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遗产
icon
Search documents
方红卫到周至县开展“七一”走访慰问并调研
Xi An Ri Bao· 2025-07-02 03:53
夏至时节,秦岭山清水秀、绿意葱茏。方红卫到桃李坪道班驿站徒步开展巡河、巡林工作,强调要 扛牢压实河湖长制、林长制责任,持续加大林草资源与水源地保护力度,真正让秦岭美景永驻、青山常 在、绿水长流。 在仙游寺博物馆,方红卫了解博物馆建设运营、文物展陈等情况,强调要保护好宝贵的文物资源, 全方位挖掘展示历史文化价值,让市民群众更好触摸历史脉搏、感知文化魅力。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7月1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方红卫到周至县调研重大基础设施 建设、乡村振兴及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检查生态环境保护、山区防汛备汛等工作,看望慰问基层老党员 并致以节日问候和崇高敬意。 方红卫来到楼观镇西楼村两名老党员家中,关切询问老人身体和生活状况,叮嘱当地党组织用心用 情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保障老党员安度幸福晚年。途中,方红卫了解特色产业发展情况,强调要持 续做好"土特产"文章,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更好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在周至县国有永红生态林场野生动物救助收容站,方红卫强调要健全野生动物保护长效机制,持续 增强保护能力、提升保护水平,不断加强法治宣传、科普宣教,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保护野生动物的浓 厚氛围。在骆峪铜矿矿山治理现 ...
数字化浪潮下文创人才教育生态建构及实践浅析
Yang Shi Wang· 2025-07-01 03:07
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为文创产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和商业模式,同时也对文创人才的培养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构建适应数字化时代需求的文创人才教育生态,成为当前教育领域和文创产业 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 本文试图从数字化浪潮、产业生态、产教融合的角度一窥文创人才教育生态机制的建构,以及在实践过 程中如何将文化传承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以期给国内文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给予新的想法和操作借鉴。 一、数字化浪潮催生文创人才培育土壤 数字技术为文创产品的创新与开发赋予了全新活力。在设计创新领域,数字技术为设计师提供了多元化 工具与灵感源泉。通过深度挖掘并提炼文化元素进行再创作,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相融合,进而 打造出新颖独特的文创产品。诸如3D打印的文物模型、融入数字特效的文创饰品等,便是典型案例。 而在生产方式创新层面,数字化生产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与质量,还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 借助大数据分析,能够精准洞悉市场需求与消费者偏好,从而实现按需定制生产模式,有效规避库存积 压与资源浪费问题。这种创新模式既优化了生产流程,又增强了市场适应性,为文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改变消费者行为与需求 ...
我省十一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若干措施》
Da Zhong Ri Bao· 2025-07-01 00:59
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做好文化遗产保 护传承工作,离不开党的全面领导。《若干措施》要求,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抓、各部门各负其责的 工作格局,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加强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领导。同 时,把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巡视督察和检查。实行文物保护责任终身追究制。坚 持管行业必须管文化遗产,各部门单位对本行业本领域的文化遗产负直接管理责任。 我省十一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若干措施》 严格落实"先调查、后建设""先考古、后出让"制度;严厉打击盗掘、盗窃、走私、损毁文化遗产等 违法犯罪行为;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有关法律法规纳入国民教育,纳入大中小学校相关课程……坚持严 的基调,《若干措施》严格落实保护第一、合理利用和最小干预原则,围绕完善前置保护机制、健全法 治保护体系等,提出明确具体举措,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文化遗产。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为保障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有效开展,《若干措施》提出,将文化遗产保 护传承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投入机制。加大资金统筹力度,做好文物保护和历 ...
文化新观察丨穿雨林下深海,这里的文物普查不一般
Xin Hua She· 2025-06-30 12:16
雨林葱茏,水汽氤氲。一位年轻姑娘踩着茂盛的野草在橡胶林中穿行,悉心记录下每一株橡胶树的树围大小、枝丫数量等情况。大部分人可能想 不到,她在进行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四普")工作。 年轻姑娘名叫符仙瑾,出生于1998年的她,已是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民族博物馆负责人、县"四普"普查队队长。对于保亭县的文物点,她 如数家珍。 "橡胶树也可以是文物,而且是'活着'的文物。"符仙瑾说,这片橡胶林试验田建设于1959年,是那个热火朝天开发海南时代的珍贵见证,2020年 被公布为海南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一片橡胶林,映照出在海南进行文物普查工作的特殊:独特的热带气候、海岛地形、海洋区位,都给这片土地带来了特色鲜明的历史遗存,形成 了特有的普查环境。 "你们看,这些石器多美呀!"拿起一件做工精巧的打制石器,侯亚梅细细介绍起它的制作过程。在出土文物临时库房中,目前编号的石制品已有 6000余件,筛洗出土石制品达20000余件。接下来,它们还将经历漫长的整理研究过程。 图为南或河遗址出土的部分石制品。新华社记者徐壮 摄 "南或河遗址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当时人类石制品打制和其他丰富生活行为的证据,为进一步的石器技术演变与古环 ...
资源大省的蜕变重生之路 金融积极助力山西转型发展
Jin Rong Shi Bao· 2025-06-30 02:05
"长期以来,山西兴于煤、困于煤,一煤独大导致产业单一。"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省考察 时,指出了山西经济发展面临的关键症结。 近现代以来,由于大量煤炭资源的发掘和利用,使山西成为我国第一产煤大省、重要能源重化工基地, 煤炭产业的增加值曾一度占到全省工业增加值的60%以上。可产业单一、结构不合理,又严重限制了经 济发展方式,一旦煤炭市场波动,全省经济都会受到严重影响。2012年至2016年间,全球煤炭市场低 迷,山西经济增速一度迫近全国末位。山西经济在市场波动面前显得格外脆弱。 为山西找到一条发展新路,是习近平总书记时时关切的事。 从2017年到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5次踏足三晋大地,他走村入户、调研摸底,为山西转型发展指出了 一条新路。他强调,实现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形成产业多元支撑的结构格局,是山西经济发展需 要深入思考和突破的重大课题。从此,山西肩负起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试验区、开展能源革命 综合改革试点两大使命。几年来,当地金融系统靠前发力,在服务国家大局中扎实推动山西省经济社会 全面绿色低碳转型,为经济转型发展蹚出了一条新路。 亮起来的生态肌理 大自然馈赠的遗产,并不都像煤炭一 ...
在这里,人与城相契相守(文化中国行·人文观察)
Ren Min Ri Bao· 2025-06-28 21:49
图①:笔向街一景。 黄炬琪摄 图②:在城中远眺,华光楼与远处山水相得益彰。 任冠金摄 图③:居民在古城中休闲。 张 果摄 图④:游客在客栈中学习扎染。 张晓东摄 四川盆地北部,一座阆中古城被嘉陵江环抱了2300余年。 "却望城郭如丹青"是诗人陆游留给阆中的诗句。山围四面、水绕三方,山、水、城在这方天地间相融相 依。 1986年,阆中被确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如今,生活在阆中古城中的4万多居民,用再平凡不过的烟 火气,延续着古城的千年生机。人与城相契相守,和城中93条井字形街巷、270多座民居院落一起,传 承着古城文脉保护的"密码",铺展出一幅活态文化长卷。 古城的老记忆,怎么留住? 不是静态封存,而是让其动态"生长",守护好这份活态文化遗产 据《说文解字》:"阆,门高也,从门,良声。"山四合于郡,水迳其三面,形如高门。卧于其间的阆中 古城,成为"山水形胜之地,天人同乐之居"。 史料记载,阆中在战国中期曾为巴国国都,后巴被秦所灭,秦惠文王始置阆中县。自此"阆中"二字沿用 至今,成为历代郡、州、府、道治所,三国蜀将张飞曾在阆中镇守7年。 "阆中这座城市的名字就是活态传承的体现,它一直没变,成为体现传统山、水、城相 ...
2025年湛江市麻章区农文旅湾区推介暨人才协作交流活动成功举办
Nan Fang Nong Cun Bao· 2025-06-28 15:33
2025年湛江市麻 章区农文旅湾区 推介暨人才协作 交流活动成功举 办_南方+_南方 plus 6月27日下 午,"麻章优选 广州行 湾区聚 力谱华章—— 2025年湛江市麻 章区农文旅湾区 推介暨人才协作 质文旅资源与农 特产品,链接湾 区人才与市场资 源,赋能麻章农 文旅融合高质量 发展。湛江市麻 章区委区政府领 导、广州市对口 帮扶协作指挥部 代表、湾区商 会、高校、企业 及行业协会和在 穗党员代表逾百 人出席。 "湾区飞地"搭 台,共绘山海协 作图景 广湛山海交响, 生态人文共舞。 活动以一曲献给 红树林的赞歌 《红树林的诗 行》主题演唱启 幕,展现麻章红 树林"陆海握 手"的生态奇迹 和麻章白云两地 协作的奋进姿 态。白云区派驻 麻章区对口帮扶 协作工作组组 长、麻章区委副 书记黎妮在致辞 中强调,白云与 麻章协作以 来,"湾区飞 地"架起资源金 桥,"党员红 线"织就连心网 络,"产业走 廊"铺就共富之 路,麻章正以开 放姿态加速融入 湾区发展大局。 交流活动"在广 州市白云国际设 计大厦(湛江麻 章·湾区飞地) 隆重举行。活动 旨在深化广湛协 作,推广麻章优 全国妇联原副主 席赵东花通过视 频致 ...
北京西城举办2025年非遗演出季传统武术专场演出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6-28 14:17
据悉,2025年西城区非遗演出季将聚焦西城区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深入挖掘其承载的文化价 值、历史故事和创意元素,借力现代新兴技术,促进科技、文化、艺术、创意的深度交融。此外,还将 继续通过"云上西城 遗脉相承——西城非遗万象馆"提供线上"非遗云体验",结合AI、数字孪生,运用 超高清视频、非遗数字人、VR等技术,融入西城区著名文化古迹、非遗项目、非遗传承人等元素,全 方位构建多元化、趣味性的非遗体验,为用户提供丰富多彩的西城非遗之旅。 北京商报讯(记者 金朝力 程靓)6月28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北京市西城区获悉,2025年非遗演出季传统 武术专场演出在北京天桥剧场上演。演出分为《武德修心 传承不熄火》《尚武情怀 武韵流芳》《传承 无界 武梦启航》三个篇章,以多元化的演出呈现方式展现了武术的独特魅力,为观众奉献了一场武术 盛典。 北京市西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西城区现有各级传统武术类非遗项目13项,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0余 人。西城区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共有各级非遗保护项目224项。西城区非遗演出季系列活 动自2013年推出以来,结合文化惠民工程,每年都会开展戏曲、曲艺、杂技、传统武术、传统音乐等 ...
在创新中狠抓落实丨守护好历史文化遗产
昆明各县(市、区)纪检监察机关积极作为,以精准有效的举措推动文化遗产保护落细落实。嵩明县纪 委监委运用"室组地"联动监督方式,紧盯文物保护有关项目审批、资金使用等重点环节,严查不作为、 乱作为、慢作为问题。禄劝县纪委监委构建党风政风监督室统筹、派驻纪检监察组督促、与巡察机构联 动"回头看"的文物保护监督工作体系,为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纪律保障。(通讯员 赵艳芳 张 洋) 昆明市纪委监委充分发挥派驻纪检监察组优势,紧盯文物文化遗址保护、规划审批、资金拨付使用等关 键环节开展监督检查,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督促整改。 为有效拓展监督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市纪委监委制定《历史文化保护领域监督员工作办法(试行)》, 聘任15名专家和志愿者担任历史文化保护领域监督员,构建"收集问题、座谈反馈、分流督办、反馈回 访、派单调度、整改落实"的监督工作闭环。同时,市纪委监委举办全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监督业 务培训班,重点围绕文物保护工程管理、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建设等内容进行培训,推动纪检监察干部了 解掌握相关知识、提升综合业务素质,提升开展文物保护领域监督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此外,昆明市纪委监委推动全面排查城市更新改造范围内 ...
驻华外交官走进首钢园,感受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独特魅力
活动现场,首钢集团和石景山区企业代表向各国外交官介绍了企业经营发展情况和对外合作需求。北京 首钢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深度"解码"首钢园区,详细介绍园区规划设计、工业遗存可持续利用、吸引高精 尖产业要素集聚和招商政策等。睿尔曼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带来了其拳头产品—超轻量仿人机械 臂。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系统阐释了北京市支持科幻产业的扶持政策,介绍科幻产业链相关企业发 展情况。北京超思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重点推介心血管、睡眠监测等智能医疗产品及其海外销售布 局。北京燕京八绝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讲述了传统技艺保护传承工作情况,并现场展示经典非遗作品。 外交官们深入体验企业带来的首钢特种超薄"蚕丝钢"、超轻量仿人机械臂、智能医疗器械等各类创新产 品,与石景山区、首钢集团以及企业相关负责人就经贸合作、技术对接等展开务实交流,相约进一步挖 掘合作潜力。 巴拿马驻华大使雷鸣表示,首钢园既保留了工业园区特色,又增加了现代化的生活功能,令人惊艳。巴 基斯坦驻华大使馆科技参赞汗·穆罕默德表示,从钢铁工厂到绿色低碳的现代化园区,首钢对工业设施 和场地进行充分利用,值得学习借鉴。斯洛文尼亚驻华大使馆经贸随员高婷柔同样印象深刻,"斯洛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