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供应

Search documents
稀土的力量
投资界· 2025-06-11 03:06
南风窗 . 冷静地思考,热情地生活。 供应紧张。 以下文章来源于南风窗 ,作者荣智慧 作者 | 荣智慧 编辑 | 向 现 来源 | 南风窗 (ID: SouthReviews ) 6月6日,中美两国元首通话一天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开表示:"是的,他同意了。"特朗普宣称,中国已 经同意恢复向美国出口稀土矿物和磁体。 6月9日,中美双方经贸官员在伦敦举行会谈,继续聚焦稀土、科技与关税等议题。 美国有芯片,中国有稀土。芯片和稀土是两国贸易争端的两大撒手锏,美国严厉管制高性能芯片出口中国 后,中国随即控制稀土出口。和美国随意挥舞制裁大棒有天壤之别,中国对影响国际供应链的行政措施始 终慎之又慎,不得不出手之时,即说明已到忍无可忍之际。包含稀土在内的关键矿产出口管制,如果一定 要对标西方国家的相关禁运政策,那么它在战略上和巴统以及瓦森纳协定会更匹配,但即便长期被西方科 技围堵,中国也没有动用稀土这张王牌。特朗普政府的为所欲为,完全脱离了国际交往的常轨,也许才是 导致中国不再藏拙的更直接的原因。 中美关税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的情况下,稀土出口问题依然牵动全球科技产业链的神经。美国心心念念的稀 土"替补",恐怕短期内只能"望梅止 ...
收紧出口,全球停摆!作为反制重点,稀土ETF是不是被低估了?
市值风云· 2025-06-09 10:05
一季度业绩炸裂。 作者 | Los 编辑 | 小白 全球稀土供应链重构与地缘政治博弈 2025年4月,中国对钐、钆、铽等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后,全球工业马上叫苦连天。 第一个宣布停产的是日本铃木汽车。因为稀土短缺,铃木位于印度的一座电动汽车厂将被迫停产。 印度塔塔、马恒达等汽车集团都要求莫迪尽快让中国开放稀土许可。不然,整个印度汽车产业都要停 摆了。 更有甚者,美国一些汽车巨头、军工巨头甚至把稀土短缺的问题告到白宫里面,都在逼特朗普赶紧搞 定稀土,例如对中国做出重大让步,以置换稀土解锁。 为此,美国财长贝森特给中国打了几次电话,求中国高抬贵手,对美开放稀土管制,均以失败告终。 毕竟,中国的稀土出口管制直接冲击美国军工产业链,其F-35战机、无人机、导弹、人形机器人等所 有高科技产业都需要消耗大量稀土材料,并且引发国际市场价格剧烈波动。 数据显示,管制措施实施后,欧洲市场氧化镝价格飙升至850美元/公斤,涨幅达200%,而国内市场 呈现相对稳定态势。 (来源:Wind) 这种价格分化现象深刻反映了中国政策在全球稀土市场的"杀伤力"。 在全球稀土产业链中,中国是无可匹敌的"王者"。中国拥有全球超三分之一的储量 ...
全球产业链关键变量:中国稀土出口管制的安全逻辑与全球平衡
Sou Hu Cai Jing· 2025-06-08 11:56
Core Insights - China's Ministry of Commerce officially responded to international concerns regarding heavy rare earth export controls on June 7, 2025, highlighting the strategic resource management as a core issue in great power competition [1][3] - The response comes amid a global robotics industry growth rate of 18% and a penetration rate of over 40% for new energy vehicles, indicating China's proactive role in the restructuring of global industrial chains [1] Summary by Categories National Security - Heavy rare earth elements like dysprosium and terbium are critical materials for hypersonic flight guidance systems and quantum communication devices, confirming their strategic importance as recognized by the EU's Critical Raw Materials Act and the US Defense Production Act [3] - The Ministry of Commerce emphasized the "dual-use property control," aligning with the G7's revised Wassenaar Arrangement, which includes 12 new rare earth control clauses [3] - In 2024, China's export volume of rare earth permanent magnet materials decreased by 9.3% year-on-year, while domestic consumption in high-end manufacturing increased by 22%, indicating a trend towards strategic resource allocation [3] International Responsibility - China has established the world's first rare earth full lifecycle traceability system, enabling digital regulation from mining to terminal export [3] - In 2024, the issuance of compliant rare earth export licenses remained at 35%-40% of annual production, supporting stable supply chains for countries like Japan and Germany in the electric vehicle sector and aiding the EU's hydrogen strategy for 2035 [3] - This "precise supply" model avoids chaotic competition from emerging rare earth producers like Australia and Myanmar, providing an Eastern solution for international non-proliferation systems [3] Diplomatic Strategy - In response to the US-Japan-Europe alliance's call for "diversification of rare earth supply chains," China has demonstrated diplomatic wisdom by reaching a framework agreement on rare earth processing technology transfer with Germany during the Munich Security Conference in May 2025 [4] - The China-Japan-Korea Free Trade Agreement negotiations have added special clauses for rare earth cooperation, indicating a structured approach to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4] - In 2024, China's exports of deep-processed rare earth products to member countries of 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increased by 17%, while exports of primary products decreased by 24%, reflecting a structural adjustment that maintains core technological advantages [4] Global Supply Chain Dynamics - As a stabilizer in the global rare earth supply chain, China's control measures are seen as a necessary choice in the "resilience era" of globalization, balancing national security and international responsibilities [4] - With a resource reserve share of 37% but accounting for 90% of global processing capacity, China's policies are positioned to meet dual demands [4] -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ompliance review system may become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global strategic resource management as new regulatory standard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 and enhanced ESG requirements from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emerge [4]
土耳其稀土资源引关注,中国如何应对全球供应链变化?
Sou Hu Cai Jing· 2025-06-03 08:12
土耳其的稀土资源潜力在理论上是世界第二,仅次于中国,但由于缺乏相关技术和完善的产业链,土耳其距离实现这一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也是近年 来土耳其一直渴望与我国开展稀土合作的原因,甚至希望能够得到中国一些关键技术的支持。 尽管如此,土耳其的媒体却积极宣传这一发现,声称这些稀土资源足以满足全球1000年的需求,并预计将为国家带来数十亿美元的收益。土耳其如此大肆宣 传,是希望借此带动国家经济。近年来,土耳其经济面临严重危机,急需找到新的突破口。因此,稀土矿的开发与利用成为土耳其希望寻求外部帮助的关键 领域。 技术合作的期望,夹在东西方之间 然而,要与中国展开合作,土耳其必须展示出真正的诚意。就像在地缘政治上采取平衡外交一样,土耳其似乎想在合作中占据一个既能从西方得到支持,又 能借助中国的技术的有利位置。 稀土储量理论世界第二,但技术严重缺乏 早在2022年,土耳其西北部的埃斯基谢希尔省便发现了近7亿吨的稀土矿,其中包含了17种稀土元素中的10种。因此,土耳其在理论上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稀 土国。而中国的稀土储量位居全球第一,超过8亿吨。尽管如此,土耳其的稀土矿还未开始开采,仍处于规划阶段。到目前为止,土耳其计划建设一 ...
“稀土牌”即将失效?一澳企对中国“宣战”,信誓旦旦为西方供货
Sou Hu Cai Jing· 2025-05-21 02:47
为此,美国国防部向莱纳斯提供了2.58亿美元的资金支持,并推动其在得克萨斯州建设稀土精炼厂,计划建立一个"从矿山到磁铁"的完整供应链。此外,日 本和欧洲的企业也与莱纳斯展开了合作,寻求稳定的重稀土供应。 根据媒体报道,澳大利亚莱纳斯稀土公司于5月16日宣布,位于马来西亚的工厂成功实现了重稀土元素氧化镝的商业化生产,成为继中国之后首家具备该技 术的企业。这一突破被西方媒体广泛称为"打破中国垄断"的标志性事件,然而,仔细分析全球稀土产业链格局后,我们不难发现,尽管莱纳斯在技术上取得 了重要进展,但要想在短期内撼动中国在这一领域的主导地位,仍面临巨大的挑战。 那么,中国在稀土产业中究竟拥有什么样的"能力"呢? 莱纳斯此次突破的核心技术在于其采用了改进版的溶剂萃取技术,使得其在马来西亚关丹工厂能够成功分离镝和铽两种关键重稀土元素,年分离能力达1500 吨的混合重稀土。镝和铽是制造高性能永磁体的核心原料,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电机、风力发电机和军工设备中。莱纳斯公司首席执行官阿曼达·拉卡兹强 调,这一突破是"提升全球供应链韧性的重要一步",并且为客户提供了"中国以外的采购选择"。 此举直接回应了西方国家对稀土供应链安全的长 ...
中国稀土出口遭遇阻力,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高调出击,西方能自给自足吗?
Sou Hu Cai Jing· 2025-05-20 11:12
对于西方国家而言,失去对中国稀土进口的依赖,仿佛是一种"断粮"危机。因而,建立独立且稳定的稀土供应链成了欧美国家亟需解决的问题。在这个背景 下,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其他国家企业开始勇敢地站出来,扮演起"替代者"的角色。 近日,莱纳斯公司高调宣布,自其在马来西亚的工厂成功完成重稀土氧化镝的提炼生产之际,似乎为西方国家的稀土供应开辟了一条新道路。西方媒体迅速 借此机会掀起了一波宣传热潮,称其"打破了中国的稀土垄断",声称这一成功将为欧美国家提供新的稀土来源。可问题是,这种欢呼是否稍显过早? 首先,莱纳斯虽然在技术上实现了突破,但与中国在稀土领域的成熟技术相比,其提炼成本和效率仍然差距明显。例如,中国氧化镝的市场价为每千克4到7 美元,而莱纳斯则高达10到15美元。如此看来,虽然价格并不能完全反映市场供需,但高额的售价正好揭示了莱纳斯尚未具备分量级竞争的实力。 随着中国对稀土出口许可证的审批速度被西方企业所抱怨,局势的发展充满了悬念。澳大利亚的莱纳斯公司瞄准了这一机遇,试图在稀土领域挑战中国的主 导地位。然而,这场"稀土争夺战"的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地缘政治博弈与经济竞争。 稀土元素作为现代工业的重要原料,广泛应用 ...
美国下令:全球“封杀”华为芯片,要求解除稀土管控?中方回20字
Sou Hu Cai Jing· 2025-05-19 06:37
彭博社认为,美国不应该总靠封锁来解决问题,因为这样只会让中国科技发展更快,从中国在高科技领域取得的进步就 能看出。对此彭博社表示:美国需要借鉴中国工业化的成功经验。比如中国制造业崛起,彭博社认为和关税无关,从上 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降低进口壁垒,采取一系列政策刺激制造业。而这恰好和美方一直以来实施的加关税政策背道而 驰,从而给美国制造业带来反噬。 当地时间5月13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宣布正式启动程序,撤销拜登政府时期制定的《人工智能扩散规则》,并发 布三份重要文件,进一步加强对先进计算芯片和相关技术的出口管制。拜登执政末期发布的《人工智能扩散规则》原定 于5月15日生效,但特朗普政府认为其严重扼杀了美国企业创新,并带来繁重监管要求,多次公开宣称计划废除该政策。 美国商务部负责工业与安全事务的副部长杰弗里·凯斯勒表示,拜登时期的AI管制政策不仅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产生 负面作用"。 知情人士透露,美国商务部正在起草新的方案,可能转而与各国磋商单独协议。报道称,美国政府未来几个月与各国可 能磋商的双边芯片协议条款将是关键所在,但达成这类协议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而且可能导致企业须遵守数十项不同的 政策规定。 ...
特朗普政府真的急了!美国稀土供应告急,请求中国高抬贵手!
Sou Hu Cai Jing· 2025-05-14 08:09
稀土(资料图) 4月初,特朗普无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一意孤行地签署所谓"对等关税"行政令,4月9号该措施正式落地。为了应对特朗普的所谓"对等关税",我国在4月 4号直接"祭出"7记"重拳"反制美国,其中就包括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而这已经不是我国第一次为反制美 国,对稀土以及稀有金属进行出口管制,在这之前,我国就曾对钨、碲、铋、钼、铟相关物项实施了出口管制。 而中国的这招反制直击美国七寸,因为中国目前就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和储量国。按照美国地质调查局公布的报告:截至2023年底中国稀土储量高达4400 万吨,占全球总量的40%左右。中国稀土年产量达到了24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65%以上。并且中国的精炼稀土产能也位于全球第一。所以自从中国开始加 强稀土出口管制后,全球稀土价格迅速飙升。截止到5月1日欧洲镝价格已上涨两倍,达到了850美元每公斤。 而美国军工巨头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财报显示,B-21隐身轰炸机项目因稀土价格飙升巨亏4.77亿美元,F-35战斗机的稀土供应链更是命悬一线,而这种困 境源于美国对中国稀土的深度依赖。稀土矿产断供给美国造成的影响,上述这些还只是 ...
美国不该低估中国实力!中方突然作出重大决定,消息迅速传遍全球
Sou Hu Cai Jing· 2025-05-10 21:41
特朗普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10%的"基准关税",该关税于美国东部时间4月5日凌晨0时01分生效。此外,特 朗普对与美国贸易逆差最大的国家和地区征收不同的、更高的"对等关税",该关税于美国东部时间4月9日凌晨0 时01分生效。根据美国白宫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税率表,新关税政策覆盖185个国家和地区。在主要贸易逆差国 家和地区中,中国大陆面临34%的新税率。 据环球时报报道,美国选择不多。政府试图获取其他关键矿产所采取的一些策略——这些做法无法营造出那种为 促成国际合作以找到中国供应替代品所需的友好氛围。在这种情形下,美政府的关税措施似乎特别适得其反。眼 下紧迫的问题是,在那之前该如何应对。考虑到当前的情况,对中国挑起贸易战、排除合作与共存的可能性,不 是一个明智之举。单从稀土和磁体这方面来说,就足以促使白宫缓和与中国的敌对关系,并立即开启对话。 这一次,中国通过稀土管制,可以抬高美国车企获取永磁电机的成本,削弱其电动车成本竞争力。据市场调研机 构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测算,此举可能使美国电动车电池成本增加5-8%。通过管制,还可以倒逼海外 企业将稀土加工环节转移至中国境内, ...
美乌稀土协议:一场注定流产的资源豪赌
Sou Hu Cai Jing· 2025-05-09 19:14
当地时间 5 月 8 日,特朗普在白宫宣布美乌稀土协议正式签署,声称这将 "彻底重塑全球供应链格 局"。然而,当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最新数据显示乌克兰稀土储量仅为 15 万吨(不足中国的 0.3%),当俄罗斯宣布在顿巴斯部署 S-500 防空系统,当中国稀土集团与马来西亚签署新一代分离技术 合作协议,这场被特朗普称为 "世纪交易" 的协议,正暴露出其荒诞本质 —— 这不是资源战略的胜利, 而是美国霸权焦虑的最后挣扎。 一、数据迷雾下的资源陷阱 (一)储量的虚假繁荣 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2025 年 5 月发布的《矿产概要》显示,乌克兰已探明稀土氧化物储量仅为 15 万吨,且以轻稀土为主,中重稀土占比不足 10%。这与特朗普宣称的 "大量高质量稀土" 形成鲜明对 比。更讽刺的是,乌克兰约 40% 的稀土矿位于俄军控制的顿巴斯地区,而日托米尔州的诺沃格罗德矿 床虽被美企获得开采权,但该矿区因战争损毁严重,电力恢复需 2.3 亿美元,且缺乏分离技术。 (二)成本的无底黑洞 乌克兰稀土开发面临三重成本困境: (三)市场的致命波动 中国 4 月对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后,镝价从 283 美元 / 公斤飙升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