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教融合
icon
Search documents
从双商圈看眉山岷东新区:一座新城的生长密码
Zhong Guo Jing Ji Wang· 2025-06-30 09:55
图为金悦汇商圈人气旺盛,生意火爆。 双核驱动:特色商圈的互补之道 在岷东新区,像唐老板这样受益于新区发展的商户不在少数。数据显示,金悦汇和云尚天街两大商 业体已入驻商户250余家,入驻率均超过80%,美食摊位更是一位难求。 夜幕降临,眉山岷东新区金悦汇、云尚天街两大商圈美食街上,流光溢彩、人来人往,钵钵鸡、干 锅、烤肉等特色店铺前已排起长队。 "我们店80多张桌子基本天天爆满。"干锅店老板唐先生一边招呼客人一边说道。这个看似普通的店 面,如今月营业额已突破50万元,成为岷东新区美食榜单的常客。 2024年,岷东新区两大商圈以超百万客流、破亿营业额的亮眼数据,交出了"产城融合"的精彩答 卷。这座2011年9月设立的城市新区,其生长密码在这两大商圈中可窥见一斑。 这种"校门口经济"正催生特色消费场景:毕业季市集、校园音乐节、创意工坊等活动轮番上演。展 现青春活力的同时,更凸显区域智力储备优势,校企联合、校地合作、产教融合资源丰富,可快速实现 成果转化。 "看好岷东不仅因高校资源,更看重管委会的服务。"金悦汇招商主管喻友表示,"我们有啥发展想 法,园区历来都是全力支持,证照办理专人专办,两三天就能迅速到位。" 图为 ...
一线调研 | “产业兼职教师”进高校,课堂有了新变化
Yang Shi Wang· 2025-06-30 03:58
央视网消息:今年初,教育部联合中组部、科技部等八部门印发《普通本科高校产业兼职教师管理办法》,首次从国家层面为高校引入企 业专家提供制度保障。对高校和企业来说,如何从政策的顶层设计中找到因地制宜的落地方法,让学生、高校、企业都成为受益者?产业兼职 教师又会给高校和企业带来哪些变化?一起到中部地区高端制造、科技创新高地——湖南去看一看。 一大早,在湖南湘江新区湘江科技创新港的施工现场,湖南工程学院任课老师汤丹正和产业兼职教师一起,给学生们上项目管理实践课。 湖南工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大三学生朱丽说:"现场观摩就是更加直观,之前上的一个专业课讲了一个墙的制作,课后百思不得其解,到底是 如何建造出来的。实际上到了工地,导师一点我就通了,就是恍然大悟的感觉。"湖南工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老师汤丹称:"过去,我们的学习 都是已经完成的项目,是一种过去式的状态。但现在,师生是带着问题到施工中的项目当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从2022年开始,湖南工程学院已聘请300余名行业专家担任产业兼职教师。产业兼职教师给高校的课堂注入了产业一线的源头活水,但另 一方面,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湖南各高校的产业兼职教师80%都是学校的校友, ...
金港深筑“才”立方,第七届陆家嘴大学生职前研习坊启航
Guo Ji Jin Rong Bao· 2025-06-29 02:20
"参与这次活动,我们看到了陆家嘴金融城作为国家金融高地,在人才培育上的远见卓识与强烈责任感""我从外地赶过来听课,这份经历不仅是一次珍贵的 学习机会,更是一盏照亮未来职业航道的明灯"…… 6月27日,陆家嘴人才金港举办"第七届陆家嘴金融城未来金融家大学生职前研习坊开坊仪式暨职前培训课程"(下称"研习坊"),旨在进一步搭建校企合作 平台,深化产教结合,培养更适应业界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建立金融人才蓄水池,助力企业储备、选拔优质人才。 据悉,研习坊项目自2018年启动,至今已举办七届,积累了良好的口碑,受到海内外莘莘学子的广泛欢迎。本次活动吸引全球多所知名高校大学生关注并积 极报名,现场参会人数逾百人,进一步为青年人才与企业搭建双向沟通的桥梁,推动专业化培育与市场化需求同频共振。 (本文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各方共促:构建优质金才培育生态 今年4月,浦东新区重磅出台"浦东青创 15 条",从政策宣传到资源配置,从平台搭建到服务保障,为海内外青年人才量身定制创新创业"启航计划",这 也是打造全球青年人才创新高地的重要实践。 为此,今年研习坊特别增设人才政策宣介板块,聚焦浦东国际人才驿站的全周期服务支持与浦东新区低租金青 ...
政行企校共筑乡村振兴人才新高地 精品民宿与农旅电商产教融合共同体在烟台成立
Qi Lu Wan Bao· 2025-06-28 10:42
2025年6月27日,"数智农旅·匠心民宿"精品民宿产教融合共同体与农旅电商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在烟台文化旅游职业学院隆 重举行。两个共同体分别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全国电子商务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等机构指导,山东文旅集团、山东 师范大学,迈富时管理有限公司、山东工商学院等联合主办。 天津职业大学原校长、天津巿首席督学、教育部高等教育评估评价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职业学校校长联席会议荣誉主席 董刚出席。烟台文化旅游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吕世强致欢迎辞。山东师范大学副校长王泽光,山东文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化龙,山东工商学院校长陶虎,迈富时管理有限公司教育事业部总经理李罡,全国电子商务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常务副 主任陆春阳,山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石忠,烟台市政协副主席刘建峰先后致辞。国家旅游管理高职高专教指委主任郑向 敏,山东省民宿研究学会会长、山东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科负责人孙凤芝,烟台市教育局副局长张丽、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杨 文敏、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永刚,来自全国各地行业协会、科研院所、企业和学校代表,烟台文化旅游职业学院党委班子全体 成员,教职工代表共500余人参加会议。成立大会由烟台文化旅游 ...
眉山东坡区招商推介会揽金70.43亿,现场抛出300亿投资清单
Sou Hu Cai Jing· 2025-06-28 09:41
封面新闻记者 王越欣 岷东新区两大商圈热闹夜景。图据活动主办方 此次抛出的300亿元投资"大礼包",涵盖43个具体机会,聚焦数字经济产业园、总部经济集群、产教融合示范基地、现代商贸服务综合体、高端康养社 区、文旅休闲度假区六大类别,东坡区、岷东新区将以"发展优先保障、项目优服重推、企业优配资源"的"三优"政策护航投资。 "这里既有产业集群优势,又有紧邻成都的区位优势,是理想的投资目的地。"重庆大龙网集团投拓中心总经理李万清表示。东坡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程 玉向全球投资者发出邀约:"我们将一如既往展现最大诚意、一心一意做好服务保障、一以贯之优化产业生态、一抓到底推动政策落实。" 活动现场。图据活动主办方 签约仪式。图据活动主办方 如今的岷东新区,产城共融画卷已现雏形——川大眉山校区静待9月启用,金悦汇商圈客流如织,滨江公园绿意盎然。随着市域铁路S5线加速建设,新区 深度融入成都"半小时经济圈","成都区位、岷东成本"的独特优势日益凸显。全省首批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眉山大数据中心等平台相继落户, 核心商圈年客流量超百万,产业沃土已然成型。 6月28日,"智汇岷东·数赢未来"眉山市东坡区招商推介会在成都举行 ...
密集迎来“新”大学,为城市竞争格局打开想象空间
Yang Shi Wang· 2025-06-28 07:50
眼下,高考成绩陆续公布,考生们陆续开始进入填报志愿阶段。今年志愿填报的一个重要变化,是考生们将面临更多"新大学"的选择。 据教育部日前发布的2025年最新《全国高等学校名单》。截至2025年6月20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167所。与2024年相比,共有57所高校更名、转 设、升本,55所高校新设。 其中,3所新设的新型研究型大学——福建福耀科技大学、大湾区大学、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受到特别关注。它们有一些突出的特点。比如,相较 于一些大学动辄数万人的办学规模,它们属于典型的"小而精",首批招生规模不足百人。同时,它们都位于沿海万亿城市,并且对于提升所在城 市高等教育实力有着重要意义。 大学对城市到底有多重要? 据第一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内地至少有16个城市的大学数量在50所以上,有30个城市在20所以上。但因为种种原因,一些城市的高等教育 实力与其经济实力,往往并不是完全对应的关系。 有的城市,经济实力并不算突出,但也不乏"好大学"。而有的城市算经济高地,却长期缺乏与经济实力相匹配的高等教育配置。今年新增的福耀 科技大学、大湾区大学、东方理工大学所在的福州、东莞、宁波,在这方面就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三座城市 ...
我省13个重点园区校企实习实践基地和见习基地授牌
Hai Nan Ri Bao· 2025-06-28 01:47
我省13个重点园区校企实习实践基地和见习基地授牌 为进一步健全园区企业与高校人才供需对接机制,我省搭建高校与园区人才供需对接平台,深 化"产学研用"合作。此次授牌仪式上,省委人才发展局、省教育厅、省人社厅(省人力资源开发局)为全 省13个重点产业园区授予"海南省就业实习实践基地"和"海南省就业见习基地"牌匾,现场促成44家企业 与17所高校、中职院校签订协议。 据了解,我省各重点园区校企实习实践基地和见习基地将发挥沟通园区企业与高校的桥梁作用,把 招聘环节前置,通过实践教学、实习锻炼等方式,提升高校学生就业竞争力,不断优化人才培养路径, 为园区企业培养适配适用人才,推动形成产教融合、人才共育的长效机制。 构建"实习+见习+实训"校企对接机制和人才培养体系 海南日报海口6月27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易宗平)6月27日,我省13个重点园区举行校企实习 实践基地和见习基地授牌仪式,构建"实习+见习+实训"的校企对接机制和人才培养体系,着力破解"产 业缺人才,人才缺产业"的结构性矛盾。 授牌仪式主会场设在海口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分会场设在海口江东新区、文昌国际航天城等 其他12个重点产业园区。 省委人才发展局 ...
周红波在高淳区调研时强调
Nan Jing Ri Bao· 2025-06-27 01:52
6月26日,市委书记周红波在高淳区调研并研究支持高淳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措施。他强调,高淳区 要统筹"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谋划,更好立足区情实际、发挥比较优势、提升发展能级,更高水平推 动生态立区、创新兴区、产业强区、特色富区,努力在新一轮发展中争先进位、赶超跨越。 水阳江是高淳防汛的重中之重。周红波来到水碧桥泵站察看水阳江水位,详细了解防汛准备和措施 落实情况,强调要保持"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的警惕,做实做细各项工作,确保防汛安全。 会上,高淳区汇报了今年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十五五"规划的初步考虑,有关部门就支持高 淳区加快发展的思路举措提出意见建议。周红波指出,高淳区是南京的南部门户,也是推动市域协调发 展的重要板块,近年来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谋划"十五五"发展,要充分发挥战略叠加、苏皖交界的 区位优势,充分挖掘生态资源蕴含的潜力,进一步融入重大战略、深化改革探索、加快动能培育,着力 提升综合承载力和发展活力。 市委常委、秘书长黎辉参加。 周红波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定不移抓住产业不放松,持续打造符合高淳实际的产业体 系。要攻坚主导产业,推动汽车零部件、医疗器械、食品产业等有基础、有 ...
深圳高教“翻身仗”,打出一张“王牌”|湾区观察
Di Yi Cai Jing· 2025-06-27 00:36
跟本地优势产业、代表性企业紧密结合,可谓深圳特色高教发展模式的最鲜明特色 又是一年高考生填志愿、选大学的季节。从城市的角度,早些年,这份"热闹"跟深圳的关系不大。但最 近几年,深圳的"参与感"明显越来越强。 数字能佐证这种变化——根据深圳市教育局官网公布的数据,2014年,深圳只有高校单位11个,在校学 生11.21万人;随后逐年增长,到了2024年,深圳拥有高校17所,在校学生19.96万人。2025年,深圳高 校的招生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河套学院、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粤港澳大湾区) 高端科学仪器分中心等一批"国字号"重大平台落地深圳; 2024年两所市属高校获批19个博士点,分别位列全国第一、第二; 高校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67项,开展校企联合培养项目483项; 深圳城市职业学院成功转设,职业院校在国内率先建立了"职技融通"双轨人才培养、五年长学制培养等 新模式; 校企合作打造4个高等工程师学院和47个特色产业学院,建立了产教深度融合新机制…… 显然,"参与感"增强是因为深圳的大学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来深圳上学深造。 深圳的高教事业何以快速崛起? ...
考大学,已经不能改变命运了
Hu Xiu· 2025-06-26 06:13
一、上大学已经没法改变命运了 昨天是高考分数公布的日子,相信家有考生的朋友们都很激动,因为高考确实是人生最重要的几个节点 之一。 我说一说个人的看法,虽然有点残酷,但我觉得是事实:就是考上大学已经不是人生的转折点了。 什么时候,考上大学是人生的转折点呢?其实答案很简单,一件事只有具备足够的特权性和稀缺性,它 才有价值,才能改变命运。 什么时候的高考(大概率)是可以改变命运的?是恢复高考也就是1977年之后的大概30年。 1977年,全国高校录取人数27万,1987年,录取62万;1997年,录取100万;2007年,招生人数500多 万。 2007只是一个大概年份,我并不是说2008年就不行了。 从数字看,到2007年500多万的招生人数,稀缺性消失了。 早期考大学的人,还遇到了三个历史条件:第一是人口增长,第二是城镇化,第三是经济大发展,这三 个要素都对大学生形成就业需求。 改革开放后的4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四波大浪潮,也就是外贸、基建、房地产、互联网,一波一波在满 足就业需求。但今天这些条件都在消退。 需求减少,供给又在增加,当然就没有稀缺性了。 而且,高等教育毕业生的特权也逐渐消失。最早的时候,农村户口 ...