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性

Search documents
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锐财经)
Ren Min Ri Bao Hai Wai Ban· 2025-06-10 22:50
6月10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大杨镇合肥经济技术职业学院,学生在当地人社部门举办的招聘活动 上求职。 葛传红摄(人民视觉) 《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日前发布。6 月10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意见》有关情况。 《意见》围绕解决人民群众在民生保障方面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出了4方面10条政 策举措,其中包含多条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的新举措。 聚焦民生堵点卡点痛点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肖渭明在会上介绍,《意见》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堵点卡点痛点 问题,提出了明确目标和务实举措。例如,《意见》明确提出实施农村低收入人口提能增收行动,就是 要通过发展产业、转移就业、提升技能、强化开发式帮扶,帮助低收入人群勤劳致富。"一老一小"方 面,《意见》明确提出"8080"目标,即新建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原则上不低于80%;用10年左右时 间,推动有条件的大城市逐步实现嵌入式等普惠托育覆盖80%以上的社区,引导公共资源科学合理配 置。 《意见》推出了更多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的新举措。为了让基本养老保险惠及城乡居民、提高 保障水平,《意见》明确 ...
事关民生建设更加“公平、均衡、普惠、可及”,六部门作出详解
Xin Hua She· 2025-06-10 11:02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 见》,从增强社会保障公平性、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扩大基础民生服务普惠性、提升多样化社会 服务可及性等方面作出部署。 意见有何亮点?如何推动民生建设更加公平、均衡、普惠、可及?在国新办10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 有关部门负责人作出解答。 意见亮点:准、实、新 准,指的是民生建设的方向和政策着力点找得比较准。意见提出了推动新时代民生建设更加"公平、均 衡、普惠、可及"的八字方针,既要在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等制度建设上增强公平性、提高均衡 性,也要聚焦上好学、看好病、提供"一老一小"普惠服务和多样化社会服务等方面,有针对性提出政策 举措。 实,指的是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堵点卡点痛点问题,提出明确目标和务实举措。比如,意见提 出实施农村低收入人口开发式帮扶提能增收行动等举措,引导公共资源科学合理配置,更好满足群众需 求。 新,指的是推出更多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的新举措。针对优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档次设 置,意见提出合理确定缴费补贴水平,适当增加缴费灵活性;聚焦减轻家庭生育负担,意见提出支持引 导有条件的地方 ...
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重磅级民生文件公布→
第一财经· 2025-06-09 09:34
新华社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 (2025年3月2日) 为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推动民生建设更加公平、均衡、普惠、可及,经党中 央、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增强社会保障公平性 (一)有效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强化社会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主体作用,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 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会保险制度,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加社会保险的户籍限制,健全参保激励约束机 制,完善转移接续机制,稳妥有序提高城镇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比例。优化城乡居 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档次设置,合理确定缴费补贴水平,适当增加缴费灵活性,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 对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予以社会保险补贴。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机制,推 动缴费与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挂钩,对连续参保和当年零报销人员按规定提高次年大病保险最高支 付限额,有序推进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跨省共济。继续将技能提升补贴申领对象放宽至领取失业保 险金人员。支持引导有条件的地方将生育保险生育津贴按程序直接发放给参保人。加强社会保险与社会救 助、社会 ...
中办 国办发布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全文)
Xin Hua She· 2025-06-09 09:05
(2025年3月2日) 为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推动民生建设更加公平、均衡、普惠、可及,经党 中央、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有效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强化社会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主体作用,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 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会保险制度,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加社会保险的户籍限制,健全参保激励约束 机制,完善转移接续机制,稳妥有序提高城镇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比例。优化城 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档次设置,合理确定缴费补贴水平,适当增加缴费灵活性,健全多缴多得激励 机制。对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予以社会保险补贴。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 机制,推动缴费与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挂钩,对连续参保和当年零报销人员按规定提高次年大病 保险最高支付限额,有序推进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跨省共济。继续将技能提升补贴申领对象放宽 至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支持引导有条件的地方将生育保险生育津贴按程序直接发放给参保人。加强社 会保险与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制度衔接,精准落实为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社会保险费政策,增强低收 入人口抗风险能力。 (二)加强低收入群体兜底 ...
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第105期):财政政策的着力点:投资驱动还是消费驱
Sou Hu Cai Jing· 2025-06-08 03:48
报告共计:72页 《益普索:2025年顾客体验全球洞察报告-中国篇》聚焦中国顾客体验趋势,通过对比全球数据揭示关键特征与机遇,核心内容如下: 一、体验驱动品牌选择与溢价支付 中国顾客对优质体验的需求显著高于全球。数据显示,92%的中国顾客因预期良好体验而选择品牌,远超全球70%的水平。同时,87%的中国顾客愿意为更 好的体验支付更高费用,这一比例是全球(46%)的近两倍。这表明,提升体验质量不仅是吸引顾客的关键,更能直接转化为商业价值。 二、人工智能应用:高期待与低信任并存 在AI客服的认知上,中国与全球呈现相似趋势:31%的中国顾客认为AI客服更有益于公司,低于全球39%;仅有18%认为顾客会从中受益,虽高于全球 14%,但整体信任度仍偏低。这反映出人工智能在客服领域的应用仍需优化,以平衡效率提升与用户体验。 三、情感依赖:体验成功的核心要素 情感依赖与顾客终身价值、推荐意愿呈正相关。数据显示,在中国,体验达到或超越预期的顾客中,73%与品牌建立了情感依赖,而体验低于预期者这一比 例仅为5%。尽管情感依赖无法通过金钱直接购买,但优质体验是建立依赖的核心路径。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顾客更难与品牌建立情感依赖,可能 ...
传统教育正在被AI击穿!89%大学生用AI写作业,反AI工具拿下千万融资
创业邦· 2025-06-04 10:30
以下文章来源于乌鸦智能说 ,作者智能乌鸦 来源丨乌鸦智能说(wuyazhinengshuo) 作者丨朗朗 图源丨Midjourney 传统教育,正在被AI不费吹灰之力地击穿。 乌鸦智能说 . 人人都能读懂的AI商业 根据2024年数字教育委员会的数据,超过2成的学生每天都会用AI,而每周都用AI的学生更是超过一 半。在更早一组的数据里,美国89%的大学生已经在用ChatGPT写作业了。 当AI正在彻底变革传统的学习方式,为了捍卫原有规则,一大批AI检测工具开始走红。于是,出现了 百万用户的AI检测工具,比如GPTzero、Copyleaks。 比起教育方式变化的争议,资金的流向更能反映AI对教育行业的深刻影响。 国外00后老哥Roy Lee,用一款程序员面试作弊工具"InterviewCoder",在50天内狂赚200万美 元,最近这个项目还拿到了530万美元投资;AI检测工具GPTZero也在2024年6月拿到了1000万美 元的投资。 在资本市场上,从去年年初到现在,教育龙头Duolingo也靠着"ALL in AI"的战略,股价暴涨 132%,大幅跑赢纳斯达克指数。 在这一切的背后,教育行业正在经历一个 ...
中新网评:退货率高的板子不该只打消费者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5-14 13:51
中新网北京5月14日电(记者 王诗尧)近日,某电商平台上线"高退款人群屏蔽"功能引发网络热议,消息一出立即登上热搜,支持者认为其有助于商家优化 经营效率,反对者则质疑其可能损害消费者权益,甚至演变为"大数据歧视"。 有关数据显示,女装退货率一直居高不下,直播带货的商家退货率更高达八九成。女装设计、尺码、货不对板等问题层出不穷,长久以来困扰着无数消费 者。 此次新功能之所以引发热议,关键在于加剧了买卖双方的不对等。一方面,平台允许商家筛选用户,另一方面消费者却无法有效识别"高退货率商家"。部 分消费者因此呼吁平台设立对等机制,例如允许用户屏蔽那些商品描述不符、质量不稳定、服务态度差、退货率高的店铺。这不仅可以节省用户时间,也 有利于平台形成更良性的商业生态。 | 「高退款人群屏蔽」重磅上线!助力服饰商家解决高退款难题! | | --- | | 「异言退款&高退款人群」 【退款率较高人群」 100%完全屏蔽!不再触达! 减少腰光!降低触达概率 | | 2 异常退款人群 图 退款率较高人群 存在退货空包、谎称未收到货、退货运单造假等异常退款行为的 | | 近90天退款率高于淘系用户均值的人群。 人群。 | | ▲ ...
国家免疫规划扩围在即,哪些疫苗纳入?如何让疫苗接种更公平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5-08 11:14
越来越多的信号表明,中国很有可能在这几年重启国家免疫规划扩围,纳入更多免费疫苗。这距离上一 次国家免疫规划扩围调整,已相隔18年。 近期在不同场合,多位来自疾控系统的政府官员及技术专家透露,免疫规划扩围相关研究论证工作已经 启动,并正与财政协商相关事宜。 对于疫苗政策的倡导人士,这是多年来的一个乐观时刻,但在政策真正落地之前他们也变得更为谨慎。 在这个等待政策进步的前夜,有必要解释:为什么需要中央政府向公众提供更多的免费疫苗?免费疫苗 的扩围,又需要遵循哪些原则? 官方密集释放免疫规划扩围信号,内部正起草疫苗指导性文件 4月19日,在武汉举行的2025年疫苗与健康大会现场,国家卫健委副主任、国家疾控局局长沈洪兵谈 到,未来将动态调整优化国家免疫规划策略,按照统筹规划、动态调整、分步实施的原则优化。其中一 个方向是研究新增疫苗的种类,国际普遍共识的、疾病负担重、成本效益高、疫苗产能满足需求、财政 可负担的,要尽快增加进来。 随后,中疾控免疫规划中心副主任余文周在分论坛现场介绍2025年工作重点时也谈到,为疫苗纳入国家 免疫规划项目和策略优化提供技术支持。继续技术支持新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项目,制定非免疫规划 疫 ...
协和4+4,反而让高考的含金量提升了
Hu Xiu· 2025-05-03 12:27
但医学,还有物理学数学等专业,一直被大家认为是"硬核"专业,难度极高,操作空间极小,含金量拉满。 协和4+4这件事最大的价值,可能不单单是对医疗行业水下操作的曝光,而是对于阶层上升通道的制度性思考。 因为它太极端了,在这一件事里,凑齐了几乎所有极端因素。 首先,这件事发生在医学领域,在过去几年大众讨论中,行业祛魅普遍集中在文科专业:比如新闻学、女性学、工 商管理,这些专业早已被大家认为是没有含金量,非常容易混文凭的行业。 包括之前姜萍事件,姜萍事件中很多支持者并不是信任姜萍,而是信任数学。因为大家觉得数学领域不可能存在造 假,会就会,不会就不会,吹得再高,数学题做不出来,怎么可能造假呢? 这也是为什么知乎成为质疑姜萍的大本营,因为知乎上真的有很多实打实参加过数学竞赛的选手,他们清晰地知 道,数学造不了假,但数学比赛里确实有操作空间。很多参赛经验丰富的选手甚至能判断哪几个步骤有操作空间。 | 六个会积分的理科生 | 1 十 关注 | | --- | --- | | 王洞明、小林青空 等 5057 人赞同了该回答 > | | | 选姜萍*,不用给我钱。 | | | 因为我真懂数分,这波赢麻了。 | | | 发布于 ...
芯片行业会出现“董小姐4+4事件”吗?
是说芯语· 2025-05-03 12:08
申请入围"中国IC独角兽" 半导体高质量发展创新成果征集 五一长假,协和医学院"4+4"项目毕业生董袭莹(董小姐)事件还在持续发酵,引发广泛关注,公众对 特权和教育公平问题议论纷纷。 那么,芯片行业会不会出现类似的情况呢? 先说结论:从行业特性和人才选拔机制来看,这种可能性极小! 先看看 行业人才的培养 。 芯片行业的知识和技术体系极为复杂,从设计到制造,每个环节都需要长时间的专业学习和实践积累。 就拿芯片设计来说,从最初的架构构思,到电路设计、逻辑设计,再到最后的版图设计,涉及到半导体 物理、电路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等多门专业知识。 以华为海思为例,他们培养一个成熟的芯片设计师,往往需要多年时间。新员工入职后,要先进行大量 的理论学习,再参与实际项目,在导师的指导下逐步积累经验。这期间,他们要不断学习新的技术和方 法,跟进国际前沿动态,以适应行业的快速发展。相比之下,医学"4+4"项目试图在短时间内让非医学 背景学生成为医生,这在芯片行业是无法想象的。 在 人才评价与选拔 上,芯片行业竞争激烈,产品性能、良品率等指标直接决定企业的生死存亡。比如 中芯国际,在招聘人才时,非常看重候选人的项目经验和实际能力。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