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钩

Search documents
美俄锆石交易重启,中断18个月,美国又找上门了
Sou Hu Cai Jing· 2025-07-07 08:35
锆石,这种在公众眼中略显冷门的金属,却在高科技与军工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2025年5 月,美国自俄罗斯进口锆矿及其精矿总额逾100万美元,一举刷新2002年以来单月纪录。这个数字本身 不算惊人,但其背后的地缘与经济背景却异常刺眼。自2022年6月俄美锆石贸易中断以来,美方始终在 对俄资源供应链"脱钩"的话术中反复自我强化。然而,现实再次教育了理想主义者:制裁可以强硬,需 求无法伪装。 文︱陆弃 更重要的是,这并非孤例。2024年,美国进口俄罗斯浓缩铀数量同比上升,尽管口头上仍不承认。更早 之前,德国与法国能源企业也在"悄悄恢复"与俄矿商接触;即便是在最强硬的东欧国家,捷克与匈牙利 也开始在特定金属材料采购上恢复"技术型贸易沟通"。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此次恢复从俄罗斯进口锆 石,其象征意义远超其经济体量本身——它标志着西方高喊的"对俄资源脱钩"正在经历一次又一次的技 术反噬。 更进一步看,这场交易背后,还隐藏着美国国内工业系统的焦虑。自从"印太战略"与"绿色能源转型"战 略推动以来,核能再度成为美国内部能源安全的关键选项,锆石在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SMR)中的 应用极具价值。但现实却是,锆石的全球开采集 ...
专家共议“海湖庄园协议”:在全球经贸重构中,中国如何主动应对
Xin Jing Bao· 2025-07-06 03:45
2025中美贸易战略重构研讨会部分与会专家合影。摄/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新京报讯(记者肖隆平)7月5日,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新京报社、全国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联合 主办的"2025中美贸易战略重构研讨会"在京举行。会议围绕"'海湖庄园协议'对全球经贸重构的影响与中 国应对"展开深入探讨,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上海对 外经贸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以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12位专家学者发表了主旨演讲。 在最后的主题演讲环节,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罗长远、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研究院 院长王俊、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院长黄新飞、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院长唐宜红四位专家分 别围绕"海湖庄园协议"的核心议题展开研判。罗长远教授重点分析了中美关税谈判中双方关税水平的合 理边界;王俊教授探讨美国如何借助贸易政策撬动全球货币格局重塑;黄新飞教授聚焦"海湖庄园协 议"与全球经常账户失衡的互动机制,并提出中国应对建议;唐宜红教授则分析该协议所释放的贸易脱 钩信号及其对中国和世界的可能影响。 在研讨会最后,林桂军教授做了会议总结。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演变、美国战 ...
“美越协议这一条是想孤立中国,问题是,世界同意美国这么做吗?”
Guan Cha Zhe Wang· 2025-07-04 11:41
美国《纽约时报》同日称,目前尚不清楚"转运"条款将如何具体实施,但此举旨在孤立中国。 但多名分析人士指出,鉴于东南亚国家的供应链与中国深度交织,尚未建立本土产业生态,该条款可能会 对越南产生深远影响,并将波及整个区域。有专家表示,对越南等国家来说,顺从美国的要求有地缘政治 危险,美国此举可能把一些与中国经济深度融合的国家推向中国的怀抱。 专家:特朗普政府正夸大其词 观察者网消息,美国日前宣布与越南达成贸易协议,将对越南商品征收20%关税。 香港《南华早报》7月4日刊文称,20%税率低于特朗普政府最初威胁的46%,令越南出口企业感到宽慰。 但这项协议暗藏玄机。美国总统特朗普宣称,被认定为"经越南转运"的商品将面临40%的税率。 所谓"转运",通常指出口商通过第三国转移货物以规避关税的行为。 近年来,不少中企将生产线延伸至越南,属于供应链的合法流动。但特朗普政府不以为然。报道提及,自 今年初特朗普上台并掀起全球关税战后,美国对"转运"现象日益关注。特朗普政府官员无端指控中国商品 先出口至东南亚国家等第三国,以较低关税进入美国。 实际上,美国官员如此声称,但几乎无法拿出具体的量化证据予以佐证。同时有分析人士指出,美 ...
印太稀土联盟已成,四国在美牵手,中方做了个29年来的重大决定
Sou Hu Cai Jing· 2025-07-04 07:14
美国为了减少对中国稀土依赖,正式联手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组建印太稀土联盟。而几乎在同一时间,中国也作出一项29年来的重大决定:正式实施新 版《矿产资源法》,宣示国家层面保护战略资源的决心,标志着中西方围绕稀土资源的较量进入了新阶段。 当地时间7月1日,四方安全对话(QUAD)外长会议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与会的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四国外长,在美国强力推动下,达成共识并联 合启动"印太关键矿产倡议"。这个看似平平无奇的合作项目,其实背后有着明确的战略指向——绕开中国,在亚太地区建立起稀土资源的独立供应链体系。 因此,尽管四国之间分歧重重,最终还是在"对华稀土脱钩"这个共同目标上暂时达成一致。但这场合作的复杂性也不容忽视:日本一心想与美国达成零关税 协议,却在谈判中多次受挫,不愿意为美方利益牺牲自家农业;印度对加入遏华联盟有所保留,其红线在于本国的乳制品和农业市场保护;澳大利亚表面跟 随美国,私底下却加紧与中国互动,疑似"脚踏两只船"。这些矛盾,使得这场四方合作虽然顺利启动,但前景却不容乐观。 这并不是美方第一次尝试组建"稀土朋友圈"。早在奥巴马时期,美国就曾尝试推动稀土本土开采,但因成本过高、环保压力大,加 ...
2nm大厂,伸手要钱
半导体芯闻· 2025-07-02 10:21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来 源: 内容来自moneyDJ 。 日本官民合作设立的晶圆代工厂Rapidus目标在2027年量产2纳米(nm)芯片,而为了筹措量产资 金、传出Rapidus已对日本半导体材料厂富士软片(Fujifilm)提出出资要求,且据悉Rapidus将在本 月18日向业务伙伴报告2纳米芯片的试产情况。 共同通信1日报导,Rapidus据悉已对富士软片提出出资要求。富士软片有从事半导体材料事业, 而Rapidus似乎正呼吁包含富士软片在内的半导体相关企业对其出资,目标藉由扩大股东规模、打 造出整体产业界援助量产的体制。 报导指出,Rapidus 2纳米试产产线已在4月启动,且预定会在7月18日在工厂所在地北海道千岁市 举 办 活 动 、 向 业 务 伙 伴 报 告 试 产 情 况 。 试 产 品 的 主 要 性 能 数 据 预 估 在 9 月 左 右 明 朗 , 有 意 对 Rapidus出资的企业可能会依据数据结果做出最终判断。 Rapidus设立于2022年8月,由丰田汽车、Sony、NTT、NEC、软银、Denso、铠侠、三菱UFJ等8 家日企共同出资设立,其中前7家商业 ...
特朗普为何想来中国?美国“脱钩派”被打回原形,中美贸易转向?
Sou Hu Cai Jing· 2025-07-02 03:48
你说怪不怪?特朗普居然在筹备来华。 前两个月还打的不可开交,转头就想来中国做客,特朗普又一次表演了大变脸。 其实,特朗普之所以有这种变化,关键还是因为美国的政治生态发生了变化,中美贸易的风向已经彻底变了。 特朗普的团队成员里,按对华主张可以分为两派,一派是强硬的脱钩派,另一派是温和一些的接触派。 我们先说脱钩派。 特朗普这次当选美国总统以后,组建的内阁被称为一个草台班子,里面大多数人都是MAGA党的核心成员,这些人都非常极端,也主要都是脱钩派。 这些人就像公司里的那些马屁精,工作能力基本为0,整天就喜欢围绕在领导周围奉承拍马,但领导最喜欢的往往都是这些人。 再说另一派接触派,他们的对华主张是要保持接触,双方有竞争有合作,代表人物是美国财长贝森特。 贝森特是正经的华尔街出身,是金融大鳄索罗斯的得意门生,也被美国媒体称为特朗普团队里唯一的一个成年人。 他上任这半年来,主要职责就是给脱钩派和特朗普擦屁股。 特朗普的对等关税,导致全球市场暴跌,美国股债汇三杀,关键时刻,是贝森特站出来安抚市场,并且跟特朗普沟通设置暂缓期。 脱钩派和特朗普猛攻美联储,称要解除美联储主席的职务,再次引发市场恐慌,还是贝森特去找特朗普,劝他 ...
社评:美国独立日“烟花危机”是又一次提醒
Sou Hu Cai Jing· 2025-07-01 17:19
中国拥有的制造业优势,不是靠加征关税就能抵消的;中美之间的经济互补、文化交融,也不是靠政治操弄就能切断的。华盛顿一些政客试图在各个领域对 中国进行打压,人为制造中美交流隔阂,美其名曰是"保护美国利益",实质上正在亲手毁掉美国民众实实在在的利益与朴素的需求。 烟花贸易在中美每年庞大的货物贸易总量中只占很小一部分,却与两国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还涉及独立日这样美国人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可谓以小见大。 中国是烟花爆竹的发源地,也是全球最大的烟花爆竹生产国和出口国。美国市场上99%的家庭用烟花和90%的专业表演烟花都产自中国。按照美国人自己的 说法:"美国几乎所有能嗖嗖、嘶嘶的东西都是从中国进口的。"实际上也不单单是美国,从悉尼跨年烟花秀到卡塔尔世界杯闭幕式,世界各地的许多大型庆 典都离不开中国烟花,中国烟花给全球无数人带去了欢乐、震撼、期待和感动。 尽管一些美国政客一再鼓吹中美"脱钩",但事实证明,即便是在一束小烟花上,"脱钩"也很难做到。美国烟花协会主席证实,美国缺少生产烟花所需的原材 料、火药和化学品,即便有人想生产,化学品仍然要依赖进口。这并非美国的损失,而是中美两国在全球贸易体系中优势互补的主动选择。从孩子们的 ...
心理学|不必回应别人的恶意
Jing Ji Guan Cha Bao· 2025-06-27 00:26
Core Insights - The article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not responding to malicious comments, suggesting that silence is a more effective psychological defense than retaliation [1][6][7] Group 1: Reasons for Responding to Malice - Individuals often feel compelled to respond to malice as a form of self-protection, activating a "fight or flight" response when hurt [2][3] - The desire for fairness drives many to believe that not responding equates to accepting blame, leading to internalized feelings of inadequacy [2][3] - Responding to malice can consume significant psychological energy, akin to fighting in a quagmire where the more one struggles, the deeper one sinks [3] Group 2: Consequences of Responding to Malice - Engaging with malice can trap individuals in a "self-justification trap," where they inadvertently play by the aggressor's rules [3] - Responses to malice can amplify its spread due to the "negative bias" theory, where negative information is more memorable and impactful [3] Group 3: Strategies for Dealing with Malice - Distinguishing between "facts" and "opinions" is crucial, as malice often stems from personal emotions rather than objective truths [4] - Practicing "not engaging" is a form of psychological boundary-setting, allowing individuals to maintain emotional control [4][5] - Techniques such as "psychological detachment" can help individuals pause and reassess the situation before reacting [4] Group 4: Long-term Benefits of Not Responding - Not responding to malice can lead to greater emotional stability, reducing susceptibility to anger and fostering a peaceful mindset [6] - Relationships may become more relaxed as individuals stop feeling the need to prove themselves, leading to mutual respect [6] - Each instance of not responding strengthens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making individuals less vulnerable to future harm [6]
刚刚!针对中国,美国国会推出《禁用敌对人工智能法案》
是说芯语· 2025-06-26 01:41
当地时间6月25日,美国国会推出了一项重磅法案,旨在"强化美国联邦机构对于外国对手人工智能技术风 险的防护能力"。这项名为《禁用敌对人工智能法案》(No Adversarial AI Act)的法案,由国会众议院 中特会资深成员拉贾·克里希纳纳莫蒂(Raja Krishnamoorthi)和主席约翰·穆勒纳尔(John Moolenaar) 共同提出。该法案得到了两党、两院制的支持,其核心目的在于建立一道明确的"防火墙",以将由包括东 大在内的外国对手所控制的人工智能技术,从美国政府的敏感系统与数据中有效隔离。 在众议院,该法案由众议员里奇·托雷斯(Ritchie Torres)和达林·拉胡德(Darin LaHood)共同发起。参议院方 面,佛罗里达州共和党参议员里克·斯科特(Rick Scott)和密歇根州民主党参议员加里·彼得斯(Gary Peters) 推出了配套法案。 美国议员声称这项法案的出台,是基于对当前复杂地缘政治格局和日益激烈技术竞争的深刻认识与回应。议员 克里希纳纳莫蒂声称,"由外国对手控制的人工智能对我们的国家安全、数据和政府运作构成直接威胁,东 大、俄罗斯和其他敌对国家的人工智能系统不 ...
从西方中心到亚洲觉醒:刘央用家办新范式撕开霸权脱钩时代的财富重构序幕
智通财经网· 2025-06-24 16:39
引言: 在全球旧秩序松动与亚洲崛起的历史拐点,一位被称为"央妈" 的投资界传奇女性正掀起一场财富生态的革新风暴。从 G70 环球家族办公室的标杆缔造者到 "央妈联合家族办公室" 的灵魂掌舵人,刘央以 60 载人生智慧与 30 年资本市场实战经验,在 "第三次世界大战打响" 的世界变局中,重构从财富管理到价值 塑造的投资哲学。她为何在香港被唱衰时逆势布局?如何以"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 破局财富管理西方中心主义?当 AI 革命与战争经济学改写投资规则,这 位曾成功穿越多轮市场牛熊、精准预言市场机会的 "趋势捕手",又将如何用 "AI+3" 策略与 "商业向善" 准则,为新一代财富继承者打造穿越周期的生存指 南? 一、央妈联合家族办公室启航:在霸权脱钩时代重构财富生态 智通财经:从"G70环球家族办公室" 到"央妈联合家族办公室",您选择在家办领域二次创业的核心驱动力是什么? 刘央:2023年在香港发起成立"G70环球家族办公室",基于我在新加坡多年的金融市场实践经验基础。当时很多人不看好香港,认为香港在与新加坡争夺国 际金融中心的较量中已经落败,甚至有"香港废墟论"的声音,我需要为香港做点什么。G70的酝酿,是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