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供应链

Search documents
中国稀土新政出鞘,5种稀土+技术管制,特朗普紧急派两员大将应对
Sou Hu Cai Jing· 2025-10-11 17:50
中国商务部的一纸公告让白宫陷入紧张。 美国同时加速与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合作。 得克萨斯州蓝线公司与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合作建设稀土分离厂,美国稀土公司在科罗拉多州建设试点加 工厂。 但这些项目面临严峻成本问题:美国稀土分离厂工人平均时薪高达54美元,远超美国平均时薪的36美元,环保评估和社区诉讼进一步推高开支。 消息传至大洋彼岸,特朗普在内阁会议上紧急指派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和财长贝森特"马上处理"。 美国唯一的稀土矿芒廷帕斯虽重启多年,却始终无法摆脱对中国的依赖。 MP Materials公司开采的矿石仍需运至中国提炼后再返销美国。 美国国防部为保障 军工需求,不得不对钕镨等关键材料设定110美元/公斤的保底价,高出市场价近两倍。 财长贝森特试图通过外交途径破局。 他宣布与阿根廷磋商200亿美元货币互换协议,意在换取锂矿和稀土资源。 但阿根廷总统米莱始终在中美间保持平衡, 既需要美国资金,又不愿得罪重要贸易伙伴中国。 这笔交易中的矿产开采权问题,成为双方博弈的焦点。 这场看似突然的管制,实则酝酿已久。 2024年《稀土管理条例》的出台已奠定基础,中国通过建立稀土产品追溯信息系统,打造覆盖"开采—冶炼—流通— ...
商务部61号公告落地,直击美国供应链计划,兰德发出警告
Sou Hu Cai Jing· 2025-10-09 18:39
2025年10月9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宣布即日起对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全面出口管制。 这份编号为"2025年第61号"的公告,将稀土开采、冶炼分离、金属冶炼到磁材制造等全产业链技术纳入管制范围,甚至包括生产线的装配、调试与维 修技术。 例如,F-35战机需消耗417公斤稀土材料,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的稀土用量高达4吨。 中国商务部直言,此类行为"对国家安全和利益造成重大损害"。 技 术管制因此成为维护安全的关键防线。 美国近年加速布局稀土供应链,但进展缓慢。 五角大楼虽投入超4.39亿美元建设国内产能,但关键项目如MP Materials的钕铁硼磁体工厂,年产能仅 1000吨,不足中国2018年产量的1%。 澳大利亚、加拿大等盟友虽承诺扩大稀土供应,但其精炼环节仍依赖中国技术。 中国技术管制的直接影响是:美国盟友的稀土开发项目将陷入停滞。 例如,巴基斯坦与土耳其的稀土矿若无法获得中国设备与工艺支持,短期内难以 形成有效供应。 美国智库CSIS指出,若中国完全停止重稀土出口,美国国防工业"短期内无力填平缺口"。 此举标志着中国对稀土领域的管控从资源出口升级至技术封锁,直接冲击美国试图重建稀土供应链的计划。 公告明确 ...
美国砸5亿买巴铁稀土,想破中国稀土优势,巴铁做法亮了
Sou Hu Cai Jing· 2025-10-08 16:32
据环球网9月26日援引巴基斯坦《黎明报》等媒体综合报道称,当地时间9月25日,朗普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与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和巴陆军元帅、陆军参谋 长穆尼尔举行会谈,并引发多家印媒表示关注。《黎明报》提到,巴基斯坦总理办公室在会谈后发布声明称,本次会谈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会谈共持续约 80分钟。但此次会谈不对媒体开放,这与特朗普的一贯做法不同。巴基斯坦国家电视台对此报道称,双方"预计将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以及地区和全球局势进 行讨论"。据《印度时报》报道称,特朗普与巴基斯坦不断深化关系引人注目,此前还曾指责巴基斯坦。而《今日印度》、《经济时报》则报道称,在特朗 普任期内,美国和巴基斯坦的关系有所升温,而特朗普与印度总理莫迪曾经牢固的关系反而出现紧张迹象,因购买俄罗斯石油报导致加征关税高达50%。 图1 特朗普与夏巴兹和穆尼尔举行会谈(巴基斯坦政府官方X账号) 美巴这次会谈引发网络舆论,有部分称,会谈肯定绕不开的一个点—稀土,是的,是稀土!据巴基斯坦此前报道称,巴方在9月8日与美国战略金属公司 (USSM)签署相关矿产协议,该合作项目包含在巴方建立一家专门的稀土精炼厂和出口巴方"易得矿产"到美国。正是所谓地"美方砸5亿 ...
8国联合出手,澳大利亚想对中国稀土加税,54万吨油菜籽白买了?
Sou Hu Cai Jing· 2025-10-05 04:28
最近,路透社爆料称,七国集团(G7)和欧盟正计划对中国稀土进行干预,准备设定稀土价格下限以促使生产,并对部分中国出口的稀土征收关税和碳 税,目的是制裁中国的稀土产业。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澳大利亚曾向中国出口54万吨油菜籽,但如今却明显倒向美国,准备针对中国的稀土资源"出手"。这样的态度转变是否能继续保持合作 关系,值得深思。 众所周知,稀土在许多高端技术产品的生产中不可或缺。如今,G7和澳大利亚提出的稀土供应链"新计划"看似是要绕过中国,减少对中国稀土的依赖。然 而,细看之下,这更像是它们面临困境后的无奈举动,再次证明了中国在全球稀土领域的主导地位,而这也让美国和西方国家感到焦虑。 不久前,美国五角大楼也出手,投资美国稀土公司PM,注资数亿美元,只为弥补美国在稀土领域的缺口。美国官员公开表示,当前美国的先进武器装备、 航空航天部件、风力发电设备、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行业都严重依赖稀土,必须要在这一领域具备自给自足的能力。 澳大利亚在此背景下的立场也相当耐人寻味。一方面,它借着G7的机会,试图凸显自己在稀土产业链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澳大利亚依然选择紧跟美 国,站队美国,无论这些举动对其自身是否有利。 然而 ...
美股异动丨美国稀土公司再度涨超20% CEO表示正在与白宫进行密切讨论
Ge Long Hui· 2025-10-03 14:27
昨日大涨超23%的美国稀土公司(USAR)再度上扬超20%,此前该公司CEO芭芭拉·汉普顿(Barbara Humpton)透露正与特朗普政府进行谈判,讨论的重点是加 强美国稀土供应链,这是在争夺这些关键材料的全球竞争中的一项战略优先事项。 ...
美国终于发现,中国垄断的不是稀土资源,而是稀土精练技术
Sou Hu Cai Jing· 2025-10-02 18:38
但是,为何中国实施稀土管制后,美国却感到十分头痛,甚至影响了他们的军工产能,难道他们不能从 别的国家购买稀土吗? 殊不知,拥有稀土矿和能提炼出稀土矿里的稀有元素是两个概念。未经过精炼的稀土矿,其实在军工领 域等同于一块破土,没什么用处。 因而,中国卡住美国脖子的,关键在于中国掌控着全球尖端的精炼技术。 目前,中国主导着全球稀土供应链,稀土开采量约占70%,更是提炼了全世界90%的稀土材料,从风力 发电机到电动汽车,甚至到隐身战斗机和弹道导弹上,稀土的身影都无处不在,而美国却几乎不生产世 界上任何稀土,这就给我们一个反制美国的机会。 01 50年前的布局 上世纪中期,西方的冶金学家开发出一种提高球墨铸铁质量的方法,那就是球墨铸铁熔化时掺入少量的 稀土元素铈,这是稀土元素最早的工业用途之一。自那之后,各种各样的稀土在各种领域开始发光发 热,稀土的重要性日渐提高。 中国的稀土矿存储量世界第一,尽管占比接近50%,但是俄罗斯、印度、巴西、越南等国家也同样拥有 不少的稀土矿。 1978年,在邓小平同志规划好改革开放的方针之后,便立刻着眼于稀土开发产业,邓小平同志敏锐捕捉 到稀土在未来的重要性,因此任命了方毅成为副总理兼 ...
买不到就稳步下黑手,西方准备对中国稀土价格设限,G7欧盟闭门商讨
Sou Hu Cai Jing· 2025-10-01 07:04
买不到就稳步下黑手,西方准备对中国稀土价格设限,G7欧盟闭门商讨 再有就是虚。虚不在嘴上,而是在实际操作层面。大家都清楚,绕开中国搞另一条稀土供应链,时间得 按年算,投资得上百亿,环保标准不能降,工艺参数得调试好,这些都不是谈判桌能解决的。即使抱 团,也挡不住现实:现阶段刚需离不开中国。拿不到货,项目就得慢下来,成本上升,市场波动加剧。 设限这招,看似出拳,实则虚晃。开会的人心里也打鼓。 最近,"设限"这个词又火了,不过这次不是针对油价,也不是粮食,而是稀土。听到这个消息,很多人 第一反应是懵了。稀土平时看不见摸不着,感觉离咱们生活挺远,可真要卡住了,手机卡顿、电机掉链 子、芯片跟不上,影响可大着呢。它就像盐,平时不起眼,关键时刻却离不开。 今年春天,中国开始真刀真枪地收紧稀土出口审批,从以前的一揽子批量变成了事事单独申报,分批放 行,严禁囤货。买是能买,但想多拿点屯着?别想。更有意思的是,审批流程上了区块链,流向不明的 直接被红灯拦截。谁敢把民用稀土挂羊头卖军用,那就是自断财路。规则写得明明白白:一旦发现违 规,买家资格直接清零,通道关死。 这五个月里,西方国家忙得不轻。嘴上还在说合作共赢,手上却不停地找矿 ...
对稀土出台“限低价令”,欧美想用对付俄罗斯的手段,对付中国?
Sou Hu Cai Jing· 2025-09-26 05:41
西方多国密谋稀土限价令 专家:恐将适得其反 据国际媒体报道,七国集团(GEO)与欧盟近期正酝酿一项针对中国稀土出口的限价令计划。与俄乌冲突期间对俄罗斯石油实施的最高限价不同,这次他 们打算设置稀土出口的最低价格,并可能对中国稀土加征关税和碳税。 这一计划的背景要追溯到中国实施稀土出口管制政策后。西方国家最初试图通过施压要求中国放松管制,但未能得逞。随后他们转向另起炉灶,试图建立独 立于中国的稀土供应链。然而现实却给他们泼了两盆冷水: 首先是资源禀赋问题。全球稀土储量分布极不均衡,中国不仅储量丰富,更关键的是掌握了占绝对优势的重稀土资源。其他国家即便有少量稀土矿藏,也以 轻稀土为主。就像一位矿业专家所说:没有矿藏资源,再好的技术也是无源之水。 相比之下,西方国家则陷入一个尴尬的悖论:他们要从零开始追赶,而中国已经在领跑。就像两个赛跑选手,一个在起跑线上热身,另一个已经跑出百米开 外。 更关键的是,这种政策难以获得国际支持。当年对俄罗斯石油的限价令之所以见效,是因为俄罗斯石油并非不可替代,且低价石油对进口国有利。但稀土的 情况截然相反:全球供应高度集中,限价令只会推高价格,这对其他进口国而言有百害而无一利。 业内 ...
对中国稀土产品征税?G7有分歧
Huan Qiu Shi Bao· 2025-09-26 03:11
上述知情人士补充说:"另一方案是实施地域限制,但七国集团内部亦存在分歧。"据悉,此类限制措施 可能包括本地化采购规则,或在公共采购招标中限制从中国等特定国家采购。 路透社还引述另外两名知情人士的消息称,七国集团还讨论了对中国稀土和小宗金属出口征收关税或碳 税的方案,具体税率将根据其生产中使用的不可再生能源比例进行计算。 美国政府一名官员24日也向路透社证实,美国正与七国集团及欧盟领导人商讨更广泛的贸易措施,以防 止稀土低价倾销,这些措施包括关税、价格下限或其他手段。 消息人士透露,美国近期已推出价格下限机制以鼓励国内稀土生产,而七国集团的官员们也在考虑效仿 美国这种以补贴支持的价格下限政策。加拿大对此持积极态度,但尚未承诺采取此类行动。澳大利亚也 在另行考虑设定价格下限,以支持包括稀土在内的关键矿产项目。 不过,于G7国家的企业而言,中国在稀土全球产业链的重要地位很难让它们割舍。据彭博社报道,加 拿大金属供应商Neo Performance Materials Inc.首席执行官拉希姆·苏莱曼24日在一场围绕"如何构建不依 赖中国的供应链"展开的稀土会议间隙表示,凭借技术与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中国应继续成为全球 ...
西方“全村的希望”摇头:认了吧!就该中国主导
Xin Lang Cai Jing· 2025-09-25 13:24
Core Viewpoint - The central theme of the conference in Toronto was to discuss how to build a supply chain that does not rely on China, but the CEO of Neo Performance Materials expressed skepticism about this approach, emphasizing that China should continue to play a dominant role in the global rare earth supply chain [1][2]. Group 1: Industry Dynamics - The complexity of the rare earth supply chain is highlighted by three main stages: mining, refining, and magnet manufacturing, with China controlling 91% of rare earth refining, 87% of oxide separation, and 94% of magnet production globally [1]. - Neo Performance Materials has extensive experience in the Chinese market, having taken seven years to master the production of ultra-pure dysprosium in its Chinese facilities, while U.S. companies are starting from scratch [2]. - The CEO noted that China's strong control over the rare earth sector results in lower prices and a greater ability to meet specific customer needs, making it challenging for manufacturers to quickly replace China [2]. Group 2: Company Developments - Neo Performance Materials operates in the chemical and metal sectors with ten production facilities worldwide, including a newly launched magnet factory in Estonia, which has an initial capacity to meet the demand for magnet components for up to 1 million vehicles annually [3]. - The Estonian factory primarily produces neodymium magnets, which are on China's export control list, and its establishment comes in response to China's recent export controls on key minerals [3]. - Neo is expected to be the first Western company to achieve mass production of rare earth materials, which has generated excitement in Canada and the EU [3]. Group 3: Geopolitical Context - The G7 and EU are considering setting a price floor for rare earths and imposing tariffs on certain Chinese rare earth exports as part of their strategy to enhance local production [4]. - Discussions among G7 nations include increasing regulatory barriers for foreign investments in critical minerals to limit corporate investments in China, although there is uncertainty about direct confrontation with China [4]. -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reiterated that its policies regarding rare earths align with international norms and expressed willingness to engage in dialogue to maintain global supply chain stability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