted in the sale of over 9,000 tickets, with significant profits made through partnerships with travel agencies that sold tickets at 7 to 10 times the original price [24][35]. Group 2: Financial Implications - The original ticket prices were 30 yuan for adults, while the scalped tickets were sold for 200 to 300 yuan, leading to a substantial markup [6][35]. - The gang sold tickets to travel agencies at prices between 50 to 70 yuan, earning a profit of 20 to 30 yuan per ticket, while the agencies resold them at inflated prices [31][35]. - The total revenue from these operations reached over 440,000 yuan, with profits exceeding 200,000 yuan after deducting costs [33]. Group 3: Legal Consequences - The actions of the scalping gang were classified as illegal acquisition of computer information system data, leading to criminal charges against the main perpetrators [37][38]. - The case has prompted discussions on improving ticketing systems and regulations to ensure fair access for all visitors [40][42]. - Legal measures are being considered to deter such scalping activities, emphasizing the potential for significant prison sentences for offenders [45].
“中科队”联手出击!中科星图联合中科曙光进军太空计算领域
Guan Cha Zhe Wang· 2025-07-10 07:18
太空计算是指在太空中部署具备数据处理、分析和决策能力的计算系统。具体来看,太空计算将人工智能、云计算和边缘计算等能力集成到卫星上,使卫星 能够在太空中自主完成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从而减少对地面数据中心的依赖,提升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实时性。 7月8日,中科星图与中科曙光在"2025空天信息大会暨中科星图生态发展大会"上,签署了《太空计算领域的合作开发框架协议》。按协议,双方将围绕技术 研发、太空算网建设等课题,共同推动"太空计算"技术创新与应用落地。 本次签约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吴一戎、中科曙光总裁历军出席见证。中科星图党委书记、总裁邵宗有,中科曙光高级副总裁任京暘代表双方签约。 中科星图官网图片 具体来看,中科星图与中科曙光合作,共同开发空天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算力与数据服务,推进新兴计算场景能力建设,为我国数字经济智能化、立体化 发展提供支撑。双方将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单位研发面向太空计算场景的高性能、低功耗、高可靠专用核心部件,并推动"芯片—整机—算网—数据—应用— 生态"的全链路技术创新。 双方还将合作建设开放普惠的太空算网。该算网将构建覆盖"用户(端)-星上(边缘)-天基(云)-地基(云)"的"天地一体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