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

Search documents
借船or造船,中国创新药全球竞风流
2025-07-14 00:36
借船 or 造船,中国创新药全球竞风流 20250613 摘要 PD-1 药物专利 2032 年到期,市场规模或达千亿美元,面临生物类似药 冲击。投资策略包括通过 ADC 组合延长专利(如百利天恒),以及寻找 下一代免疫疗法(如信达生物白介素 2),后者潜力巨大,或覆盖冷热 肿瘤市场。 器械领域,关注业绩支撑公司。设备类公司如联影 Q2 业绩或承压,但 仍保持增长;IVD 领域上半年受集采影响下滑,预计三四季度迎来拐点; 骨科领域集采后进入业绩释放期。长期关注迈瑞、联影等出海头部企业, 以及家用医疗器械板块(愉悦、三诺)。 2025 上半年,服务和药店板块整体承压,增速放缓,与经济周期关联 密切,需持续关注。中药和生物制品板块关注创新药布局(天士力、康 缘、以岭、济川药业),以及 OTC 品种在零售药店的恢复(马应龙、羚 锐制药),关注佐力和甘李。 CDMO 公司海外订单显著增加,订单金额增速达 15%-20%,收入与利 润增速回归增长。推荐估值低位、基本面良好标的,如单二季度收入增 长近 20%,净利率提升至 33%的公司。 Q&A 长江医药在本周的周报中对医药行业的整体观点是什么? 长江医药在本周的周报中 ...
迎峰度夏,陕西电力有保障
Shan Xi Ri Bao· 2025-07-14 00:32
7月的三秦大地,热浪袭人,用电负荷持续攀升,迎峰度夏步入关键期。 发电企业从负荷调度、设备维护、燃料保障多维度发力,筑牢电力供应防线; 供电公司按下工程建设"快进键",一座座变电站有力提升区域输电能力; 电力人员奔赴街头巷尾,为电网运行"问诊把脉",确保设备稳定运行。 陕西能源、电力部门铆足干劲保供电,全力守牢电网安全底线,为经济运行提供支撑,为千家万户 送去清凉。 开足马力,输送稳定电能 7月3日,大唐陕西发电有限公司灞桥热电厂厂房内机声隆隆,发电机组正开足马力运行,源源不断 地向电网输送电能。 集控室内,两名工作人员神情专注,时刻监控发电机组运行状态,并根据指令调整重要参数。"每 个数据都关系着千家万户的用电,必须精准判断。"值长杨云说,"我们在用电高峰时全力争取满发满 供,低谷时精准调节厂用电率,保障机组经济运行。" 厂区内,维护人员已进入"备战状态",每日定时对设备进行巡检。"高温持续,负荷跟着升高,各 类设备随时可能'高烧'。如果不密切关注,未能及时消缺,很容易发生危险。"变电班班长刘伟说。 煤场作为发电"粮仓",非常关键。大唐陕西发电有限公司灞桥热电厂提前与供应商签订保供协议, 确保库存充实。"不 ...
时报观察丨保护“原始创新” 创新药企投融资通道须畅通
证券时报· 2025-07-14 00:26
中国医药大数据服务平台医药魔方统计,今年1~5月,中国创新药企对外授权交易总金额已达455亿美元,超 过2024年上半年的交易总额。尤其是三生制药、石药集团等创新药企还接连创下巨额交易,成为中国创新 药"出海"过程中的亮点。 众所周知,创新药产业准入门槛高、研发风险大,失败率也高。在此背景下,国际医药巨头凭借全球渠道网络 和市场资源优势,寻求有潜力的创新药管线,以此降低研发成本,同时丰富自身管线,获得更好的投资回报。 此时,中国创新药的优势便尤其明显:一是人才储备深厚;二是临床试验高效,能加速试验进程并降低成本; 三是成本控制优势显著。 在全球医药创新版图上,中国创新药正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当前中国创新药企业正从"模仿创新"转向"原始创新",在此过程中,药企选择BD(商务拓展)交易,很重要 的原因仍是解决融资问题。一方面,创新药企将部分管线变现以缓解融资难问题,毕竟当前我国一二级市场创 新药融资仍在缓慢恢复中,提前变现部分管线可尽快回笼部分资金;另一方面,与海外药企分工合作,借助其 海外临床资源和分销网络,可加快推动管线的获批和商业化,实现"自我造血"。 不过,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近日公开表示,如果国产创 ...
资本市场改革显效 各路资金投下信任票丨2025年中经济观察
证券时报· 2025-07-14 00:26
资本市场改革蹄疾步稳,多项政策举措落地生根。 风平浪静好行船,以改革之力,健全常态化稳市机制安排实为必需。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给我国资本市场 的运行带来了诸多变量,抵御风险,就要以做强主场为方向,始终把维护市场稳定作为首要任务。 A股市场总市值突破百万亿元、常态化稳市机制不断健全、服务实体经济效能明显提升、对外开放大门越敞越 大……今年以来,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步伐加快,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并重,政策红利激发出的市场活力, 正逐步传导至资本市场每个角落,各路资金争相投下信任票。 科技变革的脚步催促声渐急,以改革之力厚植科创沃土成为必然。年初以来,全球经济格局重塑,贸易摩擦频 发,以DeepSeek为代表的技术突破,论证了持续加快推进改革创新的必要性,"科技创新"成为了中国经济高质 量发展的"题眼"与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如何畅通金融资本与科创要素的通道,怎样走出支持科 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中国路径",成为摆在资本市场面前的必答题。 深化制度改革成为支持科技创新的题中之义。今年以来,持续优化股债融资的一系列服务实体经济的"实招"出 台落地,以深化科创板"1+6"改革、"并购六条"等为代表的政策 ...
【私募调研记录】翼虎投资调研阳光诺和
Zheng Quan Zhi Xing· 2025-07-14 00:08
根据市场公开信息及7月11日披露的机构调研信息,知名私募翼虎投资近期对1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调研, 相关名单如下: 1)阳光诺和 (翼虎投资参与公司特定对象调研&线上会议) 调研纪要:阳光诺和是一家专业的药物临床前及临床综合研发服务CRO,致力于协助国内医药制造企 业加速实现进口替代和自主创新。公司建设iCVETide多肽新药发现平台,携手华为云打造多肽分子发 现平台,拥有缓控释改良型新药平台,团队由200多人的国际化高层次科技创业团队组成。STC008注射 液适应症为晚期实体瘤的肿瘤恶液质,市场潜力巨大,预计2032年全球市场规模达40亿美元。公司在经 皮递送(贴剂)研发平台方面经验丰富,已成功验证多个产品工艺,与日本KNEK公司合作引进先进透 皮贴剂技术。公司有3个品种4个适应症处于临床研究阶段,包括STC007的术后镇痛和尿毒症瘙痒适应 症,STC008的肿瘤恶病质适应症。 机构简介: 深圳市翼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11月10日,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翼虎投资系国内知名阳光 私募基金,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会员,具新财富最佳分析师、中国证券业金牛分析师、卖方分析师 水晶球奖评选投票权、并获中国 ...
链博会上看鲁商:“一盘货”链接世界,新生态共创未来
Qi Lu Wan Bao· 2025-07-14 00:08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頔 7月16日至20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将在北京举办。本届链博会主题为"链接世界、共创未来",首次参展的鲁商集团 将展示"鲁商一盘货"的创新实践和"产品共研、渠道共融、生态共建、金融共赋"的新型供应链模式,不仅将与更多国内外的商业伙伴交流供应链创新管理经 验,还将在链博会上链接上下游合作方。 组建于1992年的鲁商集团目前已形成以供应链平台为中枢,对内深度整合银座超市、福瑞达、一卡通等旗下产业资源,对外广泛链接生产商、供应商、渠道 商及终端市场,实现商品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全局优化与高效协同。作为覆盖多产业领域的山东省属国企,鲁商集团深知供应链在国民经济循环中的关键 地位,运用"一盘货"思维,打破了传统资源分散、渠道割裂的传统方式。 "当前,以新场景、新服务、新体验为特点的新型消费加速涌现,对如何更好满足人民的高品质生活需求提出了更高要求。鲁商集团肩负'品质消费引领者、 美好生活服务商'的企业使命,唯有坚定地推进自身的改革创新,与合作伙伴构建共生共赢的商品新生态,才能开创整个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鲁商科 技集团供应链负责人王阳表示。 随着消费市 ...
红 宝 丽(002165) - 002165红 宝 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14
2025-07-13 23:54
编号: | 投资者关系活 | ■特定对象调研□分析师会议 | | --- | --- | | 动类别 | □媒体采访□业绩说明会 | | | □新闻发布会□路演活动 | | | □现场参观□其他(请文字说明其他活动内容) | | 参与单位名称 | 中信证券 孙臣兴 | | 及人员姓名 | | | 时间 | 2025 年 07 月 11 日上午 | | 地点 | 公司会议室 | | 上市公司接待 | | | 人员姓名 | 董事会秘书王玉生、证代孔德飞 | | | 公司就主要关注点交流如下: | | | 一、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 | | (一)硬泡组合聚醚生产经营 | | | 公司硬泡组合聚醚产品目前产能规模为 19 万吨,产品主要应用于冰 | | | 箱(柜)、冷藏集装箱等领域。公司聚醚产品定价采用绑定主原料+综合 | | 投资者关系活 | 服务费的模式,公司通过技术创新、精益生产等方式降低制造成本,提升 | | 动主要内容介 | 产品竞争力,服务客户价值创造。上半年公司 4 万吨聚醚技改项目已试生 | | 绍 | 产成功,未来将持续加强技术研发,开发和生产更多具有高附加值的聚醚 | | | 产品。 | | | ...
新增商保创新药目录!2025医保目录调整启动 创新药将迎历史性拐点?(附概念股)
Zhi Tong Cai Jing· 2025-07-13 23:29
Core Insights - Recent favorable policies have been released, significantly benefiting the innovative drug sector, with a clear support stance from regulators towards innovative drugs [1][2] Group 1: Policy Developments - The National Healthcare Security Administration (NHSA) has published guidelines for the adjustment of the 2025 National Basic Medical Insurance drug catalog, including a commercial health insurance innovative drug catalog, which opens new payment avenues for high-value innovative drugs [1] - On July 1, the NHSA and the 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jointly released 16 support measures for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drugs, including the opening of medical insurance data to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ommercial insurance innovative drug catalog [2] Group 2: Market Performance - In 2024, domestic bio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achieved over 100 licensing transactions, with a total disclosed transaction amount reaching $52.3 billion, marking a historical high compared to $41.9 billion in 2023 [3] - As of June 12, 2025, the disclosed transaction amount reached 50.1 billion yuan, indicating that Chinese innovative drugs are recognized as high-quality assets globally [3] Group 3: Company Performance - WuXi AppTec (603259) expects a revenue of approximately 20.8 billion yuan for the first half of 2025, representing a year-on-year growth of about 20.64%, and an adjusted net profit of approximately 6.3 billion yuan, up about 44.43% [3] - Shanghai Pharmaceuticals (601607) anticipates a net profit of 4.45 billion yuan for the first half of 2025, reflecting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approximately 52% [3] Group 4: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 Analysts suggest that despite short-term fluctuations, the innovative drug sector remains promising over a 2-3 year horizon, with significant potential for overseas projects and increased foreign investment in Hong Kong-listed innovative drugs [4] -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are recommended in innovative drugs and related industries, particularly focusing on pipeline realization, performance growth, and business collaborations [4]
中国中车半年预盈超67亿创新高 向新而行推进全产业链“走出去”
Chang Jiang Shang Bao· 2025-07-13 23:29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潘瑞冬 央企巨头中国中车(601766.SH、01766.HK)业绩大增。 近日,中国中车披露业绩预告,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67.22亿元至75.62亿元,同比增长 60%至80%。业绩增长主要是报告期内产品销量增长所致。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自2008年上市以来,中国中车的净利润稳步增长,2025年上半年或创上市以来同 期新高。此前,公司半年度的归母净利润最高为2016年上半年的47.95亿元。 对于业绩增长,公司表示主要是报告期内产品销量增长所致。这背后是铁路运输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 特别是动车组业务收入的显著增长。 中国中车净利润的高速增长在2025年一季度已经显示。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个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为486.71亿元,同比增长51.23%;归母净利润为30.53亿元,同比增长202.79%。 业绩增长背后,是公司在手订单的持续增长和不断转化。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新签订单约3222亿 元,其中国际业务新签订单约472亿元;期末在手订单约3181亿元。 根据最新的订单数据,2024年12月至2025年的5月底,中国中车签订了若干项重大合同,合 ...
巨化股份核心产品涨价预计半年赚21亿 创新驱动连续两年研发投入超10亿
Chang Jiang Shang Bao· 2025-07-13 23:25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沈右荣 氟化工巨头巨化股份(600160.SH)经营业绩创新高。 7月9日,巨化股份发布业绩预增公告,2025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9.7亿到21.3亿元,同比增长 136%到155%:扣非净利润19.5亿到21.1亿元,同比增长146%到166%。如果取预计数的中位数,2025年上半年, 公司的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 巨化股份是制冷剂全球龙头企业,也是国内唯一拥有第一至四代含氟制冷剂系列产品的企业,市场竞争力较强。 2025年上半年,公司制冷剂产量28.51万吨、销量(外销量)15.46万吨,同比分别下降5.12%、4.19%;制冷剂产 品收入60.87亿元,同比增长55.09%。 对此,巨化股份表示,厂库和渠道库存消化较为充分,且下游需求旺盛,公司核心产品氟制冷剂价格持续恢复性 上涨。 巨化股份实行创新驱动战略,2023年、2024年,公司年度研发投入均超过10亿元。 巨化股份积极回报股东。Wind数据显示,上市以来,公司累计派发现金红利59.73亿元,上市以来平均分红率 36.27%。 2025上半年净利预增超136% 巨化股份经营业绩倍增。 根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