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峰网

Search documents
前大疆如影产品负责人苏铁创业,瞄准影像赛道
雷峰网· 2025-09-17 09:14
苏铁的AI拍立得采用了桌面打印技术和热升华技术,内置到小型相机内。热升华技术能通过加热色带将颜 料渗透至相纸,能提高分辨率和色域覆盖,让色彩过渡自然,细节丰富。 其产品定价不低,重点在海外市场。目前苏铁的团队正在组建中,短短约一个月时间,已经进行两轮融 资,估值很高。 以下文章来自雷峰网子账号【鲸犀】, 想了解更多独家或干货可点击关注: " 智能影像市场迎来新成员。 " 作者丨余快 编辑丨刘伟 雷峰网·鲸犀独家消息,前大疆如影产品负责人苏铁已离职创业,瞄准AI拍立得赛道。 随着人们对实体照片的需求增加,集成了打印功能的小型相机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可满足用户对即时成 像和个性化定制的需求,具备市场潜力。 有业内人士向雷峰网·鲸犀透露,智能影像产品是仅次于手机的品类,确定性比智能眼镜高,而AI拍立得的 需求稳定,技术能达成,且投入不大,市场投入相对轻量,这个市场和起量逻辑都成立。 原大疆 Mavic 3 产品经理李进吉创业,瞄准影像眼镜赛道 大疆秘密孵化全景无人机,预计将于年底发布 苏铁接手如影产品线后的7年时间,带领如影产品线实现从零到数十亿营收。其于7月离职后,有传言影 石、安克都与苏铁接触过,某大疆系初创团 ...
自动驾驶卡车公司 Bot Auto 完成其首次无人化枢纽间验证运输
雷峰网· 2025-09-17 09:14
" 侯晓迪要做无人驾驶行业的 OpenAI。 " 作者丨张进 编辑丨 林觉民 北京时间 2025 年 9 月 17 日,前自动驾驶公司图森未来 CEO 侯晓迪的新公司 Bot Auto 宣布在休斯顿 成功完成其首次无人化枢纽间验证运输。 该卡车在预设的运行范围内全程无人工干预、无远程协助,顺利 应对真实道路交通环境 。 此次运输于日落时分启动,成功实现了白天与夜间场景下的不间断运行。 Bot Auto 创 立 于 2023 年 , 总 部 位 于 美 国 得 克 萨 斯 州 休 斯 顿 , 其 专 注 于 研 发 和 运 营 " 运 输 即 服 务"(TaaS)自动驾驶卡车车队的 L4 级自动驾驶,致力于为货运客户提供服务。2024 年 10 月,Bot Auto 完成由线性资本、M31 Capital 等领投的 2000 万美元 Pre-A 轮融资。 01 如何实现全无人化运营 系统的 "思考核心" 是自动驾驶算法,它负责理解车辆周围的环境,执行目标检测与跟踪、路径规划、车 辆控制等一系列驾驶任务。算法的 "学习能力" 来自两方面:一是每次实际行驶积累的经验,二是大量验 证场景中的模拟训练。 在自动驾驶领域 ...
收购芯来,芯原的第二增长曲线浮出水面
雷峰网· 2025-09-17 09:14
行业分析师嘉铭说,"对于尚未实现盈利的芯原而言,其也需要在某一个领域做成头部,增强公司的实 力。芯来目前的估值不高,且能够帮芯原在RISC-V领域成为头部,芯来也是芯原理想的收购标的。" 这样看来,芯原收购芯来是一个双赢的选择,9月12日芯原的股票交易恢复首日,芯原股份的股价20%涨 停,可见市场对这一收购的看好。 实际上, 收购芯来并不会在短期内对芯原的业绩产生影响,这笔收购对于芯原有长期的战略意义 ,其积 极的意义在于提升芯原产品组合的实力,不利的影响可能在于,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芯原合作伙伴对其的 态度。 芯原旗帜鲜明地支持RISC-V,和Arm的合作关系是否会受到影响?收购芯来,芯原和另外两个重要的 RISC-V IP供应商阿里玄铁以及晶心科技的关系如何平衡? 无论如何,在资本市场,芯原需要通过实现盈利,以及证明自身有更强的竞争力,才能获得更高的市值。 收购芯来正是芯原谋求一个更高市值的选择,而且芯原可能还会谋求下一个收购。 " 到底是市值故事的延续,还是产业转折点? " 作者丨 包永刚 编辑丨 林觉民 芯原未来可能会收购一家什么样的公司?更进一步的讨论欢迎添加作者微信 BENSONEIT 。 上月底, ...
两架小鹏飞行汽车相撞坠机!官方回应:间距不足发生接触,人员安全;刘强东喊话王兴:企业家不应该变成仇人;余承东自曝坚持要造旅行车
雷峰网· 2025-09-17 00:35
要闻提示 NEWS REMIND 1 . 闪极科技人事「大地震」:技术合伙人离职、多名中高层骨干相继离开,AI眼镜产销成谜 2. 长春航展突发意外,两架小鹏飞行汽车相撞坠机!公司回应 3.上汽高管吐槽:手机品牌进来造车后营销方式变成唯一、特别、最 4.伯朗特机器人原董事长尹荣造被免:公司持续亏损下提议给自己发200万元月薪 5.余承东:很多人反对造旅行车,但我坚持要做 6.刘强东喊话美团王兴:我们企业家不应该变成仇人 7.马斯克的星链又崩了!已连续3个月出现网络服务中断 8.因电动汽车需求低迷,福特德国工厂计划裁员千人 今日头条 HEADLINE NEWS 闪极科技人事「大地震」:技术合伙人离职、多名中高层骨干相继离开,AI眼镜产销成谜 据媒体报道,主导AI相关技术研发工作的闪极科技合伙人潘欣已经离职。作为有多家科技大厂从业经历的 明星技术人才,"技术大牛"潘欣的加入曾为闪极科技带来耀眼的技术光环与转型契机。然而,从去年11月 被曝加入闪极,到如今悄然离职,潘欣在这家创业公司的任职时间还不足一年,便从"技术中台"转为"过 场人物"。 此外,还有多位闪极科技离职及在职员工透露,在潘欣离职之前,闪极CTO周万程、 ...
北汽董事长喊出「余总是最强产品经理」,享界S9T起售价30.98万元,一小时订单量破5000丨智驾前线
雷峰网· 2025-09-17 00:35
" 享界S9T,是北汽与华为的销量一赌。 " 作者丨田哲 编辑丨林觉民 作为享界品牌的第二款旗舰车型,北汽与华为对享界S9T寄予厚望。 "余总是地表最强的产品经理,尤其是打造旗舰产品,余总出品,必属精品。"在享界S9T上市发布会,北 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建勇这番意外金句,引发全场阵阵欢呼;而华为终端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 余承东则称,享界S9T的体验,是"神一般的存在"。 大胆发言的背后,实际是双方各自的赌局。 余承东提到,他坚持要打造一款旅行车,原因是其曾担任华为欧洲区业务总裁时,旅行车空间大、易操控 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北汽研发团队认为,国内的旅行车市场规模较小,更倾向于研发空间更大,更受 市场欢迎的SUV,劝说张建勇放弃开发旅行车。最后,张建勇的一句"余总是地表最强产品经理,必须相 信余总",让团队让步配合。 为了让众多媒体、供应商、全国销售以及直播观众相信双方的投入决心,张建勇仿佛立下军令状般,喊 出:""支持享界S9T,就是支持余总。享界S9T卖爆的时刻,就是余总再次封神的时刻!" 9月16日,享界S9T正式上市,其基于旗舰9系平台打造,首发采用享界新车标"寰宇之星"。 | | 车型 | | ...
冲破 AGI 迷雾,蚂蚁看到了一个新路标
雷峰网· 2025-09-16 10:20
" 大模型战场,走到了新秩序的边缘。 " 作者丨 齐铖湧 编辑丨 陈彩娴 01 AI 时代,数据犹如工业时代的化石燃料,燃料挖掘殆尽,但 AGI 并未涌现,大模型领域,被迫走向新秩序的边缘。 通往 AGI 的路上,亟需找到一些新的方向。 埃隆马斯克率先出手, 2025 年中,这位 " 第一性原理 " 的忠实信徒,决定开启重写人类知识库的计划。用 " 提纯数据 " 的方式,尝试打开通往 AGI 的大 门。 另一些资深学者,则瞄准了多模态。 斯坦福大学 2025 春季首次公开课上, AI 顶级研究者李飞飞抛出观点 " 视觉不仅是智能的一部分,更是智能的基石 " 。 2024 年 12 月 14 日,温哥华会展中心座无虚席, ChatGPT 之父 Ilya 现身大银幕,在全球 AI 顶会上, Ilya 向全行业预警: 「数据压榨已然到头,如果无法突破, AGI 将难以实现。」 彼时,普罗大众还沉浸一场 AI 盛宴中,每天睁开双眼,就能体验到各种最新迭代的大模型。但台下观众眉头紧锁,作为全球顶尖 AI 学者,他们早已明白这 位 AI 之神的言外之意。 不久后,众多科学家们一呼百应,逐一验证 " 听说读写 " 等等多种 ...
博大数据 CEO 张永健:资本追逐、政策红利、人才短缺,东南亚智算市场是机会还是陷阱?丨智算想象力十人谈
雷峰网· 2025-09-16 10:20
" 出海东南亚,不是比拼资金和规模,而是比拼本地化团队和客户 结构。 " 作者丨 刘伊伦 编辑丨 包永刚 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一座机柜数量超过3600台的融合智算中心矗立于其核心地带,这是当地城区最大的 智算中心之一,也是博大数据这家中国IDC厂商出海的起点。 为什么选择菲律宾? "东南亚是智算中心出海的必争之地,而菲律宾是出海的第一站。首先,菲律宾是人口大国,数字化转型 正在加速,各个产业都在高速增长;其次,政府积极推动数字经济建设, 规划在未来几年接入20–30条 海底电缆,这将带动数据中心产业的规模实现5-10倍的增长 ,并且中国有大量企业级客户驻点在菲律 宾,包括中兴、华为、比亚迪、极兔以及TCL等,为智算中心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市场基础。"博大数据 CEO张永健告诉雷峰网。 数据中心厂商要寻找新的增长曲线,"出海"是一个重要的途径。资本市场的逻辑也在推着他们向前:在东 南亚建设数据中心, 投资回报率普遍比国内高出2%-3% ,这意味着数据中心厂商能呈现出一个更好的 回报故事。 与此同时,东南亚的政策环境也在悄然改变。过去3-5年,各国纷纷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电力与水资 源供给,并通过政策引导,吸引中 ...
贝恩放手、东阳光进入,或成全秦淮走上REITs筹备之路?
雷峰网· 2025-09-16 00:28
" 280亿元的收购价,也照出A股IDC厂商的估值泡沫。 " 作者丨 赵之齐 编辑丨 胡敏 "REITs是秦淮数据这类IDC厂商,未来特别需要的金融工具",基金业内人士徐力向雷峰网说道。 在国内数据中心REITs(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项目获批的元年,市场热度已充分显现——八月上市的万 国数据与润泽科技REITs项目,发行阶段公众认购倍数便达到三四百倍。多家头部IDC厂商正摩拳擦掌筹 备REITs,而成立于2017年的秦淮数据,凭借稳定的头部客户、长期技术积累和规模化运营壁垒,自身的 优质数据中心资产,本就能成为适配REITs的"好苗子"。 然而,此前握在贝恩资本手中的秦淮数据,受制于外资控股下潜在的数据安全隐患,只能旁观这一切发 生。 不过,就在上周,秦淮数据中国区业务(以下所指的"秦淮数据"以及"秦淮",都仅指代秦淮中国区业 务),以280亿元现金完成出售。此次交易由深圳市东阳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牵头、联合保险投资机构与 地方政府基金组成的银团收购方,与贝恩资本达成交易。 十年内, 秦淮已两度易主,从网宿科技、到贝恩资本,再到如今的东阳光 ,回头看,每次变更背后,似 乎都折射着秦淮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新野心—— ...
小米16改名小米17!雷军:全面对标苹果,正面迎战;美的回应员工离职被欠薪:薪资已结清;大疆扫地机上市一月遭遇用户退货潮
雷峰网· 2025-09-16 00:28
1 . 小米16改名小米17,雷军:跨代升级,全面对标iPhone,正面迎战 今日头条 HEADLINE NEWS 小米16改名小米17,雷军:跨代升级,全面对标iPhone,正面迎战 9月15日,"小米17""小米16改名小米17"等话题冲上热搜。不少粉丝疑惑,为何小米下一代手机会跳 过"16"而直接命名"小米17"。15日上午,小米集团合伙人、手机部总裁卢伟冰发布微博称,全新小米17 系列,本月就会和大家见面。这将是小米手机数字系列史上最重大的一次跃迁。他介绍,小米17系列包括 三款产品,分别为小米17、小米 17Pro和小米17ProMax。 要闻提示 "5年前,我们开启高端化战略,向最伟大的对手学习,坚定对标iPhone。迄今,苹果依然非常出色。 iPhone17系列的成功大家都看到了,但我们依然很有信心,才会同代同级地直面iPhone。"卢伟冰在微博 中说道,这次小米还将给手机带来点不一样的"新东西","不然大家可能会觉得当下的手机产品有点无聊 了"。 随后,小米创办人、董事长雷军转发了卢伟冰的上述微博,并发声,"小米17系列,产品力跨代升级,全 面对标iPhone,正面迎战!"湖南长沙的小米线下门 ...
独家丨前钉钉CEO叶军计划创业,投身于AI Agent赛道
雷峰网· 2025-09-15 11:34
Core Viewpoint -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departure of Alibaba Group's Vice President and former DingTalk CEO Ye Jun, who plans to venture into AI Agent entrepreneurship, indicating a growing trend in the AI sector, particularly in B2B applications [3][4]. Group 1 - Ye Jun, who has a background in computer science and extensive experience at Alibaba, is transitioning to focus on AI Agent development after his tenure at DingTalk [4]. - The initial direction of Ye Jun's new project is to create AI Agents tailored for B2B scenarios, reflecting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intelligent platforms that can leverage enterprise data [4][5]. - Ye Jun has begun assembling a team, including former colleagues from Alibaba, with Fan Zhiyue as his second-in-command, who has significant technical expertise [5]. Group 2 - The year 2025 is anticipated to be a pivotal year for AI Agent commercialization, driven by the success of platforms like DeepSeek, as businesses recognize the need for effective intelligent agents to enhanc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and risk management [5]. - The market for AI Agents is expanding, with applications in finance, business travel, and SaaS, although the technology still requires significant advancements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