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兴农

Search documents
粤桂合作生态茶园科研示范基地揭牌
Nan Fang Nong Cun Bao· 2025-05-22 13:02
合体正式签署百 万横向项目合作 协议,联合揭 牌"粤桂合作生 态茶园科研示范 基地",以科技 创新赋能茶产业 发展。 中组部第25批博 士服务团成员、 国家茶叶产业技 术体系岗位科学 家、广东省农业 科学院茶叶研究 所茶树栽培团队 主任黎健龙、茶 树栽培团队陈义 勇,梧州学院党 委副书记、校长 麻新纯、食品与 制药工程学院院 长江成英及企业 代表出席本次签 约揭牌仪式。 "作为'一带一 路'文化使者及 人类非遗瑰宝, 六堡茶产业被广 西列为乡村振兴 核心支柱,获粤 桂协作框架下科 技兴农战略重点 支持。"项目牵 头人黎健龙博士 指出,团队将 以"产学研科创 服"六位一体协 粤桂合作生态茶 园科研示范基地 揭牌_南方+_南 方plus 5月21日,广东 省农业科学院茶 叶研究所与梧州 学院、广西新福 公社投资有限公 司在藤县埌南镇 云边茶海文旅综 茶产业转型升 级。梧州学院校 长麻新纯在签约 仪式上表示,校 地企三方将探 索"科技+产业 +人才"协同创新 模式,为六堡茶 产业注入发展新 动能。 广西新福公社投 资有限公司负责 人表示,项目建 成后将直接带动 周边3000户茶农 同模式,推 广"茶+药"立体 种植 ...
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 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护航农业科技企业健康发展
Zheng Quan Ri Bao· 2025-05-21 08:10
黑龙江省是中国粮食产量第一大省,2024年粮食总产量达800.17亿公斤,连续15年位居全国第一。农业 科技对夯实丰产丰收根基、保障粮食安全的作用举足轻重。 长期以来,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聚力打造科技兴农合作平台,携手农科院、高校等科研机构,共同加快 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支持农业科技领军企业发展壮大。截至2025年4月末,该分行"十四五"以来累计 投放农业科技贷款125.63亿元,支持种业振兴、高端农机装备制造、国家级农高区等项目建设。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为推动更多优质农业科技企业借助金融之力做大做强,以科技之力引领龙江农业产业全面振兴,农发行 黑龙江省分行深化与政府相关科技主管部门、科研院所、农业科技企业对接合作力度,通过"政银企"携 手,投放更多金融资源保障农业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 新"小巨人"企业等农业科技领军企业健康发展;建立与农业科技企业相配套的风险评估、授信审批和贷 后管理机制;指导各分支机构丰富金融产品供给,创新服务模式,精准发力,为农业科技企业打造专属 融资方案;开辟绿色通道,实施利率优惠,加大对农业科技企业首贷、续贷、信用贷支持力度,让农业 科技企 ...
从“会种田”向“慧种田”转变
Zhong Guo Zheng Quan Bao· 2025-05-19 21:23
穿梭于各农场有限公司之间,公路两侧要么是望不到边的平整旱田,要么是方正的水稻格田。在这里, 田间地头建有小型气象站,配有智能化的虫情测报灯和孢子捕捉仪;育秧大棚安装监测系统,插秧机用 上北斗导航,无人机喷洒底肥……这些早已是北大荒农业生产的标配。 ● 本报记者 宋维东 "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这句民谚生动地诠释了北大荒优美的环境和丰富的物产。中 国证券报记者上一次来北大荒采访春耕还是在2023年。时隔两年,记者再次来到北大荒,想看看这里又 有哪些新变化。 几天调研走访下来,记者很明显的感受就是种地变得越来越精细,越来越有看头。特别是科技的进步解 放了更多人力,更带来了巨大效益。 如今,种地已从"会种田"向"慧种田"转变,从靠经验种地向靠数据种地转变。精准、高效正成为农业生 产的发展方向。当下的北大荒,先进科技早已贯穿粮食从种到收全过程,每一步操作的背后都有数据支 撑,每一斤粮食的增收都有科技助力。这就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落地实践,更是科技兴农的 具象化呈现。 调研期间,记者在江滨农场有限公司多功能展厅看到了63米长版画《江滨颂》。一幅幅版画记录了北大 荒的历史,也让北大荒人深刻认识到 ...
让科研成果在兴安大地生根发芽
Huan Qiu Wang Zi Xun· 2025-05-16 02:44
来源:内蒙古日报 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从论文专著到百姓饭碗,徐兴健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诺言。 近年来,他发表SCI论文40余篇,获得授权专利5项,审定水稻品种8个,参编地方标准3项。他本人也 先后获得"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草原英才""内蒙古自治区优秀科技工作者"等多项荣誉称号。 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他荣获"内蒙古自治区先进工作者"称号。 2024年实施科技创新项目14个,技术研究与示范10项,开发分子标记6个、审定水稻新品种2个、大豆新 品种3个;筛选出10份高耐盐碱优质大豆新种质材料和4种耐盐碱饲草种质资源;通过新品种、新技术应 用增加经济效益1.6亿元……数字的背后,是徐兴健和科研团队在实验室与试验田间往返数万公里的坚 守,更是对上万份种质材料的精准筛选。 在兴安盟农牧科学研究所的实验室里,科研人员正查看经离子加速器诱变的水稻生长情况。"徐所长提 出的低镉吸收高食味品种选育思路,给我们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兴安盟农研所资源环境与检测技术 研究室主任王晓晶对实验结果充满期待。 尽管事务繁忙,徐兴健依旧耐心指导青年科技人员解决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技术攻关中的难题,推动 农业 ...
东北大豆春播进入关键期 各主产区强化科技引领为丰产奠定坚实基础
Yang Guang Wang· 2025-05-15 00:55
央广网北京5月15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当前正值东北产 区大豆春播关键时期,各主产区强化科技引领、农机支撑、农艺服务等,为丰产奠定坚实基础。 随着气温回升,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迎来了大豆播种的关键时期。在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巴彦街 村的万亩农田里,四台搭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大马力拖拉机在田间匀速行进。 农机手敖宁:设置好参数,行距、株距特别均匀,一台大马力一天能够播种达到1000亩左右。 农业农村部门组织的农业技术人员也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全程技术指导。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农牧业机械化发展中心工作人员郭宇航:我们也将持续加强管理,把最新 的农业技术送到田间地头,助力农民丰产增收。 今年,辽宁计划播种大豆面积达到193万亩以上。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最新农情调度显示,当前大豆 已播种43.2万亩。 眼下,黑龙江嫩江市大豆春播作业已全面展开。在临江乡一家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大豆地块里,搭载 北斗系统和智能监控的农机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丁明辉说,今年,合作社 16000多亩土地全部实行托管模式。 法库县依牛堡子镇副镇长阚明阳:协调农资企业保障种子、化肥、农药等物 ...
广元市昭化区:解码智慧农业 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Zhong Guo Jing Ji Wang· 2025-05-14 14:16
冬播"一粒子",夏收"万斤油"。五月的田野,黄绿交织。在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卫子镇新荣村一望无际 的油菜地,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场高效的机械化收割作业吹响夏粮丰收曲。 "40多亩的油菜,收割机仅用4个小时就收完了。收割过程中,一边将不成型菜籽分出去,一边将秸秆自 动粉碎还田。同时还能打碎蚜虫,降低虫害基数,减少下一季菌黑病的传播……"说起机器收割的好 处,昭化区特优粮油首席专家陈定全停不下他的话匣子。 从引进智能播种机,到机械化采收;从配备土壤墒情监测仪,到植保无人机施肥……科技正以前所未有 的磅礴之势,重塑昭化区农业的发展基因。 扛牢"粮袋子": 一次从"靠天吃饭"到"科技兴农"的飞跃 5月13日,在昭化区卫子镇新荣村育秧中心,只见秧苗盘随着滑轨上下移动,犹如坐上了"电梯",系统 精准调控水肥均匀洒落,每株嫩叶都缀满晶莹水珠,绿意盎然的秧苗正等待着被移栽…… 目前,昭化区水稻栽种工作已经启动,当地通过使用自动化播种流水线及循环运动式育苗设备,将育秧 工作从农田"搬到"工厂,机械化育秧提质又提速,为粮食生产打好基础。 "这种秧苗在25天左右就可以进行移栽,比传统育秧节约了差不多半个月时间。加上水肥一体化设备及 ...
【杨凌】全国(杨凌)小麦新品种观摩活动举行
Shan Xi Ri Bao· 2025-05-12 23:04
"2015年,我们与南阳市政府合作共建南阳小麦试验示范站。10年间,学校选派了一批优秀的小麦 育种专家,与南阳市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团队紧密协作,扎根田间地头,成功选育出西宛151这一高产 抗病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李学军说,该品种抗寒性、抗旱性好,适宜在陕西、河南、安徽等高中水 肥地块进行早中茬种植,为一些小麦产区因病虫害多发等因素导致的单产不高、品质不优等问题提供了 解决方案。 以打造"旱区种业硅谷"为目标,近年来,杨凌示范区深入推进区校融合,推动"产学研育繁推"一体 发展。截至目前,杨凌示范区拥有省部级以上种业科研平台68个、育种科学家1000余名、种业企业100 余家,初步形成产业链完整的种业发展格局。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是实现科技兴农的关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刘天军表示,学校将持续创 新推广模式,加大科研投入,深化校地合作,建立健全良种良法配套的推广服务体系,让广大农民群众 更快掌握新品种种植技术,助力更多优良品种在广袤田野上开花结果。(记者:付玉玮) 5月9日至11日,2025年全国(杨凌)小麦新品种观摩活动在陕西、河南两省举行。来自高校、科研 机构、种业企业和农业农村部门的代表走进麦田,观摩小 ...
广袤田野向“智”而行绘就“科技兴农”新图景 好“丰”光传递新希望
Yang Shi Wang· 2025-05-09 08:23
央视网消息:华北平原的冬小麦眼下正处于灌浆期,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充足的水分来灌浆充实籽粒。在山东德州武城县,农 户抢抓农时,利用智慧灌溉设备节水灌溉,助力小麦丰产丰收。 在武城县四女寺镇的麦田里,一台移动式智能淋灌机正沿着田垄缓缓行进,长达21米的伸缩式喷杆上,18组伞状旋转喷头将水雾均匀洒向 麦田。 于文阁承包了240亩土地,他说,传统灌溉方式水资源和人力都消耗较多,而移动式智能淋灌机免去了繁琐的人工灌溉流程,可用手机远 程操控,实现无人值守。 青海乌兰:藜麦播种全面展开 眼下是藜麦播种的黄金时期,在青海省海西州乌兰县,今年藜麦种植面积有望突破万亩。 目前,德州市武城县主要农作物机械化作业率达99.8%以上。 在乌兰县的藜麦种植基地,大型机械在田野中来回穿梭作业,翻地、旋耕、平地、播种有序进行。当地农业部门的工作人员深入到田间地 头,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目前,当地已初步形成了藜麦育种、种植、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并开发出多种产品,进一步提升了藜 麦的附加值。 新疆吐鲁番:西瓜迎丰收 采摘发货忙 这两天,新疆吐鲁番市的西瓜迎来丰收季,我们一起去看看。 走进吐鲁番火焰山下的这片西瓜种植基地,翠 ...
深圳驻海丰县大湖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以多维度科技赋能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Nan Fang Nong Cun Bao· 2025-05-07 08:50
为拓展大湖镇生蚝养殖产业潜力,帮扶工作队近期深入养殖一线调研,协同推动生蚝产业全 链条升级,近日安排科技特派员团队与村委干部进行沟通、建立联系,为后续提供技术指导 及品质检测服务,探索生蚝深加工技术路径提出技术支撑,从而通过链接科研资源,推动生 蚝产品附加值提升,助力打造区域特色品牌。 深圳驻海丰县大湖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以科技兴农为核心抓手,深化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 东省科学院科技特派员团队合作,聚焦水产养殖、特色种植及生蚝深加工等产业升级,持续 推动大湖镇农业向智能化、绿色化、高质化转型,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大湖镇帮扶工作队联合科技特派员团队,与汕尾市裕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深度合作,成功实 现"基于5G和人工智能的鲈鱼摄食行为识别装置"技术成果转化,旨在通过数字技术引领水 产养殖革新。近日再次深入该企业,调研技术应用成果,并围绕水质参数在线检测与循环水 养殖技术展开深度研讨,计划构建 "水质监测 + 生态循环" 一体化智慧养殖体系,为水产养 殖打造可复制的智慧化样本。 针对大湖镇柚子产业面临的黄龙病威胁,帮扶工作队依托科技特派员团队,持续开展专项防 治培训与跟踪干预,推广生物防治技术,有效降低病害风险。 ...
粮食主产区播种管理有序进行 稳固丰产丰收基础
Yang Guang Wang· 2025-05-06 00:53
当前,河南8500多万亩小麦陆续进入扬花期和灌浆期,正处于产量形成的关键阶段。 央广网北京5月6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立夏时节,各粮 食主产区播种、田间管理工作有序进行,稳固丰产丰收基础。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日前印发了4万张小麦赤霉病、条锈病宣传挂图,并派出18个小麦生产专家指导 组下沉一线,落实小麦生产关键技术措施,为夏粮丰产丰收奠定基础。 在洛阳伊川县,旱情使农业生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当地通过引水灌溉,3月以来累计引水超过 5000万立方米。 在新余市渝水区南安乡,当地整合无人机等农机资源,形成联动机制,为水稻田间管理提供了高效 的机械化作业条件。 新余市渝水区南安乡政府干部熊笑笑:我们整合8个村15家合作社的农机资源,为全乡3.8万亩早稻 提供田间管理服务,同时还有虫情测报等数据为农户实时共享,以科技力量保障粮食产量。 作为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吉林白城洮南市今年落实制种面积预计达2.8万亩。在车力乡玉米制种 专业合作社成员张红光家的玉米制种田里,多台覆膜播种一体机正在穿梭作业,高效而精准地完成每一 道播种工序。今年,当地全面推广"小垄双行、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全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