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Search documents
字节大模型高管被开除,牵涉未申报关系,扣罚全部年终奖;阿里大调整!饿了么、飞猪加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小米雷军:没有计划造油车
雷峰网· 2025-06-24 00:31
要闻提示 NEWS REMIND 1.阿里走向大消费平台!饿了么飞猪加入中国电商事业群 2.字节Seed大语言模型负责人被开除,牵涉未申报关系,年薪千万+数亿期权或打水漂 3.今年最大机器人单笔融资刷新!具身智能"银河通用"新一轮11亿融资来了 4.突发!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已更名为辰致汽车,新央企要来了 5. 雷军:小米YU7将于6月26日发布,没有计划造油车 6.哈啰Robotaxi业务完成超30亿元融资,引入蚂蚁集团、宁德时代战略投资 7.特斯拉Robotaxi在美国发布,焕新Model Y已实现无人驾驶 8.美国半导体制造商Wolfspeed将申请破产重组,65亿美元债务削减70% 今日头条 HEADLINE NEWS 阿里走向大消费平台!饿了么飞猪加入中国电商事业群 饿了么、飞猪会师淘天,阿里走向大消费平台。6月23日,据报道,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发布全员邮 件,宣布即日起,饿了么、飞猪合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范禹继续担任饿了么董事长兼CEO,向蒋凡 汇报。南天继续担任飞猪CEO,向蒋凡汇报。饿了么飞猪继续保持公司化管理模式,业务决策执行上与中 国电商事业群集中目标、统一作战。 "这是我们从电商 ...
明确范围减负担 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报送新规落地
news flash· 2025-06-24 00:15
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了解到,经国务院批准,《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 行。根据《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要求,互联网平台企业应当于季度终了的次月内,向其 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身份信息以及上季度收入信息。同时,《规定》还明确了 平台内从事配送、运输、家政等便民劳务活动,依法享受税收优惠或者不需要纳税的从业人员的收入信 息,以及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在《规定》施行前的涉税信息,互联网平台企业不需要报送。(央视 新闻) ...
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补短板
Jing Ji Ri Bao· 2025-06-23 22:07
强化关键数字技术。突破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模型等数字技术,加快实现核心数字 技术自主可控,夯实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技术底座。加速数字技术与制造技术交叉融合,深入推进数字技 术在制造业的大规模普及与应用,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应用效能。利用数字技术实现设计、制造、供应链 等多个场景的业务创新,全方位升级与优化制造企业生产、管理、运营等各个环节,催生工业互联网、 电子商务、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新模式和新业态。 探索中小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长效机制。针对不同类型中小制造企业,设计专业化、特色化、规模化的 数字化转型方案,分行业指导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方法和关键要点。营造开放共享的产业转型 生态体系,强化大企业资源优势和带动作用,鼓励与产业链上下游中小制造企业协同开展数字化改造, 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广泛转型。中小制造企业要结合业务特色,针对企业规模、业务痛点和数字化基础 等实际情况,以核心场景为突破口,充分利用关键数字技术,在研发管理协同、生产设备监控、智能排 单调度等环节实施轻量化改造升级。 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可以显著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削减成本、提升产品品质,进而增强企业在市场 中的竞争力,对促进经济 ...
联合国伊朗问题实况调查团:伊朗的互联网限制已对数百万逃离德黑兰的居民造成了危险的局势。
news flash· 2025-06-23 14:18
联合国伊朗问题实况调查团:伊朗的互联网限制已对数百万逃离德黑兰的居民造成了危险的局势。 ...
第三次财富大转移,要来了!
大胡子说房· 2025-06-23 11:56
不要浪费每一次的危机 为什么呢? 最近两年,全球经J都不太平。 又是地缘冲突、又是经J数据低迷。 全球经济似乎已经到了危机的边缘。 但是,巴菲特在今年致股东的信中就告诫过我们: 因为每一次危机之后,都是一次财富转移。 而每一次财富转移,都是 我们每个普通人实现财富进阶的机会。 过去40年,我们经历了两轮的大规模财富转移。 第一次大规模财富转移,是在上世纪90年代。 90年代初期,苏东巨变、苏联解体,我们的经济也因为价格闯关受到了冲击,通胀率一度高达 20%以上。 但就在这一场经J危机之后,我们开启了第一轮的财富转移。 这一次财富转移的源头是 工业化+城市化的浪潮 。 工业化+城市化,带动的是财富、人口以及土地资源逐渐从农村流向城市。 所以在这个阶段,你能看到8亿农民进城、你能看到大量农田和G有土地被转化成了工业用地和城 市住宅用地,导致了土地产权的大调整。 而第一轮的财富转移,主要的方式是 以地生财 。 土地通过30年的房贷,用撬动杠杆的方式撬动了财富循坏。 钱都跑到土地和房子上面流转了,自然会把这一部分资产价格拉上去。 直到今天,国人70%的财富都集中在房子上。 很多人的第一桶金,就是通过房子赚来的。 第二 ...
李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
证券时报· 2025-06-23 10:20
新华社北京6月23日电 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 (以下简称《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规定》旨在规范互联网平台企业向税务机关报送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涉税信息,提升税收服务与管 理效能,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营造公平统一的税收环境,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规定》共14 条,主要内容如下。 一是报送义务、内容和时限要求。规定互联网平台企业应当于季度终了的次月内,向其主管税务机关报送 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身份信息以及上季度收入信息。 二是免予报送的情形。规定平台内从事配送、运输、家政等便民劳务活动,依法享受税收优惠或者不需要 纳税的从业人员的收入信息,以及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在《规定》施行前的涉税信息,互联网平台企 业不需要报送。 三是减轻报送负担的措施。明确扣缴申报、代办申报时已经填报的涉税信息以及通过政府部门信息共享能 够获取的涉税信息,互联网平台企业不需要重复报送,并对税务机关应当提供安全可靠的涉税信息报送渠 道、便捷的接口服务和政策解读咨询等作出规定。 四是涉税信息的保密义务。规定互联网平台企业应当规范保存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涉税信息;税务机 ...
李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810号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6-23 09:5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810号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已经2025年6月13日国务院第61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总理 李强 2025年6月20日 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 第一条 为了规范互联网平台企业向税务机关报送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涉税信息,提升税收服务与管理效能,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营造 公平统一的税收环境,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制定本规 定。 第二条 互联网平台企业应当依照本规定向其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身份信息、收入信息等涉税信息。 本规定所称互联网平台企业, 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规定的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以及其他为网络交易活动提供网络经营场所、 交易撮合、信息发布等营利性服务的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 所称从业人员 ,是指通过互联网平台以个人名义提供营利性服务的自然人。 第三条 互联网平台企业应当自本规定施行之日起30日内或者自从事互联网经营业务之日起30日内向其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平台域名、业务类 型、相关运营主体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李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
第一财经· 2025-06-23 09:17
据新华社,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自公 布之日起施行。 《规定》旨在规范互联网平台企业向税务机关报送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涉税信息,提升税收服 务与管理效能,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营造公平统一的税收环境,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 《规定》共14条,主要内容如下。 一是报送义务、内容和时限要求。规定互联网平台企业应当于季度终了的次月内,向其主管税务机 关报送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身份信息以及上季度收入信息。 二是免予报送的情形。规定平台内从事配送、运输、家政等便民劳务活动,依法享受税收优惠或者 不需要纳税的从业人员的收入信息,以及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在《规定》施行前的涉税信息, 互联网平台企业不需要报送。 三是减轻报送负担的措施。明确扣缴申报、代办申报时已经填报的涉税信息以及通过政府部门信息 共享能够获取的涉税信息,互联网平台企业不需要重复报送,并对税务机关应当提供安全可靠的涉 税信息报送渠道、便捷的接口服务和政策解读咨询等作出规定。 四是涉税信息的保密义务。规定互联网平台企业应当规范保存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涉税信息; 税务机关应当对获取的涉税信息依法保密, ...
自动续费套路揭秘!手把手教你如何避坑
Sou Hu Cai Jing· 2025-06-23 05:56
Core Viewpoint - The report from the China Consumers Association highlights four new consumer rights infringement issues in internet consumption, particularly focusing on automatic renewal practices that lack transparency and can mislead consumers [1] Group 1: Automatic Renewal Issues - Many merchants use subtle methods to prompt consumers to choose automatic renewal, leading to unexpected charges when consumers realize their rights have been violated [1] - Some platforms only notify users of automatic renewal through internal messages without sending clear and timely alerts, resulting in financial losses for consumers [1] - Certain platforms continue to charge users even after they have uninstalled the app, causing significant distress [1] Group 2: Consumer Guidance - The Guangzhou Consumer Council has released a guide to avoid pitfalls related to automatic renewal, indicating that some platforms lure users with low initial prices while hiding renewal terms in lengthy agreements [2] - Consumers are advised to carefully check for automatic renewal terms before signing up and to manually uncheck default options if they do not wish to enroll in automatic renewal [4] Group 3: Cancellation Process - The cancellation process for automatic renewal is often convoluted, requiring multiple steps that may violate regulations regarding easy cancellation [5] - Consumers should familiarize themselves with cancellation procedures immediately after signing up for automatic renewal and can seek help from the platform's support center if needed [6] Group 4: Notification Practices - Some platforms do not provide prominent reminders for automatic renewal, sending vague messages before charges, which may violate consumer protection regulations [7] - Consumers should ensure they receive notifications and keep track of renewal dates, setting reminders to check for charges [9] Group 5: Refund Challenges - When consumers request refunds, some platforms refuse by citing pre-defined terms, which may be deemed invalid if the platform did not adequately inform consumers of these terms [10] - Consumers are encouraged to contact customer service immediately if they experience unjust charges and can escalate the issue through consumer hotlines if necessary [10]
宇树科技,估值120亿了
投中网· 2025-06-23 02:23
Focus Review - The hard technology sector sees significant financing in semiconductors, with Shenzhen Chip Vision completing approximately 600 million RMB in Pre-A round financing led by Chuangdong and Eucalyptus Capital [3][22]. - In the smart automotive sector, Ouyue Semiconductor announced the completion of a B3 round financing of 100 million RMB, led by Sunny Optical Technology's strategic fund [3][23]. - The health sector is witnessing early investment hotspots in precision medicine, with single-cell sequencing company Xiaolu Bio completing tens of millions of USD in angel round financing [3][33]. - Gene editing company Shanmu also completed a new round of tens of millions in Pre-A+ financing [3][38]. Internet Sector - Investment in computing infrastructure is heating up, with memory tensor technology completing nearly 100 million RMB in angel round financing [4][42]. - Softcom Intelligence, a full-stack intelligent computing service provider, completed over 100 million RMB in A round financing [4][43]. Health Sector - Chu Dong Technology completed its third round of financing with support from multiple investors [29][30]. - Yingsi Intelligent, a clinical-stage biopharmaceutical company, exceeded its target by raising approximately 123 million USD in E round financing [31]. - Xiaolu Bio completed tens of millions of USD in angel round financing [33]. Other Notable Financing - Zhidai Technology completed several million RMB in financing [11]. - Shiok Burger, a Southeast Asian burger brand, successfully completed Pre-A round financing [8]. - Nanjing Nengli Chip Technology announced nearly 100 million RMB in financing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