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强国
icon
Search documents
扎实落地“科技金融”大文章 国泰海通积极参与科创债发行
Zheng Quan Ri Bao· 2025-05-15 07:12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记者从国泰海通获悉,此次债券发行,体现了金融机构在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国泰海通等 金融机构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企业融资搭建桥梁,赋能科技创新领域高质量发展,为国家重大战略 实施和强国建设贡献金融力量。 近年来,国泰海通锚定"金融强国",全力做好"五篇大文章",充分依托证券行业在服务各类科创企业中 的专业优势,整合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研究、投资银行、财富管理等业务,为不同发展阶段的科创企业 提供高质量、全链条、差异化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坚持以科技金融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 动"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循环。 国泰海通表示,未来,公司将继续秉承"金融报国"理念,以"加快打造具备国际竞争力与市场影响力的 一流投资银行"为目标,强化"投行、投资、投研"联动,培育科技金融特色优势,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 展贡献更大力量。 本报讯 (记者金婉霞)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 事宜的公告。作为行业内长期、持续、全面领先的综合金融服务商,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 简称"国泰海通")积极参与科创债发行。 日前,国泰海通公告称,公司科技创新公司债 ...
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
Jing Ji Ri Bao· 2025-05-14 22:08
国有大型金融机构是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基石。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在筑牢金融安全防线、防范化解重大 金融风险中发挥着压舱石作用。当前,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和房地产市场风险是金融防风险 工作的两大重点任务。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需金融与财政协同发力。前者通过贷款置换与债务重组 缓解短期偿付压力,后者依托专项债券置换加速存量风险出清。国有大行既主导金融化债进程,又通过 债券承销、流动性支持强化财政化债机制。面对房地产市场调整,国有大行通过"保交楼"专项借款保障 项目交付,并实施差异化信贷政策精准支持刚性与改善性需求。 找准重点难点问题 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和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排头兵,国有大型金融机 构必须在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同时,更好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应找准做优做强过程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 题,聚焦问题精准施策、靶向发力。 当前,国内有效信贷需求亟待深入挖掘,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贷款利率快速下行,行业"内卷"现象加 剧。国有大行同质化竞争明显,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压力。其深层次原因在于,国有大行尚未完全摆 脱传统金融供给模式,对既有业务体系的路径依赖较强,在金融创新、产品多元化及风险定价能 ...
创新统计核算体系 满足金融强国建设需要
朱启贵 □ 朱启贵 □ 建立包括所有金融机构和所有金融业务在内的金融业综合统计体系,保障金融统计数据的科学性、准 确性和及时性:一是加强金融统计现代化建设;二是建立金融业综合统计体系;三是完善金融业综合统 计机制;四是增强金融业综合统计服务政策决策功能 □ 根据金融强国建设目标与任务,参考资金流量核算的国际标准,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加快完善资金 流量核算体系:一是完善资金流量核算总体框架;二是编制资金流量核算二维账户;三是建立资金流量 核算的调和账户;四是建立三维资金流量核算账户;五是提高资金流量核算数据发布的时效性 □ 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对传统金融统计核算体系带来了深远影响。亟须建立数字金融统计制度方法:一 是重构统计边界与分类标准;二是建立协同化数据共享机制;三是探索区块链技术在数据确权与溯源中 的应用,确保数据真实性;四是完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五是革新核算方法论;六是加强国际协调 □ 构建金融强国统计测度体系,评价金融强国建设的进程与效果:一是构建金融强国统计测度指标体 系;二是编制金融强国统计测度指数;三是测度金融强国建设的成效 统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综合性基础性工作,统计数据是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 ...
人工智能时代的金融监管
Sou Hu Cai Jing· 2025-05-11 21:35
金融强国建设与中国金融体系现状 金融强国建设是当前金融政策的重要方向,其内涵十分丰富。我的理解是,一个真正的金融强国应当具 备三个方面的特征:高效、稳健和国际影响力,其中国际影响力尤为关键。 对于中国金融体系的现状,通过多年研究,我们对其特点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中国金融体系可以概括 为"规模大、管制多、监管弱、银行主导"这四个特点。从总体上看,中国金融业规模已经相当庞大。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对中国金融体系问题做出了重要判断:"支持实体经济的质量欠佳,金融风险比较 多,同时金融乱象和腐败频发,金融监管能力有待提升"。这是一个相当严肃的评估,表明未来金融监 管政策必然会进行调整,实际上相关调整已经开始。 黄益平 金融监管政策的动态平衡 从金融监管政策或金融政策角度看,动态调整可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最根本的原因是需要平衡效率和 稳定之间的关系。在不同阶段,不同经济体的金融体系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可能有所不同。我们观察到, 一个国家发生金融危机后,监管政策通常会收紧;当收紧到一定程度影响了效率时,又会适当放松。这 种调整是监管的正常过程。 当前中国面临的困难在于需要同时实现两个任务:一方面改善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这意味着 ...
《金融强国——新资源学派暨金融资源理论视角》在京发布
Ren Min Wang· 2025-05-11 08:22
活动现场,该书著作者白钦先教授详细解读了书中提出的"金融强国建设八大坚持",强调"坚持政 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协调发展"的现实意义。他表示,真正的强国不在于金融资产规模,而在于资源 配置能力。面对国内外经济格局变化,金融应回归服务人类发展的初心,持续"从实践中提炼理论",构 建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金融学说。 作为合著者,杨涤教授从技术层面解析书中的"双资源双均衡"理论。传统金融理论聚焦自然资源配 置,本书首次将制度、文化、人力资本等"社会资源"纳入分析框架,建议通过多资源融合配置,构建起 安全高效的货币新生态。 人民网北京5月11日电 2025年5月10日,由中国出版集团主办的《金融强国——新资源学派暨金融 资源理论视角》首发式暨"金融强国的理论创新与实践路径"高端论坛在北京举行。 活动现场,来自全国金融学界专家、业界领袖等100余位嘉宾济济一堂,以横跨理论前沿与实践一 线的深度研讨,为中国金融强国建设建言献策。中国出版集团副总经理张宏、辽宁大学校长余淼杰、中 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扬、厦门大学教授郑振龙、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张成思、中国农 业发展银行总行政策研究室主任王建国、中国银行研究院院长陈卫 ...
汇聚投教星火,筑梦强国未来——资本市场投教“星火计划”年度总结大会,邀您共启新程!
证券时报· 2025-05-09 11:03
在资本市场蓬勃发展的时代浪潮中,做好投资者教育是建设金融强国的重要基石,更是守护2亿多股 民、7亿多基民合法权益的必要之举。 2024年5月15日,在深交所、上交所、北交所、中证投服中心、深圳证监局的悉心指导下,证券时报作为 牵头单位,联合超百家金融机构启动了资本市场投教"星火计划"。历经一年的深耕细作,如今这簇小小 的"星火"已渐成燎原之势,成长为国内投资者教育领域极具创新性与影响力的标杆平台。 启动至今,"星火计划"得到了监管部门、市场机构的大力支持,汇聚了超100家成员单位,涵盖了券商、 基金、期货等多类型金融机构,形成跨行业投教联盟,充分发挥全市场的投教力量、资源、智慧,其影响 力还在持续向外拓展。 一年以来,多项特色活动成功举办,在资本市场投教领域掀起阵阵热潮:优秀投教产品展播,66家机构提 交了129份涵盖短视频、漫画等形式的作品,累计阅读量超千万次,有效提升了投资者的财商素养与风险 意识;最受投资者欢迎投教IP评选,吸引超400个投教IP参赛,最终角逐出50个优秀IP,为行业树立标 杆;金融强国讲师风采大赛,来自100多家金融机构超1000名讲师踊跃报名,为优质投教内容添砖加瓦。 证券时报作为人 ...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走得通、行得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专家谈)
Ren Min Wang· 2025-05-05 22:11
刘锡良 王之扬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是我们党把马克思 主义金融理论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深化对金融工作本质规律 和发展道路认识而取得的重要成果。在《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中,《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对此作出深刻论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积极探索新时代金融发展规律,不断加深对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金融本质的认识,不断推进金融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积累了宝贵经验,逐步走出 一条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以"八个坚持"对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作出精辟概括:坚持党中央对金 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坚持 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坚持深化金融供 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金融 发展之路,是破解新时代金融发展难题、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内在要求。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与西方金融模式具有本质区别 习近平总书记在《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中指出:"中国特色金融 ...
坚决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专家谈)
Ren Min Wang· 2025-05-05 22:11
吴卫星 赵大萍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以下 简称《文选》)中的多篇著作都对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作出深刻论述。比如,《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 风险》指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也是 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指出:"我国金融体量和复杂程度今非昔比,风 险的系统性关联性大大增强。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做好风险防控,增强金融体系韧性";等等。深入学 习《文选》,必须深刻理解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意义,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以高 水平金融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对于维护经济稳定、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维护金融安全,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件带有战略性、根本性的大 事。"作为国民经济的血脉,金融稳,经济才能稳;守好金融安全防线,经济大厦才能坚如磐石。只有 做好金融风险的防范化解工作,才能为经济稳步前行提供重要支撑。 一般来看,金融风险往往以复杂多变的形态潜伏于经济活动各个环节之中。重大金融风险会严重扰乱经 济正常运行, ...
证券基金业: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建功立业
Jin Rong Shi Bao· 2025-04-30 13:38
习近平总书记在本次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在证券基金业的广大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 鹏扬基金高级策略分析师魏枫凌表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我感到十分鼓舞,也 深感责任重大。发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与弘扬'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的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具有内在统 一性。" "作为证券行业从业者,我深感全国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传递的奋斗精神与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使 命高度契合。"博星证券研究所所长、首席投资顾问邢星表示,"在注册制深化改革与产业并购浪潮激荡 的当下,我们当以劳模为镜,将工匠精神注入资本市场服务全链条,持续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注入金融 活水。金融报国非虚言,需以脚步丈量企业转型阵痛,以创新服务方案破局融资困局,更需与行业同仁 共执'金融为民'的绣花针,在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服务、新质生产力培育、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经纬线 上,绣出金融强国的时代蓝图。" 4月28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 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寄予殷切期望。习近平 总书记强调,要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动员激励广大职工和劳动群众建 ...
以一流标准建设提升财务公司服务功能|银行与保险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4-29 10:30
文/南方电网财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吴普松 ,南方电网财务有限公司人 力资源部负责人 王彪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郑联盛 财务公司是我国存款类金融机构之一,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金融体系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直接服务企 业集团和实体经济,财务公司被称为"离实体经济最近的金融机构"。根据 国家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和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部署,财务公司要以一 流标准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财务公司是我国存款类金融机构之一,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金融体系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直接服务企业集团和 实体经济,财务公司被称为"离实体经济最近的金融机构"。截至2024年末,全国共有财务公司237家,表内外资产总额13.16万亿元。未来,根据国家加快建 设金融强国和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部署,财务公司要以一流标准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构建一流财务公司行业标准的重要性 金融强国建设目标为一流财务公司建设提出新要求。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财务公司肩负着以高质量发展助力金融强国建设的新 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