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

Search documents
广合科技H1营收24.25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53.91%
Ju Chao Zi Xun· 2025-08-21 09:09
8月21日,广合科技发布2025年上半年报告称,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25亿元,同比增长42.1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4.92亿元,同比增长53.9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78亿元,同比增长47.78%。 (校对/黄仁贵) 报告期内,受益于算力基础设施需求强劲增长,公司所处的算力供应链需求旺盛。公司积极把握算力需求强劲增长机遇,加大算力产品市 场开拓,坚持以技术创新驱动产品结构优化,通过数字化推动提产增效,经营业绩稳步提升,公司2025年上半年的营收和净利润较上年同 期均有所增长。 报告称,广合科技坚持以技术创新为发展内核,公司聚焦材料、新产品开发、创新工艺研究、数字化管理建设等关键领域,开展了一系列 富有成效的研究工作。上半年,公司在高阶HDI、AI服务器、高速交换机、新代际通用服务器、光模块等核心产品领域持续突破技术瓶颈, 高端产品技术的加速迭代与突破,不仅显著提升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更为其在高端化产品赛道的深耕与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全资子公司黄石广合持续推动成本管控、调整产品结构、提产增效,报告期内实现扭亏为盈。2025年6月,泰国广合正式投 产,目前 ...
奇精机械: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8.72%
Zhong Zheng Wang· 2025-08-21 06:48
报告期内,公司多项重点项目稳步推进。在新兴业务领域,无人机零部件项目进展顺利,超10款产品处 于打样阶段,其中2款已通过客户审核,待批准量产。专注于热泵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的合资公司奇精诺 通已于6月设立完成,预计第四季度正式投产。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罗京)8月20日晚,奇精机械(603677)发布2025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 营业收入10.57亿元,同比增长8.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4049.70万元,同比下降2.63%。 分业务板块来看,公司核心产品线表现积极。家电零部件业务实现收入8.06亿元,同比增长7.57%;汽 车零部件业务增速显著,实现收入1.58亿元,同比提升17.03%,成为业绩增长的重要动力;电动工具零 部件业务受短期市场波动影响略有下滑,实现收入0.64亿元,同比下降4.95%,公司正积极优化该板块 产品结构。 产能布局进展顺利。海外工厂方面,泰国的三星离合器项目已通过客户审核,待批准量产;惠而浦 (600983)离合器及加工项目也进展顺利,预计8月底进行流水线测试、9月迎审验厂。公司表示,泰国 工厂即将实现离合器与汽车零部件双业务线协同运行,进一步强化全球配套能力。 ...
韩国股民加仓中国股票,持仓飙升至244.75亿元,全球资本竞逐新风口
Sou Hu Cai Jing· 2025-08-21 06:30
韩国投资者对中国股票的投资热情持续升温,资金配置规模呈现显著增长态势。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截至8月18日,韩国股民对中国股票的持仓 量已从2024年末的190.83亿元人民币大幅攀升至244.75亿元,增幅接近三成。这一数据反映出韩国资本对中国市场的强烈信心。 从历史数据观察,韩国股民的投资轨迹呈现明显的周期性特征。2022年末,韩国股民持仓中国股票达276.59亿元的峰值水平。随后在2023年和2024年期间, 持仓规模出现连续下滑。进入2025年,伴随中国资产交易活跃度的显著回升,韩国投资者重新加大对中国股票的配置力度。 港股成为韩国投资者重点布局方向 韩国股民在中国股票投资中表现出明显的结构性偏好,港股市场成为其资金流入的主要目标。小米集团、腾讯控股、比亚迪股份、阿里巴巴等科技与新兴产 业龙头企业获得韩国投资者的重点关注。截至8月18日的数据显示,韩国股民对小米集团和腾讯控股的持仓金额均超过18亿元人民币。 泡泡玛特作为消费品牌代表,同样受到韩国投资者青睐,持仓规模达到4.74亿元人民币。这些投资标的集中体现了韩国资本对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和消费市场 潜力的认可。韩国证券存托结算院旗下SEIB ...
欧菲光(002456.SZ)再添三项国家专利授权,技术驱动高质量发展提速
Xin Lang Cai Jing· 2025-08-21 06:02
近日,欧菲光(002456.SZ)旗下子公司江西欧菲光学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镜片、镜头组件、摄像模组 及终端设备"创新技术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旗下子公司南昌欧菲光电技术有限公 司自主研发的"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及"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两项创新技术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发 明专利"授权,标志着欧菲光在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为光学光电技术迭代升级提 供有效助力。 而"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发明专利通过马达活动部带动移动组件和图像传感器的对位设计,解决了镜头 容易发生偏移、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也越来越差的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下,镜头容易发生偏移,导致摄 像模组的成像质量下降。该发明通过设置马达的活动部带动移动组件,移动组件带动图像传感器移动, 使得图像传感器与镜头对位,利用弯折板和支架结构稳定镜头位置,减少偏移影响,延长了使用寿命, 避免了镜头偏移导致的成像质量下降,提高了镜头的稳定性和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 欧菲光深耕光学光电领域二十余年,拥有智能手机、智能汽车、新领域三大业务体系,为客户提供一站 式光学光电产品技术服务,主营业务为光学摄像头模组、光学镜头、指纹识别模组、机器视觉深度相 ...
狂揽43亿资本,李东生谋局面板扩张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8-21 02:19
记者丨覃毅谭璐 科技大佬李东生,43.59亿融资到手。 8月19日,TCL科技披露定增股票上市公告,宣告融资计划顺利收官。 这是李氏用于收购深圳华星半导体少数股权的配套资金,增发计划一经发布,即备受追捧,吸引了43家海内外机构踊跃申购,总认购金额高达157.27亿 元。 李东生掌舵的这摊面板生意,正处于上升周期。 今年1-6月,TCL科技预计营收826亿—906亿元,其中,TCL华星的半导体显示业务,预计赚得超46亿元,同比增长超七成。 一旦完成收购,李东生将控制华星半导体84.21%股权,进一步强化主业,夯实根基。 眼下,国内地位稳固的李氏,已将目光投向海外,寻求更大空间。 谋局落子 屏显市场深度调整,李东生通过一系列兼并整合,布下先手棋。 此次TCL科技收购深圳华星半导体21.53%股权,交易总价为115.62亿元。7月初已支付了72亿元现金,另发行股份募集43.59 亿元。 | 序号 | 项目名称 | 本次交易 总对价 | 本次交易 现金对价 | 本次交易拟 使用募集资 | 拟使用募集 资金占配套 融资总额的 | | --- | --- | --- | --- | --- | --- | | | | | ...
2025年中国氟化铝产业供需及价格概况:需求端推动行业再度进入涨价周期[图]
Chan Ye Xin Xi Wang· 2025-08-21 01:42
持氟树脂、氟橡胶等高端材料产业化,强化洛阳、焦作等地的氟化工集群优势;浙江省重视萤石等矿产 资源的保护性开发,为氟化铝产业提供稳定的原料保障。整体上,地方政策倾向于通过技术创新驱动产 业升级,引导企业向低能耗、低排放转型,同时依托区域集群优势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推动氟化铝 产业从基础原料生产向高技术、高效益领域拓展。 | > 政策cv | | | | 己 智研咨询 | | --- | --- | --- | --- | --- | | | | 近期氟化铝相关地方政策情况 | | | | 发布时间 | 发布部门 | 政策文件 | 相关内容 | | | 2022. 3 | 湖北省政府 | 《关于印发湖北 省现代化工高质 | 围绕磷矿伴生氟资源综合利用,扩大无水氟化氢 产能,配套开发下游氟橡胶、氟涂料、含氟精细 | | | | | 量发展"十四五" 规划的通知》 | 化学品等。 | | | | | 《关于印发河南 省加快材料产业 优势再造换道领 | 大力发展电子级氢氟酸(低品位氟硅资源制备)、 四氟化硅、高性能无水氟化铝等高附加值无机氟 | | | 2022.7 河南省政府 | | 跑行动计划 | 化物和含氟医药 ...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熔喷无纺布行业生产工艺、发展历程、产业链、产量及未来趋势分析:下游需求潜力巨大,熔喷无纺布产量将达12万吨[图]
Chan Ye Xin Xi Wang· 2025-08-21 01:21
内容概况:熔喷无纺布,作为一种现代非织造布技术的重要分支,以其独特的生产工艺和优越的性能特 点,在面罩、过滤材料等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和一次性无纺布市 场渗透率的增加,熔喷无纺布作为重要的环保过滤材料和一次性无纺布原料,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已成 为纺织材料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显示,2015-2020年中国熔喷无纺布产量从4.63万吨增长至10万 吨,年复合增长率为16.65%。特别是2020年,在新冠疫情的推动下,熔喷无纺布作为口罩等医疗防疫 物资的关键材料,市场需求急剧增加。2021年以来,市场对熔喷无纺布需求逐渐趋于理性,行业产量较 2020年有所下滑,但产量仍高于2019年。2024年,在新增32条纺粘及熔喷非织造布生产线的产能支撑 下,熔喷无纺布产量约11万吨,同比增长10%。未来,随着全球医疗卫生行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健康意 识的提高,熔喷无纺布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特别是在环保、能源、电子电器等新兴领域的应用拓 展,将进一步推动产量的增加,预计2025年中国熔喷无纺布产量将达到12万吨。 相关上市企业:欣龙控股(000955)、再升科技(603601)、金春股份(3 ...
新“膜”法让动力电池更强大更安全
Ke Ji Ri Bao· 2025-08-21 00:09
如银色绸缎般成卷整齐码放的高分子原料薄膜,在经过预处理、数次双向拉伸、热定型等多道工序后, 蜕变为薄如蝉翼的锂电池隔膜。这是记者近日在云南恩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恩捷股份") 旗下玉溪恩捷5μm(微米)锂电池隔膜生产线看到的一幕。 这条前不久投产的全球最先进的锂电池隔膜生产线,通过恩捷股份研发的高分子材料技术,产出了5μm 超薄高强锂电池隔膜产品,推动锂电池行业实现新的发展。 锂电池隔膜是锂电池正负极之间的一层薄膜,其厚度仅为头发丝的十分之一,成本约占锂电池成本的 10%,是锂电池的核心组件之一。通过专业设备放大观测可以看到,这些薄膜表面布满了纳米级的黑灰 色絮状微孔。正是这些微孔的存在,让锂离子能够顺畅通过,形成充放电回路,确保锂电池的正常工 作。 "隔膜主要有两个作用:隔离正负极和提供锂离子传送通道。"恩捷股份投资总监庞启智说,隔膜研发难 度大、技术含量深、附加值较高,成为投资强度最大的锂电池材料。 "2010年以前,锂电池隔膜技术被美、日等国家垄断,我国在这一领域受制于人。"庞启智介绍,经过多 年的艰难攻关,恩捷股份彻底打破了被国外企业垄断的湿法锂电池隔膜技术,连续多年成为全球市场占 有率第一 ...
安培龙董事长兼总经理邬若军: 用汽车传感器创新突围 力争全球领先
Zhong Guo Zheng Quan Bao· 2025-08-20 22:10
在深圳坪山安培龙智能传感器产业园的生产车间里,产线员工正在忙碌。从1999年邬若军创立安培龙至 今,这家企业从热敏电阻起家,在国际巨头把控的汽车传感器市场中撕开缺口,逐步攻克陶瓷电容式压 力传感器、氧传感器等"硬骨头"技术,业务从家电拓展至汽车、机器人等领域。这恰是国内传感器企业 创新突围的缩影。 安培龙的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凸显,将PTC热敏电阻埋入空调变压器初级线圈,替代传统的温度开关和温 度保险丝,大幅降低了变压器故障率,这一技术方案很快在空调、热水器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争做细分行业翘楚攻占汽车传感器高地 依靠热敏电阻和温度传感器,安培龙在家电、通讯行业积累"第一桶金",邬若军将目光投向了更具挑战 性的汽车市场。2012年,安培龙启动陶瓷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研发,当时国际巨头森萨塔在这一领域占据 绝对优势,国内企业鲜有涉足。 邬若军说,此后六年,安培龙每年投入超1000万元研发费用,持续攻坚。功夫不负有心人,公司成功拿 下"一种陶瓷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及制备方法""一种温度-压力一体式传感器"等核心技术专利。2018年, 其陶瓷电容式压力传感器成功进入上汽通用五菱供应链,实现重要突破。 如今,安培龙的陶瓷电容式压力 ...
天融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Shang Hai Zheng Quan Bao· 2025-08-20 20:46
Core Viewpoint - The company reported a decrease in revenue for the first half of 2025, but showed growth in specific sectors, while also implementing strategies to improv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and reduce costs [4][6][25]. Group 1: Financial Performance - The company achieved a revenue of 826 million yuan, representing a year-on-year decline of 5.38% [4]. - In the second quarter, the single-quarter revenue increased by 8.72% year-on-year [4]. - The financial industry saw a year-on-year growth of 19.52%, the operator industry 25.31%, the energy industry 32.35%, and the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60.78% [4]. Group 2: Cost Management - The company reported a 4.1 percentage point increase in gross profit margin during the reporting period [4]. - Sale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expenses all decreased year-on-year, with total expenses down by 14.04% [4]. Group 3: Investment Strategy - The company plans to use idle funds to invest in low-risk financial products, with a maximum investment limit of 1.8 billion yuan, effective from August 22, 2025, to August 21, 2026 [11][13]. - The investment will focus on high-credit, low-risk financial products, including bank and securities company products, trust plans, and fixed-income products [14][18]. Group 4: Asset Impairment - The company recognized an asset impairment loss of approximately 5.09 million yuan and reversed credit impairment losses of about 18.30 million yuan for the first half of 2025 [26][32]. - The impairment assessment included various asset categories such as receivables, inventory, and goodwill [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