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样性
icon
Search documents
新华时评|共同守护“会飞的邻居”
Xin Hua She· 2025-07-04 12:37
更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亲近自然风潮的兴起,正在全社会播撒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种子。以观鸟活 动为例,越来越多的爱好者拿起望远镜,观察这些精灵的千姿百态,聆听它们的歌声,感受生命的奇妙 与坚韧,从中收获心灵的宁静与对自然的深刻体悟。这种"不接触的互动",有利于培养生态保护意识, 让爱鸟护鸟、尊重生命从口号变成越来越多人的自觉行动。 鸟类振翅飞翔的天空,也是我们共享的蓝天。守护"会飞的邻居",就是守护生物多样性,守护我们赖以 生存的绿水青山。 (新华社上海7月4日电) 鸟类,是我们身边"会飞的邻居",它们不仅点缀城市生活,更对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和稳定发挥着重要作 用,是自然界不可或缺的精灵。强化保护措施,增强爱鸟护鸟意识,守护好这份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 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守护"会飞的邻居",要坚决打击非法猎捕贩卖国家保护鸟类等犯罪行为。中国野生动植物种类多,活动 和分布范围广,少数地方乱捕、滥猎、滥食鸟类等野生动物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威胁野生鸟类等种群安 全。对此,要加大执法力度,推进部门联动,借助高科技手段,坚持对非法猎捕、收购、运输、出售野 生鸟类犯罪全环节打击,坚决斩断违法犯罪链条。 守护"会飞的邻居",要 ...
国际最新研究:古DNA为揭示早期埃及人遗传多样性提供新线索
Huan Qiu Wang Zi Xun· 2025-07-03 04:37
来源:中国新闻网 该论文介绍,古埃及的古王国时期(公元前2686-前2125年)在上下埃及统一以及早王朝时期(公元前3150- 前2686年)之后,以极高的稳定性和创新性著称,包括建造了首个阶梯金字塔。尽管此前数十年的研究 已增进人们对古埃及人的整体理解,但对他们的遗传构成却了解不多。迄今为止,只有3个古埃及个体 的基因组得到部分测序,而古DNA保存不佳一直是个挑战。 在本项研究中,论文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讯作者、英国利物浦约翰摩尔大学和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 Adeline Morez Jacobs与同事及合作者一起,分析属于一名男性个体的新测序基因组,其放射性碳测年为 修正后公元前2855-前2570年左右,这一时期与埃及早王朝末尾以及古王国时期起始相重叠。该个体被 发现埋葬于Nuwayrat的一个密封陶罐中,说明他的社会地位较高,活到了他那个时代的高龄——在44- 64岁之间。 中新网北京7月3日电 (记者 孙自法)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北京时间7月2日夜间在线发表一篇基因 组学论文称,研究人员从上埃及Nuwayrat地区一个古王国墓葬中提取到一名古埃及个体的全基因组测序 数据,这些数据分析可追溯至古埃及 ...
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物种新记录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7-03 00:40
科考团队调查中发现的软叶筒距兰(Tipularia cunninghamii)。甘孜州林草局供图 中新网成都7月2日电 (记者刘忠俊)记者7月2日从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该局与中国 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联合组织的贡嘎山植物多样性综合科学考察活动顺利收官。科考团队在此次野外调查 中,发现大量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及珍稀濒危植物,也收获了多项物种新记录,为保护区生态保护与科研 工作提供了关键基础数据。 据了解,此次科考历时10余天,足迹覆盖贡嘎山区域的干热河谷、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亚高山针 阔混交林、亚高山阔叶灌丛及高山草甸等多种典型生态系统。科考期间,科考团队累计拍摄高清生态影 像超1万张,同步采集部分物种凭证材料,为后续研究奠定了扎实基础。 经初步整理与鉴定,科考人员在调查中发现软叶筒距兰(Tipularia cunninghamii)、三裂碱毛茛等多个物 种被确认为贡嘎山区域新记录种。其中,软叶筒距兰作为兰科植物中的"隐秘精灵",此前仅在我国台湾 花莲县及印度锡金等地被观测到。此次在贡嘎山的发现,不仅刷新了该物种在大陆的分布版图,更打破 了学界对其地理扩散路径的固有认知,为研究高山植物区系的演化与 ...
携手共护同一片绿地蓝天(环球热点)
近日,第十次中欧环境政策部长对话会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双方一致认为,在中欧环境与气候高层 对话机制的战略指引下,中欧环境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回望中欧半个世纪的交往历程,生态环境保护始 终是中欧合作的重要领域。近年来,面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与环境污染等全球性挑战,中欧持 续深化绿色合作,在多边治理、技术协同、产业互补等方面形成合力,为全球绿色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获得国际社会积极评价。 高层对话,推进合作机制升级 中欧在绿色领域的合作起步早、机制全、层级高。早在20世纪90年代,生态环保就被纳入双方政府间正 式合作议题。近年来,随着全球生态危机加剧,中欧高层对话机制不断完善,绿色合作的战略引领作用 更加突出。 6月13日,第十次中欧环境政策部长对话会在布鲁塞尔举行。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中国坚定不 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取得新的重要 进展。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环境与气候治理面临多重困境,更加需要加强团结合作、携手共同 应对。 欧盟委员会环境、水资源韧性和竞争力循环经济委员耶西卡·罗斯瓦尔在会上积极回应,表示欧方愿与 中方在塑料污染治理、大气和 ...
《清华金融评论》封面专题: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7-01 10:43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文/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原主席 肖钢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 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 决定》,进一步将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列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这一战略部署不仅是 推动经济持续向好的现实需求,更是畅通国内大循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是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制度保障。 从国际经验看,统一大市场是成熟市场经济的核心特征。一些发达经济体通过消除市场分 割,统一规则标准、评价体系等方式,逐步实现了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一体 化,提升了资源配置效率,单一市场优势已成为核心竞争力。 立足我国国情,生产要素丰富多元,产业体系完备,超大规模市场是我国优势,这一市场特 征为对内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对外充分利用全球资源要素提供了重要基础支撑。近年来,各 地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积极推进统一大市场改革,在健全市场准入制度,完善 公平竞争制度,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同时,各要素领域改革系统 性、协同性、统一性进一步加强,例如 ...
秦岭生态廊道守护生物多样“精彩” 勾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好图景
Yang Shi Wang· 2025-06-30 08:30
记者跟随西北大学科研团队,率先探访了位于秦岭中段南坡佛坪县的秦岭大熊猫金丝猴生物多样性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六号观测 点,这里栖息着约8个家庭100只左右川金丝猴。在一众毛发靓丽、活泼友善的猴群中,几只新生的猴宝宝格外引人注目。它们是编号为11单元 的川金丝猴家庭的新成员。除此之外,其他7个家庭也各有数量不等的猴宝宝出生。 之后记者跟随西北大学科研团队,在秦岭深处行驶100多公里,到达了位于秦岭主脊北坡的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双子庙观测点,今 年这里川金丝猴也迎来了一个猴宝宝出生的小高峰。 专家介绍,秦岭川金丝猴主要分布于秦岭中段一带的林区,作为负责其专项调查的科研团队,西北大学共建立了两个观测站20个观测点。 多年监测数据显示,秦岭川金丝猴种群数量呈现良好的稳定增长态势。 最新统计,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双子庙站的川金丝猴单群种群数量已超340只,为秦岭乃至全国已知最大的川金丝猴群。 秦岭"猴道"已成野生动物迁徙交流要道 央视网消息:在陕西秦岭,每年的3到5月份是川金丝猴的主要产仔季。经西北大学科研团队在多个观测点监测统计发现,今年新出生的猴 宝宝数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初 ...
AI一眼认出95万物种,还能分辨雄雌老幼,2亿生物图像炼成“生命视觉”大模型
量子位· 2025-06-29 05:34
BIOCLIP 2团队 投稿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让AI看懂 95万物种 ,并自己悟出生态关系与个体差异! 而更令人惊喜的是,即使 在训练过程中没有相应监督信号 ,BioCLIP 2还在栖息地识别、植物疾病识别等5个非物种任务中给出了远超 DINOv2的准确率。 BioCLIP 2在大规模训练中获取了物种之外的涌现的生物学理解: 以下是论文详情: 把"生命之树"搬进显存 大语言/视觉模型的"涌现"告诉我们: 规模+结构化监督=意料之外的能力 。 然而,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一直没有见到一个具有涌现属性的视觉语义基座。BIOCLIP把CLIP的多模态对齐搬到物种上,利用〔界-门-纲-目- 科-属-种〕+学名+常用名的多粒度文本提供层级监督。在此基础之上,研究团队提出一个问题: 如果把层级对比学习从1千万张图像直接推到2亿,会不会学出 超越"物种标签" 的生物学知识? BIOCLIP 2正是这一实验的答案。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研究团队从GBIF、EOL、BIOSCAN-5M、FathomNet等 4 大平台收集了2.14亿生物图像,提出了TreeOfLife-200M数 据集。该数据集包含95.2万个不 ...
2024年全省生态环境“成绩单”出炉江苏交出“经济生态双优”答卷
Xin Hua Ri Bao· 2025-06-27 23:15
2024年,江苏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较好,开展监测的"十四五"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所有点位中污染物 含量均未超过土壤污染风险管制值。省生态环境厅土壤生态环境处副处长马建辉说,近年来,我省按 照"防新增、去存量、控风险"的总体思路,不断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持续开展农用地土壤镉等重金 属污染源头防控,动态更新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和地下水重点排污单位名录,全省共完成1543家重点 监管单位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回头看"和7个国家级土壤污染源头管控重大工程项目,提前完成"十四 五"规划任务。 "我们将持续发力,从源头防控土壤污染,开展沿江1公里化工腾退地块土壤污染专项治理行动,大 力推动化工园区地下水污染整治,推动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数据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管理。"马 建辉说。 6月27日,江苏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全省生态环境状况。2024年,在全省GDP增长 5.8%、增量全国第一的同时,江苏提前一年完成"十四五"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连续5年在国家治污攻 坚成效考核中获优秀等级,公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连续6年保持90%以上。 治气净水,让江苏越来越美 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钱江介绍,2024年,全省生态环境 ...
在逐“绿”前行中厚植发展“底色” 大美中国舒展壮阔生态画卷
Yang Shi Wang· 2025-06-27 08:50
央视网消息:河北沧州南大港湿地是世界自然遗产地。随着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南大港湿地成为了众多保护鸟类的栖息地和觅食地。 夏天的南大港湿地生机盎然。不久前,20多只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东方白鹳造访,成为湿地最引人注目的"明星"。工作人员介绍, 东方白鹳立夏后现身南大港湿地的场面十分少见。 除了"不打扰"的监测保护,当地还加强湿地保护和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在南大港湿地,为期两年的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修复项目正在紧张 施工。这个项目通过对农田、湿地以及中间地域的综合修复,为迁徙鸟类打造更安全的"补给站",预计8月底全部竣工。 江西九江:32只青头潜鸭宝宝出巢 数量创新高 近日,在江西九江柴桑区青栖湖湿地保护区,32只青头潜鸭宝宝成功成活出巢,数量再次刷新纪录。 青头潜鸭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目前全球数量仅两千多只。每年6月是青头潜鸭的繁育季,新出巢的幼鸟身披黑、黄、褐三色相间的 绒毛,圆滚滚的身体憨态可掬,乌亮的眼睛里透着对世界的好奇。它们时而在水面追逐嬉戏,时而随水波悠然漂浮,十分可爱。 沧州南大港文旅局宣传科科长张景兴称:"东方白鹳对环境十分挑剔,它们往往选择浅水环境,有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生态为它们提供逗 留的 ...
守护北部湾“海洋活化石”
the g pro k /02 1 1 NEW i t p the first 201 - 2 8 8 7 the la t 1 1 1 1 1 1 1 67 the state STERN r - 2 caree the t 114 P 00 and the may A H A 1993 and the state of Y 2 11 11 the first 127 197 G p 15, 2017 unning may and / 1/2/20 F A 6月20日是国际鲎保育日。鲎是拥有4亿多年历史的"海洋活化石",是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焦点之一。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海洋四 所)连续多年开展北部湾鲎资源调查,为保护这一珍贵物种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北部湾鲎资源调查。海洋四所供图 依托科技部"北部湾资源环境综合调查"项目,海洋四所科研团队在北部湾沿岸的关键区域,如沙田、竹林等已知鲎栖息地,建立了长期、系统的监测网 络。通过持续的野外调查与数据积累,科研人员得以精准掌握鲎种群的数量动态、分布规律及栖息地变化,为科学评估其资源状况,制定针对性保护策略奠 定了不可替代的数据基石。 今年,海洋四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